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2024年11月19日,印度尼西亚国会通过法案,正式取消雅加达作为首都的地位,并将其设立为一个特区,印尼迁往加里曼丹岛新建首都——努山塔拉(如下图所示)。随着首都的迁移,大量的人口从爪哇岛迁往加里曼丹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印尼迁都后,加里曼丹岛的人口分布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由沿海向内陆均匀扩散 B.呈现“多核心”聚集分布特点
C.沿河流和交通干线集中 D.完全复制爪哇岛的分布模式
2.与爪哇岛相比,努山塔拉所在的加里曼丹岛人口容量潜力较大,主要因为该区域( )
A.土地资源丰富,开发技术水平提升 B.气候条件更优越,农业产量高
C.传统文化包容性较强,移民适应快 D.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
3.迁都初期,努山塔拉的环境承载力可能面临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
A.淡水资源供给不足 B.基础设施不完善
C.消费水平高 D.宗教信仰冲突
古巴是位于北美洲南部的发展中国家,以色列是位于亚洲西部的发达国家。下图示意1991—2021年古巴和以色列的人口数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期间古巴和以色列人口数量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古巴人口数量持续快速增长 B.以色列人口数量呈现波动下降趋势
C.后期古巴人口增长率出现负增长 D.以色列人口增长率低于古巴
5.古巴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就业压力增大 B.老龄化加剧
C.外来移民增多 D.劳动力充足
下表为山东省部分地区人口与城镇化相关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年末常住人口(万人) 出生率‰ 死亡率‰ 城镇化率%
2022 2023 2022 2023 2022 2023 2022 2023
全省 10169.99 10122.97 7.38 6.01 7.36 8.19 63.94 65.53
济南市 933.61 943.7 8.21 7.6 5.45 5.7 74.2 75.3
烟台市 651.86 703.22 6.77 5.29 8.8 8.5 67.81 69.23
潍坊市 940 936.95 6.7 6.01 7.54 8.61 65.78 66.12
6.关于表中数据的分析,表述正确的是( )
A.2023年山东省新增自然人口数约为22万
B.2023年济南市常住人口增加主要是因为出生率高
C.2023年潍坊死亡率比济南高是因为人口迁入少
D.烟台市常住人口较少主要是因为经济落后
7.山东省城镇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动力是( )
A.全省自然增长率的下降 B.城市二三产业比重的增加
C.农业物联网的快速发展 D.农村人口的快速增加
下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根据城市空间结构图,主导风向对城市布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A.商业区 B.重工业区 C.文化教育区 D.轻工业区
9.高级住宅最佳建造位置及理由正确的是( )
A.A处临近商业区,购物便利 B.B处距火车站近,出行便利
C.C处地势较高,环境优美 D.D处远离城区,地价较低
10.该城市建卫星城的主要作用是( )
①缓解城市的人口、住房、土地、交通等压力②分担城市部分职能
③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④扩大城市规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当劳动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重持续增加时,就形成了人口红利。当劳动人口素质偏高,且新增劳动人口受教育年限或素质高于退出的劳动人口时,就形成了人才红利。202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至11.05年,且未来持续增加;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人口红利”正在加快向“人才红利”转化。如图示意我国2023年人口年龄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关于“人口红利”与“人才红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红利的形成依赖于劳动力素质的显著提升
B.人才红利要求新增劳动力素质高于退出劳动力
C.人口红利消失是人才红利形成的必要条件
D.2023年我国人口红利已完全转变为人才红利
12.我国“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的主要优势是( )
A.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B.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C.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增长 D.少儿人口比重显著上升
在城市优化功能区布局过程中,经济因素是重要的考量因素。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下图是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描述与地租等值线图相符的是( )
A.东南方向地租水平最低
B.乙处地租等值线向城内凸出,表示该方向环境优美
C.离市中心距离相同的地区,地租一定相同
D.甲处地租等值线向城外凸出,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
14.为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乙地适宜增建( )
A.公园 B.工业区 C.仓储区 D.高级居住区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度是衡量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指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是衡量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下图示意黄河中下游地区2020年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空间格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与黄河下游地区相比,黄河中游地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度整体较低的原因是( )
