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解析三大诉讼课件(共25张PPT+1个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解析三大诉讼课件(共25张PPT+1个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2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
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1
诉讼及其特点
2
9.2 解析三大诉讼
诉讼的主要类型
2023年1月11日17时许,广州天河区天河路、体育东路附近,一辆宝马X3多次撞上行人、车辆,造成6人死亡,29人受伤。多段现场视频显示,路面上许多人受伤倒地,肇事司机停车后有撒钞票的行为,并试图逃跑。此案引起外界广泛关注。
思考:如此恶劣影响的事件能否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等方式来解决呢?
议学情境
诉讼及其特点

1. 诉讼的含义及地位
2. 诉讼法的含义和种类
3. 诉讼的特点
小莹酷爱文学创作。一天,她偶然发现一本署名为小琪的诗集里载有自己的作品,后来得知是文学社的同学小琪擅自将社团内部讨论的稿件交给某出版社出版了。小莹认为这一行为侵犯了她的合法权益,要求小琪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但小琪认为这是在帮小莹宣传作品,并不侵权。社团老师出面调解,小琪不仅不道歉,还认为小莹小题大做。有的同学也认为小莹没必要这么较真儿。小莹觉得很困惑,不知该如何解决问题。最终,咨询过律师后,小莹在父母的帮助下,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小琪侵犯了小莹的什么权利?
(2)如果你是小莹,你会采取哪种解决方式?为什么?
著作权(发表权、署名权、复制权、发行权)
无法协商和解
调解无效
商事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小琪认为小莹小题大做,不太可能会与小莹订立仲裁协议
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
探究与分享 P85
1、含义
俗称“打官司”,它是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
2、地位
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
人民法院:审判机关
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机关
都是司法机关。
一、诉讼及其特点
3、特点
公权性 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
程序性 人民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解决纠纷
强制性 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终局性 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终局的
“诉,告也。”诉=言+斥,可以指排斥对方的言论,即“控诉”、“告发”、控告对方;
“讼,争也。”讼=言+公,可以指将双方各执一词而相持不下的争辩、纠纷等提交公共权力机构,由其作出公平公正的裁断。
1.调解往往是解决纠纷的优先选择(P82)
2.仲裁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有效途径(P84)
3.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P85)
4.人民调解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第一道防线”)
5.诉讼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最后一道防线”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必修3:P104)
社会救助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必修2:P53)
相关链接与归纳提升
1.不能说哪种解决方式是最佳途径、最好方式或首要选择;
2.多元方式各有优势和特点,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使用。
4、要求:
含义:用于调整诉讼法律关系,规范诉讼活动与程序的法律。
类型:针对不同的诉讼类型,我国分别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严格依法进行
诉讼法
一、诉讼及其特点
注意:
民法典≠民事诉讼法
行政法≠行政诉讼法
刑 法≠刑事诉讼法
实体法
——是指规定具体权利义务内容或者法律保护的具体情况的法律。
主要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等。
程序法
——是指规定以保证权利和职权得以实现或行使,义务和责任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为主的法律。
主要包括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等。
知识拓展:实体法与程序法(根据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
民法典: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
行政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是否侵犯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的合法权益的法律。
刑法: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犯什么罪,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
民事诉讼法—是规定处理民事案件的程序法。
行政诉讼法—是规定处理行政争议案件的程序法。
刑事诉讼法—是规定处理犯罪案件的程序法。
关系:程序法是正确实施实体法的保障。
【易混易错】:诉讼与仲裁的区别
诉讼 仲裁
管辖方式 强制管辖 协议管辖
仲裁庭或审判庭组成方式  当事人不能选择审判庭的组成方式和审判员 约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并自主选定或者委托指定仲裁员
审理方式 实行公开审理 注重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一般实行不公开审理
审判制度 两审终审制,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可以上诉或者申诉 一裁终局制度,商事仲裁与诉讼二选一,劳动争议必先仲裁才可诉讼
诉讼的主要类型

1.诉讼分为哪几类?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2.三类诉讼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
1、类型
(1)民事诉讼旨在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民告民)
(2)行政诉讼旨在审理行政案件,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民告官)
