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川省新津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2分/题,共40小题,共计80分)(2024七下·新津期中)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于3月28日至31日在海南博鳌举行,今年年会主题是“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也是世界第一大洲。图为亚洲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亚洲的地理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部深入极圈,南至赤道以南B.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区,属于热带C.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D.西北隔苏伊士运河与北美洲相望2.按地理方位划分,年会承办地位于( )A.南亚 B.西亚 C.东亚 D.中亚3.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原因有( )①跨经度最广②跨纬度最广③面积最大④东西距离最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博鳌亚洲论坛成立的初衷是促进亚洲经济一体化,论坛为亚洲各国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①促进亚洲各国文化交流②发挥经济的互补性③促进人口增长④促进共同繁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024七下·新津期中)下图为亚洲南部三大半岛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有关甲、乙、丙三个半岛的名称,表述正确的是( )A.甲—印度半岛,乙—阿拉伯半岛,丙—马来半岛B.甲—阿拉伯半岛,乙—印度半岛,丙—马来半岛C.甲—中南半岛,乙—印度半岛,丙—阿拉伯半岛D.甲—阿拉伯半岛,乙—印度半岛,丙—中南半岛6.三大半岛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A.白色人种,使用阿拉伯语B.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C.石油、铁、锰、锡等资源丰富D.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北高南低7.乙半岛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 B.地形复杂 C.海啸频发 D.季风活动8.下列关于丙半岛说法错误的是(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B.大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C.河流由南向北注入海洋D.人口集中分布在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地带9.(2024七下·新津期中)下列对亚洲的地理之最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B.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C.世界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D.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2024七下·新津期中)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所示各气候类型中,只有亚洲才有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1.在地理课上,几位同学正描述在上图各地假想旅游的情景。其中可能发生的是( )A.小华:在④地我乘雪橇出行B.小明:在②地旅游发现该地商店不卖雨伞C.小强:在①地旅游我经常看到这里午后电闪雷鸣,大雨倾盆D.小冰:在⑤地旅游发现许多游客晒日光浴12.(2024七下·新津期中)日本地形的特点是( )A.平原面积广 B.以山地、丘陵为主C.地势低平 D.高原为主(2024七下·新津期中)下图示意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 )A.北海道岛 B.本州岛 C.四国岛 D.九州岛14.日本工业沿海布局的有利条件是( )A.土地价格低 B.矿产资源丰富C.劳动力廉价 D.优良港口众多15.日本工业高度集中,产生的问题是( )A.环境污染加剧 B.原料消耗减少C.产品质量下降 D.优化产业结构16.日本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投资办厂,主要是因为我国( )A.劳动力丰富,人才密集 B.资金雄厚,技术先进C.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 D.拥有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2024七下·新津期中)中南半岛与我国山水相连,读中南半岛地形图、曼谷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17.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平原高原相间分布C.呈三大南北纵列带 D.地面呈波状起伏18.东南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因为它位于( )A.“五海三洲之地” B.十字路口的位置C.地跨亚非两大洲 D.中纬度大陆西岸19.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最主要的条件是( )A.气候湿热 B.平原面积广大C.劳动力充足 D.土壤肥沃(2024七下·新津期中)我国和新加坡签暑的互竞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协定在2024年2月9日(农历除夕)已正式生数。随着新加坡免签信息的落地.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均已对我国游客敞开可以“说走就走”的怀抱。完成下面小题20.泰国吸引中国人去旅游的优势条件有( )①距离近、交通便利②热带景观、沙滩海滨风光③华人华侨多,语言沟通方便④宗教庙宇、风土人情多样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1.新马泰是中国游客出境游最经典的线路之一,在这条旅游线路中能够看见的景点是( )A. B.C. D.(2024七下·新津期中)下图为南亚局部地区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印度半岛南部地势总体特征为(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 C.南高北低 D.北高南低23.受季风影响,印度半岛( )A.分旱雨两季 B.全年多雨 C.冬季降水多 D.全年少雨24.在乞拉朋齐建造民居,应重点考虑( )A.防风沙 B.防寒保暖 C.易拆装 D.排水散热25.(2024七下·新津期中)热带季风气候对南亚的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读南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图1)和南亚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图2),完成下面小题。降水对南亚主要农作物分布的影响,表现为( )A.水稻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和沿海地区,这里降水较多B.小麦主要分布于东北部地区,这里降水较少C.棉花主要分布于德干高原西部,这里降水较少D.黄麻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地区,这里降水丰富(2024七下·新津期中)读“孟买气候资料图”和“南亚盛行风向图”,完成下面小题。26.下列关于孟买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年分旱、雨两季 B.降水集中在6-9月C.3月至5月凉爽宜人 D.全年高温27.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1月盛行风过强,南亚地区雨水过多,易形成水灾,农业减产B.7月盛行风来的早、退的晚,南亚地区易形成旱灾,工业减产C.某年7月,图示甲海域突发石油泄露油污将向东北方向扩散D.南亚地区居民多为黑色人种,信奉印度教28.(2024七下·新津期中)“信息产业为印度经济腾飞插上翅膀”,其著名信息产业中心是( )A.A—孟买 B.B—加尔各答 C.C—班加罗尔 D.D—新德里(2024七下·新津期中)读“俄罗斯与日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9.两国都濒临的大洋是( )A.北冰洋 B.太平洋 C.大西洋 D.印度洋30.俄罗斯与日本的共同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矿产资源都丰富B.都是地狭人稠的国家C.工业都集中在沿海地区D.首都是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31.关于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东京位于莫斯科的西北方向②莫斯科年平均气温低于东京③俄罗斯亚洲部分内河航运价值高④日本境内河流短小,水能资源丰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4七下·新津期中)读中东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32.西亚地处“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指的是( )A.①亚洲②欧洲③非洲 B.①非洲②欧洲③亚洲C.①欧洲②非洲③亚洲 D.①欧洲②亚洲③非洲33.图中被称为“世界油阀”的海峡是( )A.土耳其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C.曼德海峡 D.德雷克海峡(2024七下·新津期中)中东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地,中国的能源安全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都深受该地区的影响。读中东地区简图和该地居民生活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34.下列关于中东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B.地跨亚、非、欧三大洲C.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D.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的发源地35.中东地区动荡不安,长期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领土之争 ②经贸之争 ③宗教文化差异 ④资源之争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36.中东很多地区的传统民居屋顶是平的,夜晚人们常把床铺安放在屋顶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居民太多,房屋紧缺 B.气候炎热,降水稀少C.距海洋近,海风凉爽 D.