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研究思维的规律和方法的学问逻辑思维规则辩证思维方法思维意识理性认识广义狭义逻辑学辩证逻辑形式逻辑广义狭义方法运用狭义逻辑学本册主线《逻辑与思维》本册主线树立科学思维:遵循逻辑思维规则、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提高创新能力科学思维创新思维能力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学习如何明确概念、准确判断、正确推理,让我们的思维更加合乎逻辑我们学的逻辑是什么逻辑?关注的问题是什么?(2.1课P8-9)形式逻辑:特别关注的问题:推理问题。推理结构: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前提推导结论,前提作为结论的理由。抽象思维vs感性思维 的 基本单元:所有马都是动物,所有白马都是马,所以,所有白马都是动物。小明前提结论推导概念概念判断用“所有......都是……”的形式结构将两个概念联系起来构成判断推理不同的判断加以比较前提、推导、结论…概念vs感性形象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4.1概念的概述一、概念的含义2.概念: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相关链接:反映某一客观事物的概念不等于客观事物本身,它们之间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人”这个概念,一方面舍去了人的男、女、老、少等个性特征,抽象出“人”所共有并且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又不专指某个具体对象,比如张三或李四,而是指所有的“人”。概念是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一、概念的含义P233.概念的表达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例如:“母亲”和“妈妈”是不同的语词,但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例如:“先生”这个词既可以指“老师”,也可以指“尊者”、“丈夫”等; 如果不作区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一、概念的含义茶颜悦色英文招牌“Sexy Tea ”引争议2022年9月14日,正值茶颜悦色南京第三家店开业期间,有南京市民反映茶颜悦色水游城店外墙上“Sexy Tea”的英文招牌有些不妥,这样的英文表述配上古典的女子形象,可能会引发不好的联想……此事经媒体报道后,立刻在网络上引起争议。有网友认为这样的表述不合适,似在打“擦边球”,也有网友表示“没什么不好的,该英文名很有韵味,没必要换”,“Sexy Tea”我觉得很酷啊,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个性也是好的”。9月17日,茶颜悦色相关负责人也发文致歉并解释到,“Sexy Tea”的本意是希望顾客能从每一杯茶里感受到惊喜,让茶颜每一杯作品都能有自己的特色,而“Sexy”一词“富有魅力的”注释比较贴切,则因此得名。最终茶颜悦色决定撤下近日新开门店的SexyTea标识,并表示后期的新店中不再沿用该英文名。二、概念的基本特征白马 不是 马?白马 不等于 马?二、概念的基本特征1. 概念的基本特征:内涵与外延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要知道一个概念究竟是在指“谁”,就要弄清楚这个概念的外延。内涵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要知道一个概念究竟反映什么,就要弄清楚这个概念的内涵。相关链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二、概念的基本特征2.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AB注意分析:不同概念在所指范围上的关系。可以画图。二、概念的基本特征P24-252.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1)相容关系:全同关系、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交叉关系。①全同关系: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②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③交叉关系:指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二、概念的基本特征P252.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2)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① 矛盾关系: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② 反对关系: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表示为:A+B=C表示为:A+B<C比较矛盾律与排中律知识回顾:2.2课比较矛盾律和排中律:1.适用范围不同(1)矛盾律——适用于矛盾关系判断,也适用于反对关系判断;(2)排中律——适用于矛盾关系判断。矛盾关系:是长沙人、不是长沙人反对关系:输和赢(还有第三种情况平局)赞成和反对(还有第三种情况中立)2.要求不同矛盾律——必有一假,不能都肯定;错误:“自相矛盾”(“两可”)排中律——必有一真,不能都否定。错误:“两不可”回忆旧知识二、概念的基本特征课堂练习判断以下各组概念是什么关系“团员”和“非团员”“团员”和“党员”“大学生”和“学生”“中国人”和“台湾人”“商品”和“劳动产品”矛盾关系反对关系种属关系属种关系种属关系【答案】C【详解】AC: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语词是形式而概念是内容,A说法错误,C正确。B:概念是抽象思维的基本单元,B说法错误。C: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D说法错误。概念是人们头脑中的思想,是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的,要把我们头脑中的概念传达给别人,就必须借助于有声的或有形的语词。下列关于概念与语词的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A.概念是语词的形式,语词是概念的内容B.概念和语词都是抽象思维的基本单元,都是思维的基本细胞C.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D.概念与语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概念只能用一个语词来表达【答案】C【详解】①: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的统称为属性,①正确。②:属性与概念不同,内涵与外延的统一是概念的基本特征,②说法错误。③:事物的属性可以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③正确。④:属性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不是人脑的主观反映,④说法错误。