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25年高考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辽宁建昌东大杖子墓地系战国时期含青铜短剑文化遗存的大型墓群,也是战国时期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墓群。该墓地有部分墓葬较多保持了墓上封石、殉牲等土著习俗,但燕文化的棺椁制和成组铜、陶礼器渐占主要地位。据此可知,当地A.青铜铸造技术领先全国 B.各民族文化实现深度融合C.贵族广泛接受中原礼制 D.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激烈2.《汉书·酷吏传》载,严延年“其父任丞相掾,延年少时学法律丞相府,归为郡吏”;《汉书·隽疏于薛平彭传》载,于定国“少学法于父,父死,后定国亦为狱中、郡决曹”。这表明汉代A.承袭了秦代的学吏入仕 B.解决了察举制的弊端C.形成了世卿世禄的原则 D.维护了门阀士族利益3.陈寅恪先生主张“诗史互证”。下表中唐代诗句和历史现象对应正确的是诗句 历史现象A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人身控制的减弱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社会流动性增强C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商业限制的取缔D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开明的民族政策4.元朝建立了许多“卫军”,主要负责保卫大都、上都及其附近地区,“卫”的名称源于唐制,长官称谓“都指挥使”取自宋制;但编制出于蒙古旧制万户制。卫军士卒挑选“勇悍者”,有汉人卫军、色目卫军等。这一制度设计缘于A.蒙元政权性质的特殊性 B.中原军事制度的优越性C.削弱宗室贵族的紧迫性 D.元朝民族政策的开明性5.清代学者震钧的《天咫偶闻》中记述:“花儿市大街,在崇文门外大街东。每月逢四日有市,日用及农器为多,来者多乡人。其北四条胡同,则皆闺阁装饰所须,翠羽明珰,假花义髻之属,累累肆间。”这体现了当时A.工商业市镇的繁荣 B.新的经营方式出现C.世俗化审美的产生 D.市场的专业化发展6.据下表可知注:内班办理海关内部事务,外班主检查船舶货物,海班担任缉私,供事负责海关内部的各类文书、行政等工作。A.西方对华资本输出激增 B.华人海关管理参与度提升C.洋人在华生活奢侈腐化 D.清政府主权意识明显增强7.思想建党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重要原则。毛泽东在某次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指出:“今年四月以来,红色区域逐渐推广……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这一论断的提出基于A.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B.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C.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D.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8.1942年12月,国民政府通过《扶助朝鲜复国运动指导方案》,为朝鲜提供经济支持和政治声义援,帮助整合各派抗战力量,还将其武装——韩国光复军和朝鲜义勇队编入中国军队序列作战。中国共产党也支持金日成在中国东北创建了祖国光复会和朝鲜人民革命军。这可用来说明中国是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发起者 B.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协调者C.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引领者 D.东亚政治格局重塑的主导者9.1946年10月,东北财经委员会颁发了公粮征收条例,规定公粮按产量累进计征,起征率为2%,最高不超过25%,每户平均每人收成不满200公斤者免征。累进的征收办法A.立足于扩大征税范围 B.契合土地所有权变更C.兼顾战争与生产需求 D.服务于战略反攻决策10.1993年,乔石同志在广州考察期间谈到:“广东改革开放比较早……希望在制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方面也能先走一步”,“今后需要进行全国性经济立法时,有些可以从你们这里开始试办”。这体现的经济立法工作思路是A.企业自主与政府引导相济 B.理论积累与实践应用互鉴C.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协同 D.先行先试与经验推广结合11.长期以来,众多只接受现金交易的家庭式小企业,严重阻碍拉美发展。2020年全球经济形势的严峻,加剧了这一困境。中国迅速与其开展合作,助力拉美中小企业开拓线上业务。此后,跨境电商成为中拉贸易新业态,呈现出量速齐增态势。中拉贸易合作A.拓展了全球南方合作新路径 B.开创了区域一体化的新模式C.实现拉美经济结构快速转型 D.达成了南南合作贸易新规则12.