宗教信仰,喜欢露宿(2024七下·新津期中)石油作为重要的生产、生活与战略物资,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强国、大国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黑金”之称,读下面的石油输出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37.该石油输出线路终点数字符号①、②、③所在地依次代表的地区和国家是( )A.欧洲西部、日本、加拿大 B.欧洲西部、美国、东亚C.非洲、日本、美国 D.非洲、日本、加拿大38.③所在地对石油的依赖非常大,所以③地国民将前往③地的石油输出线路中A处箭头所指的一个重要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该海峡是( )A.台湾海峡 B.白令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土耳其海峡(2024七下·新津期中)沙特阿拉伯是世界最大的海水淡化国家。下图为“沙特地区示意图及利雅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39.沙特阿拉伯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水淡化国的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降水少 B.地形平坦,淡化成本低C.农业发达,耗水量大 D.淡水匮乏,经济实力雄厚40.海水淡化是高耗能产业,沙特阿拉伯海水淡化可充分利用的新能源是( )A.水能 B.石油 C.太阳能 D.地热能二、非选择题(共20分)41.(2024七下·新津期中)读“南亚轮廓”图和“沿78°E线南亚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南亚轮廓”图中,A是 河,发源于 山脉;河流B是 ,流经国家是 。(2)在“沿78°E线南亚地形剂面"图中,b代表 (地形区),c代表 (地形区)。(3)海域F是 海,山脉G的走向是 。(4)地形区D名称是 ,上面的河流流向大多数是 。42.(2024七下·新津期中)北京某中学的师生对俄罗斯进行了探究,发现俄罗斯是一个寒冷的国家。下图为俄罗斯的气候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探究一:“寒冷”的原因(1)俄罗斯位于亚欧大陆北部, (重要纬线)穿过北部,纬度较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内陆地区面积 (广大/狭小),冬季降温快,气温低。(2)俄罗斯地形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以 、 为主,海拔高,气温低。探究二:“寒冷”的表现(3)气候以 气候为主,北部为 气候,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探究三:“寒冷”的影响(4)学生发现自然要素之间密切联系,完成下面框图。气候寒冷河流结冰期 (长/短),春季有春汛 植被以 (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为主 土壤多冻土“北半球寒极”——奥伊米亚康在室外呼吸,人们可以听到自己呼出的气变成冰渣的声音,如果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脸可能在几秒之内就会被冻伤,甚至被风吹伤。奥伊米亚康的居民主要以驯鹿饲养、狩猎和捕鱼为生,当渔民从冰面下把鱼打上来后,仅需20秒鱼就会冻成冰棍。房屋都必须建筑在深埋于地下的木桩上,房屋与地面最少有1米的间隔,不能直接建在冻土上,房子门窗要四五层,以防室外寒气侵入。一年里奥伊米亚康最盛大的活动就是庆祝“寒冷极点节”。(5)阅读材料,举例说明寒冷的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示例:对出行的影响:出门需做好脸部防护措施,避免冻伤;对 的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A2.C3.D4.B【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亚洲的人口与国家【解析】【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1.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赤道自亚洲南部的一些岛屿上穿过,北极圈穿过亚洲的北部,A正确;B、亚洲主要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B错误;C、 亚洲的主体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C错误;D、亚洲西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D错误。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2.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其行政区划包含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年会承力地位于海南省,地处东亚地区。C正确,ABD错误。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3.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主要是因为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②③④正确;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①错误。故D正确,ABC错误。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4.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博鳌亚洲论坛成立的初衷是促进亚洲经济一体化。博鳌亚洲论坛有利于促进亚洲各国文化交流,发挥经济的互补性,促进共同繁荣,①②④正确;对人口增长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③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答案】5.D6.B7.D8.C【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亚洲的人口与国家【解析】【点评】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自西向东有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红河,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入印度洋和太平洋,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众多河流的下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或河口三角洲,是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5.根据地理位置和轮廓可知,甲是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西部;乙是印度半岛,位于亚洲南部;丙是中南半岛,位于亚洲东南部,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6.A、三大半岛中,阿拉伯半岛主要是白色人种,使用阿拉伯语,中南半岛主要为黄色人种,A错误;B、阿拉伯半岛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三大半岛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B正确;C、阿拉伯半岛石油资源丰富,印度半岛石油资源并不丰富,中南半岛锡矿资源丰富,C错误;D、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地形以高原为主,中南半岛地形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且并非都地势北高南低,D错误。故答案为:B。7.乙半岛是印度半岛,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受西南季风影响。西南季风不稳定,来得早、退得晚、势力强,易引发水灾;来得晚、退得早、势力弱,易引发旱灾。所以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季风活动,D正确;水土流失、地形复杂、海啸频发都不是印度半岛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ABC错误。故答案为:D。8.A、丙半岛是中南半岛,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A 正确。B、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B 正确。C、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河流多由北向南注入海洋 ,C 错误。D、人口集中分布在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地带,这些地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D正确。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9.【答案】C【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解析】【分析】A、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海拔约 8848.86 米,是世界最高峰,A正确;B、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有 “世界屋脊” 之称,B正确;C、亚洲最大的平原是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C错误;D、贝加尔湖既是亚洲最深的湖泊也是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D正确。根据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亚洲有世界面积最大的半岛一阿拉伯半岛,有世界最大的群岛一马来群岛,有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一里海,世界最低的洼地—死海。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巴西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答案】10.B11.C【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欧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欧洲西部繁荣的旅游业【解析】【点评】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10.由图可知,①为热带雨林气候,②为温带季风气候,③为寒带气候,④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四种气候中只有②温带季风气候,其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这种气候类型只分布在亚洲东部,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11.A、图中③地纬度高,气温低,气候寒冷,适合乘雪橇逛街,④地并不适合,A错误;B、②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卖雨伞,B错误;C、①地是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午后多对流雨,经常出现电闪雷鸣、大雨倾盆的景象,C正确;D、⑤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多阴雨天气,不适合晒日光浴,D错误。