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阶段训练一(分值:100分)选择题1~10题,每小题7分,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1.在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有( )雨后的天空中悬浮着许多小水珠海绵吸水把一块铅和一块金的接触面磨平、磨光后,紧紧地压在一起,几年后会发现铅中有金将大米与玉米混合均匀,大米与玉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2.如图所示,ABCD是一厚度均匀的由同一种微粒构成的圆板,AC和BD是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板从图示位置转90°角后电流表示数发生了变化(两种情况下都接触良好)。关于圆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圆板是非晶体圆板是多晶体圆板是单晶体不知有无固定熔点,无法判定是晶体还是非晶体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与体积都增大时,其分子平均动能有可能减小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先等压压缩,再等容升温,其温度有可能等于起始温度分子间的距离r存在某一值r0,当r<r0时斥力小于引力,当r>r0时斥力大于引力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液晶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但排列有大致相同的取向生物膜的主要构成部分是某些物质在水溶液中形成的薄片状液晶有些物质在适当的溶剂中溶解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具有液晶态通常棒状分子、碟状分子和平板状分子的物质一般不容易具有液晶态5.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花粉颗粒在水中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花粉颗粒做此运动是由于下列哪个原因引起的( )花粉有生命气温变化形成了液体的微弱对流液体逐渐蒸发花粉颗粒受到周围液体分子的不平衡碰撞6.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气体体积是指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气体的温度就越高当气体膨胀时,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减小,因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分子的重力产生的,在失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对器壁没有压强7.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温度由5 ℃升高到10 ℃,体积的增量为ΔV1;温度由10 ℃升高到15 ℃,体积的增量为ΔV2,则( )ΔV1=ΔV2 ΔV1>ΔV2ΔV1<ΔV2 无法确定二、多项选择题8.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再靠近。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子力先增大,后一直减小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分子的引力减小,斥力增大分子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9.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他们通过透明胶带对石墨进行反复的粘贴与撕开使得石墨片的厚度逐渐减小,最终寻找到了厚度只有0.34 mm的石墨烯,是碳的二维结构。如图所示为石墨、石墨烯的微观结构,根据以上信息和已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石墨是晶体,石墨烯是非晶体石墨是单质,石墨烯是化合物石墨、石墨烯与金刚石都是晶体他们是通过物理变化的方法获得石墨烯的10.如图所示,内径均匀、两端开口的V形管,B支管竖直插入水银槽中,A支管与B支管之间的夹角为θ,A支管中有一段长为h的水银柱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管内水银面比管外水银面高hB管内水银面比管外水银面高hcos θB管内水银面比管外水银面低 hcos θ管内封闭气体的压强比大气压强小hcos θ高水银柱三、非选择题11.(6分)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已知实验室中使用的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浓度为n,又用滴管测得每N滴这种油酸酒精溶液的总体积为V,将一滴这种溶液滴在浅盘中的水面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边界线,再把玻璃板放在画有边长为a的正方形小格的纸上(如图所示)测得油膜占有的小正方形个数为m。(1)用以上字母表示油酸分子的大小d=________(2分)。(2)从图中数得油膜占有的小正方形个数为m=________(2分)。(3) 若某同学在实验时未等油酸完全散开就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边界线,则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2分)(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12.(10分)如图所示,一封闭的圆柱形容器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一重量不可忽略的光滑活塞将容器内的理想气体分为A、B两部分,A体积为VA=4.0×10-3 m3,压强为pA=47 cmHg;B体积为VB=6.0×10-3 m3,压强为pB=52 cmHg。现将容器缓慢转至水平,气体温度保持不变,求此时A、B两部分气体的体积。13.(14分)如图所示,一导热性能良好、内壁光滑的气缸竖直放置,在距气缸底部l=36 cm处有一与气缸固定连接的卡环,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气体的温度T0=300 K、大气压强p0=1.0×105 Pa时,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距离l0=30 cm,不计活塞的质量和厚度。现对气缸加热,使活塞缓慢上升,求:(1)(6分)活塞刚到卡环处时封闭气体的温度T1;(2)(8分)封闭气体温度升高到T2=540 K时的压强p2。阶段训练一1.C [扩散现象指不同的物质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很明显,A、B、D所描述的现象不是分子进入对方的现象,故C正确。]2.C [电流表读数发生变化,说明圆板沿AC和BD两个方向的导电性能不同,即各向异性,所以圆板是单晶体,选项A、B、D错误,C正确。]3.C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与体积都增大时,其温度必然升高,则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增大,A错误;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一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并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B错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先等压压缩,温度降低,再等容升温,其温度有可能等于起始温度,C正确;分子间的距离r存在某一值r0,当r<r0时斥力大于引力,当r>r0时斥力小于引力,D错误。]