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综合试卷(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8分)1.古诗句默写。(8分)(1)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2)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3)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4)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5)《晚春》中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抒发思念家乡和亲人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下面小题。(7分)徜徉在七年级下册的语文天地里,我们获得了许多的感悟A和体验。读杨绛先生的《老王》,我们体会到杨绛先生内心别样深沉的愧 zuò ;读乐府民歌《木兰诗》,我们领略了木兰巾 guó不让须眉的飒爽英姿;读臧克家的《说和做》,我们感受到闻一多先生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愧 zuò________ 巾guó________ 徜徉________ 锲而不舍________(2)A处 “和”一词的词性是_________。(1分)(3)联系上下文,在B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使上下文连贯通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七年级某班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题目。(11分)(1)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分成不同专题活动小组搜集资料。请你帮第二和第三小组安排任务。(2分)第一小组:搜集巧用成语的广告。第二小组: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小组: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是小刚同学在“语文与生活”主题班会上演讲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他补充、修改。(6分)语文即生活,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语文的外显,甚至一个字的书写,一个句子的理解,一个意思的表达,一种语气的运用,都与生活息息相关,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语文素养。【甲】语文素养的增强不能只依靠语文书,更要从丰富的生活中去汲取。所以我认为,学习语文就是享受生活。打开语文这扇窗,呈现在眼前的是【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壮;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傲骨,是敦煌的绚丽多姿,是长城的蜿蜒曲折……【丙】它或博大深沉,或温情似水,涵泳其中,你会不禁地仰慕、沉醉、震撼……。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请在【乙】处横线上填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后面的句子形成排比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丙】处画线句子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学好语文,终身受用。博学的你打算开一家书店,想取一个好听又有内涵的店名,你会怎么取呢?(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历史的星空,因众多杰出人物而灿烂。这里有面对扑朔迷离的沙漠环境,为了科研鞠躬尽瘁的两弹元勋邓稼先;这里有为了争取民主,慷慨淋漓发表讲演的革命烈士闻一多;这里有对黑暗深恶痛绝,用笔做武器的文学战士鲁迅……A.扑朔迷离 B.鞠躬尽瘁 C.慷慨淋漓 D.深恶痛绝二、阅读与理解(52分)(一)阅读以下古诗文,完成5-9题。(18分)【甲】读书陆游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①。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②蝇头二万言。【注释】①元元:人民、百姓。②课:阅读。【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司马光《孙权劝学》)【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选自陆游《筑书巢》)【注释】①椟: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5.小语和小文就三则诗文的内容展开了讨论,请你补全他们的对话。(6分)小语:读了以上诗文,我发现孙权和陆游都是好学之人,孙权百忙之中常读书,《读书》一诗中三、四句刻画出陆游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1分)小文:我的脑海里浮现了这两句诗的画面: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小语:陆游正是因为热爱读书,所以才筑书巢。