故答案为:C。12.【答案】B【知识点】日本概况【解析】【分析】日本是一个岛国,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国土总面积的 71% 。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如关东平原等;地势起伏较大,并非地势低平;高原在日本所占面积比例较小。所以 A、C、D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耕地面积小。【答案】13.B14.D15.A16.D【知识点】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解析】【点评】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组成。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经济发达,但是由于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对外依赖性较强。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13.从图中可看出,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在本州岛,本州岛是日本面积最大的岛屿,经济发达,集中了众多工业城市和工业区域。故答案为:B。14.A、日本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土地价格并不低 ,A 错误。B、日本矿产资源匮乏,需要大量进口 ,B 错误。C、日本劳动力成本较高,并非廉价 ,C 错误。D、日本沿海地区优良港口众多,便于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制成品 ,D 正确。故答案为:D。15.A、日本工业高度集中,大量工业活动集中在局部地区,会导致废弃物排放集中,环境污染加剧 ,A 正确。B、工业集中并不会使原料消耗减少,反而可能因大规模生产而增加原料消耗 ,B 错误。C、工业集中与产品质量下降没有必然联系,日本注重产品质量 ,C 错误。D、优化产业结构并非工业高度集中产生的问题 ,D 错误。故答案为:A。16.A、虽然我国劳动力丰富,但人才密集不是日本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投资办厂的主要原因 ,A 错误。B、相比日本,我国在资金和技术方面并非明显优势,B 错误。C、汽车制造并非主要依赖煤、铁等矿产资源,C 错误。D、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拥有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这是日本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投资办厂的主要原因 ,D 正确。故答案为:D。【答案】17.A18.B19.A【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解析】【点评】中南半岛的典型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山脉南北延伸,地势北高南低。河流流向是自北向南,上游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下游地势平坦,流速慢。中南半岛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附近,这些地区大多是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着悠久的农业历史,交通发达。17.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北部以山地、高原为主,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北高南低。故A正确, BCD错误。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18.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五海三洲之地”是中东, A错误;B、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B正确;CD、东南亚是亚洲的地理分区之一, 位于亚洲东南部,低纬度地区,不跨亚非两大洲,CD错误。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19.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东南亚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组成。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夏季雨水充足: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四季皆夏.湿热的气候使东南亚成为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 A正确;B、东南亚以低山、丘陵地形为主,平原面积较小,B错误;C、东南亚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有利于农业发展,但不是成为热带作物生产基地的最主要条件, C错误;D、东南亚低山、丘陵区的土壤多为贫瘠的砖红壤,D错误。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答案】20.D21.A【知识点】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东南亚——热带旅游胜地【解析】【点评】东南亚自然风光充满热带气息,多数国家海岸线漫长,海岛众多,形成了许多著名的海滨旅游与度假胜地,同时东南亚各国历史悠久,多元民族文化并存,有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宗教,名胜古迹众多,风土人情多样,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同时东南亚也是华人华侨最为集中的地区,其祖先大多是来自我国的广东和福建两地。20.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泰国位于东南亚,旅游业发达,吸引中国人去旅游的优势条件有距离近、交通便利;热带景观,沙滩海滨风光;华人华侨多,语言沟通方便;宗教庙宇、风土人情多样,①②③④正确。故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21.A、A图所示为新加坡鱼尾狮公园,A正确;B、B图所示为英国塔桥,位于英国,B错误;C、C图所示为金字塔,位于埃及,C错误;D、D图所示为古罗马斗兽场,位于意大利,D错误。故答案为:A。【答案】22.B23.A24.D【知识点】南亚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解析】【点评】南亚地区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较大,但由于季风不稳定,因此当地时常发生旱涝、灾害,对农作物生产产生不利的影响。22.印度半岛南部主要是德干高原,从河流流向来看,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根据水往低处流的原理,可判断地势西高东低,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23.印度半岛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受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影响。西南季风带来丰富降水,形成雨季;东北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较少,形成旱季。所以印度半岛分旱雨两季,故A正确,故BCD错误。故答案为:A。24.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有世界 “雨极” 之称,降水极其丰富,且地处热带地区,气候炎热。所以建造民居应重点考虑排水散热,故D正确;降水丰富,植被覆盖率高,风沙少;纬度低,气温高,不要防寒保暖,与易拆装无关,故ABC错误。故答案为:D。25.【答案】C【知识点】南亚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A.南亚的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恒河平原及半岛沿海平原,这里降水丰富,A不符合题意;B.小麦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这里降水较少,B不符合题意;C.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部,这里降水较少,C符合题意;D.黄麻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地区,这里降水丰富,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南亚地区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经济作物是棉花和黄麻。其中水稻主要分布在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小麦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黄麻主要分布在恒河下游地区,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部地区。【答案】26.C27.C【知识点】印度概况;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南亚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解析】【点评】印度位于亚洲南部,北靠亚欧大陆,南临印度洋,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一年分干季 湿季和凉季;受夏季风不稳定的影响,是一个旱涝灾害频繁的国家。26.A、孟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旱、雨两季 ,A 正确。B、从气候资料图看,降水集中在 6 - 9 月 ,B 正确。C、3 - 5 月气温较高,是热季,并非凉爽宜人 ,C 错误。D、孟买全年各月气温都较高,属于全年高温 ,D 正确。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27.A、1 月盛行东北风,是旱季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若风过强,会使旱情更严重,而不是雨水过多形成水灾,A错误;B、7月盛行西南季风,来得早,退的晚,南亚地区易形成水灾,农业减产,B错误;C、7 月南亚盛行西南风,甲海域位于阿拉伯海,石油泄露后,油污会在西南风及海水流动作用下向东北方向扩散,C正确;D、南亚地区居民多为白色人种,信奉印度教,D错误。故答案为:C。28.【答案】C【知识点】印度的工业和服务外包产业【解析】【分析】印度的信息产业发展迅速,班加罗尔(图中 C 处)是其著名的信息产业中心,被称为印度的 “硅谷” 。孟买(A 处)是印度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和重要港口;加尔各答(B 处)是印度的麻纺织工业中心;新德里(D 处)是印度的首都,是政治中心。