4.D [液晶具有流动性,故其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但排列有大致相同的取向,因而其光学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故A正确;生物膜的主要构成部分是某些物质在水溶液中形成的薄片状液晶,故B正确;当有些物质溶解达到饱和度时,会达到溶解平衡,所以有些物质在适当溶剂中溶解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液晶态,故C正确;棒状分子、碟状分子和平板状分子的物质虽并不都是呈液晶态,但也可能呈液晶态,故D错误。]5.D [这种运动叫布朗运动,是花粉颗粒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的不平衡产生的,因此,D项正确。]6.B [由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距离不能忽略,所以气体体积要比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要大,A错误;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分子的平均速率就越大,平均动能越大,温度就越高,B正确;气体的压强不仅与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还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有关,C错误;气体压强是由气体分子对容器壁频繁地撞击而产生的,与气体的重力没有关系,所以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器壁仍然有压强,D错误。]7.A [由盖-吕萨克定律=可得=,即ΔV=·V1,所以ΔV1=×V1,ΔV2=×V2(V1、V2分别是气体在5 ℃和10 ℃时的体积),而=,所以ΔV1=ΔV2,A正确。]8.BD [分子力F与分子间距r的关系是:当rr0时,F为引力,综上可知,当两分子由相距较远逐渐达到最近过程中分子力是先变大再变小后又变大,A项错误;分子力为引力时做正功,分子力为斥力时做负功,B项正确;分子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C项错误,D项正确。]9.CD [晶体结构的特点是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的,石墨、石墨烯与金刚石都是晶体,A错误,C正确;石墨、石墨烯都是单质,B错误;通过透明胶带对石墨进行反复的粘贴与撕开而得到石墨烯的方法是物理方法,D正确。]10.BD [以A管中的水银柱为研究对象,则有pS+ρg·hcos θS=p0S,B管内压强p=p0-ρghcos θ,显然p11.(1) (2)56 (3)偏大解析 (1)从题意知道: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为V′=n, 油膜面积为S=ma2,又V′=Sd,所以d=。(2)计算方格数时,不足半个格子的舍去,多于半个格子的算一个;方格边长的单位越小,这种方法求出的面积越精确,利用数格子的方法可知m=56。(3)又V′=Sd知,未完全散开时,S偏小,d偏大。12.3.76×10-3 m3 6.24×10-3 m3解析 设容器缓慢转至水平时A、B两部分气体的压强为p,由气体的等温变化对于A:pAVA=pVA′,对于B:pBVB=pVB′=p(VA+VB-VA′),代入数值解得VA′=3.76×10-3 m3,VB′=6.24×10-3 m3。13.(1)360 K (2)1.5×105 Pa解析 (1)设气缸的横截面积为S,由盖-吕萨克定律有=,代入数据解得T1=360 K。(2)由查理定律有=,代入数据解得p2=1.5×105 Pa。(共16张PPT)阶段训练一C一、单项选择题1.在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有( )A.雨后的天空中悬浮着许多小水珠B.海绵吸水C.把一块铅和一块金的接触面磨平、磨光后,紧紧地压在一起,几年后会发现铅中有金D.将大米与玉米混合均匀,大米与玉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解析 扩散现象指不同的物质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很明显,A、B、D所描述的现象不是分子进入对方的现象,故C正确。C2.如图所示,ABCD是一厚度均匀的由同一种微粒构成的圆板,AC和BD是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板从图示位置转90°角后电流表示数发生了变化(两种情况下都接触良好)。关于圆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板是非晶体B.圆板是多晶体C.圆板是单晶体D.不知有无固定熔点,无法判定是晶体还是非晶体解析 电流表读数发生变化,说明圆板沿AC和BD两个方向的导电性能不同,即各向异性,所以圆板是单晶体,选项A、B、D错误,C正确。C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与体积都增大时,其分子平均动能有可能减小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先等压压缩,再等容升温,其温度有可能等于起始温度D.分子间的距离r存在某一值r0,当r<r0时斥力小于引力,当r>r0时斥力大于引力解析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与体积都增大时,其温度必然升高,则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增大,A错误;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一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并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B错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先等压压缩,温度降低,再等容升温,其温度有可能等于起始温度,C正确;分子间的距离r存在某一值r0,当r<r0时斥力大于引力,当r>r0时斥力小于引力,D错误。D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晶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但排列有大致相同的取向B.生物膜的主要构成部分是某些物质在水溶液中形成的薄片状液晶C.有些物质在适当的溶剂中溶解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具有液晶态D.通常棒状分子、碟状分子和平板状分子的物质一般不容易具有液晶态解析 液晶具有流动性,故其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但排列有大致相同的取向,因而其光学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故A正确;生物膜的主要构成部分是某些物质在水溶液中形成的薄片状液晶,故B正确;当有些物质溶解达到饱和度时,会达到溶解平衡,所以有些物质在适当溶剂中溶解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液晶态,故C正确;棒状分子、碟状分子和平板状分子的物质虽并不都是呈液晶态,但也可能呈液晶态,故D错误。D5.