(3)刑事诉讼旨在审理刑事案件,准确、及时地查明案件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证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自诉:民告民;公诉:官告民)
拖欠借款、工资、遭受辱骂、房屋受损、合同违约、诉讼离婚
城管、工商、知识产权局、食药监、税务
二、诉讼的主要类型
材料一: 陈某在小区散步时看见一条狗很可爱便去逗引,结果被狗咬伤,陈某要求狗的主人石某赔偿其医疗费、营养费、误工费等共计1万元。但石某认为,如果陈某不主动逗狗,狗是不会咬他的,因此不同意赔偿。陈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石某赔偿其相应损失。
材料二:张某从某县山区的居民处收购了无合法来源的王锦蛇,准备高价销售用以牟利。被县林业局执法人员查获,县林业局以王锦蛇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张某未办理《野生动物经营许可证》为由,认定该行为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决定依法没收完王锦蛇,并对张某给予罚款处罚。张某认为,县林业局作出行政处罚的主要证据不足,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该行政处罚决定。
材料三:某日下午华某携带水果刀窜至某中学附近小巷,将学生常某拦住,采取威胁、殴打等手段,将常某的手机和运动手表抢走后,被公安机关抓获。侦查终结后,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至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经审查,以抢劫罪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要求追究华某的刑事责任。
人民检察院以抢劫罪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属于刑事诉讼
诉讼目的是解决涉嫌犯罪的华某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
对林业局的处罚提起诉讼,属于行政诉讼
诉讼目的是解决县林业局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撤销行政处罚决定)
该案是人身伤害案,属于民事诉讼
诉讼目的是解决陈某和石某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
探究与分享 P86
下列案例中提到的诉讼有什么区别?
诉讼类型 诉讼目的 提起诉讼的主体
民事诉讼 (民事案件) 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 (民告民) 双方当事人均可提起
行政诉讼 (行政争议案件) 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 (民告官) 主要由行政相对人提起, 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
刑事诉讼 (犯罪案件) 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 (自诉:民告民;公诉:官告民) 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自诉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2. 诉讼主要差异:
三种类型的诉讼最主要区别在于诉讼目的和提起诉讼的主体不同。
它们在案件性质、诉讼目的、提起诉讼的主体、诉讼内容和程序、适用法律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依照相关法律规定,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
自诉:是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了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
行政相对人: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机关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权益受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影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P87名词点击
P86相关链接 案例3:某日下午,华某携水果刀窜至某中学附近小巷,将学生常某拦住,采取威胁、殴打等手段,将常某的手机和运动手表抢走,后被公安机关抓获。侦查终结后,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至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经审查,以抢劫罪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要求追究华某的刑事责任。
假设华某损坏了常某的手机和运动手表,在诉讼中常某可要求华某赔偿吗?
常某在刑事诉讼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
(1)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以上:由于这种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是在刑事诉讼中提出并附带解决的,因此称作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P87相关链接2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赔偿:只赔偿物质损失,不赔偿精神损失。
前提:身体受损或者财物受损。
牢要坐+钱要赔
区别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
案件性质 民事案件 行政案件 刑事案件
诉讼目的 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 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 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和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
提起诉讼主体 双方当事人都可以提起诉讼 只能是由行政相对人提起诉讼,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 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诉讼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举证原则 谁主张谁举证(过错、无过错) 行政机关负有举证责任 公诉人举证,但被告可以提出有利自己的证据辩护
适用法律 主要适用民法典和民事诉讼法 主要适用行政法律、法规和行政诉讼法 主要适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
联系 ①都是由人民法院主持,刑事审判权、行政审判权、民事审判权都由人民法院统一行使。 ②都是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活动,都有利于正确解决纠纷,实现公平正义。 【知识拓展】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的主要区别
思考:对行政处罚不服,是否可以申请仲裁?