事物与属性是不可分的,事物都是有属性的事物,属性也都是事物的属性。以下关于事物的属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从内容上看,属性是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的统称②从基本特征上看,属性是内涵与外延的统一③从种类上看,属性可以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④从形式上看,属性是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在人的大脑中的反映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为了证明“白马非马”的论题,公孙龙提出了很多理由。比如,求“马”,给“黄马”“黑马”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求“白马”,给“黄马”“黑马”就不合要求。“马”讲的是马的形体;“白”马讲的是马的颜色。讲颜色不同于讲形体,所以“白马非马”。下列对于“白马”与“马”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A.“白马”的内涵大于“马”的内涵,二者是属种关系B.“白马”的外延小于“马”的外延,二者是种属关系C.“白马”的内涵不同于“马”的内涵,二者是矛盾关系D.“白马”的外延不同于“马”的外延,二者是反对关系B下图表示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下列组合中符合图示信息的是( )①S:社会实践 P:社会主义改造②S:政党制度 P:国家结构形式③S:上层建筑 P:收入分配制度④S:用益物权 P:宅基地使用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详解】题干S:P的关系是属种关系。①:社会实践包括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属于社会实践的一种,因此,社会实践与社会主义改造属于属种关系,①正确。②:政党制度与国家结构形式是全异关系,排除②。③:收入分配制度属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收入分配制度属于全异关系,排除③。④:用益物权是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包括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可见,用益物权 与宅基地使用权属于属种关系,④正确。从概念外延的不相容关系看,下列各项与“白天—黑夜”的关系一致的是( )A.男人—女人B.党员—干部C.白色—黑色D.老人—小孩【答案】A【详解】A:矛盾关系是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从概念外延的不相容关系看,“白天—黑夜”、“男人—女人”的关系都属于矛盾关系,A正确。B:交叉关系亦称“部分重合关系”,是指两个概念外延间有一部分重合的关系。该选项属于交叉关系,B排除。CD:反对关系是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这两项均属于反对关系,CD排除。(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面三个语句一真两假,那么S与P的外延关系应是( )①有些S是P②有些S不是P③有些P不是SA.全同关系B.属种关系C.交叉关系D.种属关系【答案】A【详解】A:若S与P的外延关系是全同关系,则“有些S是P”为真,“有些S不是P”为假,“有些P不是S”为假,符合“一真两假”要求,故A符合题意。B:若S与P的外延关系是属种关系,则“有些S是P”为真,“有些S不是P”为真,“有些P不是S”为假,不符合“一真两假”要求,故B不符合题意。C:若S与P的外延关系是交叉关系,则“有些S是P”为真,“有些S不是P”为真,“有些P不是S”为真,不符合“一真两假”要求,故C不符合题意。D:若S与P的外延关系是种属关系,则“有些S是P”为真,“有些S不是P”为假,“有些P不是S”为真,不符合“一真两假”要求,故D不符合题意。倒推法甲:我不是罪犯乙:丁是罪犯丙:乙于五天前找人卖盗车丁:盗车的不是我(2)假定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真话,则罪犯是谁?(1)假定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假话,则罪犯是谁?(1)乙和丁供词相互矛盾,假定四人中只有一人说假话,根据矛盾律,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真,乙和丁中必有一假,则甲、丙为真话。甲说我不是罪犯是真话,则甲不是罪犯;丙说的话为真,因此乙是罪犯。(2)乙和丁供词相互矛盾,假定四人中只有一人供词是真,根据排中律,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这唯一的真话在乙和丁中,则甲、丙的供词为假。甲说他不是罪犯为假,因此甲是罪犯。请你破案:确定犯罪嫌疑人是甲、乙、丙、丁四人中的一人,并说出你运用了什么律。在审讯中,四人口供如下: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其他正当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行为。下列是有关正当防卫的部分观点:甲:正当防卫是彰显社会公平正又并受到法律鼓励和保护的行为。己:好人出手相助后得不到应有的支持,他们下次可能不愿再出手。丙:大众期待的法律是让坏人犯罪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丁:司法机关要换位思考,才能处理好案子。根据材料,下列判断或推理正确的是①司法机关没有处理好案子,说明他们没有换位思考②除非出手相助后得到支持,否则好人可能不愿再次出手③彰显社会公平正义并受到法律鼓励和保护的行为是正当防卫④既让坏人犯罪成本更高又保护好人出手的法律才是大众期待的法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②④符合题意。“司法机关要换位思考,才能处理好案子”属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有效推理形式是否定前件式和肯定后件式,“司法机关没有处理好案子,说明他们没有换位思考”属于否定后件式,是错误的推理形式,①排除。换位推理中,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换位后也不能周延,“彰显社会公平正义并受到法律鼓励和保护的行为”作为谓项,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也不能周延,正确的换位是“有的彰显社会公平正义并受到法律鼓励和保护的行为是正当防卫”,③排除。4.(2024·南京期中)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下列选项中,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的是( )A.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B.期刊分为旬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C.中国的少数民族分为蒙、藏、回、满、维吾尔等五十多个民族D.文学体裁分为诗歌、小说、戏剧、散文、记叙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