故答案为:C。【点评】近年来,印度的电脑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印度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2/3的业务,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答案】29.B30.D31.C【知识点】日本概况;俄罗斯自然地理概况;俄罗斯的人口、城市、民族和文化【解析】【点评】俄罗斯领土1707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其工业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是一个多山的岛国,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4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组成,最大的岛屿是本州岛。29.从图中可以看出,俄罗斯东部濒临太平洋,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两国都濒临太平洋,B正确;日本不与北冰洋和大西洋相邻,AC错误;日本和俄罗斯均不与印度洋相邻,D错误。故答案为:B。30.A、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而日本矿产资源匮乏,大量依赖进口,A错误;B、俄罗斯地广人稀,日本地狭人稠,B错误;C、日本工业集中在沿海地区,有利于资源的进口,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俄罗斯资源丰富,工业靠近原料产地,C错误;D、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日本首都东京,都是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D正确。故答案为:D。31.东京位于莫斯科的东南方向,①错误;莫斯科纬度比东京高,且受大陆性气候影响更强,年平均气温低于东京 ,②正确;俄罗斯亚洲部分河流结冰期长,人口、城市稀疏,经济相对不发达,内河航运价值低 ,③错误;日本境内多山地,河流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④正确。故答案为:C。【答案】32.C33.B【知识点】中东的位置和范围【解析】【点评】西亚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联系亚洲、欧洲和非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西亚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32.西亚地处 “三洲五海之地”,“三洲” 指的是欧洲、非洲、亚洲。图中①是欧洲,②是非洲,③是亚洲,ABD错误,C正确。故答案为:C。33.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石油输出的必经之地,是世界上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被称为“世界油阀” ,B正确;土耳其海峡是连接黑海与地中海的通道;曼德海峡连接红海和亚丁湾;德雷克海峡位于南美洲南端与南极洲之间,ACD错误。故答案为:B。【答案】34.D35.B36.B【知识点】中东的位置和范围;中东石油的世界地位;中东匮乏的水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解析】【点评】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波斯湾的唯一出口是霍尔木兹海峡,该海峡是世界上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上重要的产油国;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是中东地区发生战争和冲突的重要因素。34.A、中东地处 “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重要 ,A 正确。B、中东地跨亚、非、欧三大洲 ,B 正确。C、中东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被称为 “世界石油宝库” ,C 正确。D、中东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佛教发源地是古印度,D 错误。结合题意,故答案为:D。35.中东地区地理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淡水资源缺乏,民族、宗教矛盾突出;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是中东地区发生战争和冲突的重要因素,①③④正确;中东地区动荡不安与经贸之争无关,②错误。故答案为:B。36.中东地区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降水稀少,屋顶平坦且晚上在屋顶上铺床睡觉,便于散热,且不用担心下雨问题,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答案】37.B38.C【知识点】中东石油的世界地位【解析】【点评】西亚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上重要的产油国;西亚的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37.从图中石油输出线路来看,①线路主要输往欧洲西部;②线路主要输往美国;③线路主要输往东亚地区(如日本等国家),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38.图中 A 处箭头所指的海峡是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是中东石油运往东亚的重要通道,被日本等东亚国家称为“海上生命线”,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答案】39.D40.C【知识点】中东匮乏的水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解析】【点评】沙特阿拉伯的波斯湾沿岸地区,太阳能、石油资源丰富,为海水淡化提供了能源;波斯湾沿岸靠近海洋,为海水淡化提供了有利条件;波斯湾沿岸人口、城市密集,淡水需求量大。海水淡化属于高耗能产业,化石能源燃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导致大气污染;长期的海水淡化,浓盐水排放,会使海水盐度增大,使海水受到污染,破坏海洋生物的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39.沙特阿拉伯气候干旱,淡水匮乏,同时经济实力雄厚,有资金和技术发展海水淡化产业,这是其成为世界最大海水淡化国的主要原因,D正确;深居内陆,降水少和农业发达,耗水量大,不是海水淡化的主要原因,AC错误;海水淡化成本高,B错误。故答案为:D。40.A、沙特阿拉伯气候干旱,降水少,河流稀少,水能资源匮乏 ,A 错误。B、石油不属于新能源 ,B 错误。C、沙特阿拉伯气候干旱,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可作为海水淡化可利用的新能源 ,C 正确。D、沙特阿拉伯位于板块内部,地热能资源并不丰富 ,D 错误。故答案为:C。41.【答案】(1)印度河;喜马拉雅;恒河;印度、孟加拉国(2)恒河平原;喜马拉雅山脉(3)阿拉伯;弧形(4)德干高原;自西向东流【知识点】南亚的位置与国家;南亚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解析】【分析】(1)从 “南亚轮廓” 图中可以看出,A 河流是印度河,它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B 河流是恒河,主要流经印度,在孟加拉国注入海洋,所以流经印度、孟加拉国 。(2)沿 78°E 线南亚地形剖面,b 处地势低平,结合南亚地形分布,代表恒河平原;c 处海拔很高,代表喜马拉雅山脉 。(3)从图中可知,海域 F 是阿拉伯海;山脉 G 是喜马拉雅山脉,其走向是弧形。(4)由图知,地形区D是南亚南部的德干高原;由于德高原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河流从地势较高的西部流向地势较低的东部,最终注入C孟加拉湾。【点评】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其地形从北向南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为喜马拉雅山、中部为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1)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地形图分析可知,A是位于印度河平原的印度河,印度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 ,干流流经巴基斯坦,向西南注入F阿拉伯海;河流B是位于恒河平原的恒河,流经印度和孟加拉国,向东南注入C孟加拉湾。(2)读“南亚沿78°E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南亚自北向南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为c喜马拉雅山脉,中部为b恒河平原,南部为a德干高原。(3)由图知,南亚西濒海域F阿拉伯海,山脉G是喜马拉雅山脉,近东西向展开,呈向南西突出的弧形。(4)由图知,地形区D是南亚南部的德干高原;由于德高原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河流从地势较高的西部流向地势较低的东部,最终注入C孟加拉湾。42.【答案】北极圈;高;广大;高原;山地;温带大陆性;寒带;长;亚寒带针叶林;饮食;风俗;建筑;①对饮食的影响,食品主要来源于畜牧业和渔业;②对风俗的影响,最盛大的庆祝活动是“寒冷极点节”;③对建筑的影响,建筑需架高建设,避免冻土融化导致房屋倒塌(所述影响要与举例说明的方面相对应)【知识点】俄罗斯自然地理概况【解析】【分析】(1)北极圈穿过俄罗斯北部,其纬度较高,获得太阳辐射较少。俄罗斯是世界面积最大国家,内陆面积广大,受海洋调节作用小,冬季降温快,气温低。(2)俄罗斯地形西部是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部是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等,东部以高原、山地为主,海拔相对较高,气温低。(3)从气候分布图可知,俄罗斯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北部极地地区是寒带气候。(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俄罗斯气候寒冷影响,俄罗斯的河流有结冰期,而且比较长,春季有春汛;植被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分布;土壤多冻土。(5)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气候寒冷对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巨大,例如:①对饮食的影响,由于气候寒冷,奥伊米亚康的居民主要以驯鹿饲养、狩猎和捕鱼为生,食品主要来源于畜牧业和渔业;②对风俗的影响,由于气候寒冷,一年里奥伊米亚康的户外活动较少,最盛大的活动就是庆祝“寒冷极点节”;③对建筑的影响,由于气候寒冷,冻土广布,建筑需架高建设,避免冻土融化导致房屋倒塌。【点评】俄罗斯幅员辽阔,气候复杂多样,总体属于北半球温带和亚寒带的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温暖,春秋两季很短。