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云南省怒江州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地理试卷
(测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16小题,每题3分。每题下面都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2023年9月23日至2023年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30°N)举行。开幕式于2023年9月23日晚8点在杭州市奥体中心主体育场举行。完成下面两题。
1.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开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巴黎(东一区)繁星满天 B. 旧金山(西八区)旭日东升
C. 纽约(西五区)夕阳西下 D. 里斯本(中时区)烈日当空
2.杭州亚运会结束当天,杭州正午太阳高度约为 (  )
A. 52° B. 56° C. 60° D. 90°
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区域简图,其中箭头示意我国某种资源输送线路和方向。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图中运输线路所输送的资源最可能是 (  )
A. 棉花 B. 磷矿石 C. 淡水 D. 工业制成品
4.下列关于中线与东线输送物质质量优劣的比较与主要影响因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中线优于东线源地环境 B. 东线优于中线源地环境
C. 中线优于东线沿途环境 D. 东线优于中线沿途环境
5.与中线方案相比,东线方案最大优势是 (  )
A. 工程量小 B. 利于资源保质
C. 路程较短 D. 所经区域人口稠密
读“某半球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
6.图中洋流(  )
A. ①④的形成受东南信风影响 B. ②③的形成受盛行西风影响
C. 中高纬度海区大陆西岸为暖流 D. 在中低纬度海区呈逆时针流动
7.图中(  )
A. 甲海区风急浪高 B. 乙处污染物不易扩散
C. 丙地常年温暖干旱 D. 丁处多海雾影响航行
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如图示意南水北调工程部分线路。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  )
A. 运营成本低,水质好 B. 运营成本高,水质差
C. 运营成本低,水质差 D. 运营成本高,水质好
9.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受水地区(  )
A. 地表径流明显增加 B. 生态用水完全解决
C. 地表沉降逐渐缓解 D. 地表水质不断下降
我国某市“因煤而兴,缘煤而建”,前期经济发展主要围绕煤炭产业进行,现被列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2000年后开始转型升级,发展方式随之发生改变。下图示意该市城乡聚落演变过程。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0.阶段二时期,该地矿业城镇处于 (  )
A. 兴起期 B. 繁荣期 C. 衰退期 D. 新生期
11.该市煤炭资源开采,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  )
A. 地表塌陷 B. 酸雨现象 C. 全球变暖 D. 雾霾增加
12.该城市转型之路,合理的是 (  )
①加大机械化,开采深层煤 ②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火电基地
③加强生态建设,发展旅游业 ④加大职工培训,发展新的产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图为马达加斯加岛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3.关于甲、乙、丙三地年降水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乙>甲,乙地位于暖湿信风的迎风坡,甲地处于背风坡
B. 乙>丙,乙地受暖流影响增湿明显,丙受寒流影响减湿明显
C. 甲>丙,甲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较长,丙地受副高控制时间较长
D. 甲、丙两地年降水量虽有不同,但雨季时间相同
14.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河流域耐旱植物常见 B. b河流域植被为热带草原
C. a河流速较b河快 D. a河水位季节变化小于b河
2013年我国首次界定了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并根据资源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明确了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黑龙江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下图“为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5.关于大兴安岭地区被划分为衰退型城市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
A. 生态环境压力大 B. 经济发展后劲足
C. 森林资源锐减 D. 科技发展水平低
16.关于促进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建议合理的有 (  )
①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 ②优化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
③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支柱产业 ④积极发展特色服务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2分)
17.(1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呼伦湖是地处内蒙古东北部、大兴安岭以西的断陷构造湖,其中西岸湖蚀崖分布着大量的湖蚀洞。湖区盛行西北风,西岸地势陡峭,东岸地势平坦,多沙丘分布。图8为呼伦湖及MN-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1)指出湖蚀平台、湖蚀洞、湖蚀崖三种地貌的形成顺序,并简述其演化过程。
(2)据图文材料,推测呼伦湖东岸沙丘的形成过程。
18(16分).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海洋表面(寒流)被冷却饱和而形成。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很容易形成海雾。读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说出②海域容易出现海雾的理由。
(2)简述P地冬季多降水的主要原因。
(3)图中海域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分析该渔场形成的有利条件。
19(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黄土高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秦岭横贯陕西省南部,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左图为为我国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段称为“地上河”。右图中渭河河段为地上河。
(1)分析黄土高原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2)试从地理角度评价秦岭对陕西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3)简述人类活动对右图中渭河河段地上河形成的影响。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开幕式时间为北京时间2023年9月23日晚8点,巴黎(东一区)此时为13点,不是繁星满天,A错误;旧金山(西八区)此时是4点,太阳还未升起,B错误;纽约(西五区)此时是7点,是清晨,C错误;里斯本(中时区)此时是12点,烈日当空,D正确。
2.【答案】B
