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024七下·广汉期中)“广袤富饶的平原,碧波荡漾的水乡,辽阔壮美的草原,浩瀚无垠的沙漠,奔腾不息的江河,巍峨挺拔的山脉,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用“河·和·合”来讲述亚洲文明。读下图,亚洲主要河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奔腾不息的江河孕育了亚洲古老的文明,图中所有江河的共同特征是(  )
A.均无结冰期 B.各条河流含沙量大
C.由中心向四周流动 D.内河航运繁忙
2.“和·合”思想是中华民族独创的精神财富,下列符合“和·合”思想的是(  )
①“和”是地区间和谐相处 ②“和”是地区间统一文明
③“合”是地区间消除差异 ④“合”是地区间互利合作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多彩的亚洲文明(  )
A.根植于多样的自然环境 B.孕育出相同的民俗风情
C.塑造了复杂的亚洲地形 D.凝练成相同的地域文化
(2024七下·广汉期中)区域位置决定了其环境特征,因此也可以通过环境特征推测区域所在位置,某位老师给同学们设置一道地理猜谜,完成下面小题。
半岛群岛火山多 稻米热带作物丰 联结两洋与两洲
4.符合特征描述的区域是(  )
A.东亚 B.东南亚 C.南亚 D.西亚
5.下列属于该区域盛产的热带经济作物是(  )
A.小麦 B.甜菜 C.天然橡胶 D.苹果
6.关于该区域多火山活动的原因是(  )
A.海平面上升 B.气候变暖
C.人类活动 D.地壳运动活跃
(2024七下·广汉期中)每年6月至9月是印度半岛的季风雨季,河水上涨泛滥成灾,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读下图,印度半岛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7.印度半岛北部降水特征大致是(  )
A.自东向西减少 B.自西向东减少
C.自南向北增加 D.自北向南减少
8.甲地降水分布特征主要受来自印度洋的(  )影响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2024七下·广汉期中)地理环境是地理要素综合作用产生的结果,同时地理要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也会形成巨大的环境特征差异,读下图,新西兰和日本概况,对比分析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差异,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两地环境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位于东半球、中纬度
B.气候特征相似,均可发展水稻种植业
C.河流流程长、流量大
D.均为山地地形,地震活动频繁
10.两国经济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对比两国出口商品结构图说明(  )
A.新西兰出口产品附加值更高 B.新西兰商品出口更多元化
C.日本整体科技水平优势突出 D.日本农业生产水平落后
(2024七下·广汉期中)2021年8月“第二届中国与西亚地区合作论坛”正式举办。近百位中外嘉宾再度相聚,共商合作、共谋发展。完成下面小题。
11.论坛举办过程中,中方的翻译人员除汉语外,大部分还需精通(  )
A.法语 B.西班牙语 C.阿拉伯语 D.俄语
12.西亚地理位置特殊,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说明西亚(  )
A.位于亚洲、美洲、大洋洲交汇处
B.受海洋影响,气候湿润
C.有连通海域的重要海峡和运河
D.面积辽阔,人口稠密
13.由于石油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西亚地区许多国家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快经济转型。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大力发展种植业 B.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样化
C.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D.限制石油开采,禁止石油出口
(2024七下·广汉期中)欧洲是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经济发达,风光宜人。读下图,欧洲地形分布及传统民居概况图,完成下面小题。
14.读图判断,欧洲地形特征是(  )
A.中间高四周低 B.东高西低
C.高原山地广布 D.以平原地形为主
15.形成传统民居墙壁厚度变化规律的主要原因是欧洲自西向东(  )
A.纬度位置越来越高 B.太阳辐射逐渐减弱
C.地形类型越来越复杂 D.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2024七下·广汉期中)2024年巴黎奥运会即将举行,法国作为米其林餐厅数量最多的国家,如今面临因能源短缺,导致物价暴涨的危机。读下图,法国电力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巴黎奥运会期间,人们能享受的美食是(  )
A.咖喱饭 B.葡萄酒 C.生鱼片 D.烤羊肉
17.法国电力结构中占比最大的电力能源为(  )
A.核能 B.热能 C.风能 D.水能
18.下列缓解法国能源危机的做法,合理的是(  )
A.建设新的火力发电厂 B.关闭能耗高的工厂
C.加大节能电器的推广 D.延长广告照明时间
(2024七下·广汉期中)“哒哒看世界,让世界看见中国的美”来自河南新乡的中国姑娘,从新疆出发,沿着“丝绸之路”一路西行沿途经过20多个国家,她身穿中国各民族传统服饰,在各地宣传中国文化(下图)。
19.中国传统服饰在欧洲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服装性价比高 B.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C.中国品牌知名度高 D.传统与现代潮流的融合
20.哒哒在欧洲西部宣传过程中,可能去往的著名景点是: (  )