1 / 1四川省新津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2分/题,共40小题,共计80分)(2024七下·新津期中)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于3月28日至31日在海南博鳌举行,今年年会主题是“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也是世界第一大洲。图为亚洲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亚洲的地理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部深入极圈,南至赤道以南B.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区,属于热带C.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D.西北隔苏伊士运河与北美洲相望2.按地理方位划分,年会承办地位于( )A.南亚 B.西亚 C.东亚 D.中亚3.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原因有( )①跨经度最广②跨纬度最广③面积最大④东西距离最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博鳌亚洲论坛成立的初衷是促进亚洲经济一体化,论坛为亚洲各国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①促进亚洲各国文化交流②发挥经济的互补性③促进人口增长④促进共同繁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1.A2.C3.D4.B【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亚洲的人口与国家【解析】【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1.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赤道自亚洲南部的一些岛屿上穿过,北极圈穿过亚洲的北部,A正确;B、亚洲主要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B错误;C、 亚洲的主体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C错误;D、亚洲西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D错误。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2.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其行政区划包含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年会承力地位于海南省,地处东亚地区。C正确,ABD错误。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3.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主要是因为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②③④正确;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①错误。故D正确,ABC错误。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4.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博鳌亚洲论坛成立的初衷是促进亚洲经济一体化。博鳌亚洲论坛有利于促进亚洲各国文化交流,发挥经济的互补性,促进共同繁荣,①②④正确;对人口增长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③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2024七下·新津期中)下图为亚洲南部三大半岛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有关甲、乙、丙三个半岛的名称,表述正确的是( )A.甲—印度半岛,乙—阿拉伯半岛,丙—马来半岛B.甲—阿拉伯半岛,乙—印度半岛,丙—马来半岛C.甲—中南半岛,乙—印度半岛,丙—阿拉伯半岛D.甲—阿拉伯半岛,乙—印度半岛,丙—中南半岛6.三大半岛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A.白色人种,使用阿拉伯语B.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C.石油、铁、锰、锡等资源丰富D.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北高南低7.乙半岛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 B.地形复杂 C.海啸频发 D.季风活动8.下列关于丙半岛说法错误的是(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B.大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C.河流由南向北注入海洋D.人口集中分布在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地带【答案】5.D6.B7.D8.C【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亚洲的人口与国家【解析】【点评】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自西向东有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红河,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入印度洋和太平洋,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众多河流的下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或河口三角洲,是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5.根据地理位置和轮廓可知,甲是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西部;乙是印度半岛,位于亚洲南部;丙是中南半岛,位于亚洲东南部,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6.A、三大半岛中,阿拉伯半岛主要是白色人种,使用阿拉伯语,中南半岛主要为黄色人种,A错误;B、阿拉伯半岛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三大半岛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B正确;C、阿拉伯半岛石油资源丰富,印度半岛石油资源并不丰富,中南半岛锡矿资源丰富,C错误;D、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地形以高原为主,中南半岛地形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且并非都地势北高南低,D错误。故答案为:B。7.乙半岛是印度半岛,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受西南季风影响。西南季风不稳定,来得早、退得晚、势力强,易引发水灾;来得晚、退得早、势力弱,易引发旱灾。所以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季风活动,D正确;水土流失、地形复杂、海啸频发都不是印度半岛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ABC错误。故答案为:D。8.A、丙半岛是中南半岛,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A 正确。B、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B 正确。C、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河流多由北向南注入海洋 ,C 错误。D、人口集中分布在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地带,这些地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D正确。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9.(2024七下·新津期中)下列对亚洲的地理之最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B.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C.世界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D.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答案】C【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解析】【分析】A、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海拔约 8848.86 米,是世界最高峰,A正确;B、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有 “世界屋脊” 之称,B正确;C、亚洲最大的平原是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C错误;D、贝加尔湖既是亚洲最深的湖泊也是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D正确。根据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亚洲有世界面积最大的半岛一阿拉伯半岛,有世界最大的群岛一马来群岛,有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一里海,世界最低的洼地—死海。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巴西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2024七下·新津期中)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所示各气候类型中,只有亚洲才有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1.在地理课上,几位同学正描述在上图各地假想旅游的情景。其中可能发生的是( )A.小华:在④地我乘雪橇出行B.小明:在②地旅游发现该地商店不卖雨伞C.小强:在①地旅游我经常看到这里午后电闪雷鸣,大雨倾盆D.小冰:在⑤地旅游发现许多游客晒日光浴【答案】10.B11.C【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欧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欧洲西部繁荣的旅游业【解析】【点评】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10.