小文:其实陆游读书不仅仅是由于热爱,从【甲】诗一、二句中,我还读出了他“归志”的深意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小语:我发现陆游还是个幽默乐观的人,你看他沉浸书海,偶尔想要站起来,却被书围着不能行走,就自己笑自己说:“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现代汉语翻译原句)(2分)小玄:陆游幽默,孙权智慧,都值得我们学习。6.请运用下面的方法解释加点词。(4分)加点字 方法 相应内容 正确解释乃亦大笑 课内迁移法 蒙乃始就学 (1)乃:____________乃引客就观之 字典查找法 A.完成,达到 B.即使 C.接近,靠近 (2)就:____________(填选项)俯仰四顾 成语推断法 顾盼生辉 (3)顾:____________既入又不能出 联系语境 客始不能入 (4)既:____________7.对丙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 B.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C.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 D.问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8.阅读文言文时,品味语气词是发现文章奥秘的一把金钥匙。请参照示例,解析加点语气词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3分)【示例】“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解析】“邪”同“耶”,表反问语气,译为“吗”。表现出孙权对吕蒙推辞的不悦和责备,又体现了孙权对吕蒙寄予厚望的恳切之意。【例句】“信乎其似巢也!”【解析】9.乙文中提到“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请结合文本,分别说说吕蒙和陆游从读书中获得的益处。(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10-13题。(13分)材料一智商税①“智商税”这个说法,最早出现的时间是2013年。②智商税,网络流行词,又被称之为“低智商税”,本义指由于在购物时缺乏判断能力,花了冤枉钱,这些冤枉钱就被认为是交了智商税。引申义指因为自己缺乏判断力、“智商不够用”而付出的代价。这些付出的代价,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均被大家吐槽为“交了智商税”。材料二①1991年3月15日,中国中央电视台经济部首次以现场直播的形式推出了“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消费者之友”主题晚会。自开播以来,晚会揭穿了无数的骗局、陷阱,揭露了无数假冒伪劣产品生产的种种黑幕。维护了公平公正,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和人生。每年的3月15日,中央电视台都以“3·15”晚会的形式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发出强烈呼声。以下是近年来中国中央电视台“315”晚会的主题。年份 晚会主题2014年 让消费更有尊严2015年 消费在阳光下2016年 共筑消费新生态2017年 用责任汇聚诚信的力量2018年 共建秩序 共享品质2019年 共治共享 放心消费2020年 凝聚力量 共筑美好2021年 提振消费 从心开始2022年 公平守正 安心消费2023年 用诚信之光照亮消费信心2024年 共筑诚信,共享安全材料三2024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偷工减料的灭火器”①据报道,根据知情人提供的线索,2024年1月初,“3·15晚会”记者来到了华中地区知名的五金机电市场,很多灭火器都是从这里批发出去的,然而,一些商家低廉的报价和他们所说的灭火效果却令人胆战心惊。②鼎盛交通设施消防器材批发门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如果你拿30块钱一瓶的,可以给你保证灭不了火的。你越灭火还越大,实话告诉你。”30元?不灭火?这还是灭火器吗?按照国标GB4066-2017干粉灭火剂的规定,ABC干粉灭火剂主要组分为磷酸二氢铵,含量为75%。③在这里记者发现,有的店铺售卖的非标灭火器,磷酸二氢铵的含量从75%偷偷降低到50%,甚至降到20%,质量是没有最差,只有更差!市场上这些非标灭火器究竟是哪里生产出来的呢?④记者在全国多地进行了调查走访,湖南株洲××消防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灭火器生产的企业,记者走进生产车间,负责人告诉记者,他这里可以定做非标灭火器。⑤媒体曝光后,相关部门迅速行动,依法对生产和销售环节进行全面从严治理,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材料四①近视能被治愈?别被商家忽悠了!②正是因为我国拥有数量庞大的近视群体,市场上不断涌现大量的“视力保护产品”,如护眼贴、明目膏、护眼仪、穴位按摩仪等,并使用“康复”“恢复”“缓解眼疲劳”“降低度数”“提升视力”“近视治愈”“近视克星”“度数修复”等表述,有的还列举了一些“成功”的案例以博取消赞者的信任。③这些广告宣传,大都缺乏科学依据,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甚至会让部分消赞者产生“治疗近视很容易”的误解,进而忽视孩子的近视防控工作。