A. B.
C. D.
21.(2024七下·广汉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亚洲,曾译作“亚细亚洲”和“亚西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读下图,亚洲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和中国石油进口路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导致甲丁两处森林类型差异的因素是________。导致甲一乙一丙地景观变化的因素是________。
(2)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请参照示例,据图分析,骆驼适应沙漠环境的身体特征
示例:多风沙天气,双眼睑、长睫毛可以有效遮挡风沙。
2022年中国前10大原油进口国进口量占比情况
国家 沙特阿拉伯 俄罗斯 伊拉克 阿联酋 阿曼
所占比重 17.21% 16.97% 10.92% 8.41% 7.75%
国家 马来西亚 科威特 安哥拉 巴西 哥伦比亚
所占比重 7.02% 6.55% 5.92% 4.90% 1.70%
(3)读表,2022年中国原油进口国占比情况,归纳中国原油进口渠道特征及原因。
(4)与波斯湾海上石油运输船相比,试从运输距离、安全性、持续性、受自然因素影响等角度分析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陆上石油运输管道的优势。
22.(2024七下·广汉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欧洲西部深受大西洋水汽影响,形成了典型的暖湿环境特征,成为世界上冬季多雾的地区,读下图,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图,从影响气候的因素入手完成下列探究。
(1)【暖湿成因探究】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    (温度带),全年盛行西风。海陆位置   ,盛行西风由大西洋带来丰富水汽。
洋 流—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
地 形—以平原为主,山脉呈   走向,西风深入内陆。海岸线   ,海洋深入陆地。
(2)【河流特征分析】
海洋性气候特征影响:河流流量   ,水位季节变化   ,无结冰期。
(3)【雾都从“雾毒”到无毒的转变】
雾都伦敦每当秋冬之季,城市上空会笼罩浓雾多天不散,70多年前因工业污染、冬季燃煤取暖等原因,伦敦又被称为“雾毒”之地,烟尘与雾混合变成黄黑色,造成了大量的呼吸道疾病。如今伦敦已经变为无毒首都,请推测当地为改善空气质量采取的有效措施
23.(2024七下·广汉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区域认知能力是地理核心素养之一,科学、客观的认知区域特征,能帮助人们更好的制定区域发展规划,治理区域环境问题。
(1)【地理位置的认知】请从纬度位置,交通位置,描述该国地理位置的优势。
(2)【地形特征的影响】当地农业生产以水稻种植和茶树种植为主,请据图说出地形对不同农作物种植选择位置的影响
(3)【气候特征的分析】据图归纳亭可马里的气温、降水特征。
(4)【可能产生的自然灾害】   、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D
3.A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点评】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1.A、亚洲北部的河流,如鄂毕河、叶尼塞河等,冬季气温低,有结冰期 ,A 错误。
B、并非所有亚洲河流含沙量大,如流经植被覆盖率高地区的河流含沙量相对较小 ,B 错误。
C、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河流大多由中心向四周流动 ,C 正确。
D、亚洲一些河流,如中亚的内流河,水量小,内河航运并不繁忙 ,D 错误。
故答案为:C。
2.“和”体现地区间和谐相处,符合“和 合”思想 ,①正确;不同地区有独特文明,“和”不是统一文明,②错误;地区间差异客观存在,“合”不是消除差异,③错误;“合”强调地区间互利合作,符合“和 合”思想 ,④正确。
故答案为:D。
3.亚洲多样的自然环境,如不同的气候、地形等,为多彩文明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文明根植于多样自然环境,A正确;多彩的亚洲文明孕育出不同的民俗风情,凝练成不同的地域文化,BD错误;多彩的亚洲文明并不能塑造复杂的亚洲地形,C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4.B
5.C
6.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
【解析】【点评】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组成,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4.东南亚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岛屿众多,地处板块交界处,火山多;气候湿热,是稻米和热带作物的重要产区;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 “十字路口”,联结两洋与两洲。
故答案为:B。
5.东南亚属于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沛,有利于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如椰子、蕉麻、油棕和橡胶,C正确;小麦、甜菜、苹果都属于温带作物,ABD错误。
故答案为:C。
6.东南亚地处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板块相互碰撞挤压或张裂,导致多火山活动,D正确;与海平面上升、气候变暖、人类活动无关,ABC错误。
故答案为:D。
【答案】7.A
8.B
【知识点】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
【解析】【点评】印度位于亚洲南部,北靠亚欧大陆,南临印度洋,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一年分干季、湿季和凉季;受夏季风不稳定的影响,是一个旱涝灾害频繁的国家。
7.观察印度半岛年降水量分布图,印度半岛北部地区,东部降水较多,西部降水相对较少,降水特征大致是自东向西减少,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8.印度半岛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甲地降水分布特征主要是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B正确,C错误,亚洲东部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A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9.D
10.C
【知识点】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
【解析】【点评】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位于太平洋西南部,西隔塔斯曼海与澳大利亚相望,全国由南岛、北岛两个大岛和斯图尔特岛及其附近一些小岛组成,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境多山,平原狭小,森林资源丰富。欧洲移民后裔占70%,毛利人占17%。官方语言为英语、毛利语。近一半居民信奉基督教。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农牧产品出口约占出口总量的50%。羊肉和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三位。
9.A、新西兰位于西半球,日本位于东半球,A错误。
B、新西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日本是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新西兰气候不适宜水稻种植,B错误。
C、新西兰和日本面积都较小,河流流程短,C错误。
