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天一小高考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鹤壁市天一小高考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天一小高考2024—2025学年(下)高三第三次考试
地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职住比即特定区域的就业人数与居住人数之比,比值越接近于1,区域职住关系越平衡。合肥市是近30年来我国GDP增速最快的城市,形成了“芯屏汽合、集终生智”的产业集群。2023年,合肥市新增人口约22万,位居全国26个万亿元城市的首位。下图示意2010年和2020年合肥市主要功能区职住比情况(环路包围区域为合肥市中心),据完成下面小题。
1. 2010—2020年,合肥市( )
A. 居住和就业密度整体均较高 B. 居住高密度区位于市中心的外部
C. 居住和就业郊区化现象显现 D. 东南方向居住增长快于就业增长
2. 合肥市就业密集区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 多核心模式 B. 均匀分布
C. 扇状模式 D. 中心圈层状、西南轴带式
3. 2010—2020年合肥市始终未出现严重的职住分离现象,主要得益于( )
A. 政策有力引导 B. 产业优化升级 C. 环境保护加强 D. 人口增速加快
研究发现,与拉尼娜年相比,厄尔尼诺年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生成位置整体上偏东、偏南且强度较大,但频次偏少(见图)。据完成下面小题。
4. 与厄尔尼诺年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频次偏少相关的现象是( )
A. 低纬信风的势力增强 B. 中东太平洋表层水温降低
C. 赤道低压带气压降低 D. 西太平洋大气对流受抑制
5. 厄尔尼诺年热带气旋的生成位置整体偏东、偏南,可能会造成热带气旋( )
A. 进入我国南海的频次增加 B. 更易转向至低纬度地区
C. 温暖洋面吸取更多能量 D. 从生成到登陆时间缩短
普达措国家公园位于横断山脉高寒峡谷区北段,海拔3200-4159米,保存着大片以长苞冷杉为优势种的寒温性针叶林,同时受高原季风气候影响,形成具有明显季节性的雪被(积雪)。表1示意普达措国家公园不同发育阶段长苞冷杉的密度与地形因子的相关系数,正值代表正相关,负值代表负相关,数值的绝对值越大代表相关性越强。据完成下面小题。
发育阶段 海拔 坡度 凹凸度
幼树 0.16 -0.41 0.08
中树 0.07 -0.30 -0.08
成树 0.27 0.04 0.34
注:凹凸度是由某样地的平均海拔与相邻样地的平均海拔的差决定的。
6. 不同发育阶段的长苞冷杉中最可能集聚分布的是( )
A 幼树和中树 B. 中树和成树 C. 幼树和成树 D. 幼树、中树和成树
7. 幼树密度与坡度呈显著负相关,主要是由于坡度较大不利于( )
A. 接受光照 B. 热量储存 C. 径流产生 D. 土壤发育
8. 地形较凹区域土温过低从而不利于树种更新,其土温过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太阳辐射强度小 B. 积雪覆盖时间长
C. 土壤水分含量大 D. 大风天气频率高
陇西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西南部,自古以来以传统农业为主,目前仍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小规模耕作。下图示意陇西县农业劳动力代际变迁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据完成下面小题。
注:农业生产指种植农作物的生产活动,数值越大,代表该年龄段劳动力在该项因素(如目前耕地数量)上对农业生产的贡献越大。
9. P曲线最可能代表( )
A. 务农年限 B. 耕种熟练度 C. 农作物识别种类 D. 犁地工具数量
10. 针对农业劳动力代际变迁特点,陇西县应采取的应对策略有( )
①加快乡村振兴,提升农业劳动力素质②加大粮食补贴力度,鼓励扩大粮食种植规模
③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④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世纪50年代以后,濑户内海地区(位置见图)成为日本重化工业基地,后因工业污染、产业衰退等问题而衰落。2010年当地开始举办国际艺术祭,邀请知名艺术家以濑户内海各岛为主题创作艺术作品,并通过相关艺术主题把各岛的艺术作品串联成独特的旅游资源,游客持续涌入,濑户内海地区重获新生。据完成下面小题。
11. “濑户内海式气候”是当地吸引游客重要因素,其特点是( )
A. 雨热同期 B. 四季分明 C. 温暖少雨 D. 细雨绵绵
12. 20世纪50年代重化工业的发展为后来的海岛旅游提供了( )
A. 广阔的市场 B. 便利的交通 C. 深厚的历史 D. 较高的知名度
13. 濑户内艺术祭将相关联的艺术作品分散于各岛屿的主要目的是( )
A. 降低游客集中度 B. 增强海岛特色
C. 提升服务质量 D. 扩大游览范围
湖水温跃层是指湖水温度在垂直方向上发生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不连续面。图1示意温跃层的结构,a点和b点分别是温跃层的上界和下界,a点和b点的深度差是温跃层厚度,a、b两点对应的温度差值除以温跃层厚度就是温跃层强度。图2示意6月、8月和9月青海湖温跃层特征的变化。据完成下面小题。
14. 8月青海湖温跃层厚度和强度均最大,主要是由于( )
A. 表层水温最高 B. 底层水温最低 C. 太阳辐射最强 D. 径流注入最多
15. 温跃层深度与水体透明度关系密切,具体表现及主要影响因素为( )
A. 呈正相关,太阳辐射的透过率 B. 呈正相关,水体垂直对流状况
C. 呈负相关,太阳辐射的透过率 D. 呈负相关,水体垂直对流状况
16. 9月青海湖温跃层深度最大,主要原因有( )