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花粉颗粒在水中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花粉颗粒做此运动是由于下列哪个原因引起的( )A.花粉有生命B.气温变化形成了液体的微弱对流C.液体逐渐蒸发D.花粉颗粒受到周围液体分子的不平衡碰撞解析 这种运动叫布朗运动,是花粉颗粒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的不平衡产生的,因此,D项正确。B6.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体积是指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B.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气体的温度就越高C.当气体膨胀时,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减小,因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D.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分子的重力产生的,在失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对器壁没有压强解析 由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距离不能忽略,所以气体体积要比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要大,A错误;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分子的平均速率就越大,平均动能越大,温度就越高,B正确;气体的压强不仅与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还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有关,C错误;气体压强是由气体分子对容器壁频繁地撞击而产生的,与气体的重力没有关系,所以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器壁仍然有压强,D错误。A7.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温度由5 ℃升高到10 ℃,体积的增量为ΔV1;温度由10 ℃升高到15 ℃,体积的增量为ΔV2,则( )A.ΔV1=ΔV2 B.ΔV1>ΔV2C.ΔV1<ΔV2 D.无法确定BD二、多项选择题8.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再靠近。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力先增大,后一直减小 B.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C.分子的引力减小,斥力增大 D.分子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解析 分子力F与分子间距r的关系是:当rr0时,F为引力,综上可知,当两分子由相距较远逐渐达到最近过程中分子力是先变大再变小后又变大,A项错误;分子力为引力时做正功,分子力为斥力时做负功,B项正确;分子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C项错误,D项正确。CD9.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他们通过透明胶带对石墨进行反复的粘贴与撕开使得石墨片的厚度逐渐减小,最终寻找到了厚度只有0.34 mm的石墨烯,是碳的二维结构。如图所示为石墨、石墨烯的微观结构,根据以上信息和已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墨是晶体,石墨烯是非晶体B.石墨是单质,石墨烯是化合物C.石墨、石墨烯与金刚石都是晶体D.他们是通过物理变化的方法获得石墨烯的解析 晶体结构的特点是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的,石墨、石墨烯与金刚石都是晶体,A错误,C正确;石墨、石墨烯都是单质,B错误;通过透明胶带对石墨进行反复的粘贴与撕开而得到石墨烯的方法是物理方法,D正确。BD10.如图所示,内径均匀、两端开口的V形管,B支管竖直插入水银槽中,A支管与B支管之间的夹角为θ,A支管中有一段长为h的水银柱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管内水银面比管外水银面高hB.B管内水银面比管外水银面高hcos θC.B管内水银面比管外水银面低 hcos θD.管内封闭气体的压强比大气压强小hcos θ高水银柱解析 以A管中的水银柱为研究对象,则有pS+ρg·hcos θS=p0S,B管内压强p=p0-ρghcos θ,显然p三、非选择题11.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已知实验室中使用的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浓度为n,又用滴管测得每N滴这种油酸酒精溶液的总体积为V,将一滴这种溶液滴在浅盘中的水面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边界线,再把玻璃板放在画有边长为a的正方形小格的纸上(如图所示)测得油膜占有的小正方形个数为m。(1)用以上字母表示油酸分子的大小d= 。(2)从图中数得油膜占有的小正方形个数为m= 。(3) 若某同学在实验时未等油酸完全散开就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边界线,则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是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计算方格数时,不足半个格子的舍去,多于半个格子的算一个;方格边长的单位越小,这种方法求出的面积越精确,利用数格子的方法可知m=56。(3)又V′=Sd知,未完全散开时,S偏小,d偏大。12.如图所示,一封闭的圆柱形容器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一重量不可忽略的光滑活塞将容器内的理想气体分为A、B两部分,A体积为VA=4.0×10-3 m3,压强为pA=47 cmHg;B体积为VB=6.0×10-3 m3,压强为pB=52 cmHg。现将容器缓慢转至水平,气体温度保持不变,求此时A、B两部分气体的体积。答案 3.76×10-3 m3 6.24×10-3 m3解析 设容器缓慢转至水平时A、B两部分气体的压强为p,由气体的等温变化对于A:pAVA=pVA′,对于B:pBVB=pVB′=p(VA+VB-VA′),代入数值解得VA′=3.76×10-3 m3,VB′=6.24×10-3 m3。13.如图所示,一导热性能良好、内壁光滑的气缸竖直放置,在距气缸底部l=36 cm处有一与气缸固定连接的卡环,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气体的温度T0=300 K、大气压强p0=1.0×105 Pa时,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距离l0=30 cm,不计活塞的质量和厚度。现对气缸加热,使活塞缓慢上升,求:(1)活塞刚到卡环处时封闭气体的温度T1;(2)封闭气体温度升高到T2=540 K时的压强p2。答案 (1)360 K (2)1.5×105 Pap2=1.5×105`P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阶段训练一.docx 阶段训练一.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