④此外,还有一些中药药敷、耳豆、足底刺激、训练仪器、按摩等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康复干预产品和服务以及针灸、特效眼镜等看似科学的治疗近视的方法,有些消费者在试用或者初次接受服务后,可能会有一些“效果”。⑤对此,有专家表示,它们都是通过放松神经肌肉来缓解因视疲劳而产生的一些“疗效”,但不能根治,近视依然存在。(有删改)10.结合上面四则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消费中交了智商税是商家虚假宣传和诱导造成的,和消费者无关。B.因为每年中央电视台都以“3·15”晚会的形式,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发出强烈呼声,所以我们的消费权益完全得到了保障。C.偷工减料的灭火器,在火灾中使用,非但灭不了火,反而会越灭火,火越大,灭火效果令人胆战心惊。D.中国消费者协会提示广大近视患者,市场上不断涌现的大量“视力保护产品”,都是通过放松神经肌肉来缓解因视疲劳而产生的一些“疗效”,但不能根治,近视依然存在。11.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3·15”晚会的社会价值和意义。(4分)12.爷爷奶奶给小华买了一副“近视度数修复按摩仪”,高兴地说:“用上它就能治好近视,看电视、用电脑、玩手机从此无忧,而且加上‘买二送三’的配套药包,只要5000元,真划算!”请你结合材料一、材料四分析小华同学的爷爷奶奶在消费时是否交了智商税,并说明理由。(3分)13.结合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如何才能做到规范生产,诚信经营,安心消费,真正实现社会消费的公平正义。(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15分)麦子的理想高火花①大麦走在离家还有几百米的乡村水泥路上,望见不远处的浅黄麦子在飒飒风中起舞。他想让自己开心起来,可怎么也做不到。②大学毕业后,大麦用自己设计的产品拉投资,创立公司,用了半年。可是后来公司申请破产,只用了一个半月。大麦想尽办法,全力挽回,最终只落得睡桥洞的结局。③大麦现在还能想起公司和住处被封的那天晚上十点,他去找最好的哥们借宿,到了哥们小区楼下,对方却说家里停电停水,而且当天不小心把咖啡当奶粉泡着喝了半罐,正在医院治疗。晚上十一点,他给三天前分手的女友打电话,还没说两个字,对方骂他是乡巴佬,秒断电话,再也打不通。④我还能去哪?回老家吧!当大麦做出这个决定时,他觉得像是有人正用尖锐的利器一刀一刀在他心上划,痛得他坐在桥洞底下大哭。⑤当初事业风生水起的时候,大麦去村里接父亲。父亲跟他说,开公司也好,做生意也罢,看中的就是诚信和实干。大麦一点儿也不想听这些老生常谈的道理,只一味催促父亲搬去大城市的大房子里。父亲说大麦太浮躁。大麦急了,跟父亲吼,说父亲胆小怕事,成不了气候,只能当一辈子的农民。大麦还说,自己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回村里。⑥可大麦现在别无他法。他在高速路口拦下第30辆货运卡车后,用自己惨兮兮的经历和形象,成功上车。辗转两天两夜,大麦的脚才踩上家乡的土地。⑦大麦走进自家院门,心里预演着被父亲怒骂而自己绝不还口的情景。不料,父亲只是淡淡说一句,回来了啊。大麦迟疑了一下,低着头钻进他那间屋。屋里的摆设还是他学生时期的样子,一切都没变。父亲立在门外叫他,让他去洗澡。大麦说,好。⑧大麦出了屋,径直走向厨房。父亲喊住他说,不用烧大锅水,南房有卫生间淋浴房。大麦怔住,吃惊地问,啥时候装的?父亲坐在小板凳上摘菜,说,得有三四年,建设新农村,家家都装了。大麦想,那几年正是公司最辉煌的时期。⑨地里的麦子快熟了,浅黄变深。大麦跟着父亲走进田野,麦子的清香和泥土的甘甜混合在一起,氤氲在空气中。父亲望着一地麦子,意味深长地说,这麦子也是有理想的。⑩回望父亲那张黝黑且老实厚道的脸,大麦在心里苦笑一声,麦子能有什么理想?它们的任务就是长出饱满麦粒,就跟这儿的农民一样,完成种麦割麦任务,周而复始,年年如此罢了。 父亲仿佛看穿大麦心思,在田垄上坐下来,取下草帽,卷了一个边,当蒲扇扇风用。父亲边扇边说,麦子的理想不只是结出麦粒,还想变成面条面包甜点等。但,无论哪种理想,都得在田间地头吃一番苦。父亲说完重新戴上草帽,然后起身,说还得去看看另外几亩地。 大麦没跟过去,只是缓缓坐下。一阵麦香袭来,沁润心脾,大麦顿感神清气爽,心中连日来的阴霾被一扫而光。好闻的麦香打开了记忆的阀门,将大麦拉进时间的漩涡。 六七岁,他困惑半寸高的娇嫩麦苗何以要熬过寒冬成长,父亲说,这就是麦子的本质。他当时不理解。八九岁,他和一群调皮的同伴在麦地打滚疯玩,把麦苗弄得东倒西歪。父亲来了,他以为要遭受一顿打骂,不料父亲笑着说,被踩过的麦子会长得更结实。 望着眼前的麦子,回味着父亲跟他说过的点点滴滴,包括刚说的麦子的理想,大麦的视线渐渐模糊了。 一个星期后,大麦重新启程。在大巴车上,大麦整理背包,从里面翻出一个信封,打开一看,有张银行卡和信纸。父亲在信里说,新时代中国的农民不再贫穷,里面30万元是这五六年种地种菜的收入,卡的密码是大麦的生日,希望能帮助他重整旗鼓。信的最后还说,麦子的理想在它还是一粒种子时就有,记住麦子的理想! 车窗外闪过层层金黄麦浪,大麦的脸上露出坚毅的光。(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14.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将故事情节填写完整。(3分)①创立公司,风生水起; ② ,痛哭流涕;③ ,父亲开导; ④ ,坚毅前行。15.赏析第④段划线的句子,说说表达效果。(4分)当大麦做出这个决定时,他觉得像是有人正用尖锐的利器一刀一刀在他心上划,痛得他坐在桥洞底下大哭。