D、新西兰和日本地形都以山地为主,且都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活动频繁,D正确。
故答案为:D。
10.A、从出口商品结构图看,新西兰主要出口乳制品、肉类等初级农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日本主要出口机电产品、运输设备等工业制成品,附加值高,A 错误。
B、日本出口商品涵盖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化工制品等多个领域,商品出口更具多元化,B 错误。
C、日本出口以机电产品、运输设备等高科技含量产品为主,整体科技水平优势突出 ,C 正确。
D、日本农业生产技术先进,小型机械化水平高,并非落后,D 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11.C
12.C
13.B
【知识点】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中东的位置和范围;中东石油的世界地位
【解析】【点评】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产量最高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11.西亚地区主要的语言是阿拉伯语 ,所以在 “中国与西亚地区合作论坛” 中,中方翻译人员除汉语外,大部分还需精通阿拉伯语,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2.A、西亚位于亚洲、欧洲、非洲交汇处,A 错误。
B、西亚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受海洋影响小 ,B 错误。
C、西亚有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等连通海域的重要海峡和运河,地理位置重要,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C 正确。
D、西亚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人口并不稠密 ,D 错误。
故答案为:C。
13.A、西亚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大力发展种植业会加剧水资源短缺,不可行 ,A 错误。
B、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样化经济,如发展旅游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可以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B 正确。
C、重点发展军事工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转型问题,且会带来地区不稳定因素 ,C 错误。
D、限制石油开采、禁止石油出口会严重影响当地经济收入,不利于经济发展 ,D 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14.D
15.D
【知识点】欧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特点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特点为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降水少且集中于夏季。
14.从图中高度表及地形分布可知,欧洲以平原地形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地势南北高、中部低,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5.A、从英国南部到俄罗斯西部,纬度位置变化不是墙壁厚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A 错误。
B、太阳辐射逐渐减弱不是导致墙壁厚度变化的关键因素 ,B 错误。
C、地形类型与墙壁厚度变化没有直接关联 ,C 错误。
D、欧洲自西向东,气候由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冬季越来越寒冷,为了保暖,传统民居墙壁越来越厚 ,D 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16.B
17.A
18.C
【知识点】法国
【解析】【点评】法国位于欧洲西部,欧洲西部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常年受到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内降水均匀,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人们将牧草视为“绿色的金子”,畜牧业发达,餐桌上多牛羊肉,居民餐桌上常见牛羊肉、奶油、奶酪等食品,法国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发展葡萄种植,盛产葡萄酒。
16.A、咖喱饭常见于印度等南亚国家,A错误;
B、法国是著名的葡萄酒产区,葡萄酒是法国美食文化的重要代表,B正确;
C、生鱼片是日本特色美食,C错误;
D、烤羊肉是属于维族的传统美食,主要分布在我国、中亚和西亚地区,D错误。
故答案为:B。
17.从法国电力结构图可以看出,核电占比 78.1%,在各种电力能源中占比最大 ,所以法国电力结构中占比最大的电力能源为核能,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8.A、建设新的火力发电厂会消耗大量化石能源,增加碳排放,且不能从根本上缓解能源短缺危机,A错误;
B、关闭能耗高的工厂会影响经济发展,不利于产业稳定,B错误;
C、加大节能电器的推广,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有助于缓解能源危机,C正确;
D、延长广告照明时间会增加能源消耗,加剧能源危机,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19.B
20.D
【知识点】欧洲西部繁荣的旅游业
【解析】【点评】欧洲的旅游资源主要有挪威的峡湾风光,英国的白金汉宫,荷兰风车,法国的卢浮宫, 波兰华沙肖邦雕塑,阿尔卑斯山滑雪等。
19.中国传统服饰承载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如独特的剪裁、精美的图案、深厚的文化寓意等,其在欧洲深受欢迎主要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引力,B正确;传统服饰价格不一定低,A错误;民族传统服饰并未形成知名度高的品牌,C错误;传统服饰体现传统文化,并未与现代潮流融合,D错误。
故答案为:B。
20.A、图中是富士山,位于日本,不在欧洲西部 ,A 错误。
B、图中是吴哥窟,位于柬埔寨,属于东南亚地区,不在欧洲西部 ,B 错误。
C、图中是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位于埃及,属于非洲,不在欧洲西部 ,C 错误。
D、图中是埃菲尔铁塔,位于法国巴黎,法国属于欧洲西部,是欧洲西部著名景点 ,D 正确。
故答案为:D。
21.【答案】(1)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2) 沙漠广布,骆驼脚掌宽厚,有利于减小对地面的压力;所在地区气候干燥,食物匮乏,驼峰贮藏脂肪,在食物匮乏的时候,脂肪代谢分解后会产生大量的能量和水,用于正常的生命活动和维持体温恒定;以仙人掌等为食物,口腔中覆盖角白质和角质层,让骆驼的嘴巴变得非常坚硬,可以免受仙人掌刺的影响。
(3) 特征:进口渠道范围广;原因: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4) 陆上石油运输管道具有运输距离近、安全性更高、持续性好、受天气影响小等优点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中东石油的世界地位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甲位于亚洲东部,属于温带气候;丁处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是热带雨林气候,导致甲丁两处森林类型差异的因素是纬度因素;甲 - 乙 - 丙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景观由森林过渡到草原再到荒漠,导致这种景观变化的因素是海陆因素。
