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科学思维 逻辑思维规则 辩证思维方法 创新思维能力 方法 运用 一单元:总论 四单元:运用 二、三单元:分论 《逻辑与思维》逻辑建构 P14 科学思维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 本册主线 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含义 特征 方法:适度原则 原因 要求 思维抽象 思维具体 辩证分合 质量互变 辩证否定 含义 特征 方法:分析、综合 准确把握 第九课 第十课 第八课 正确理解 有效进行 主要内容:辩证思维的含义、特征和基本方法。 核心问题:如何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处理复杂问题。 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有条件的、多样的,整体部分、系统优化 发展的普遍性、实质,量变质变(状态)、前进性和曲折性(趋势) 矛盾:含义、基本属性、普遍性、特殊性、普特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认识论:认识、实践、真理、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认识活动的特点 回顾:唯物辩证法、认识论 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在思维领域中的延伸和具体化。 ①研究辩证思维必须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 ②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领域中的具体运用。 没有唯物辩证法,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科学的辩证思维; 离开了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指导,研究辩证思维就可能偏离正确的方向。 选必修3《逻辑与思维》 第八课 把握辩证与分合 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二、知识整合 网络构建 二、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一、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的 特征 辩证思维的对立统一关系 辩证思维与诡辩论: 辩证思维的意义 把握辩证分合 (1)整体性 (2) 动态性 (1)必要性 (2)含义 (3)发展历程:(由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 ①必要性:②含义:③要求④作用: ①含义:②作用: 分析思维 必要性及含义 方法 优点及缺点 综合思维 必要性及含义 方法及目的 综合思维的优点及缺点 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辩证关系 方法 1.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1)形而上学思维的含义:P73-2 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事物之间的界限都是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并把这种看法变成一种世界观、方法论,就是形而上学思维。 【哲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形而上学思维的局限性: P73-2 完全切断事物及其各个部分、各种性质之间的联系,就不能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 【P73示例评析《盲人摸象》:把部分当整体。】 考点一: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三、考点精析 讲练结合 考点一: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1)含义: 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2)必要性: 认识应该反映客观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事物的存在方式: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结合)。不仅要认识事物的个别情况,而且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及其发展趋势。 2. 辩证思维 (P73最后一段) 提示:辩证思维以辩证法为基础。 三、考点精析 讲练结合 一分为二全面观点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总结:辩证思维与形而上学 {21E4AEA4-8DFA-4A89-87EB-49C32662AFE0} 辩证思维 形而上学 区别 主要观点 实质和核心 特征 作用 联系 联系、发展、全面 孤立、静止、片面 运用矛盾分析法,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否认矛盾存在,绝对不相容的思维中把握事物 整体性、动态性 绝对独立性、绝对静止 认识事物不仅需要认识各局部、层次、阶段、个别属性还需着眼整体及发展趋势;看得全、深、远 阻碍事物发展 都是抽象思维;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都对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意义;都是人类认识发展的产物 发展和研究经历了由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 (1)整体性(P74-75) 含义: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作用:(从不同角度理解“整体性”) ①不同事物:科学地处理“此”与“彼”之间的关系。 ②同一个(类)事物:科学地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③事物内部层次:辩证思维的整体是有层次之分的。事物的整体总是相对而言的。辩证思维是把多层次、多视角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问题。P75-3 3.辩证思维的特征: 对应马哲的联系观 三、考点精析 讲练结合 注意:辩证思维讲整体性而不排斥局部的独立性,辩证思维在整体性与独立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2)动态性 (P75最后两段) 含义:就是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 要求:我们不仅要考察事物的现状和历史,而且要想到事物的未来。 作用:能够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伟大成就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对应马哲的发展观 三、考点精析 讲练结合 3.