大流士一世在《贝希斯敦铭文》中对自己的军功进行了凝练概括:他在即位后的1年中组织了19次战役,消灭了9名反叛首领。他的仇敌均用谎言愚弄和蒙骗人民,而他本人则言必信行必果,从而得到了阿胡拉·马兹达的庇佑。据此可知,《贝希斯敦铭文》①须与传世文献印证才有价值 ②客观呈现了大流士的军事成就③宣扬大流士政治统治合法性 ④提供官方视角的政治事件记录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3.中世纪俄罗斯农民基于自身对世界的认知,区分“内部”与“外部”,形成“村社(Mир)”概念。村社代表“我们”“自己的”;与外部异己对立,且村社概念涵盖沙皇和上帝,二者被视为保护者“同盟”。这种村社精神A.深受拜占庭文化影响 B.不利于民族国家建立C.维护了沙皇专制统治 D.加速了封建经济解体14.1877年,法国启蒙读物《双童环法记》以旅行故事为题材,讲述普法战争后,来自被割让的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两个孤儿安德烈和于连从家乡出发,游览法国各省后回归法兰西怀抱的故事。这部读物被称为第三共和国“红宝书”,其反映出当时法国A浪漫主义文学的流行 B.共和政体发展的曲折C.反战和平思潮的兴起 D.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15.19世纪下半叶,英印政府对印度贵族阶层实行举荐与公开庇护。一战之后,英印政府在印度单独举行附带各种限制条件的文官考试,还按照一定比例为穆斯林和低种姓预留特定职位。这反映出英国A.尊重印度民族自决诉求 B.畏惧“非暴力不合作运动”C.助推印度宪政改革深化 D.限制印度反殖民势力发展16.下图为2022年中国日报网刊登的一副漫画,“NATO”为北约缩写,“WAR”为战争,右下角相框中为“山姆大叔”形象和克林姆林宫降下苏联国旗。该漫画旨在说明A.北约的扩张加速了苏联解体 B.北约对全球安全构成威胁C.战争冲击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D.美国无力维系北约的存续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初,考古人员在敦煌发现了悬泉置遗址,这是汉代设立在河西要道上的一处官方邮驿机构。遗址有土砖砌筑的坞堡,另有灰区、马厩、各种颜色的丝绸、帛鱼、动物骨骼和饮食器具等,总面积22500平方米,被誉为丝绸之路的“百科全书”。在此出土的汉简记载:“今使者王君将于阗王以下千七十四人”“少酒薄乐,弟子谭堂再拜请,会月廿三日,小浮屠里(地名)七门西入”等。2014年,悬泉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摘编自马丽《悬泉汉简里的丝路往事》材料二苏丹哈纳驿站位于小亚细亚半岛,是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是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古驿站遗址。它始建于13 世纪塞尔柱王朝时期(进入西亚的突厥人建立的政权),驿站采用石结构建造,城门呈尖拱状,镌有塞尔柱苏丹的名字,中央矗立清真寺,两旁为圆形拱廊,曾是客房、餐厅、浴池、牲畜棚等。政府征收通商税维持驿站运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此基础上崛起。——摘编自沈坚《丝绸之路上的土耳其驿站》(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处驿站设置的共同背景。(6分)(2)史料实证是历史探究的重要原则。假如你是一位历史研究者,请结合材料中两处遗址,拟定一个研究主题,并简要说明。(7分)研究主题研究对象 西汉悬泉置 土耳其苏丹哈纳驿站说明 ① ②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中国古代绝大多数动物饲养场所为帝王或贵族私有,普通百姓无权进入。“京师万牲园”是中国仿照西方兴建的第一座动物园,设于农工商部下属的农习场内。万牲园的第一批动物是端方出洋考察期间购买的,1907 年6月 7 日运抵扌1907 年7 月19日,万牲园暂借地农事试验场附近广善寺对外开放。开放时间为早8:(下午6:00,门票价铜圆20枚,儿童、仆役减半,内部职工及其亲友入园游览也一律购票、生在教师带领下可免票入园参观。其游览规则标明:不得戏弄动物,“亦不得抛掷瓦砾、物,犯者议罚”;“男客以星期日及星期一、三、五等日,女客以星期二、四、六等日游览”、这一规则很快就废除。万牲园建成后,数月内“又由外洋购到太猩猩及白猿、白头墨猿、定星猴等”。按照农工商部的要求,各省也陆续运送了当地的特有动物。京师万牲园后来历经扩建,至1911年已极具规模,飞禽走兽品类齐全,园内绿荫夹道,花草掩映,成为京人游览的第一去处。民国时期各省纷纷兴建动物园,大体依京师万牲园为蓝本,使之公园化。——摘编自李长莉《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京师万牲园”兴建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京师万牲园”兴建的历史意义。(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1952年,一批上海技术工人来到辽宁营口,建立了全国第三家制造钢琴的国营工厂——营口东北乐器厂,后来独立出东北钢琴厂。1988年,厂里引进瑞典“诺的斯卡”钢琴公司技术,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中高档钢琴的历史。