(2)读图分析,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主要生活在干旱的荒漠地区,骆驼适应沙漠环境的身体特征如:多风沙天气,双眼睑、长睫毛可以有效遮挡风沙;沙漠广布,骆驼脚掌宽厚,有利于减小对地面的压力;所在地区气候干燥,食物匮乏,驼峰贮藏脂肪,在食物匮乏的时候,脂肪代谢分解后会产生大量的能量和水,用于正常的生命活动和维持体温恒定;以仙人掌等为食物,口腔中覆盖角白质和角质层,让骆驼的嘴巴变得非常坚硬,可以免受仙人掌刺的影响。
(3)根据2022年中国原油进口国占比情况可知,中国原油进口渠道特征是进口渠道范围广,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如沙特阿拉伯、 伊拉克、阿联酋、阿曼等国家;进口渠道范围广的原因是进口渠道多元化,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4)管道运输是用管道作为运输工具的一种长距离输送液体和气体物资的运输方式,是一种专门由生产地向市场输送石油、煤和化学产品的运输方式。与波斯湾海上石油运输船相比,管道运输具有运输距离近,安全性更高、持续性好、受天气影响小、投资少、占地少、费用低等优点。
【点评】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22.【答案】(1)北温带;濒临大西洋;东西;曲折
(2)大;小
(3)植树造林;使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绿色出行,节能减排等。
【知识点】欧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1)从纬度看,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 40°N - 北极圈之间,属于北温带 。其西临大西洋,盛行西风从大西洋带来丰富水汽。山脉如阿尔卑斯山呈东西走向,有利于西风深入内陆。海岸线曲折,海洋深入陆地,加强了海洋对陆地的影响。
(2)欧洲西部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降水较多且分配均匀。降水多使河流流量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导致水位季节变化小。
(3)植树造林可吸附灰尘、净化空气;使用新能源替代传统化石燃料,能减少燃烧煤炭、石油等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鼓励绿色出行(如公共交通、自行车出行等),可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减少空气污染,从而改善空气质量。
【点评】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200米以下的地区占到了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一个区域,主要有西欧平原和波德平原,平原分布在中部;山地所占比重不大,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是阿尔卑斯山脉;欧洲西部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畜牧业发达。
(1)读图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40°N-60°N之间,属于北温带,全年盛行西风,位于亚欧大陆的西岸,大西洋的东岸,盛行西风由大西洋带来丰富的水汽。欧洲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欧洲西部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山脉呈东西走向,有利于西风深入内陆;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有利于海洋深入陆地,受海洋影响较大。
(2)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多,河流流量大,水位的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
(3)根据材料伦敦产生“雾毒”的原因和工业污染、冬季燃煤取暖等原因,可以采取工业废气过滤达标排放,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提倡绿色出行,减少机动车数量;增加城市绿地面积等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3.【答案】(1)位于低纬度地区,属于热带。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交通非常便利。
(2)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该岛的四周沿海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易于灌溉。茶树是种在中部丘陵地形,海拔高、气温低,气候温和湿润。
(3)亭可马里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非明显的旱雨两季
(4)洪涝;干旱
【知识点】南亚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分析】(1)位于低纬度地区,属于热带,热量充足,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多种生物生长。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海运交通便利,位于重要海上航线附近,便于开展海上贸易,加强与西亚、非洲东部及东亚等地的联系 。
(2)水稻喜高温多雨、地形平坦且水源充足的环境。该国四周沿海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便于大规模种植和灌溉,适宜水稻种植。茶树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云雾多、气温相对较低的环境。中部为丘陵地形,海拔较高,气温较低,云雾较多,排水条件好,适合茶树种植。
(3)气温方面,从气温曲线看,亭可马里各月气温均在 20℃以上,终年高温。降水方面,降水季节差异明显,有明显的旱雨两季,雨季降水丰富,旱季降水稀少。
(4)该国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雨季降水集中且量大,易引发洪涝灾害 ;旱季降水稀少,可能导致干旱,影响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 此外,因其为岛国,还可能受台风(热带风暴)等自然灾害影响。
【点评】南亚地区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每年的6-10月,盛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降水丰富,为南亚的雨季;西南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造成水旱灾害。
(1)读图可知,该国被8°N纬线穿过中部偏北,位于低纬度地区,属于热带。东亚穿过马六甲海峡到西亚和非洲南部会经过该国的南部,该国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交通非常便利。
(2)读图可知,该国中部和南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分布在四周沿海地区。水稻喜水喜热,需要灌溉,所以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该岛的四周沿海平原地区。因为该国是位于热带,而茶树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所以茶树是种在丘陵地形,海拔高、气温低,气候温和湿润。
(3)读图可知,亭可马里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非明显的旱雨两季,总体来说,降水很充沛。
(4)因西南季风不稳定性,如果西南季风来的早、退的晚,风力强,容易形成洪涝灾害;如果来的晚,退的早,风力弱,容易形成干旱,所以可能产生的自然灾害是洪涝和干旱。