①风力增强②表层水温降低③湖水深度最大④水体透明度增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糖业在越南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越南甘蔗含糖量普遍不高,单产低,种植面积未达到规划目标,导致原料蔗供应紧张。近年来,我国广西边境县市积极采取“走出去”策略发展甘蔗生产,与越南合作种植甘蔗,中方提供蔗种、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等生产物资,并派专家指导当地农民掌握种植技术;越方则提供土地和人工,按照中方的技术和管理要求种植,过境原料蔗的种植面积和数量逐年增长。下图示意越南及周边地理事物。
(1)简述越南种植甘蔗的不利气候条件。
(2)分析越南农民种植甘蔗积极性低的主要原因。
(3)说出为加强中越跨境甘蔗种植合作,两国政府应采取的保障措施。
(4)为促进中越两国蔗糖产业的发展,说明两国还应加强的合作领域。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察汗淖尔距北京直线距离260千米,是华北地区现存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也是上百种鸟类迁徙的中转站和繁殖场所,周边分布着10万亩天然草场。近年来,察汗淖尔湖面严重萎缩,湖底大量细颗粒沉积物裸露,在风力作用下,易形成盐尘暴。湖底植被覆盖和盐结皮(易溶性盐分与地表土壤颗粒结晶胶结形成土壤盐结皮,盐结皮具有含盐量高、硬度大等特点)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盐尘暴,但是随着湖泊生态的持续恶化,盐尘暴仍呈加重趋势,所以恢复湖泊面积才是防治察汗淖尔盐尘暴的根本措施。下图示意察汗淖尔的地理位置和流域范围。
(1)春季为一年中察汗淖尔盐尘释放风险最大季节,分析其原因。
(2)简述察汗淖尔干涸湖床盐结皮形成的过程。
(3)提出抑制察汗淖尔湖面萎缩的有效对策。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同德石藏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地处青藏高原,是黄河上游面积最大的典型丹霞地貌景观,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的丹霞地貌区。石藏丹霞地貌的成景地层为古近纪紫红色巨厚层状砂砾岩。下图示意石藏丹霞地貌区某研究区近南北向地层剖面,其中①~③层紫红色细粒砂岩为最老的岩层,地貌以丹霞崖壁、顺层凹槽及竖向洞穴为主;④~⑨层以紫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为主,主要发育低矮的丹霞低山和丘陵地貌;⑩~ 层以灰紫色砾岩、含砾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为主,主要发育赤壁丹崖、尖峰、石墙、石柱、沟谷等丹霞地貌,为区内丹霞地貌主要发育层位。
(1)推断岩层堆积阶段后该区域地壳运动的特点。
(2)简析④~⑨岩层主要发育丹霞低山和丘陵地貌的主要原因。
(3)简析高海拔环境对石藏丹霞地貌形成的影响。
天一小高考2024—2025学年(下)高三第三次考试
地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题答案】
【答案】1. C 2. D 3. A
【4~5题答案】
【答案】4. D 5. C
【6~8题答案】
【答案】6. C 7. D 8. B
【9~10题答案】
【答案】9. D 10. B
【11~13题答案】
【答案】11. C 12. B 13. D
【14~16题答案】
【答案】14. A 15. A 16.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越南属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易引发洪涝、倒伏等灾害,不利于甘蔗正常生长和糖分积累;受台风影响较多,强风和暴雨易造成农田受损,降低甘蔗产量和品质;旱季也可能出现干旱天气,导致甘蔗生育期水分不足,影响生长。
(2)单产和含糖量不高,收益相对较低,难以与其他经济作物竞争;受自然灾害影响,产量和品质不稳定,农民面临较高的风险;缺乏先进的种植与管理技术,投入成本较高,而市场价格波动大,农民收益难以保障。
(3)简化跨境运输和通关手续,签订跨境农业合作协议,降低原料蔗跨境流通成本和风险;改善边境地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为跨境甘蔗种植和运输提供便利条件;提供种植技术培训、农业机械与生产资料补贴,推行农业保险和信贷支持,降低农户生产风险;建立跨国合作的蔗糖收购与价格保障机制,增强农民信心。
(4)甜菜育种与良种选育,提升甘蔗品种的抗病虫害和高糖性状;蔗糖加工、深加工技术与设备的研发与交流,提高糖的附加值和品质;品牌与市场推广合作,拓展国内外糖产品销售渠道;农业服务与信息共享,如农业科研、气象服务、病虫害预警等,进一步提升蔗糖产业整体水平。
【18题答案】
【答案】(1)察汗淖尔属于大陆性季风候,冬季地表冻结,基本没有盐尘释放风险;夏秋季节降水补给较多,察汗淖尔水面能够得到一定恢复,盐尘释放风险小;春季气候干旱,地表物质疏松,大风天气多,释放盐尘的风险最大。
(2)湖水干涸过程中蒸发浓缩,可溶性盐分与湖床出露的松散沉积物胶结;高含盐量的地下水在强烈蒸发作用下盐分向湖床表面聚集,逐步形成覆盖在湖床表面的盐结皮。
(3)减少引河灌溉水量,增加入湖水量;通过生态补水,恢复湖面;两省区统筹管理,建立察汗淖尔保护区,完善保护体系。
【19题答案】
【答案】(1)在紫红色砂砾岩等地层堆积完成后,该区经历了持续且强烈的隆起、断裂等地壳运动。其主要特征是岩层整体向上抬升并倾斜,局部还出现断层,使得地表产生高差,为后期的流水和风化侵蚀创造了条件。
(2)④~⑨层以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为主,岩性较为松软,抗风化和侵蚀能力弱;在外力(流水、风化等)作用下更易被削蚀,从而形成起伏较低的丹霞低山与丘陵地貌。
(3)石藏地区高海拔环境中,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冻融作用强烈,加之植被覆盖稀疏,地表岩层更易受到机械风化和流水下切的作用,因而加速形态各异的崖壁、山峰、石柱和谷地等丹霞景观的塑造与发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