由图可知,①为热带雨林气候,②为温带季风气候,③为寒带气候,④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四种气候中只有②温带季风气候,其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这种气候类型只分布在亚洲东部,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11.A、图中③地纬度高,气温低,气候寒冷,适合乘雪橇逛街,④地并不适合,A错误;B、②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卖雨伞,B错误;C、①地是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午后多对流雨,经常出现电闪雷鸣、大雨倾盆的景象,C正确;D、⑤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多阴雨天气,不适合晒日光浴,D错误。故答案为:C。12.(2024七下·新津期中)日本地形的特点是( )A.平原面积广 B.以山地、丘陵为主C.地势低平 D.高原为主【答案】B【知识点】日本概况【解析】【分析】日本是一个岛国,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国土总面积的 71% 。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如关东平原等;地势起伏较大,并非地势低平;高原在日本所占面积比例较小。所以 A、C、D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耕地面积小。(2024七下·新津期中)下图示意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 )A.北海道岛 B.本州岛 C.四国岛 D.九州岛14.日本工业沿海布局的有利条件是( )A.土地价格低 B.矿产资源丰富C.劳动力廉价 D.优良港口众多15.日本工业高度集中,产生的问题是( )A.环境污染加剧 B.原料消耗减少C.产品质量下降 D.优化产业结构16.日本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投资办厂,主要是因为我国( )A.劳动力丰富,人才密集 B.资金雄厚,技术先进C.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 D.拥有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答案】13.B14.D15.A16.D【知识点】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解析】【点评】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组成。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经济发达,但是由于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对外依赖性较强。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13.从图中可看出,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在本州岛,本州岛是日本面积最大的岛屿,经济发达,集中了众多工业城市和工业区域。故答案为:B。14.A、日本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土地价格并不低 ,A 错误。B、日本矿产资源匮乏,需要大量进口 ,B 错误。C、日本劳动力成本较高,并非廉价 ,C 错误。D、日本沿海地区优良港口众多,便于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制成品 ,D 正确。故答案为:D。15.A、日本工业高度集中,大量工业活动集中在局部地区,会导致废弃物排放集中,环境污染加剧 ,A 正确。B、工业集中并不会使原料消耗减少,反而可能因大规模生产而增加原料消耗 ,B 错误。C、工业集中与产品质量下降没有必然联系,日本注重产品质量 ,C 错误。D、优化产业结构并非工业高度集中产生的问题 ,D 错误。故答案为:A。16.A、虽然我国劳动力丰富,但人才密集不是日本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投资办厂的主要原因 ,A 错误。B、相比日本,我国在资金和技术方面并非明显优势,B 错误。C、汽车制造并非主要依赖煤、铁等矿产资源,C 错误。D、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拥有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这是日本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投资办厂的主要原因 ,D 正确。故答案为:D。(2024七下·新津期中)中南半岛与我国山水相连,读中南半岛地形图、曼谷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17.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平原高原相间分布C.呈三大南北纵列带 D.地面呈波状起伏18.东南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因为它位于( )A.“五海三洲之地” B.十字路口的位置C.地跨亚非两大洲 D.中纬度大陆西岸19.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最主要的条件是( )A.气候湿热 B.平原面积广大C.劳动力充足 D.土壤肥沃【答案】17.A18.B19.A【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解析】【点评】中南半岛的典型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山脉南北延伸,地势北高南低。河流流向是自北向南,上游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下游地势平坦,流速慢。中南半岛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附近,这些地区大多是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着悠久的农业历史,交通发达。17.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北部以山地、高原为主,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北高南低。故A正确, BCD错误。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18.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五海三洲之地”是中东, A错误;B、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B正确;CD、东南亚是亚洲的地理分区之一, 位于亚洲东南部,低纬度地区,不跨亚非两大洲,CD错误。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19.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东南亚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组成。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夏季雨水充足: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四季皆夏.湿热的气候使东南亚成为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 A正确;B、东南亚以低山、丘陵地形为主,平原面积较小,B错误;C、东南亚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有利于农业发展,但不是成为热带作物生产基地的最主要条件, C错误;D、东南亚低山、丘陵区的土壤多为贫瘠的砖红壤,D错误。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2024七下·新津期中)我国和新加坡签暑的互竞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协定在2024年2月9日(农历除夕)已正式生数。随着新加坡免签信息的落地.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均已对我国游客敞开可以“说走就走”的怀抱。完成下面小题20.泰国吸引中国人去旅游的优势条件有( )①距离近、交通便利②热带景观、沙滩海滨风光③华人华侨多,语言沟通方便④宗教庙宇、风土人情多样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1.新马泰是中国游客出境游最经典的线路之一,在这条旅游线路中能够看见的景点是( )A. B.C. D.【答案】20.D21.A【知识点】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东南亚——热带旅游胜地【解析】【点评】东南亚自然风光充满热带气息,多数国家海岸线漫长,海岛众多,形成了许多著名的海滨旅游与度假胜地,同时东南亚各国历史悠久,多元民族文化并存,有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宗教,名胜古迹众多,风土人情多样,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同时东南亚也是华人华侨最为集中的地区,其祖先大多是来自我国的广东和福建两地。20.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泰国位于东南亚,旅游业发达,吸引中国人去旅游的优势条件有距离近、交通便利;热带景观,沙滩海滨风光;华人华侨多,语言沟通方便;宗教庙宇、风土人情多样,①②③④正确。故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21.A、A图所示为新加坡鱼尾狮公园,A正确;B、B图所示为英国塔桥,位于英国,B错误;C、C图所示为金字塔,位于埃及,C错误;D、D图所示为古罗马斗兽场,位于意大利,D错误。故答案为:A。(2024七下·新津期中)下图为南亚局部地区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印度半岛南部地势总体特征为(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 C.南高北低 D.北高南低23.受季风影响,印度半岛( )A.分旱雨两季 B.全年多雨 C.冬季降水多 D.全年少雨24.在乞拉朋齐建造民居,应重点考虑( )A.防风沙 B.防寒保暖 C.易拆装 D.排水散热【答案】22.B23.A24.D【知识点】南亚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解析】【点评】南亚地区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较大,但由于季风不稳定,因此当地时常发生旱涝、灾害,对农作物生产产生不利的影响。22.印度半岛南部主要是德干高原,从河流流向来看,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根据水往低处流的原理,可判断地势西高东低,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23.印度半岛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受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影响。西南季风带来丰富降水,形成雨季;东北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较少,形成旱季。所以印度半岛分旱雨两季,故A正确,故BCD错误。故答案为:A。24.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有世界 “雨极” 之称,降水极其丰富,且地处热带地区,气候炎热。所以建造民居应重点考虑排水散热,故D正确;降水丰富,植被覆盖率高,风沙少;纬度低,气温高,不要防寒保暖,与易拆装无关,故ABC错误。