1994年,在第五届亚洲太平洋国际乐器博览会中,东北钢琴厂斩获唯一金奖,产品远销欧美、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受国际市场影响,出口量下滑,被美国企业收购后,经营状况仍未好转。2011年企业最终停产,员工下岗。2019年,原工厂员工张晓文蓫资1.2亿元完成对原厂收购,成立东北钢琴乐器有限公司。因营口温度和湿度适宜钢琴制造、原厂房设计优良等因素,张晓文选择在旧地重建厂区,营口相关部门也助力解决基础设施难题。2020 年开始,许多小钢琴厂停产关闭,而“东北钢琴”却逆势而上,稳健成长。一款款充满科技感的钢琴,如能演奏上万首乐曲i的全自动钢琴、可静音不扰邻的立式钢琴等,相继在新厂车间诞生。张晓文表示:“让东北钢琴等老品牌发芽,实现盘活仅仅是第一步。如何让拥有品牌价值的企业成长为参天大树,是我们需要花更多心思去思考的问题。”——摘编自刘旭《69年的钢琴老品牌奏响“命运交响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东北钢琴厂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东北钢琴厂发展的主要因素。(9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翻开任何一部全球经济史著作,我们都很容易陷入主次轻重掂量的思想纠结之中。美国经济史学家德龙所著《蹒跚前行:1870—2010年全球经济史》,是近年有影响力的二十世纪全球经济史作品,书中提出“加长版20世纪”,以1870年前后全方位全球化、工业实验室与现代公司的出现为开始,至2010年北大西洋两岸国家深陷大衰退无法让经济增长重新接近.1870年以来的平均速度为结束。该书2022年英文版面世,当年就戴上了《金融时报》和《经济学人》年度最佳图书的桂冠,中文版2024年5月出版后,同样引来了较多关注和不少好评。——摘编自〔美〕布拉德福德·德龙《蹒跚前行:1870-2010年全球经济史》等围绕德龙“加长版20世纪”,请结合材料观点或者自拟观点,以相关史实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 2 3 4 5 6 7 8 9 10C A B A D B B B C D11 12 13 14 15 16A C C D D B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 (13分)(1)背景:丝绸之路开通及发展;政府对交通重视;商业发展需求;两处地理位置重要;技术水平支持等。 (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得6分)(2) (7分)参考示例一:研究主题:丝绸之路上多元的社会风貌(1分)说明:①悬泉置土砖砌筑坞堡、灰区、马厩、动物骨骼等,反映了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的经济形态。 (史料1分,说明2分,共3分) (也可用其他史实说明,如:使者往来、出土文物多样,反映出对外交往频繁,官方重视与西域联系,政治生活较为活跃。 “少酒薄乐,弟子谭堂再拜请”史料表现了日常聚会等生活场景,并有娱乐活动,展现出民间生活的丰富性。)②苏丹哈纳驿站的客房、餐厅、浴池等设施,显示出人们注重生活品质,有较为完善丰富的生活服务设施。(史料1分,说明2分,共3分)(也可用其他史实说明,如:牲畜棚的存在表明畜牧业在经济中占有一定地位。 “石结构建造” “镌有塞尔柱苏丹的名字”“政府征收通商税”体现了塞尔柱王朝时期的君主制度、社会组织有序等。)参考示例二:研究主题: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传播(1分)说明:①汉简“小浮屠里(地名)七门西入”等内容,反映出佛教文化在丝绸之路的传播。(史料1分,说明2分,共3分) (也可用其他史实说明,如:出土的丝织品等文物见证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等。)②苏丹哈纳驿站建筑采用石结构,城门呈尖拱状,中央矗立清真寺,体现了伊斯兰文化特色,反映出伊斯兰教在丝绸之路传播的历史。 (史料1分,说明2分,共3分)18. (12分)(1)兴建原因:民众休闲娱乐的需求;中外联系和交流的加强;清末新政的推动;西方动物园的影响。 (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得6分)(2)历史意义:开创中国近代动物园先河,为各地动物园的兴建提供蓝本;一定程度上推动农业科技发展,传播近代科学知识;促进社会观念转变;提供新型公共休闲娱乐空间。 (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得6分)19. (15分)(1)发展状况:①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时期:上海援建东北国营钢琴厂。②改革开放初期:引进国外先进技术。③改革深化期:产品出口并获国际金奖。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受国际市场影响大,停产与资本重组,艰难转型。⑤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每点2分,时期和发展状况各1分,答出任意3点得6分,完全、直接抄材料均不给分。)