16.从记叙顺序的角度分析文章第③段的作用。(4分)17.文中的父亲是一位教子有方、充满智慧的父亲,请结合全文分析父亲的智慧体现在哪里?(4分)(四)名著阅读。(6分)他的心要跳出来,一直飞到空中去,与白鸽们一同去盘旋!什么都有了:事情,工钱,小福子,在几句话里美满的解决了一切,想也没想到呀!看这个天,多么晴爽干燥,正像北方人那样爽直痛快。人遇到喜事,连天气也好了,他似乎没见过这样可爱的冬晴。为更实际的表示自己的快乐,他买了个冻结实了的柿子,一口下去,满嘴都是冰凌!扎牙根的凉,从口中慢慢凉到胸部,使他全身一颤。几口把它吃完,舌头有些麻木,心中舒服。他扯开大步,去找小福子。18.以上文段节选自老舍的《 》,著作中的主人公“他”最大的梦想是 ,文段中说“人遇到喜事,连天气也好了”,他遇到的“喜事”指 。(3分)19.选文中“他”的妻子虎妞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她可憎,有人认为她可怜。请结合原著,说说你的看法。(3分)三、作文(4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个善举,可以点亮一片温暖;一本好书,可以点亮一颗心灵;一个创意,可以点亮一个世界……请以“ 点亮 ”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如涉及真实的县(市、区)名、校名、人名等,请用××代替;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古诗句默写。(8分)(1)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答案】朔气传金柝(2)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答案】马上相逢无纸笔(3)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答案】弹琴复长啸(4)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答案】惟解漫天作雪飞(5)《晚春》中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6)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抒发思念家乡和亲人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2.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下面小题。(7分)徜徉在七年级下册的语文天地里,我们获得了许多的感悟A和体验。读杨绛先生的《老王》,我们体会到杨绛先生内心别样深沉的愧 zuò ;读乐府民歌《木兰诗》,我们领略了木兰巾 guó不让须眉的飒爽英姿;读臧克家的《说和做》,我们感受到闻一多先生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愧 zuò________ 巾guó________ 徜徉________ 锲而不舍________(2)A处 “和”一词的词性是_________。(1分)(3)联系上下文,在B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使上下文连贯通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愧怍 帼 cháng qiè2.连词3.示例: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动于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一生。 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深挚的爱国情怀。3.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七年级某班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题目。(11分)(1)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分成不同专题活动小组搜集资料。请你帮第二和第三小组安排任务。(2分)第一小组:搜集巧用成语的广告。第二小组: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小组: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是小刚同学在“语文与生活”主题班会上演讲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他补充、修改。(6分)语文即生活,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语文的外显,甚至一个字的书写,一个句子的理解,一个意思的表达,一种语气的运用,都与生活息息相关,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语文素养。【甲】语文素养的增强不能只依靠语文书,更要从丰富的生活中去汲取。所以我认为,学习语文就是享受生活。打开语文这扇窗,呈现在眼前的是【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壮;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傲骨,是敦煌的绚丽多姿,是长城的蜿蜒曲折……【丙】它或博大深沉,或温情似水,涵泳其中,你会不禁地仰慕、沉醉、震撼……。