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第I卷 选择题(共5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常温下为无色液体,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X与Z同主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ZB. 简单离子半径大小:Z>X>YC. W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比Z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D. X、W形成的某化合物可用作自来水消毒剂2.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在强酸性溶液中:、、、B. 加入铝粉有大量氢气产生的溶液中:、Mg2+、、C. 酸性溶液中:Fe3 、I-、、D. 滴入酚酞显红色的溶液中:、Cs+、CH3COO-、Cl-3.下列不属于碱金属单质的通性的是( )A. 硬度小、密度小 B. 熔点较低C. 颜色均为银白色 D. 导热、导电性能强4.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 根据硝酸属于强酸,预测磷酸也属于强酸B. 根据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硫,预测盐酸的酸性强于硫酸C. 根据钾的金属性强于钠,预测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容易D. 根据溴水能和碘化钾溶液发生反应,预测溴水也能和氯化钾溶液反应5.已知离子的氧化性:Fe3+>,离子的还原性:S2->I->Fe2+,向FeCl3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溶液颜色不是因发生化学变化而改变的是( )A. SO2 B. Na2S C. KI D. CuSO46.下表物质与其所含化学键类型、所属化合物类型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7.Sr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可导致白血病。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的质子数为38 B. 的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差为11C. 和互为同位素 D. 可能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物质8.龙泉剑是我国第一把铁剑,它的锻造技艺记录于《越绝书》《天工开物》等典籍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越绝书》中记载“洗沙”后得到红棕色铁矿石,该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B. 《天工开物》中记载将铁矿石、木炭等置于炉内,风箱鼓风,便产生铁水,铁水是还原产物C. 铁剑锻造需要“淬火”,从而提高铁剑的硬度,“淬火”中Fe与H2O(g)反应生成Fe(OH)3D. 在剑身上涂油可防止铁剑生锈9.下列物质久置于空气中不容易变质的是( )A. NaOH固体 B. Na2O2粉末 C. Na2SO4粉末 D. 漂白粉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NaHCO3溶液与少量Ca(OH)2溶液反应:HCO+Ca2++OH-===CaCO3↓+H2OB. 稀硫酸滴入Ba(OH)2溶液中:Ba2++OH-+H++SO===BaSO4↓+H2OC. NaHCO3溶液滴入NaHSO4溶液中:HCO+H+===H2O+CO2↑D. 在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Ca2++2ClO-+CO2+H2O===CaCO3↓+2HClO11.有关过氧化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过氧化氢是离子化合物B. 过氧化氢分子只含有极性共价键C. 过氧化氢分子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D. 过氧化氢分子既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又含有极性共价键12.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是( )A. K2S B. NH4Cl C. Al2O3 D. Na2O213.现需配制240 mL 0.1mol/L CuS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称量CuSO4 5H2O晶体6.0 g溶于水,然后配成240 mL溶液B. 称量CuSO4 5H2O固体4.0 g溶于水,然后配成250 mL溶液C. 称量CuSO4固体4.0 g溶于水,然后配成250 mL溶液D. 称量CuSO4 5H2O晶体6.25 g溶于250 mL水中14.如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集气瓶中氯气呈黄绿色 B. 氧气在氯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C. 燃烧过程中,集气瓶口会产生大量白雾 D. 该实验能充分说明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15.3.6 g某物质含有的分子数目为1.204×1023,则该物质的摩尔质量为( )A. 18 g B. 18 g·mol-1 C. 36 g D. 36 g·mol-11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书写不正确的是( )A. 石灰石溶于盐酸:CaCO3+2H+===Ca2++H2O+ CO2↑B. 锌与CuSO4溶液反应:Zn+Cu2+===Zn2++CuC. 铁和稀盐酸反应:Fe+2H+===Fe3++H2↑D. 稀硫酸和NaOH溶液混合:H++OH-=== H2O17.某学者绘制了一种八角星元素周期表,每个八角星代表一个周期(第一周期除外),每个“·”代表一种元素,“”相连代表同族元素。X、Y、Z、R、M为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最内层电子数多一个,且Y为第三周期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原子序数:X>Y>ZZ与M形成的化合物,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 在同一周期中,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D. X、R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中均只含有离子键18.小明家收藏了一尊清末的铝制佛像,至今保存完好,其未被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A. 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B. 铝的氧化物易发生还原反应C. 铝不易被氧化D. 铝易被氧化,但表面形成的一层氧化膜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19.下列物质溶于水,其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NaHCO3===Na++H++ B. (NH4)2SO4===+C. NH4Cl===+Cl- D. Ba(OH)2===Ba2++20.C和CuO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产物有Cu、Cu2O、CO、CO2。若将2.00 g C跟16.0 g CuO混合,隔绝空气加热,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共收集到1.12 L气体(标准状况),生成沉淀的质量为5.00 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Cu的质量为9.6 gB. 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还含有碳C. 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氧化物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D. 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总质量为14.4 g21.标准状况下有①0.112 L水;②3.01×1023个氯化氢分子;③13.6 g H2S气体;④0.2 mol NH3,下列对这四种物质的关系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 体积:①③②④ B. 密度:④①③② C. 质量:①④③② D. 氢原子数:②④③①22.已知反应:4CuO2Cu2O+O2↑,其中Cu2O和Cu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价。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氧元素全部被还原 B. 铜元素全部被还原C. 氧元素部分被还原 D. 该反应中每生成1分子O2,则转移2个电子23.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制取并探究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处湿润的红布条褪色,说明具有漂白性处的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说明中混有气体C. 处浓溶液的作用是除去和气体D. 用的盐酸与足量反应,产生24.同温同压下,质量相同的CO2、H2、O2、CH4、SO2五种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所占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H2>CH4>O2>CO2>SO2B. 所含分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H2>CH4>O2>CO2>SO2C. 