1 / 1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024七下·广汉期中)“广袤富饶的平原,碧波荡漾的水乡,辽阔壮美的草原,浩瀚无垠的沙漠,奔腾不息的江河,巍峨挺拔的山脉,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用“河·和·合”来讲述亚洲文明。读下图,亚洲主要河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奔腾不息的江河孕育了亚洲古老的文明,图中所有江河的共同特征是(  )
A.均无结冰期 B.各条河流含沙量大
C.由中心向四周流动 D.内河航运繁忙
2.“和·合”思想是中华民族独创的精神财富,下列符合“和·合”思想的是(  )
①“和”是地区间和谐相处 ②“和”是地区间统一文明
③“合”是地区间消除差异 ④“合”是地区间互利合作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多彩的亚洲文明(  )
A.根植于多样的自然环境 B.孕育出相同的民俗风情
C.塑造了复杂的亚洲地形 D.凝练成相同的地域文化
【答案】1.C
2.D
3.A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点评】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1.A、亚洲北部的河流,如鄂毕河、叶尼塞河等,冬季气温低,有结冰期 ,A 错误。
B、并非所有亚洲河流含沙量大,如流经植被覆盖率高地区的河流含沙量相对较小 ,B 错误。
C、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河流大多由中心向四周流动 ,C 正确。
D、亚洲一些河流,如中亚的内流河,水量小,内河航运并不繁忙 ,D 错误。
故答案为:C。
2.“和”体现地区间和谐相处,符合“和 合”思想 ,①正确;不同地区有独特文明,“和”不是统一文明,②错误;地区间差异客观存在,“合”不是消除差异,③错误;“合”强调地区间互利合作,符合“和 合”思想 ,④正确。
故答案为:D。
3.亚洲多样的自然环境,如不同的气候、地形等,为多彩文明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文明根植于多样自然环境,A正确;多彩的亚洲文明孕育出不同的民俗风情,凝练成不同的地域文化,BD错误;多彩的亚洲文明并不能塑造复杂的亚洲地形,C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七下·广汉期中)区域位置决定了其环境特征,因此也可以通过环境特征推测区域所在位置,某位老师给同学们设置一道地理猜谜,完成下面小题。
半岛群岛火山多 稻米热带作物丰 联结两洋与两洲
4.符合特征描述的区域是(  )
A.东亚 B.东南亚 C.南亚 D.西亚
5.下列属于该区域盛产的热带经济作物是(  )
A.小麦 B.甜菜 C.天然橡胶 D.苹果
6.关于该区域多火山活动的原因是(  )
A.海平面上升 B.气候变暖
C.人类活动 D.地壳运动活跃
【答案】4.B
5.C
6.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
【解析】【点评】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组成,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4.东南亚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岛屿众多,地处板块交界处,火山多;气候湿热,是稻米和热带作物的重要产区;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 “十字路口”,联结两洋与两洲。
故答案为:B。
5.东南亚属于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沛,有利于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如椰子、蕉麻、油棕和橡胶,C正确;小麦、甜菜、苹果都属于温带作物,ABD错误。
故答案为:C。
6.东南亚地处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板块相互碰撞挤压或张裂,导致多火山活动,D正确;与海平面上升、气候变暖、人类活动无关,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024七下·广汉期中)每年6月至9月是印度半岛的季风雨季,河水上涨泛滥成灾,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读下图,印度半岛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7.印度半岛北部降水特征大致是(  )
A.自东向西减少 B.自西向东减少
C.自南向北增加 D.自北向南减少
8.甲地降水分布特征主要受来自印度洋的(  )影响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答案】7.A
8.B
【知识点】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
【解析】【点评】印度位于亚洲南部,北靠亚欧大陆,南临印度洋,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一年分干季、湿季和凉季;受夏季风不稳定的影响,是一个旱涝灾害频繁的国家。
7.观察印度半岛年降水量分布图,印度半岛北部地区,东部降水较多,西部降水相对较少,降水特征大致是自东向西减少,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8.印度半岛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甲地降水分布特征主要是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B正确,C错误,亚洲东部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A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4七下·广汉期中)地理环境是地理要素综合作用产生的结果,同时地理要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也会形成巨大的环境特征差异,读下图,新西兰和日本概况,对比分析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差异,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两地环境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位于东半球、中纬度
B.气候特征相似,均可发展水稻种植业
C.河流流程长、流量大
D.均为山地地形,地震活动频繁
10.两国经济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对比两国出口商品结构图说明(  )
A.新西兰出口产品附加值更高 B.新西兰商品出口更多元化
C.日本整体科技水平优势突出 D.日本农业生产水平落后
【答案】9.D
10.C
【知识点】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
【解析】【点评】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位于太平洋西南部,西隔塔斯曼海与澳大利亚相望,全国由南岛、北岛两个大岛和斯图尔特岛及其附近一些小岛组成,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境多山,平原狭小,森林资源丰富。欧洲移民后裔占70%,毛利人占17%。官方语言为英语、毛利语。近一半居民信奉基督教。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农牧产品出口约占出口总量的50%。羊肉和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三位。
9.A、新西兰位于西半球,日本位于东半球,A错误。
B、新西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日本是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新西兰气候不适宜水稻种植,B错误。
C、新西兰和日本面积都较小,河流流程短,C错误。
D、新西兰和日本地形都以山地为主,且都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活动频繁,D正确。
故答案为:D。
10.A、从出口商品结构图看,新西兰主要出口乳制品、肉类等初级农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日本主要出口机电产品、运输设备等工业制成品,附加值高,A 错误。