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复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是法院应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请求,通过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的方式,解决特定范围内行政争议的活动。
行政裁决:是指行政机关或法定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律授权,对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特定的民事纠纷(争议)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调解又称为“政府调解”,是由国家行政机关进行的调解。主要适用于民事纠纷或轻微刑事案件中的纠纷。
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解决的是行政争议。
行政裁决、行政调解解决的是民事纠纷。
知识拓展:公益诉讼
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职能。
公益诉讼一般分为行政公益诉讼、民事公益诉讼、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公益诉讼案件范围:
●生态环境领域:主要指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破坏生态类的情形,以及导致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污染等污染环境类情形。
●资源保护领域:主要指土地、矿产、林地、草原等资源受到侵害的情形。
●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主要指食品安全、化妆品卫生和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的研制、生产、流通、使用方面侵害国家或者公共利益的情形。
●国有财产保护领域:主要指经营性、行政事业性、税收类、费用类、罚没类、财政补贴类、社会保障类等国有财产受到侵害流失的情形。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领域:主要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流失、土地闲置、违法使用土地、违法审批等情形。
●其他:包括侵害英雄烈士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等情形。
解析三大诉讼
诉讼的主要类型
诉讼及其特点
1、诉讼(含义、地位)
2 、诉讼的特点
3、法律依据
1、类型
2、主要区别
公权姓
程序性
强制性
终局性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
诉讼目的不同
提起诉讼主体不同
思维清障
1.到法院打官司是一件丢人的事情。
矫正:诉讼是当事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手段,是法律赋予的权利。
2.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民事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
矫正: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
3.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体现了诉讼具有强制性。
矫正: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体现了诉讼具有公权性。
4.行政诉讼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
矫正:民事诉讼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
5.任何刑事诉讼都可以由当事人提起诉讼。
矫正:刑事诉讼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自诉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易错易混】
1.(2024全国甲卷) 行政复议是通过行政复议机关解决“民告官”行政争议的法定救济途径和行政机关自我纠错的层级监督制度。2023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扩大了申请行政复议的范围,在行政复议审理程序方面增加了申请人的参与权和自主权。上述修订旨在( )
①监督和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②助力行政复议机关高效履行行政职责
③方便行政复议申请人参与行政机关的民主决策
④引导人民群众通过非诉讼方式维护其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解析】①④: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扩大了申请行政复议的范围,在行政复议审理程序方面增加了申请人的参与权和自主权。上述修订旨在引导人民群众通过非诉讼方式维护其合法权益,监督和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①④正确。
②:材料强调监督和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未涉及行政复议机关高效履行行政职责,②错误。
③:行政复议是“民告官”,申请人是在进行民主监督,而不是参与行政机关的民主决策,③错误。
【直击高考】
2.(2024安徽高考13)甲公司在生产一款美容产品时,未经许可使用了乙公司的注册商标,该产品包装盒上的色彩和图形设计也与乙公司的同款产品相似。当地监管部门接到举报后,经查实,对甲公司的违法经营行为进行了处罚。本案中,甲公司( )
①侵犯了乙公司的知识产权
②侵犯了乙公司的名称权
③如不服处罚,可提起民事诉讼
④实施了混淆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解析】①④:材料中指出甲公司未经乙公司允许使用了乙公司的注册商标,且甲公司商品包装盒上的色彩和图形设计也与乙公司的同款产品相似,在本案中,甲公司实施了混淆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侵犯了乙公司的知识产权,①④正确。
②:企业名称权则是指企业依法对其登记注册的名称所享有的权利,而题干甲公司侵犯的是乙公司的知识产权,②不选。
③:材料中指出当地监管部门对甲公司进行了处罚,如不服处罚,可提起行政诉讼,而不是民事诉讼,③不选。
【直击高考】
C
3.(2023湖南)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公益诉讼制度捍卫公共利益,从顶层设计到实践落地,从局部试点到全面推开,受到广泛关注。以下案例属于公益诉讼范畴的是( )
①某医疗科技公司诉某健康科技公司名誉权纠纷案
②陈某在某世界自然遗产地“金顶摩崖”刻字案
③孙某与某通信公司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纠纷案
④罗某侵害抗美援朝“冰雕连”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②:陈某在“金顶摩崖”刻字不仅对文物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该地的整体生态环境,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因此该案件属于公益诉讼范畴,②符合题意;
④:罗某侵害抗美援朝“冰雕连”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公然反对和践踏,破坏社会公共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因此该案件属于公益诉讼范畴,④符合题意;
①:①中的民事主体都是公司,涉及的是企业的名誉权纠纷,不涉及公共利益问题,与题意不符;
③:③中的民事主体是个人与公司,涉及的是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纠纷,不涉及公共利益问题,与题意不符。
【直击高考】
4.(2021年6月浙江高考题37)某日城管部门执法人员巡查时发现某酒店厨余垃圾分类不规范,责令整改。该酒店未按期整改,被城管部门处以5000元罚款。酒店若不服可以( )
①提起行政诉讼
②起诉,法院可以接收酒店的诉状
③申请仲裁
④免费申请行政复议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
【解析】
①④:酒店对城管部门作出的行政行为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或申请行政复议,①④正确。
②:对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应当一律接收诉状,②错误。
③:城管和酒店在厨余垃圾处理问题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不是平等主体,不适用仲裁制度,③不符合题意。
【直击高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