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请在【乙】处横线上填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后面的句子形成排比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丙】处画线句子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学好语文,终身受用。博学的你打算开一家书店,想取一个好听又有内涵的店名,你会怎么取呢?(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示例:搜集生活中的俗语 搜集流行的网络用语(2)①将“增强”改为“提高(提升)”。②示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情趣。③将省略号后面的句号删掉。(3)店名示例:聚源书屋。理由:读书使得我们的眼界变得开阔,使得我们的知识量增加,而此店名中的“聚”就有知识、读书人汇聚的意思;而“源”字既指这里是获取知识的源头,又与“缘”谐音,也指来这里看书、买书就是一种缘分。(符合题意即可)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历史的星空,因众多杰出人物而灿烂。这里有面对扑朔迷离的沙漠环境,为了科研鞠躬尽瘁的两弹元勋邓稼先;这里有为了争取民主,慷慨淋漓发表讲演的革命烈士闻一多;这里有对黑暗深恶痛绝,用笔做武器的文学战士鲁迅……A.扑朔迷离 B.鞠躬尽瘁 C.慷慨淋漓 D.深恶痛绝【答案】A【解析】A.使用有误,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不能用来形容沙漠环境。该成语用错对象。B.使用正确,鞠躬尽瘁:恭敬谨慎,勤勤恳恳,尽心竭力,奉献一切。C.使用正确,慷慨淋漓: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D.使用正确,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对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二、阅读与理解(52分)(一)阅读以下古诗文,完成5-9题。(18分)【甲】读书陆游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①。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②蝇头二万言。【注释】①元元:人民、百姓。②课:阅读。【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司马光《孙权劝学》)【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选自陆游《筑书巢》)【注释】①椟: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5.小语和小文就三则诗文的内容展开了讨论,请你补全他们的对话。(6分)小语:读了以上诗文,我发现孙权和陆游都是好学之人,孙权百忙之中常读书,《读书》一诗中三、四句刻画出陆游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1分)小文:我的脑海里浮现了这两句诗的画面: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小语:陆游正是因为热爱读书,所以才筑书巢。小文:其实陆游读书不仅仅是由于热爱,从【甲】诗一、二句中,我还读出了他“归志”的深意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小语:我发现陆游还是个幽默乐观的人,你看他沉浸书海,偶尔想要站起来,却被书围着不能行走,就自己笑自己说:“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现代汉语翻译原句)(2分)小玄:陆游幽默,孙权智慧,都值得我们学习。6.请运用下面的方法解释加点词。(4分)加点字 方法 相应内容 正确解释乃亦大笑 课内迁移法 蒙乃始就学 (1)乃:____________乃引客就观之 字典查找法 A.完成,达到 B.即使 C.接近,靠近 (2)就:____________(填选项)俯仰四顾 成语推断法 顾盼生辉 (3)顾:____________既入又不能出 联系语境 客始不能入 (4)既:____________7.对丙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 B.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C.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 D.问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8.阅读文言文时,品味语气词是发现文章奥秘的一把金钥匙。请参照示例,解析加点语气词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3分)【示例】“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解析】“邪”同“耶”,表反问语气,译为“吗”。表现出孙权对吕蒙推辞的不悦和责备,又体现了孙权对吕蒙寄予厚望的恳切之意。【例句】“信乎其似巢也!”【解析】9.乙文中提到“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请结合文本,分别说说吕蒙和陆游从读书中获得的益处。(3分)【答案】5.