(2)因素:国家政策支持;地方政府推动;技术创新驱动;企业家精神;企业品牌价值;区位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 (每点2分,答出任意4点得9分,总分不超过9分)20.(12分)等级 要 求1档: 0-5分 观点不符合要求且论述完全不合理、或在观点、论述中出现不当言论0分。 观点基本符合要求,无正确论述2分。 观点不符合要求,有一定合理论述2分。 观点符合要求,空泛论述无史实依据或是史实运用错误4分。 观点符合要求,空泛论述没有给出明确具体史实但逻辑合理5分。2档: 6-8分 观点符合要求,能够运用1个史实进行基本论述,逻辑性不强6分。观点符合要求,选择了多个史实论述但有基本史实论述不深刻6分。观点符合要求,能运用1个史实进行流畅论述,有一定逻辑性8分。观点符合要求,选择了多个史实进行论述较为合理8分。 观点符合要求,不常见于一般认识,但史实运用和论述较为合理能够自我支撑,鼓励创新8分。3档: 9-12分 观点符合要求,能够较为合理运用 2 史实进行论述逻辑较为合理9-10分。 观点符合要求,能够运用2个及以上的史实进行流畅论述,行文逻辑合理11-12分。 满分要求:全文不能有知识性史实错误,关键史实、名词或关键论述不能有错别字,如有酌情扣1-2分。 全文如存在字迹非常潦草,存在大量涂改、病句等情况在基础档位上酌情扣1-2分。注意:关于参考示例外的观点和论述,请结合要求酌情给分,不得随意给0分,务必认真对待学生的学习成果。参考示例一:观点: “加长版20世纪”的界定具有合理性,其起止标志反映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和特征。阐释:起始标志的合理性:187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电力、内燃机等新技术广泛应用,推动生产力大幅提高。同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全球化全方位展开,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工业实验室的出现促进了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使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现代公司制度的形成,有利于集中资本和资源,实现规模化生产和经营,提高生产效率,这些变化共同开启了一个新的经济发展阶段。结束标志的合理性:2010 年北大西洋两岸国家深陷大衰退,这反映了全球经济面临着诸多深层次问题。长期以来,西方国家过度依赖金融创新和消费拉动经济,积累了大量债务和泡沫。此次衰退使得经济增长难以恢复到 1870年以来的平均速度,显示出全球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挑战和困境,也标志着一个经济发展阶段的结束。在这一“加长版20世纪”中,全球经济经历了快速发展、繁荣与危机的交替,从技术创新、经济组织形式变革到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再到面临重大经济困境,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因此“加长版20世纪”的界定能够较好地概括这一时期全球经济的发展历程。参考示例二:观点: “加长版20世纪”是西方中心视角,20世纪全球经济史应从全球多元发展重新定义。阐释:德龙界定的 “加长版 20 世纪”,以北方国家(欧美发达国家)主导来呈现经济巨变,缺乏对全球多元经济的全面考量。2010年北方国家经济式微、逆全球化抬头,德龙论述更像是对北方经济主导时代的总结,未涵盖全球经济的多元动态。苏联经济发展体现了全球经济多元性,却被德龙忽视。20世纪20年代末苏联实施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快速实现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为二战胜利奠定基础。二战后,其经济模式影响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形成社会主义经济阵营,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地位重要,深刻影响全球经济走向。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同样关键。这一时期,众多发展中国家摆脱殖民统治,探索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部分国家发展民族工业,实现经济初步增长,如亚洲“四小龙”凭借出口导向型战略迅速崛起,改变全球经济区域格局。中国经济发展是全球经济多元发展的典型。新中国成立后构建工业体系,改革开放历史答案 第 4 页 (共 5 页)融入全球经济,经济高速增长,2010年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改变全球经济格局。但德龙仅将中国视为“例外”,忽视了中国经济崛起代表的新趋势与新动力。总之,德龙的“加长版20世纪”是西方中心视角产物,未能全面反映 20世纪全球经济多元发展。20世纪全球经济史应重新定义,纳入苏联、发展中国家、中国等经济体的发展,构建完整准确的全球经济史叙事体系。历史答案 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