【解析】2023年10月8日杭州亚运会结束,太阳直射点大约4天移动1°,从9月23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到10月8日共计15天,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约为4°S,杭州正午太阳高度=90°-(30°+4°)=56°。故选B。
3.【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线路输送的资源是淡水资源,属于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C正确;棉花主产区不在南方地区,运输的线路也不需要通过中东线运输,其运载较为方便,A错误;磷矿石在图中以南区域分布稀少,且北京天津等地工业迁移,对磷矿石需求少,B错误;环渤海地区工业发展,工业制成品多且质量更好,D错误。
4.【答案】A
【解析】从源地上看,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是由丹江口水库调水,东线从长江下游调水,丹江口水库水质更加清洁,受到人类活动影响小,因此更优,且源地环境更优美,而东线源地区域内人口较为密集,人类活动频繁,因此水质较差,环境也较差,A正确,B错误;从沿途环境看,中线和东线均经过华北平原地区,由南方向北方过渡,自然环境差异小,因此两者差异不大,CD错误。
5.【答案】A
【解析】中线所经过区域,地势起伏相对较大,工程量较大,建设成本较高,而东线方案经过的是距离海洋较近的平原地区,地势低平,起伏很小,修建更易,且利用原有的京杭大运河输水,工程量较小,A正确;跨流域调水工程使用的工程措施差异很小,对水资源的保质差异也不明显,B错误;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调水,而东线从长江调水,路程中线较短,C错误;东线所经过区域人口稠密,受到的影响较大,是劣势不是优势,D错误。
6.【答案】C
【解析】根据海陆分布可知,该图为北半球洋流分布图。①大部分为中纬度地区,受盛行西风影响,④为北赤道暖流,受东北信风影响,A错误;②为北太平洋暖流,受盛行西风影响,③为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受季风环流影响,B错误;根据图中洋流分布可归纳出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陆西岸为暖流,在中低纬度海区呈顺时针流动,C正确,D错误。
7.【答案】D
【解析】甲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风浪小,A错误;乙处有洋流流经,利于污染物的扩散,B错误;丙地常年受西风和暖流影响,降水多,C错误;丁处为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影响航行,D正确。
8.【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东线工程于我国东部地区,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自南向北至华北地区,东部地区人口、城市密集,水污染较为严重,故东线工程水质较差,B、C错;中线工程基本可自流供水,运营成本低,水源地水质较好,A正确,D错误。
9.【答案】C
【解析】接受调水后,北京受水地区地表径流增加,用水紧张的状况得到缓解,下渗增加,从而地下水得到回补,进一步减轻地面沉降,改善生态环境,C正确;但是由于用水量较大,地表径流不会明显增加,A错误;生态用水不可能完全解决,B错误;地表水质不断改善,D错误。
10.【答案】C
【解析】阶段二时期,人口、产业等要素都从矿业城镇迁往主城区,说明该地矿业城镇煤炭资源渐趋枯竭,城镇人口减少,产业规模缩减,处于衰退期,C正确;阶段一人口、产业等要素迁往矿业城镇,说明矿业城镇因煤而兴,处于繁荣期,阶段三经转型升级后,矿业城镇有了新的支柱产业又得以发展起来,处于新生期,ABD错误。
11.【答案】A
【解析】煤炭资源开采,形成地下采空区,可能导致地表塌陷,A正确;酸雨现象、全球变暖、雾霾天气增加都是煤炭消费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与煤炭开采无关,BCD错误。
12.【答案】B
【解析】该市煤炭资源枯竭,无法继续增加煤炭资源产量,包括深层煤炭资源,①错误;该市列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说明煤炭资源接近枯竭,不宜发展以煤炭为燃料的火电基地,②错误;煤炭开采和利用,导致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转型时要加强生态的修复和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业可转变发展方式,使经济可持续发展,且对生态更友好,③正确;该地产业工人多,可加大职工培训,提升员工技能,发展新的产业,④正确。故选B。
13.【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甲降水量为2000—2500mm,乙降水量为1500—2000mm,丙降水量为0—500mm,A错误;丙地不受寒流影响,B错误;甲地纬度位置较低,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较长,降水较多,丙地受副高控制时间较长,降水较少,甲地降水量多于丙地,C正确;甲地雨季长、丙地雨季短,两地同为雨季时间可能不相同,D错误。
14.【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a河流位于马达加斯加岛西部,为热带草原气候,流域内主要为热带疏林草原带,耐旱植物常见,A正确;b河流域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为非地带性的热带雨林植被,B错误;ab两河流落差差异较小,但a河流流程更长,流速更慢,C错误;a河降水季节分配不如b河均匀,水位季节变化大于b河,D错误。
15.【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大兴安岭地区森林资源丰富,为森工城市,科技发展水平低,由于森林过度砍伐,森林面积减小,森林质量下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经济增长乏力,发展后劲不足,大兴安岭地区被划分为衰退型城市,ACD正确、B错误。故选B。
16.【答案】B
【解析】实现产业多元发展,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黑龙江省众多资源型城市首先应该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其次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同时还应加强环境整治,加强环境管理,发展特色产业,最终实现产业多元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②③④正确;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会破坏森林资源,①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1)湖蚀洞、湖蚀崖、湖蚀平台石质湖岸在湖水的侵蚀下,形成湖蚀洞湖蚀洞的顶部坍塌后形成湖蚀崖底部进-步侵蚀,形成湖蚀平台
(2)东岸湖底地势较平坦,东部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此堆积;冬季枯水期时水位下降,湖盆裸露;强劲的西北风携带裸露湖盆和沿岸的沙粒向东南移动;受湖岸地形阻挡,挟沙能力下降,堆积形成。
18.【答案】(1)②海域是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海雾。
(2)P地冬季吹西北风,西北风经日本海海面后,补充了大量水汽,遇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又因P地受暖流的影响,湿度增大,故P地冬季多降水。
(3)北海道渔场位于温带浅海大陆架地区,又位于寒流和暖流的交汇处,浮游生物繁盛,鱼类的饵料多。
19.【答案】(1)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沟谷众多,地表起伏大;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有利影响:秦岭使得南北的气候、植被、农产品差异大,利于省内优势互补,便于协作发展;可依托秦岭的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
不利影响:秦岭海拔高,地势起伏大,导致南北交通不便,阻碍南北交通联系。
(3)黄土高原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渭河北岸支流多来自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黄河渭河河口下游)修建水利枢纽抬高水位,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淤积,抬高河床;为防止河水外泄,两岸修建大堤;泥沙持续堆积,河床和大堤持续加高,导致河床高于两岸地面,形成地上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