故答案为:D。25.(2024七下·新津期中)热带季风气候对南亚的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读南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图1)和南亚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图2),完成下面小题。降水对南亚主要农作物分布的影响,表现为( )A.水稻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和沿海地区,这里降水较多B.小麦主要分布于东北部地区,这里降水较少C.棉花主要分布于德干高原西部,这里降水较少D.黄麻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地区,这里降水丰富【答案】C【知识点】南亚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A.南亚的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恒河平原及半岛沿海平原,这里降水丰富,A不符合题意;B.小麦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这里降水较少,B不符合题意;C.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部,这里降水较少,C符合题意;D.黄麻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地区,这里降水丰富,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南亚地区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经济作物是棉花和黄麻。其中水稻主要分布在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小麦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黄麻主要分布在恒河下游地区,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部地区。(2024七下·新津期中)读“孟买气候资料图”和“南亚盛行风向图”,完成下面小题。26.下列关于孟买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年分旱、雨两季 B.降水集中在6-9月C.3月至5月凉爽宜人 D.全年高温27.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1月盛行风过强,南亚地区雨水过多,易形成水灾,农业减产B.7月盛行风来的早、退的晚,南亚地区易形成旱灾,工业减产C.某年7月,图示甲海域突发石油泄露油污将向东北方向扩散D.南亚地区居民多为黑色人种,信奉印度教【答案】26.C27.C【知识点】印度概况;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南亚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解析】【点评】印度位于亚洲南部,北靠亚欧大陆,南临印度洋,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一年分干季 湿季和凉季;受夏季风不稳定的影响,是一个旱涝灾害频繁的国家。26.A、孟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旱、雨两季 ,A 正确。B、从气候资料图看,降水集中在 6 - 9 月 ,B 正确。C、3 - 5 月气温较高,是热季,并非凉爽宜人 ,C 错误。D、孟买全年各月气温都较高,属于全年高温 ,D 正确。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27.A、1 月盛行东北风,是旱季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若风过强,会使旱情更严重,而不是雨水过多形成水灾,A错误;B、7月盛行西南季风,来得早,退的晚,南亚地区易形成水灾,农业减产,B错误;C、7 月南亚盛行西南风,甲海域位于阿拉伯海,石油泄露后,油污会在西南风及海水流动作用下向东北方向扩散,C正确;D、南亚地区居民多为白色人种,信奉印度教,D错误。故答案为:C。28.(2024七下·新津期中)“信息产业为印度经济腾飞插上翅膀”,其著名信息产业中心是( )A.A—孟买 B.B—加尔各答 C.C—班加罗尔 D.D—新德里【答案】C【知识点】印度的工业和服务外包产业【解析】【分析】印度的信息产业发展迅速,班加罗尔(图中 C 处)是其著名的信息产业中心,被称为印度的 “硅谷” 。孟买(A 处)是印度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和重要港口;加尔各答(B 处)是印度的麻纺织工业中心;新德里(D 处)是印度的首都,是政治中心。故答案为:C。【点评】近年来,印度的电脑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印度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2/3的业务,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2024七下·新津期中)读“俄罗斯与日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9.两国都濒临的大洋是( )A.北冰洋 B.太平洋 C.大西洋 D.印度洋30.俄罗斯与日本的共同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矿产资源都丰富B.都是地狭人稠的国家C.工业都集中在沿海地区D.首都是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31.关于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东京位于莫斯科的西北方向②莫斯科年平均气温低于东京③俄罗斯亚洲部分内河航运价值高④日本境内河流短小,水能资源丰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29.B30.D31.C【知识点】日本概况;俄罗斯自然地理概况;俄罗斯的人口、城市、民族和文化【解析】【点评】俄罗斯领土1707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其工业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是一个多山的岛国,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4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组成,最大的岛屿是本州岛。29.从图中可以看出,俄罗斯东部濒临太平洋,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两国都濒临太平洋,B正确;日本不与北冰洋和大西洋相邻,AC错误;日本和俄罗斯均不与印度洋相邻,D错误。故答案为:B。30.A、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而日本矿产资源匮乏,大量依赖进口,A错误;B、俄罗斯地广人稀,日本地狭人稠,B错误;C、日本工业集中在沿海地区,有利于资源的进口,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俄罗斯资源丰富,工业靠近原料产地,C错误;D、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日本首都东京,都是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D正确。故答案为:D。31.东京位于莫斯科的东南方向,①错误;莫斯科纬度比东京高,且受大陆性气候影响更强,年平均气温低于东京 ,②正确;俄罗斯亚洲部分河流结冰期长,人口、城市稀疏,经济相对不发达,内河航运价值低 ,③错误;日本境内多山地,河流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④正确。故答案为:C。(2024七下·新津期中)读中东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32.西亚地处“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指的是( )A.①亚洲②欧洲③非洲 B.①非洲②欧洲③亚洲C.①欧洲②非洲③亚洲 D.①欧洲②亚洲③非洲33.图中被称为“世界油阀”的海峡是( )A.土耳其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C.曼德海峡 D.德雷克海峡【答案】32.C33.B【知识点】中东的位置和范围【解析】【点评】西亚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联系亚洲、欧洲和非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西亚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32.西亚地处 “三洲五海之地”,“三洲” 指的是欧洲、非洲、亚洲。图中①是欧洲,②是非洲,③是亚洲,ABD错误,C正确。故答案为:C。33.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石油输出的必经之地,是世界上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被称为“世界油阀” ,B正确;土耳其海峡是连接黑海与地中海的通道;曼德海峡连接红海和亚丁湾;德雷克海峡位于南美洲南端与南极洲之间,ACD错误。故答案为:B。(2024七下·新津期中)中东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地,中国的能源安全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都深受该地区的影响。读中东地区简图和该地居民生活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34.下列关于中东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B.地跨亚、非、欧三大洲C.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D.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的发源地35.中东地区动荡不安,长期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领土之争 ②经贸之争 ③宗教文化差异 ④资源之争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36.中东很多地区的传统民居屋顶是平的,夜晚人们常把床铺安放在屋顶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居民太多,房屋紧缺 B.气候炎热,降水稀少C.距海洋近,海风凉爽 D.宗教信仰,喜欢露宿【答案】34.D35.B36.B【知识点】中东的位置和范围;中东石油的世界地位;中东匮乏的水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解析】【点评】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波斯湾的唯一出口是霍尔木兹海峡,该海峡是世界上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上重要的产油国;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是中东地区发生战争和冲突的重要因素。34.A、中东地处 “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重要 ,A 正确。