年老时仍坚持苦学 我伴着一盏青灯读书,眼神已经大不如从前,却还是阅读完了两万的蝇头小字。 把读书看作是为百姓而读 这不是我说的鸟窝吗?6.于是,就 C 看 已经7.B【解析】“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这句话的意思是:偶尔想要站起来,可是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就像堆积的枯树枝。“间有意欲起”表达偶尔想要起身的想法,“而乱书围之”表示转折,说被书围绕,“如积槁枝”是对书围绕的状态的描述。所以正确的断句是“间有意欲起 / 而乱书围之 / 如积槁枝”。故选B。8.“也”表感叹语气,译为“啊”。表现出客人对陆游房屋像鸟窝的肯定,又体现出客人对陆游热爱读书、幽默的赞美之情。9.吕蒙通过读书了解历史、借鉴历史,增长了治军、治国才略,更好地“当涂掌事”。陆游读书的益处在于怡情,享受读书之乐,是精神寄托、情感慰藉,疾痛呻吟、悲忧愤叹都在读书中消解。【丙】参考译文:陆子已经年老而且多病,仍不放弃读书,我把自己的居室取名叫书巢。有客人问我说:“现在您有幸有屋子居住,屋室有门窗墙壁,还可以连接其他的屋室,可是你却称它为巢,这是为什么呢?”陆子说:“我屋子里(的书),有的藏在木箱里,有的陈列在眼前,有的排列在床头,俯仰观看,环顾四周,没有不是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伤忧虑,愤激感叹,没有不和书在一起的。客人不来,妻子和儿女都不相见,连天气风雨雷雹的变化,也都不知道。偶尔想站起身,可乱书围着我,如同堆积的枯树枝。有时甚至到了不能走路的地步,于是自己笑着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巢吗?’”于是带领客人进屋观看。客人开始不能进来,进来了又不能出去,于是也大笑说:“确实是像巢一样啊。”(二)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10-13题。(13分)材料一智商税①“智商税”这个说法,最早出现的时间是2013年。②智商税,网络流行词,又被称之为“低智商税”,本义指由于在购物时缺乏判断能力,花了冤枉钱,这些冤枉钱就被认为是交了智商税。引申义指因为自己缺乏判断力、“智商不够用”而付出的代价。这些付出的代价,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均被大家吐槽为“交了智商税”。材料二①1991年3月15日,中国中央电视台经济部首次以现场直播的形式推出了“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消费者之友”主题晚会。自开播以来,晚会揭穿了无数的骗局、陷阱,揭露了无数假冒伪劣产品生产的种种黑幕。维护了公平公正,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和人生。每年的3月15日,中央电视台都以“3·15”晚会的形式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发出强烈呼声。以下是近年来中国中央电视台“315”晚会的主题。年份 晚会主题2014年 让消费更有尊严2015年 消费在阳光下2016年 共筑消费新生态2017年 用责任汇聚诚信的力量2018年 共建秩序 共享品质2019年 共治共享 放心消费2020年 凝聚力量 共筑美好2021年 提振消费 从心开始2022年 公平守正 安心消费2023年 用诚信之光照亮消费信心2024年 共筑诚信,共享安全材料三2024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偷工减料的灭火器”①据报道,根据知情人提供的线索,2024年1月初,“3·15晚会”记者来到了华中地区知名的五金机电市场,很多灭火器都是从这里批发出去的,然而,一些商家低廉的报价和他们所说的灭火效果却令人胆战心惊。②鼎盛交通设施消防器材批发门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如果你拿30块钱一瓶的,可以给你保证灭不了火的。你越灭火还越大,实话告诉你。”30元?不灭火?这还是灭火器吗?按照国标GB4066-2017干粉灭火剂的规定,ABC干粉灭火剂主要组分为磷酸二氢铵,含量为75%。③在这里记者发现,有的店铺售卖的非标灭火器,磷酸二氢铵的含量从75%偷偷降低到50%,甚至降到20%,质量是没有最差,只有更差!市场上这些非标灭火器究竟是哪里生产出来的呢?④记者在全国多地进行了调查走访,湖南株洲××消防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灭火器生产的企业,记者走进生产车间,负责人告诉记者,他这里可以定做非标灭火器。⑤媒体曝光后,相关部门迅速行动,依法对生产和销售环节进行全面从严治理,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材料四①近视能被治愈?别被商家忽悠了!②正是因为我国拥有数量庞大的近视群体,市场上不断涌现大量的“视力保护产品”,如护眼贴、明目膏、护眼仪、穴位按摩仪等,并使用“康复”“恢复”“缓解眼疲劳”“降低度数”“提升视力”“近视治愈”“近视克星”“度数修复”等表述,有的还列举了一些“成功”的案例以博取消赞者的信任。③这些广告宣传,大都缺乏科学依据,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甚至会让部分消赞者产生“治疗近视很容易”的误解,进而忽视孩子的近视防控工作。④此外,还有一些中药药敷、耳豆、足底刺激、训练仪器、按摩等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康复干预产品和服务以及针灸、特效眼镜等看似科学的治疗近视的方法,有些消费者在试用或者初次接受服务后,可能会有一些“效果”。