辩证思维的特征: 诡辩:故意违反逻辑规律和规则的要求,为错误论点作辩护的各种似是而非的论证。常见的诡辩术有偷换概念、偷换论题、捏造论据、机械类比、轻率概括等。 4. 辩证思维的对立统一关系:(P76第一段) 6. 辩证思维的意义: 辩证思维会使我们充满智慧。 → 即马哲中“整体与部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辩证思维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 5. 辩证思维与唯心主义诡辩论的区别: 欠钱的是过去的我,去向过去的我讨吧! 三、考点精析 讲练结合 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但不排斥局部的独立性; 辩证思维强调动态性,但不排斥相对的静态性。 辩证思维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知识梳理 辩证思维特征:整体性与动态性 {21E4AEA4-8DFA-4A89-87EB-49C32662AFE0} 整体性 动态性 区别 原因 要求 作用 特点 联系 认识对象均由要素、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 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全面的观点、各要素和联系丰富、多样性在头脑中再现、整体角度思考 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不仅考察事物的现状和历史,还要想到未来 能科学处理“此”与“彼”、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能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把多层次、多视角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 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 有机统一,辩证思维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与唯心主义诡辩论的根本区别: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绝不能轻信和盲从 8.2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含义 分析 必要性 含义 必要性 综合 方法 优缺点 方法 优缺点 先 导 基 础 三、考点精析 讲练结合 【思维脉图】 微考点二 8.2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一)分析——在整体中分析部分 1. 分析的必要性: 复杂多样的客观事物是以有机整体的方式存在和发展的。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需要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要素暂时地分割开来,把被考察的部分、要素从对象整体中抽取出来。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解剖”认识对象。 2. 分析的含义: 分析就是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三、考点精析 讲练结合 考点二:分析与综合的含义 【特别提醒】人们运用分析方法的目的是认识事物的整体,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实践需要 具体方法 解决问题 科学研究中 ①定性分析 质:“有没有”“是不是” ②定量分析 量:“有多少” ③功能分析 “有什么作用” ④因果分析 “为什么” 社会生活中 ⑤矛盾分析法: 对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 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阶段 哲学中 【最高层次、最具概括性】 辩证唯物主义阐明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有利于人们在实践中抓住重点问题,认清事物性质 3. 分析的方法(P77-1+相关链接) 三、考点精析 讲练结合 1.正常成年人每天摄入6.0g左右的盐分就可以。饮食上盐分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身体健康,尤其是高血压的人更不应该摄入过多的盐分。 定量分析 2.西瓜为夏季之水果,果肉味甜,能降温去暑;种子含油,可作消遣食品;果皮药用,有清热、利尿、降血压之效。 定性分析 3.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类。 因果分析 4.由于大脑在睡眠状态下耗氧量大大减少,有利于脑细胞能量贮存。因此,睡眠有利于保护大脑,提高脑力。 功能分析 判断下列属于何种分析思维的方法? 三、考点精析 讲练结合 4. 分析思维的特征(优点及缺点) P77-2 ①优点——精确 分析方法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力图把具体的“点”认识透彻。 ②缺点——片面认识 如果认识只局限在问题的“点”上,就难免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认识。 三、考点精析 讲练结合 1. 综合的必要性: 要形成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必须把通过分析得到的对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以及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阶段的认识,按照对象所固有的联系重新组合起来,这就需要运用综合方法。 2. 综合的含义: 综合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 三、考点精析 讲练结合 (二)综合思维——根据部分考察整体 3. 综合的方法 认识 领域 ①科学研究中的综合 ②哲学中的综合 常用方法 结构综合和功能综合 辩证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目的 获得对研究对象整体结构、所具功能的认识,是为了从整体上把握具体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 旨在把握物质世界的本质和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不同的认识领域,有着不同的认识目的和综合范围。 三、考点精析 讲练结合 ①优点:综合方法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上。 ②局限性:任何一次综合的结果都只是对认识对象相对完整的认识,只是对现实原型的近似描述。 ③要求:只有将分析与综合辩证地统一起来,才能全面而又深刻地把握认识对象。 4.综合思维方法的特征(优点和缺点)P78-3 三、考点精析 讲练结合 案例分析: 从前,山东平原城里有位医生,自称善治一切驼背,手术简便、价钱公道。有个人背驼得直里六尺,横里八尺,听说有这等神医,连忙准备厚礼前来求治。医生吩咐他伏在地上,然后跳上去就狠命踏将起来。驼背叫道:你要杀死我啊!”