B、日本出口商品涵盖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化工制品等多个领域,商品出口更具多元化,B 错误。
C、日本出口以机电产品、运输设备等高科技含量产品为主,整体科技水平优势突出 ,C 正确。
D、日本农业生产技术先进,小型机械化水平高,并非落后,D 错误。
故答案为:C。
(2024七下·广汉期中)2021年8月“第二届中国与西亚地区合作论坛”正式举办。近百位中外嘉宾再度相聚,共商合作、共谋发展。完成下面小题。
11.论坛举办过程中,中方的翻译人员除汉语外,大部分还需精通(  )
A.法语 B.西班牙语 C.阿拉伯语 D.俄语
12.西亚地理位置特殊,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说明西亚(  )
A.位于亚洲、美洲、大洋洲交汇处
B.受海洋影响,气候湿润
C.有连通海域的重要海峡和运河
D.面积辽阔,人口稠密
13.由于石油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西亚地区许多国家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快经济转型。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大力发展种植业 B.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样化
C.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D.限制石油开采,禁止石油出口
【答案】11.C
12.C
13.B
【知识点】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中东的位置和范围;中东石油的世界地位
【解析】【点评】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产量最高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11.西亚地区主要的语言是阿拉伯语 ,所以在 “中国与西亚地区合作论坛” 中,中方翻译人员除汉语外,大部分还需精通阿拉伯语,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2.A、西亚位于亚洲、欧洲、非洲交汇处,A 错误。
B、西亚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受海洋影响小 ,B 错误。
C、西亚有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等连通海域的重要海峡和运河,地理位置重要,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C 正确。
D、西亚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人口并不稠密 ,D 错误。
故答案为:C。
13.A、西亚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大力发展种植业会加剧水资源短缺,不可行 ,A 错误。
B、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样化经济,如发展旅游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可以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B 正确。
C、重点发展军事工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转型问题,且会带来地区不稳定因素 ,C 错误。
D、限制石油开采、禁止石油出口会严重影响当地经济收入,不利于经济发展 ,D 错误。
故答案为:B。
(2024七下·广汉期中)欧洲是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经济发达,风光宜人。读下图,欧洲地形分布及传统民居概况图,完成下面小题。
14.读图判断,欧洲地形特征是(  )
A.中间高四周低 B.东高西低
C.高原山地广布 D.以平原地形为主
15.形成传统民居墙壁厚度变化规律的主要原因是欧洲自西向东(  )
A.纬度位置越来越高 B.太阳辐射逐渐减弱
C.地形类型越来越复杂 D.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答案】14.D
15.D
【知识点】欧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特点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特点为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降水少且集中于夏季。
14.从图中高度表及地形分布可知,欧洲以平原地形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地势南北高、中部低,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5.A、从英国南部到俄罗斯西部,纬度位置变化不是墙壁厚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A 错误。
B、太阳辐射逐渐减弱不是导致墙壁厚度变化的关键因素 ,B 错误。
C、地形类型与墙壁厚度变化没有直接关联 ,C 错误。
D、欧洲自西向东,气候由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冬季越来越寒冷,为了保暖,传统民居墙壁越来越厚 ,D 正确。
故答案为:D。
(2024七下·广汉期中)2024年巴黎奥运会即将举行,法国作为米其林餐厅数量最多的国家,如今面临因能源短缺,导致物价暴涨的危机。读下图,法国电力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巴黎奥运会期间,人们能享受的美食是(  )
A.咖喱饭 B.葡萄酒 C.生鱼片 D.烤羊肉
17.法国电力结构中占比最大的电力能源为(  )
A.核能 B.热能 C.风能 D.水能
18.下列缓解法国能源危机的做法,合理的是(  )
A.建设新的火力发电厂 B.关闭能耗高的工厂
C.加大节能电器的推广 D.延长广告照明时间
【答案】16.B
17.A
18.C
【知识点】法国
【解析】【点评】法国位于欧洲西部,欧洲西部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常年受到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内降水均匀,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人们将牧草视为“绿色的金子”,畜牧业发达,餐桌上多牛羊肉,居民餐桌上常见牛羊肉、奶油、奶酪等食品,法国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发展葡萄种植,盛产葡萄酒。
16.A、咖喱饭常见于印度等南亚国家,A错误;
B、法国是著名的葡萄酒产区,葡萄酒是法国美食文化的重要代表,B正确;
C、生鱼片是日本特色美食,C错误;
D、烤羊肉是属于维族的传统美食,主要分布在我国、中亚和西亚地区,D错误。
故答案为:B。
17.从法国电力结构图可以看出,核电占比 78.1%,在各种电力能源中占比最大 ,所以法国电力结构中占比最大的电力能源为核能,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8.A、建设新的火力发电厂会消耗大量化石能源,增加碳排放,且不能从根本上缓解能源短缺危机,A错误;
B、关闭能耗高的工厂会影响经济发展,不利于产业稳定,B错误;
C、加大节能电器的推广,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有助于缓解能源危机,C正确;
D、延长广告照明时间会增加能源消耗,加剧能源危机,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4七下·广汉期中)“哒哒看世界,让世界看见中国的美”来自河南新乡的中国姑娘,从新疆出发,沿着“丝绸之路”一路西行沿途经过20多个国家,她身穿中国各民族传统服饰,在各地宣传中国文化(下图)。
19.中国传统服饰在欧洲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服装性价比高 B.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C.中国品牌知名度高 D.传统与现代潮流的融合
20.哒哒在欧洲西部宣传过程中,可能去往的著名景点是: (  )