⑤对此,有专家表示,它们都是通过放松神经肌肉来缓解因视疲劳而产生的一些“疗效”,但不能根治,近视依然存在。(有删改)10.结合上面四则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消费中交了智商税是商家虚假宣传和诱导造成的,和消费者无关。B.因为每年中央电视台都以“3·15”晚会的形式,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发出强烈呼声,所以我们的消费权益完全得到了保障。C.偷工减料的灭火器,在火灾中使用,非但灭不了火,反而会越灭火,火越大,灭火效果令人胆战心惊。D.中国消费者协会提示广大近视患者,市场上不断涌现的大量“视力保护产品”,都是通过放松神经肌肉来缓解因视疲劳而产生的一些“疗效”,但不能根治,近视依然存在。11.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3·15”晚会的社会价值和意义。(4分)12.爷爷奶奶给小华买了一副“近视度数修复按摩仪”,高兴地说:“用上它就能治好近视,看电视、用电脑、玩手机从此无忧,而且加上‘买二送三’的配套药包,只要5000元,真划算!”请你结合材料一、材料四分析小华同学的爷爷奶奶在消费时是否交了智商税,并说明理由。(3分)13.结合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如何才能做到规范生产,诚信经营,安心消费,真正实现社会消费的公平正义。(4分)【答案】10.C【解析】A.材料一第②段提到“引申义指因为自己缺乏判断力,‘智商不够用’而付出的代价”,这表明消费者自身缺乏判断力也是交智商税的原因之一,并非只由商家造成;B.材料二虽表明“3·15”晚会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发声,但材料三、四又列举了如偷工减料灭火器、虚假视力保护产品等消费乱象,说明消费权益并没有完全得到保障,此选项过于绝对;D.结合材料四第⑤段“对此,有专家表示,它们都是通过放松神经肌肉来缓解因视疲劳而产生的一些‘疗效’,但不能根治,近视依然存在”可知,这里是有关专家提出的观点,并非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提示,此项属于无中生有。11.“3 15”晚会揭穿了无数的骗局、陷阱,揭露了无数假冒伪劣产品生产的种种黑幕,维护了公平公正,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和人生。中央电视台以“3 15”晚会的形式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发出强烈呼声,可以促进有关部门全面从严治理,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12.小华同学的爷爷奶奶在消费时交了智商税。智商税,又叫“低智商税”,指由于在购物时缺乏判断能力,花了冤枉钱,这些冤枉钱就被认为是交了智商税。又指因为自己缺乏判断力、“智商不够用”而付出的代价。市场上的“视力保护产品”以各种虚假宣传博取消费者的信任,这些宣传大都缺乏科学依据,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甚至会让部分消费者产生“治疗近视很容易”的误解,进而忽视孩子的近视防控工作:小华同学的爷爷奶奶爱孙心切,在消费时听信了商家的虚假宣传,花钱买了无用甚至有害的物品,所以说是交了智商税。13.国家层面要加强消费领域的立法,规范产品在生产、流通过程中质量标准,加强广告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包括生产农业产品在内的生产厂商和销售商家,要心中有法,肩负起责任担当;眼中有人,坚守住诚信正义,做到规范生产,诚信经营;消费者在消费时要了解相关产品知识,擦亮眼睛,能够辨别广告的真伪和产品的优劣。(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15分)麦子的理想高火花①大麦走在离家还有几百米的乡村水泥路上,望见不远处的浅黄麦子在飒飒风中起舞。他想让自己开心起来,可怎么也做不到。②大学毕业后,大麦用自己设计的产品拉投资,创立公司,用了半年。可是后来公司申请破产,只用了一个半月。大麦想尽办法,全力挽回,最终只落得睡桥洞的结局。③大麦现在还能想起公司和住处被封的那天晚上十点,他去找最好的哥们借宿,到了哥们小区楼下,对方却说家里停电停水,而且当天不小心把咖啡当奶粉泡着喝了半罐,正在医院治疗。晚上十一点,他给三天前分手的女友打电话,还没说两个字,对方骂他是乡巴佬,秒断电话,再也打不通。④我还能去哪?回老家吧!当大麦做出这个决定时,他觉得像是有人正用尖锐的利器一刀一刀在他心上划,痛得他坐在桥洞底下大哭。⑤当初事业风生水起的时候,大麦去村里接父亲。父亲跟他说,开公司也好,做生意也罢,看中的就是诚信和实干。大麦一点儿也不想听这些老生常谈的道理,只一味催促父亲搬去大城市的大房子里。父亲说大麦太浮躁。大麦急了,跟父亲吼,说父亲胆小怕事,成不了气候,只能当一辈子的农民。大麦还说,自己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回村里。⑥可大麦现在别无他法。他在高速路口拦下第30辆货运卡车后,用自己惨兮兮的经历和形象,成功上车。辗转两天两夜,大麦的脚才踩上家乡的土地。⑦大麦走进自家院门,心里预演着被父亲怒骂而自己绝不还口的情景。不料,父亲只是淡淡说一句,回来了啊。大麦迟疑了一下,低着头钻进他那间屋。屋里的摆设还是他学生时期的样子,一切都没变。父亲立在门外叫他,让他去洗澡。大麦说,好。⑧大麦出了屋,径直走向厨房。父亲喊住他说,不用烧大锅水,南房有卫生间淋浴房。大麦怔住,吃惊地问,啥时候装的?父亲坐在小板凳上摘菜,说,得有三四年,建设新农村,家家都装了。大麦想,那几年正是公司最辉煌的时期。