资源简介 2025年锦州市普通高中高三质量检测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题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或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重庆市长寿区“伏羲农场”,是中国科学院“伏羲计划”发展智慧农业试点项目中第一个面向西南地区丘陵地貌的综合性基地。该基地通过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力,旨在构建一个集科研、示范、培训与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基地,服务于整个重庆乃至西南地区的农业发展,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据此完成1~3题。1.重庆丘陵地貌区农业耕作效率低的原因可能是①耕地占比少②地块大且集中③机械化率低④易受台风等气象灾害影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下列关于重庆市长寿区“伏羲农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外运速度B.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C.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链升级D.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品质3.遥感技术通过卫星、无人机等手段为农业生产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在“伏羲农场”中,遥感技术可直接应用于①改善土壤肥力②无人机插秧路线设计③监测作物分布、生长状况④监测农作物病虫害情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高三地理试卷第1页(共8页)老三线建设是指在1964年为了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开始了史无前例的“三线建设”,将大量资源和人才投入到中西部地区,建设了一批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国防工程。2024年9月25日,中央重要会议决定,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有序转移。由此,新形势下的“新三线建设”拉开了序幕。随着“新三线建设”的提出,进一步促进了中西部地区城市群的发展。据此完成4~6题。4.影响我国上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布局的主要因素是A.国防安全B.产业结构C.人口密度D.环境保护5.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建设的优势是A.国家政策支持B.城市分布密集C.基础设施完善D地理位置优越6.“新三线建设”带来的主要影响有A.利于我国城市人口向乡村转移B.促进中西部地区资源合理开发,C减少东部地区的城市人口压力D.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均衡发展鲍家屯位于贵州喀斯特峰林洼地地区,地势较平坦,基岩裂隙众多,是600多年前的鲍家先祖遵循“养兵而不病于农者,莫如屯田”的原则建设的。古人在此建设了十分完善的水利工程,通过逐级分水坝,将水分配到下级渠道。下图示意鲍家屯部分农田及灌溉水系景观图。据此完成78题。人工河小坝颊坝门前坝马坝喻喀斯特山林画农田+老河一一-人工河一水坝高三地理试卷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