A. B.
C. D.
【答案】19.B
20.D
【知识点】欧洲西部繁荣的旅游业
【解析】【点评】欧洲的旅游资源主要有挪威的峡湾风光,英国的白金汉宫,荷兰风车,法国的卢浮宫, 波兰华沙肖邦雕塑,阿尔卑斯山滑雪等。
19.中国传统服饰承载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如独特的剪裁、精美的图案、深厚的文化寓意等,其在欧洲深受欢迎主要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引力,B正确;传统服饰价格不一定低,A错误;民族传统服饰并未形成知名度高的品牌,C错误;传统服饰体现传统文化,并未与现代潮流融合,D错误。
故答案为:B。
20.A、图中是富士山,位于日本,不在欧洲西部 ,A 错误。
B、图中是吴哥窟,位于柬埔寨,属于东南亚地区,不在欧洲西部 ,B 错误。
C、图中是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位于埃及,属于非洲,不在欧洲西部 ,C 错误。
D、图中是埃菲尔铁塔,位于法国巴黎,法国属于欧洲西部,是欧洲西部著名景点 ,D 正确。
故答案为:D。
21.(2024七下·广汉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亚洲,曾译作“亚细亚洲”和“亚西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读下图,亚洲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和中国石油进口路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导致甲丁两处森林类型差异的因素是________。导致甲一乙一丙地景观变化的因素是________。
(2)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请参照示例,据图分析,骆驼适应沙漠环境的身体特征
示例:多风沙天气,双眼睑、长睫毛可以有效遮挡风沙。
2022年中国前10大原油进口国进口量占比情况
国家 沙特阿拉伯 俄罗斯 伊拉克 阿联酋 阿曼
所占比重 17.21% 16.97% 10.92% 8.41% 7.75%
国家 马来西亚 科威特 安哥拉 巴西 哥伦比亚
所占比重 7.02% 6.55% 5.92% 4.90% 1.70%
(3)读表,2022年中国原油进口国占比情况,归纳中国原油进口渠道特征及原因。
(4)与波斯湾海上石油运输船相比,试从运输距离、安全性、持续性、受自然因素影响等角度分析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陆上石油运输管道的优势。
【答案】(1)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2) 沙漠广布,骆驼脚掌宽厚,有利于减小对地面的压力;所在地区气候干燥,食物匮乏,驼峰贮藏脂肪,在食物匮乏的时候,脂肪代谢分解后会产生大量的能量和水,用于正常的生命活动和维持体温恒定;以仙人掌等为食物,口腔中覆盖角白质和角质层,让骆驼的嘴巴变得非常坚硬,可以免受仙人掌刺的影响。
(3) 特征:进口渠道范围广;原因: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4) 陆上石油运输管道具有运输距离近、安全性更高、持续性好、受天气影响小等优点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中东石油的世界地位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甲位于亚洲东部,属于温带气候;丁处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是热带雨林气候,导致甲丁两处森林类型差异的因素是纬度因素;甲 - 乙 - 丙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景观由森林过渡到草原再到荒漠,导致这种景观变化的因素是海陆因素。
(2)读图分析,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主要生活在干旱的荒漠地区,骆驼适应沙漠环境的身体特征如:多风沙天气,双眼睑、长睫毛可以有效遮挡风沙;沙漠广布,骆驼脚掌宽厚,有利于减小对地面的压力;所在地区气候干燥,食物匮乏,驼峰贮藏脂肪,在食物匮乏的时候,脂肪代谢分解后会产生大量的能量和水,用于正常的生命活动和维持体温恒定;以仙人掌等为食物,口腔中覆盖角白质和角质层,让骆驼的嘴巴变得非常坚硬,可以免受仙人掌刺的影响。
(3)根据2022年中国原油进口国占比情况可知,中国原油进口渠道特征是进口渠道范围广,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如沙特阿拉伯、 伊拉克、阿联酋、阿曼等国家;进口渠道范围广的原因是进口渠道多元化,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4)管道运输是用管道作为运输工具的一种长距离输送液体和气体物资的运输方式,是一种专门由生产地向市场输送石油、煤和化学产品的运输方式。与波斯湾海上石油运输船相比,管道运输具有运输距离近,安全性更高、持续性好、受天气影响小、投资少、占地少、费用低等优点。
【点评】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22.(2024七下·广汉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欧洲西部深受大西洋水汽影响,形成了典型的暖湿环境特征,成为世界上冬季多雾的地区,读下图,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图,从影响气候的因素入手完成下列探究。
(1)【暖湿成因探究】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    (温度带),全年盛行西风。海陆位置   ,盛行西风由大西洋带来丰富水汽。
洋 流—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
地 形—以平原为主,山脉呈   走向,西风深入内陆。海岸线   ,海洋深入陆地。
(2)【河流特征分析】
海洋性气候特征影响:河流流量   ,水位季节变化   ,无结冰期。
(3)【雾都从“雾毒”到无毒的转变】
雾都伦敦每当秋冬之季,城市上空会笼罩浓雾多天不散,70多年前因工业污染、冬季燃煤取暖等原因,伦敦又被称为“雾毒”之地,烟尘与雾混合变成黄黑色,造成了大量的呼吸道疾病。如今伦敦已经变为无毒首都,请推测当地为改善空气质量采取的有效措施
【答案】(1)北温带;濒临大西洋;东西;曲折
(2)大;小
(3)植树造林;使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绿色出行,节能减排等。
【知识点】欧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1)从纬度看,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 40°N - 北极圈之间,属于北温带 。其西临大西洋,盛行西风从大西洋带来丰富水汽。山脉如阿尔卑斯山呈东西走向,有利于西风深入内陆。海岸线曲折,海洋深入陆地,加强了海洋对陆地的影响。
