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课时3世界的地形 知识点梳理(学生版+教师版)2025年中考地理湘教版一轮专题复习(甘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课时3世界的地形 知识点梳理(学生版+教师版)2025年中考地理湘教版一轮专题复习(甘肃)

资源简介

课时3 世界的地形
海拔与相对高度示意图
1.海拔: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又称为绝对高度(图中A点的海拔为1 200米,B点的海拔为200米)。
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图中A、B两点的相对高度为1 200米—200米=1 000米),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3.基本类型
地形类型 地形特点 世界陆地地形之最
海拔低于200米,地表起伏小 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高原 海拔高于500米,内部起伏小,边缘比较陡峭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海拔高于500米,坡度较陡,沟谷较深,地表崎岖不平 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丘陵 海拔约200~500米,地表有起伏 —
盆地 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海底地形示意图
1.特点
(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等。(同线等高)
(2)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相等。(同图等距)
(3)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2.山体(地形)部位
名称 表示方法 地形特征
山峰(山顶) 等高线闭合,数值由中间向四周逐渐变小 中间高,四周低
洼地(盆地) 等高线闭合,数值由四周向中间越来越小 中间低,四周高
山脊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从山顶到山麓凸起的高耸部分
山谷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山脊之间的低洼部分
鞍部 相邻两个山峰之间的相对低洼部分 呈马鞍形
陡崖 多条等高线重叠处 近于垂直的山坡
3.分层设色地形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丘陵,褐色表示高原、山地,白色表示雪山和冰川。
4.地形剖面图: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今年5月初,几位“驴友”到中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此季节,该地已进入雨季。下图为该地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④处为露营的备选地点)。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
A.自西向东  B.自西北向东南  C.自东向西  D.自东南向西北
2.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思路点拨】
1.河流流向由地势决定,沿山谷由海拔高处流向低处。结合图中指向标可判断出河流的大致流向是自西向东流。
2.5月我国东南部已经进入雨季,降水较多。②处地势平坦开阔,且有一定的坡度,距河流有一定距离,比较适宜露营;①处靠河流太近,地势低洼,一旦河水上涨可能被淹没,不适宜露营;③地处于陡崖下部,有落石危险,不适宜露营;④地位于山顶附近,气温较低,且地势较陡,不适宜露营。
【点睛】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气温计算: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2.“点”“线”“面”的选址
类型 选址
蹦极、攀岩 等高线重叠的陡崖处
瀑布 一般形成在山谷、陡崖处,需有河流流经
露营 选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避开河谷(防山洪暴发)、陡崖、陡坡(防崩塌、落石)
漂流 等高线较密集的山谷河流处
登山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攀登更省力、安全
交通线 一般选缓坡,线路与等高线平行,尽量避开陡崖、陡坡
聚落 一般选在地势平坦开阔、距河流较近、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
,                     
(2024天水)图1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2为图1中某地点的景观图。读图完成1~3题。
图1 图2
1.图1所示区域最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
A.丘陵  B.平原  C.盆地  D.山地
2.甲地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
A.3 680米  B.3 600米  C.3 760米  D.3 730米
3.图2景观最可能出现在图1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024白银)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甲村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
4.该图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为( )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山地
5.图中的①②③④四个地点中,最有可能有河流流过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会下降0.6℃。若图中①地的气温为22℃,则②地理论上气温应为( )
A.17.2 ℃  B.26.8℃  C.17.8℃  D.25.2℃
7.(2023武威)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村落甲所在的地形类型为 。
(2)甲村落位于丙村落的 方向;甲村落到丙村落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其实际距离大约是 千米。
(3)如果要在图示两条河流中的A段和B段分别开发水上漂流项目,更惊险刺激的是 段,理由是 。
(4)甲、乙、丙、丁四个村落中,哪个村落未来可能会发展成为城镇?为什么?课时3 世界的地形
海拔与相对高度示意图
1.海拔: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又称为绝对高度(图中A点的海拔为1 200米,B点的海拔为200米)。
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图中A、B两点的相对高度为1 200米—200米=1 000米),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3.基本类型
地形类型 地形特点 世界陆地地形之最
平原 海拔低于200米,地表起伏小 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高原 海拔高于500米,内部起伏小,边缘比较陡峭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山地 海拔高于500米,坡度较陡,沟谷较深,地表崎岖不平 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丘陵 海拔约200~500米,地表有起伏 —
盆地 中部低平、四周高 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海底地形示意图
1.特点
(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等。(同线等高)
(2)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相等。(同图等距)
(3)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2.山体(地形)部位
名称 表示方法 地形特征
山峰(山顶) 等高线闭合,数值由中间向四周逐渐变小 中间高,四周低
洼地(盆地) 等高线闭合,数值由四周向中间越来越小 中间低,四周高
山脊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从山顶到山麓凸起的高耸部分
山谷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山脊之间的低洼部分
鞍部 相邻两个山峰之间的相对低洼部分 呈马鞍形
陡崖 多条等高线重叠处 近于垂直的山坡
3.分层设色地形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丘陵,褐色表示高原、山地,白色表示雪山和冰川。
4.地形剖面图: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今年5月初,几位“驴友”到中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此季节,该地已进入雨季。下图为该地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④处为露营的备选地点)。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A )
A.自西向东  B.自西北向东南  C.自东向西  D.自东南向西北
2.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B )
A.①   B.②   C.③    D.④
【思路点拨】
1.河流流向由地势决定,沿山谷由海拔高处流向低处。结合图中指向标可判断出河流的大致流向是自西向东流。
2.5月我国东南部已经进入雨季,降水较多。②处地势平坦开阔,且有一定的坡度,距河流有一定距离,比较适宜露营;①处靠河流太近,地势低洼,一旦河水上涨可能被淹没,不适宜露营;③地处于陡崖下部,有落石危险,不适宜露营;④地位于山顶附近,气温较低,且地势较陡,不适宜露营。
【点睛】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气温计算: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2.“点”“线”“面”的选址
类型 选址
蹦极、攀岩 等高线重叠的陡崖处
瀑布 一般形成在山谷、陡崖处,需有河流流经
露营 选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避开河谷(防山洪暴发)、陡崖、陡坡(防崩塌、落石)
漂流 等高线较密集的山谷河流处
登山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攀登更省力、安全
交通线 一般选缓坡,线路与等高线平行,尽量避开陡崖、陡坡
聚落 一般选在地势平坦开阔、距河流较近、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
,                     
(2024天水)图1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2为图1中某地点的景观图。读图完成1~3题。
图1 图2
1.图1所示区域最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D )
A.丘陵  B.平原  C.盆地  D.山地
2.甲地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D )
A.3 680米  B.3 600米  C.3 760米  D.3 730米
3.图2景观最可能出现在图1中的( B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024白银)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甲村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
4.该图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为( D )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山地
5.图中的①②③④四个地点中,最有可能有河流流过的是( C )
A.①  B.②  C.③  D.④
6.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会下降0.6℃。若图中①地的气温为22℃,则②地理论上气温应为( A )
A.17.2 ℃  B.26.8℃  C.17.8℃  D.25.2℃
7.(2023武威)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村落甲所在的地形类型为盆地。
(2)甲村落位于丙村落的西南方向;甲村落到丙村落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其实际距离大约是6千米。
(3)如果要在图示两条河流中的A段和B段分别开发水上漂流项目,更惊险刺激的是A段,理由是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河流流速快。
(4)甲、乙、丙、丁四个村落中,哪个村落未来可能会发展成为城镇?为什么?
甲 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地形平坦开阔,发展空间大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