⑨地里的麦子快熟了,浅黄变深。大麦跟着父亲走进田野,麦子的清香和泥土的甘甜混合在一起,氤氲在空气中。父亲望着一地麦子,意味深长地说,这麦子也是有理想的。⑩回望父亲那张黝黑且老实厚道的脸,大麦在心里苦笑一声,麦子能有什么理想?它们的任务就是长出饱满麦粒,就跟这儿的农民一样,完成种麦割麦任务,周而复始,年年如此罢了。 父亲仿佛看穿大麦心思,在田垄上坐下来,取下草帽,卷了一个边,当蒲扇扇风用。父亲边扇边说,麦子的理想不只是结出麦粒,还想变成面条面包甜点等。但,无论哪种理想,都得在田间地头吃一番苦。父亲说完重新戴上草帽,然后起身,说还得去看看另外几亩地。 大麦没跟过去,只是缓缓坐下。一阵麦香袭来,沁润心脾,大麦顿感神清气爽,心中连日来的阴霾被一扫而光。好闻的麦香打开了记忆的阀门,将大麦拉进时间的漩涡。 六七岁,他困惑半寸高的娇嫩麦苗何以要熬过寒冬成长,父亲说,这就是麦子的本质。他当时不理解。八九岁,他和一群调皮的同伴在麦地打滚疯玩,把麦苗弄得东倒西歪。父亲来了,他以为要遭受一顿打骂,不料父亲笑着说,被踩过的麦子会长得更结实。 望着眼前的麦子,回味着父亲跟他说过的点点滴滴,包括刚说的麦子的理想,大麦的视线渐渐模糊了。 一个星期后,大麦重新启程。在大巴车上,大麦整理背包,从里面翻出一个信封,打开一看,有张银行卡和信纸。父亲在信里说,新时代中国的农民不再贫穷,里面30万元是这五六年种地种菜的收入,卡的密码是大麦的生日,希望能帮助他重整旗鼓。信的最后还说,麦子的理想在它还是一粒种子时就有,记住麦子的理想! 车窗外闪过层层金黄麦浪,大麦的脸上露出坚毅的光。(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14.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将故事情节填写完整。(3分)①创立公司,风生水起; ② ,痛哭流涕;③ ,父亲开导; ④ ,坚毅前行。15.赏析第④段划线的句子,说说表达效果。(4分)当大麦做出这个决定时,他觉得像是有人正用尖锐的利器一刀一刀在他心上划,痛得他坐在桥洞底下大哭。16.从记叙顺序的角度分析文章第③段的作用。(4分)17.文中的父亲是一位教子有方、充满智慧的父亲,请结合全文分析父亲的智慧体现在哪里?(4分)【答案】14.公司破产 回到家乡 重新启程15.手法角度: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生动描绘出大麦在桥洞下痛哭的情境,以及他创业失败后走投无路的感受,表现了大麦此时痛苦无奈的心情。修辞角度:比喻,将大麦创业失败不得不回老家时的感受比喻成利器在心上划,表现了他的痛苦无奈。 16.插叙,作用:①交代了大麦创业失败以后,朋友、前女友对他拒绝帮助、冷嘲热讽的态度;②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为后文回故乡作铺垫(补充交代了不得不回故乡的原因);③与下文父亲对大麦的理解与鼓励形成对比,突出父亲对孩子的关爱之情(突出主题);④更增添了大麦的痛苦心情(或落魄形象),丰富了人物形象和文章内容。17.(1)当初大麦的事业风生水起的时候,父亲提醒他,开公司做生意要诚信实干,不要浮躁。(2)看到落魄回家的儿子,没有指责儿子,而是借田里的麦子启发孩子要面对挫折,坚持理想,克服苦难。(3)父亲知道麦子可以熬过寒冬的本质,告诉儿子被踩过的麦子会长得更结实。(4)与儿子的田间对话,没有高谈阔论大道理,而是采用润物无声的方式。(5)大麦重新启程时,父亲拿出多年的积蓄帮助儿子,并通过写信告诉儿子要勤奋踏实,不忘梦想。这种方式既保护了儿子的自尊心又让儿子容易接受。(四)名著阅读。(6分)他的心要跳出来,一直飞到空中去,与白鸽们一同去盘旋!什么都有了:事情,工钱,小福子,在几句话里美满的解决了一切,想也没想到呀!看这个天,多么晴爽干燥,正像北方人那样爽直痛快。人遇到喜事,连天气也好了,他似乎没见过这样可爱的冬晴。为更实际的表示自己的快乐,他买了个冻结实了的柿子,一口下去,满嘴都是冰凌!扎牙根的凉,从口中慢慢凉到胸部,使他全身一颤。几口把它吃完,舌头有些麻木,心中舒服。他扯开大步,去找小福子。18.以上文段节选自老舍的《 》,著作中的主人公“他”最大的梦想是 ,文段中说“人遇到喜事,连天气也好了”,他遇到的“喜事”指 。(3分)19.选文中“他”的妻子虎妞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她可憎,有人认为她可怜。请结合原著,说说你的看法。(3分)【答案】18.骆驼祥子 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曹先生答应帮助祥子,并且给他和小福子安置住的地方。19.示例一:我认为虎妞可怜。作为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女儿,生就一副男儿性格,将人和车厂管理得井井有条,但因父亲的私心误了青春。她对祥子也有真诚的一面,为了与祥子结合,毅然与刘四爷断绝关系,但她的爱过于自私,并没有得到祥子真心,最终难产而死。示例二:我认为虎妞可憎。她用假怀孕的方法骗祥子和她结婚。婚后怀孕,因为不爱活动、好吃懒做,导致胎儿过大,难产致死。为了给她办丧事,祥子不得不卖掉了车,人生理想几近破灭。可以说,她直接导致了祥子悲剧的命运。三、作文(4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个善举,可以点亮一片温暖;一本好书,可以点亮一颗心灵;一个创意,可以点亮一个世界……请以“ 点亮 ”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如涉及真实的县(市、区)名、校名、人名等,请用××代替;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答案】建议切入分为3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