这位医生说:我的招牌上不是明明写着专把驼背弄直,至于你的死活,同我有啥相干? 思考:这位医生的做法有何不妥? 解析:驼背影响身体的总体机能,只顾治病不顾病人死活显然割裂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只重分析而轻综合。 医生治疗驼背,认识和解决身体某个部分、某个要素的问题时,是一种分析的方法;但医生的治疗手段不顾病人死活,显然是没在综合的指导下进行分析,没有正确认识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要处理好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三、考点精析 讲练结合 1.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P78-4 ①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 ②分析为综合做准备,而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 ③在辩证思维中,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1)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在思维中的反映。 (2)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体现。 2.哲学基础(实质)P79-2 3.正确运用(要求)P79-2 (1)辩证地理解和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 (2)我们要学会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二、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知识梳理 分析与综合及辩证关系 {21E4AEA4-8DFA-4A89-87EB-49C32662AFE0} 分析 综合 区别 必要性 特征 侧重 主要方法 联系 客观事物以整体存在,为把握事物本质及规律需将部分、要素抽取 要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需将要素、层次重新组合 从事物整体走向部分,精准性是其优点 从事物部分走向整体,整体性是其重要特征 问题的“点” 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相辅相成: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先导;分析为综合做准备,综合的结果指导人们进行新的分析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功能分析、因果分析、矛盾分析 结构综合、功能综合 理论依据: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在思维中的反映。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体现。 总体要求: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学会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分析与综合不分先后顺序。 易错点拨 (1)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核心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 (2)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绝不能轻信和盲从。这是辩证思维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 (3)辩证思维的发展和人们对辩证思维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自觉走向自发的过程。 (4)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和动态性,反对独立性和静态性。 (5)分析方法力图把具体的“点”认识透彻,其优点是具体。 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辩证思维同唯心主义诡辩论 由自发走向自觉 不排斥局部的独立性,相对的静态性;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其优点是精确 易错点拨 (6)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因果分析法的体现。 (7)分析与综合是两种完全对立的思维方法。 (8)定性分析是最高层次、最具概括性的分析。 矛盾分析法 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矛盾分析法(辩证唯物主义阐明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人们在实践中抓住重点问题,认清事物的性质。) 考向1 辩证思维的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这是因为( )。 ①辩证思维是唯一科学的思维方式 ②辩证思维有利于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辩证思维是与形而上学思维根本对立的思维方式 ④辩证思维使我们充满智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三、考点精析 讲练结合 .系统科学是这样描述系统演化的:旧结构稳定机制渐渐失效→系统不确定程度增加→旧结构破坏,系统失去稳定性→新结构确立→系统重新稳定 …… 这种系统演化观,生动地体现了辩证思维的 特征。( )。 ? A.整体性 B.对立统一性 C.动态性 D.多层次性 C [解析] 系统演化的过程是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这种描述体现了辩证思维的动态性特征,C符合题意。 三、考点精析 讲练结合 三、考点精析 讲练结合 【典例1】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能源短缺,西部地区能源丰富、经济落后,因此,国家决定实施西气东输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既要考虑多处气源联网互供、大型地下储气库、高质量管道、数字化管理等很多问题,又要考虑这个计划的未来发展。国家实施西气东输计划,从思维方法上说明( ) A.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排斥局部的独立性 B.辩证思维强调动态性,排斥相对的静态性 C.辩证思维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D.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典型训练 C 【典例2】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为了培植该山北坡的松树,砍光了南坡上的森林,结果无意中摧毁了当地畜牧业的基础,并使山泉枯竭、水土流失。