B、中东地跨亚、非、欧三大洲 ,B 正确。C、中东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被称为 “世界石油宝库” ,C 正确。D、中东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佛教发源地是古印度,D 错误。结合题意,故答案为:D。35.中东地区地理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淡水资源缺乏,民族、宗教矛盾突出;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是中东地区发生战争和冲突的重要因素,①③④正确;中东地区动荡不安与经贸之争无关,②错误。故答案为:B。36.中东地区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降水稀少,屋顶平坦且晚上在屋顶上铺床睡觉,便于散热,且不用担心下雨问题,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2024七下·新津期中)石油作为重要的生产、生活与战略物资,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强国、大国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黑金”之称,读下面的石油输出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37.该石油输出线路终点数字符号①、②、③所在地依次代表的地区和国家是( )A.欧洲西部、日本、加拿大 B.欧洲西部、美国、东亚C.非洲、日本、美国 D.非洲、日本、加拿大38.③所在地对石油的依赖非常大,所以③地国民将前往③地的石油输出线路中A处箭头所指的一个重要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该海峡是( )A.台湾海峡 B.白令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土耳其海峡【答案】37.B38.C【知识点】中东石油的世界地位【解析】【点评】西亚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上重要的产油国;西亚的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37.从图中石油输出线路来看,①线路主要输往欧洲西部;②线路主要输往美国;③线路主要输往东亚地区(如日本等国家),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38.图中 A 处箭头所指的海峡是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是中东石油运往东亚的重要通道,被日本等东亚国家称为“海上生命线”,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2024七下·新津期中)沙特阿拉伯是世界最大的海水淡化国家。下图为“沙特地区示意图及利雅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39.沙特阿拉伯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水淡化国的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降水少 B.地形平坦,淡化成本低C.农业发达,耗水量大 D.淡水匮乏,经济实力雄厚40.海水淡化是高耗能产业,沙特阿拉伯海水淡化可充分利用的新能源是( )A.水能 B.石油 C.太阳能 D.地热能【答案】39.D40.C【知识点】中东匮乏的水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解析】【点评】沙特阿拉伯的波斯湾沿岸地区,太阳能、石油资源丰富,为海水淡化提供了能源;波斯湾沿岸靠近海洋,为海水淡化提供了有利条件;波斯湾沿岸人口、城市密集,淡水需求量大。海水淡化属于高耗能产业,化石能源燃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导致大气污染;长期的海水淡化,浓盐水排放,会使海水盐度增大,使海水受到污染,破坏海洋生物的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39.沙特阿拉伯气候干旱,淡水匮乏,同时经济实力雄厚,有资金和技术发展海水淡化产业,这是其成为世界最大海水淡化国的主要原因,D正确;深居内陆,降水少和农业发达,耗水量大,不是海水淡化的主要原因,AC错误;海水淡化成本高,B错误。故答案为:D。40.A、沙特阿拉伯气候干旱,降水少,河流稀少,水能资源匮乏 ,A 错误。B、石油不属于新能源 ,B 错误。C、沙特阿拉伯气候干旱,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可作为海水淡化可利用的新能源 ,C 正确。D、沙特阿拉伯位于板块内部,地热能资源并不丰富 ,D 错误。故答案为:C。二、非选择题(共20分)41.(2024七下·新津期中)读“南亚轮廓”图和“沿78°E线南亚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南亚轮廓”图中,A是 河,发源于 山脉;河流B是 ,流经国家是 。(2)在“沿78°E线南亚地形剂面"图中,b代表 (地形区),c代表 (地形区)。(3)海域F是 海,山脉G的走向是 。(4)地形区D名称是 ,上面的河流流向大多数是 。【答案】(1)印度河;喜马拉雅;恒河;印度、孟加拉国(2)恒河平原;喜马拉雅山脉(3)阿拉伯;弧形(4)德干高原;自西向东流【知识点】南亚的位置与国家;南亚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解析】【分析】(1)从 “南亚轮廓” 图中可以看出,A 河流是印度河,它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B 河流是恒河,主要流经印度,在孟加拉国注入海洋,所以流经印度、孟加拉国 。(2)沿 78°E 线南亚地形剖面,b 处地势低平,结合南亚地形分布,代表恒河平原;c 处海拔很高,代表喜马拉雅山脉 。(3)从图中可知,海域 F 是阿拉伯海;山脉 G 是喜马拉雅山脉,其走向是弧形。(4)由图知,地形区D是南亚南部的德干高原;由于德高原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河流从地势较高的西部流向地势较低的东部,最终注入C孟加拉湾。【点评】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其地形从北向南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为喜马拉雅山、中部为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1)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地形图分析可知,A是位于印度河平原的印度河,印度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 ,干流流经巴基斯坦,向西南注入F阿拉伯海;河流B是位于恒河平原的恒河,流经印度和孟加拉国,向东南注入C孟加拉湾。(2)读“南亚沿78°E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南亚自北向南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为c喜马拉雅山脉,中部为b恒河平原,南部为a德干高原。(3)由图知,南亚西濒海域F阿拉伯海,山脉G是喜马拉雅山脉,近东西向展开,呈向南西突出的弧形。(4)由图知,地形区D是南亚南部的德干高原;由于德高原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河流从地势较高的西部流向地势较低的东部,最终注入C孟加拉湾。42.(2024七下·新津期中)北京某中学的师生对俄罗斯进行了探究,发现俄罗斯是一个寒冷的国家。下图为俄罗斯的气候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探究一:“寒冷”的原因(1)俄罗斯位于亚欧大陆北部, (重要纬线)穿过北部,纬度较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内陆地区面积 (广大/狭小),冬季降温快,气温低。(2)俄罗斯地形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以 、 为主,海拔高,气温低。探究二:“寒冷”的表现(3)气候以 气候为主,北部为 气候,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探究三:“寒冷”的影响(4)学生发现自然要素之间密切联系,完成下面框图。气候寒冷河流结冰期 (长/短),春季有春汛 植被以 (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为主 土壤多冻土“北半球寒极”——奥伊米亚康在室外呼吸,人们可以听到自己呼出的气变成冰渣的声音,如果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脸可能在几秒之内就会被冻伤,甚至被风吹伤。奥伊米亚康的居民主要以驯鹿饲养、狩猎和捕鱼为生,当渔民从冰面下把鱼打上来后,仅需20秒鱼就会冻成冰棍。房屋都必须建筑在深埋于地下的木桩上,房屋与地面最少有1米的间隔,不能直接建在冻土上,房子门窗要四五层,以防室外寒气侵入。一年里奥伊米亚康最盛大的活动就是庆祝“寒冷极点节”。(5)阅读材料,举例说明寒冷的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示例:对出行的影响:出门需做好脸部防护措施,避免冻伤;对 的影响: 。【答案】北极圈;高;广大;高原;山地;温带大陆性;寒带;长;亚寒带针叶林;饮食;风俗;建筑;①对饮食的影响,食品主要来源于畜牧业和渔业;②对风俗的影响,最盛大的庆祝活动是“寒冷极点节”;③对建筑的影响,建筑需架高建设,避免冻土融化导致房屋倒塌(所述影响要与举例说明的方面相对应)【知识点】俄罗斯自然地理概况【解析】【分析】(1)北极圈穿过俄罗斯北部,其纬度较高,获得太阳辐射较少。俄罗斯是世界面积最大国家,内陆面积广大,受海洋调节作用小,冬季降温快,气温低。(2)俄罗斯地形西部是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部是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等,东部以高原、山地为主,海拔相对较高,气温低。(3)从气候分布图可知,俄罗斯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北部极地地区是寒带气候。(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俄罗斯气候寒冷影响,俄罗斯的河流有结冰期,而且比较长,春季有春汛;植被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分布;土壤多冻土。(5)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气候寒冷对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巨大,例如:①对饮食的影响,由于气候寒冷,奥伊米亚康的居民主要以驯鹿饲养、狩猎和捕鱼为生,食品主要来源于畜牧业和渔业;②对风俗的影响,由于气候寒冷,一年里奥伊米亚康的户外活动较少,最盛大的活动就是庆祝“寒冷极点节”;③对建筑的影响,由于气候寒冷,冻土广布,建筑需架高建设,避免冻土融化导致房屋倒塌。【点评】俄罗斯幅员辽阔,气候复杂多样,总体属于北半球温带和亚寒带的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温暖,春秋两季很短。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四川省新津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学生版).docx 四川省新津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