(2)欧洲西部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降水较多且分配均匀。降水多使河流流量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导致水位季节变化小。
(3)植树造林可吸附灰尘、净化空气;使用新能源替代传统化石燃料,能减少燃烧煤炭、石油等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鼓励绿色出行(如公共交通、自行车出行等),可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减少空气污染,从而改善空气质量。
【点评】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200米以下的地区占到了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一个区域,主要有西欧平原和波德平原,平原分布在中部;山地所占比重不大,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是阿尔卑斯山脉;欧洲西部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畜牧业发达。
(1)读图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40°N-60°N之间,属于北温带,全年盛行西风,位于亚欧大陆的西岸,大西洋的东岸,盛行西风由大西洋带来丰富的水汽。欧洲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欧洲西部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山脉呈东西走向,有利于西风深入内陆;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有利于海洋深入陆地,受海洋影响较大。
(2)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多,河流流量大,水位的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
(3)根据材料伦敦产生“雾毒”的原因和工业污染、冬季燃煤取暖等原因,可以采取工业废气过滤达标排放,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提倡绿色出行,减少机动车数量;增加城市绿地面积等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3.(2024七下·广汉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区域认知能力是地理核心素养之一,科学、客观的认知区域特征,能帮助人们更好的制定区域发展规划,治理区域环境问题。
(1)【地理位置的认知】请从纬度位置,交通位置,描述该国地理位置的优势。
(2)【地形特征的影响】当地农业生产以水稻种植和茶树种植为主,请据图说出地形对不同农作物种植选择位置的影响
(3)【气候特征的分析】据图归纳亭可马里的气温、降水特征。
(4)【可能产生的自然灾害】   、   
【答案】(1)位于低纬度地区,属于热带。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交通非常便利。
(2)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该岛的四周沿海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易于灌溉。茶树是种在中部丘陵地形,海拔高、气温低,气候温和湿润。
(3)亭可马里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非明显的旱雨两季
(4)洪涝;干旱
【知识点】南亚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分析】(1)位于低纬度地区,属于热带,热量充足,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多种生物生长。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海运交通便利,位于重要海上航线附近,便于开展海上贸易,加强与西亚、非洲东部及东亚等地的联系 。
(2)水稻喜高温多雨、地形平坦且水源充足的环境。该国四周沿海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便于大规模种植和灌溉,适宜水稻种植。茶树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云雾多、气温相对较低的环境。中部为丘陵地形,海拔较高,气温较低,云雾较多,排水条件好,适合茶树种植。
(3)气温方面,从气温曲线看,亭可马里各月气温均在 20℃以上,终年高温。降水方面,降水季节差异明显,有明显的旱雨两季,雨季降水丰富,旱季降水稀少。
(4)该国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雨季降水集中且量大,易引发洪涝灾害 ;旱季降水稀少,可能导致干旱,影响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 此外,因其为岛国,还可能受台风(热带风暴)等自然灾害影响。
【点评】南亚地区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每年的6-10月,盛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降水丰富,为南亚的雨季;西南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造成水旱灾害。
(1)读图可知,该国被8°N纬线穿过中部偏北,位于低纬度地区,属于热带。东亚穿过马六甲海峡到西亚和非洲南部会经过该国的南部,该国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交通非常便利。
(2)读图可知,该国中部和南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分布在四周沿海地区。水稻喜水喜热,需要灌溉,所以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该岛的四周沿海平原地区。因为该国是位于热带,而茶树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所以茶树是种在丘陵地形,海拔高、气温低,气候温和湿润。
(3)读图可知,亭可马里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非明显的旱雨两季,总体来说,降水很充沛。
(4)因西南季风不稳定性,如果西南季风来的早、退的晚,风力强,容易形成洪涝灾害;如果来的晚,退的早,风力弱,容易形成干旱,所以可能产生的自然灾害是洪涝和干旱。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