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课件(共30页PPT,内嵌2个视频)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课件(共30页PPT,内嵌2个视频)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3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第二框 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一目 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
第二目 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
第三目 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
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
1956
1840
1949
1919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鸦片战争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义革命
旧民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人民的苦难历史和复兴历程
站起来
社会主义建设
1976
社会主义社会
一、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
党带领人民创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的意义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与金铸玉制、炫耀天下威权的封建王朝的传国玉玺相比,这方材质普通的印章庄重而神圣,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
回顾: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
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必要准备
必然趋势
(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1840—1949年
1949—1956年
使革命进一步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
专家点评
1840—1949年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以五四运动为界限,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旧民主主义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政治目标。旧民主主义革命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不能彻底解决土地问题,最终遭到失败。
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思想武器,以创建人民民主共和国为政治目标 。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一、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
(1)第一阶段: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
在着重完成包括土地革命、镇压反革命等在内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集中力量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过渡时期)
时间: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一、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
(2)第二阶段: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一化三改”(1953-1956年)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过渡时期)
时间: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955年8月,四川省的新农乡举行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报名大会
庆祝公私合营
一、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3)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新成就(1954年)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这是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新成就。
第一章 总纲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一、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标志及意义(1956年底)
一、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
社会主义建设艰辛探索时期——成就及意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在中国怎样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如同革命一样, 也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艰苦的探索。
第一辆汽车
鞍山钢铁公司
武汉长江大桥
第一颗原子弹
第一目 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
第二目 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
第三目 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
家庭的变化是时代的缩影,一位山东省的农民从1982年开始记录家庭账本。1982年12月,账本记录的是面条、酱油、豆腐、油条、瓜子等食品。这一年,他家总收入836.54元,总支出574.90元,结余261.64元。三十多年过去了,他家消费支出一年比一年多,日子越过越红火,肉、蛋、蔬莱的消费额明显増长,还増加了彩电、冰箱、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手机、摩托车、汽车等项目支出。账本显示,2018年他家的结余是1982年的200多倍。
请同学们一起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做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抉择?这一伟大实践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二、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
探究与分享
二、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
党带领人民创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的意义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二、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
开启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地位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目的 生产力方面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对生产关系方面 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对党的建设方面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意义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 改革开放的开启、地位、目的、意义
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改变四个面貌
迎来三次飞跃
一个重要法宝
一个必由之路
两个关键一招
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
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的意义
改革开放的意义
第一目 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
第二目 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
第三目 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
三、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
党带领人民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的意义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三、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
历史方位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两个“没变”
基本国情没有变: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把握新时代中的“变”与“不变”
国际地位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变”
三、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
基本内涵:
三、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三、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
新征程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中国人民踏上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乘势而上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新征程
三、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
历史结论
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制度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课堂小结
误区警示
【易错1】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正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提示: 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易错2】 新中国的成立表明中国人民从此走上当家作主的道路,从此富起来了。
提示:新中国的成立表明中国人民从此走上当家作主的道路,从此站起来了,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
【易错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提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