从科学思维角度看,该做法( ) ①科学的处理了“此”和“彼”之间的关系 ②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 ③认为事物以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结合的方式存在 ④忽视了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的种种可能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C 三、考点精析 讲练结合 典型训练 【典例3】右图漫画《分工》启示我们( ) A.关键部分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B.整体性与局部独立性的相互排斥 C.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功能影响部分功能 D.要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D 三、考点精析 讲练结合 典型训练 解析:整体性思维要求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漫画中只是人为地将工作简单分割,而没有形成协调有序的分工,从而使整体功能降低。所以,启示我们要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故答案为D。 解析:整体性思维要求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漫画中只是人为地将工作简单分割,而没有形成协调有序的分工,从而使整体功能降低。所以,启示我们要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故答案为D。 【详解】D:从思维方法的角度看,该业主在决策上犯的错误是把综合理解为部分的简单相加,使得各部分不能优化组合,D符合题意。ABC:从思维方法的角度看,该业主在决策上不是没有分析和创新,也不是没有综合,而是没有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把综合理解为部分的简单相加,ABC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D。 【典例4】为尽快完成房屋装修,某业主让水电工、泥工、木匠等工人同时进场,各显神通。结果不是电线弄湿了,就是家具被污损了……不但麻烦不断,而且达不到业主想要的整体效果。从思维方法的角度看,该业主在决策上犯的错误是(???????)。 A.没有分析 B.只按部就班,没有创新 C.没有综合 D.把综合理解为部分的简单相加 典型训练 三、考点精析 讲练结合 D 例题:牛顿用三棱镜把日光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顺序排列着的彩色光带,这就是光的色散。把光波分解成频谱,分别研究各个成分的波长,这才明确了光的颜色的本质。在这里,牛顿运用的是( ) A.分析的方法 B.综合的方法 C.演绎的方法 D.归纳的方法 A 三、考点精析 讲练结合 考向2 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19世纪30年代以后,许多科学家经过深入的分析研究,了解到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水、无机盐、糖类和脂类、蛋白质、核酸,并以定量的形式分析其在细胞中的比重。这种对细胞的层层分析、分别加以研究,是科学研究细胞必经的阶段。这一事实说明( )。 A.只有对事物各要素首先进行周密的分析,才能进行正确的综合,从而真正地认识事物 B.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分析比综合更重要 C.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综合比分析更重要 D.只有对事物各要素加以综合,才能正确认识事物 A [解析] 首先通过审题,可以判定C、D讲的是综合在认识事物中的作用,与题干无关,且C观点错误,排除。B夸大了分析的作用,故排除。A正确且符合题意。 三、考点精析 讲练结合 .“小时候自己的心灵里是对国破家亡的恐惧,高中毕业后亡国奴的阴影变得更加现实、更加剧烈,接踵而来的七七事变使沦陷区一天天逼近。最终是中国共产党使一个原来以为漂泊在动荡不定时局中的求学游子,找到自己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生命力的基石。”著名科学家康振黄感慨地说,“没有共产党就不可能成就中国飞天梦”。康振黄的人生感悟体现了( )。 ①分析与综合是对立统一关系 ②分析与综合是两个独立的过程 ③综合是分析的基础,分析是综合的先导 ④分析为综合作准备,而综合的结果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解析] 康振黄的人生感悟是他在对个人人生历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结果,①④符合题意。分析与综合密不可分,②错误。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③错误。 三、考点精析 讲练结合 .在物理学中,人们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首先研究一些简单的运动,找到它们的规律,然后深入研究复杂的运动。复杂的运动可以分解为简单的运动;反过来,一些简单的运动又可以综合为较复杂的运动。这说明( )。 ①分析与综合相互依存、互为前提 ②分析在前,综合在后 ③分析与综合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④分析与综合必须客观、全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题中“复杂的运动可以分解为简单的运动;反过来,一些简单的运动又可以综合为较复杂的运动”,体现了分析与综合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前提,①③说法正确。分析与综合不分先后顺序,②错误。题干中体现的是分析与综合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未涉及客观性和全面性,④与题意无关,排除。 B 三、考点精析 讲练结合 【典题研磨】 【典例1】与此前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传统基建不同的是,本次的“东数西算”是国家在算力水平发展层面的新基建。在优化算力资源空间布局,加快打造全国算力“一张网”,构筑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强大的新优势。这体现了( ) ①以动态性、全面的观点把握新时代的发展规律 ②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是推动发展的内在动力 ③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并非排斥局部的独立性 ④正确地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与间断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B 三、考点精析 讲练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