①基础设施薄弱②人地矛盾突出③矿产资源贫乏④城乡差异明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为提高乡村振兴滞后型地区的协调度,下列可行的是( )
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②扩大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③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④推行合村并镇,提高城镇化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城市不同性质的功能区(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等)的布局与组合。兰斯塔德“绿心状”城市群是城市群发展的典范。它不仅是荷兰经济发展的重心,更因其多中心环状城镇格局与大面积的“绿心”并存而闻名于世。该城市群借助“绿心(大面积农田和绿地)”,将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和海牙三个大城市,乌得勒支、哈勒姆、莱顿三个中等城市,以及众多的小城市联系起来,形成绿心状城市群。各城市分工明确,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下图示意兰斯塔德“绿心状城市群”的空间结构。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兰斯塔德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特点。
(2)简述该城市群中“绿心”的作用。
(3)在实施“绿心状城市群”过程中,有可能产生两个问题。请你选择其一提出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问题1:城市交通成本提高;问题2:城市住房成本提高。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桃坪羌寨位于四川省阿坝州桃坪乡,秦汉时期,由氐羌族因战乱迁徙至此。它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尚有人居住的碉楼与民居融为一体建筑群,寨房相连相通,民居内房间宽阔、梁柱纵横;堡内的地下供水系统,经暗沟流至每家每户,享有“天然空调”美名。羌寨是重要的隘口和防御要塞,至今仍然保留着其独特的军事防御体系,被称为“神秘的东方古堡”。下图示意桃坪羌寨空间区位。
(1)分析桃坪羌寨选址的有利自然条件。
(2)简析桃坪羌寨的建筑特色是如何与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相融合的。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保护桃坪羌寨文化遗产的合理措施。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3年我国出生人口90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广东、西藏等6省自然增长率为正,黑龙江、内蒙古等省份人口负增长明显。
材料二:广东省2023年出生人口103万,连续六年为第一生育大省,且省外年轻人口流入规模大;黑龙江省2023年出生人口35.1万人,人口减少显著,自然增长率为-6.92‰,且人口大量流出,传统产业占比高,人均收入偏低,老龄化严重,65岁以上占18.8%。人口的变化将对教育资源(包括学校、教师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的布局产生重大影响。
(1)分别说明广东省与黑龙江省在2041年高考适龄(平均年龄为18岁)人口规模差异以及主要原因。
(2)推测人口负增长对东北地区高中教育资源布局可能产生的影响。
(3)针对人口减少的问题,请列举东北地区促进人口增长可采取的合理措施。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C B C B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C D A D C
17.(1)多中心环状布局,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绿心将城镇严格分离,各城市分工明确,职能突出;高效交通网络连接,城市之间交通发达,联系密切。
(2)调节区域气候;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城市群的空气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防洪滞洪,减轻城市排水系统压力;开展农业观光;
(3)问题1:城市交通成本提高,理由:城市距离较远,客货流的距离较远,运输成本较高,时间较长;问题2:城市住房成本提高,理由:“绿色缓冲带“占用大量的土地,造成城市土地供应较紧张,地价较贵。
18.(1)地形复杂,多山地和高原,有利于防御;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有利于农业生产和生活。
(2)碉楼与民居相连相通,房间宽敞、梁柱纵横,有利于防御;堡内的地下供水系统,经暗沟流至每家每户,享有"天然空调"关名,有利于生活;碉楼与民居融为一体的建筑群,承载着氐羌族的建筑技艺和民族团结的文化。
(3)加强法律法规保护;限制游客数量;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和发扬羌族文化;加强羌寨的维护和修缮等。
19.(1)2041年广东省高考适龄人口规模大于黑龙江省;原因:广东省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外来人口流入,人口基数大;其生育意愿相对较强;黑龙江省人口基数较小,近年来面临严重的人口外流问题,尤其是年轻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导致适龄考生数量减少,黑龙江省生育率较低,出生人口数量持续下降。
(2)高中教育资源布局数量减少;学校布局会更加向城市集中;教师资源过剩;教育质量下降。
(3)积极落实国家计划生育政策,鼓励生育;提供生育津贴等福利政策,提高人们生育意愿;大力发展经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制定人才引进政策,放宽落户政策,吸引劳动力回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