所含的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SO2>CO2>O2>CH4>H2D. 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O2>CO2>O2>CH4>H225.将2.32 g Na2CO3、NaOH的固体混合物完全溶解于水,制成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 mol·L-1的盐酸,所加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OA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H+===B. 当加入35 mL盐酸时,产生CO2的体积为224 mLC. 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NaHCO3D. 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0.60 g26.2003年,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推荐原子序数为110号的元素的符号为Ds,以纪念该元素的发现地Darmstadt。下列有关该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为金属元素 B. 其核外电子数为110C. 为过渡元素 D. 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第ⅦB族27.Mg、Al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氢气4.48 L。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Mg、Al共0.2 mol B. 参加反应的HCl为0.4 molC. Mg、Al在反应中共失去0.4 mol电子 D. 若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能产生0.2 mol H228.在同温同压下,a g气体A与b g气体B的分子数相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与B两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a∶bB. 在同温同压的条件下,A与B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为b∶aC. 同质量的A、B两种气体的分子个数之比为b∶aD. 相同条件下,同体积A气体与B气体的质量之比为a∶b二、非选择题(共40分)29.(10分)制冷剂是一种易被压缩、液化的气体,液化后在管内循环,蒸发时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达到制冷的目的。人们曾采用乙醚、NH3、CH3Cl等作制冷剂,但它们不是有毒就是易燃,于是科学家根据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来开发新的制冷剂。根据已有知识,某些元素化合物的易燃性、毒性变化趋势如下:(1)氢化物的易燃性:SiH4>PH3>H2S>HCl,则__________>__________>H2O>HF(填化学式)。(2)化合物的毒性:PH3>NH3,CCl4>CF4;则H2S________(填“>”“=”或“<”,下同)H2O,CS2__________CO2。于是科学家们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含F、Cl的化合物上。(3)已知CCl4的沸点为76.8 ℃,CF4的沸点为-128 ℃,新的制冷剂的沸点范围应介于二者之间,经过较长时间的反复实验,发现了制冷剂CF2Cl2(氟利昂),其他类似的制冷剂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然而这种制冷剂造成的当今某一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但求助于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__________(填字母)变化趋势开发制冷剂的科学思维方法是值得借鉴的。①毒性 ②沸点 ③易燃性 ④水溶性 ⑤颜色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④⑤30.(10分)氯化碘()在药物合成中用途非常广泛,其熔点为33℃,沸点为73℃,遇水易反应。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已略去)制取,制备的反应原理:,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中盛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圆底烧瓶中选用药品为二氧化锰,加热圆底烧瓶,打开活塞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3)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制取的反应在哪一个装置中发生___________。a.戊 b.乙 c.丙 d.丁(5)对于本实验戊装置是否有用,你的观点是?(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31.(8分)已知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分布在三个周期,B、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E原子序数大于C,其中E的简单离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小,C单质极易与常见无色无味液态物质发生置换反应且做氧化剂,短周期中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最强。回答下列问题:(1)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D与A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2)B、C、D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离子符号),写出B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3)E的单质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2.(12分)某课外小组对金属钠进行研究。已知C、D都是单质,F的水溶液是一种常见的强酸。(1)金属Na在空气中放置足够长时间,最终的生成物是(写化学式): ,写出M的用途 。(答一种即可)(2)若A是一种常见金属单质,向溶液中逐滴加入F液至过量,所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3)向集满CO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NaOH浓溶液,立即封闭罐口,易拉罐渐渐凹瘪;再过一段时间,罐壁又重新凸起。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有 、 。(4)某溶液,只可能含有、、、、、、中的某些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B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溶液的体积发生变化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该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 ,其对应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三、计算题(4分)33.现有两份Na2CO3与NaHCO3的混合物X和Y。已知Na2CO3受热难分解,而NaHCO3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1)现取5.00 g混合物X,充分加热后混合物质量减少了0.31 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多少。(2)现取5.00 g混合物Y,充分加热至恒重,把放出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2.00 g沉淀,则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一、单选题1. C 2. D 3.C 4. C 5. D6.B 7.B 8.C 9.C 10.C11.D 12.B 13.C 14.B 15.B16.C 17.C 18.D 19.C 20.A21.D 22.B 23.C 24.C 25.D26.D 27.A 28.B二、填空题29.【答案】(1)CH4 NH3(2)> > (3)CFCl3或CF3Cl 使大气臭氧层出现空洞 A30.【答案】(1)分液漏斗(2)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MnO2(3)干燥剂或除去Cl2中的水蒸气(4)d(5)是/有用,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丁装置31.【答案】(1)第三周期第IA族 (2) (3)32.【答案】(1)Na2CO3 造纸或作洗涤剂(2)溶液中逐渐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且不断增加,然后又由多到少最后沉淀消失(3) (4)H+、Al3+、、Cl- 1∶1∶2∶6三、计算题33.【答案】(1)4.16 g (2)67.2%【解析】(1)则=,解得m(NaHCO3)=0.84 g,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5.00 g-0.84 g=4.16 g。(2)2NaHCO3Na2CO3+H2O+CO2↑,Ca(OH)2+CO2===H2O+CaCO3↓,由此得关系式:2NaHCO3~CO2~CaCO3设原混合物中含NaHCO3质量为x=,解得x=3.36 g,则w(NaHCO3)=×100%=67.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