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章 北方地区东北地区示意图1.位置与范围:位于我国东北部,地处中纬度地区;东南部与 接壤,东部、北部与 接壤;南临 海和黄海;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2.自然环境(1)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 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被长白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包围。(2)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具有 的特点(纬度较高,紧邻亚洲北部冬季风源地)。(3)河流:众多,主要有鸭绿江、图们江(中朝界河),黑龙江、乌苏里江(中俄界河),松花江等。(4)土壤:黑土广布,土壤肥沃,适宜耕作。(5)资源:森林、动植物、渔业、湿地、矿产等资源丰富。3.农业(1)发展条件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 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不利条件 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春秋季节易发生低温冻害(2)作物熟制: 。(3)主要农作物: 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4)商品粮基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5)生态问题与措施:垦荒扩大耕地导致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应停止开荒,恢复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东北地区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4.工业(1)地位:辽中南工业基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2)发展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3)分布特点:靠近原料产地和铁路沿线。(4)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问题 产业结构单一,竞争力下降 能源资源面临枯竭,能耗大 设备和技术老化 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措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优化经济结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调整能源结构,资源型工业转型 加快技术改造,培养科技人才 发展耗水少的产业,加强环境治理5.人口与城市: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北部山区人口相对稀疏。工业和交通发达地区的人口多,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以汉族为主,主要少数民族是满族。北京市地形分布图1.位置:位于 平原北缘,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与河北省、天津市为邻。2.自然环境(1)地形地势:以平原和山地为主,西部是太行山脉余脉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东南部为华北平原。地势 高, 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2)气候:属于 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晴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3)河流:主要有永定河、潮白河等,自西北向东南汇入海河,最终注入渤海。3.城市职能(1) 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2) 中心: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众多。(3)对外交流中心:北京有多个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驻华机构。(4)科技创新中心:拥有良好的创新环境,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和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4.历史悠久的古城:众多名胜古迹—明清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天坛、颐和园、明十三陵和大运河、北京中轴线8处世界文化遗产;传统文化建筑—四合院、胡同、牌楼等。5.城市建设成就(1)城市设施建设:城区面积不断拓展,功能不断完善,同时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2)城市交通建设:已经形成了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3)经济发展成就: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4)经济结构特点:拥有大量的银行机构、跨国公司和企业总部;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5)城市环境建设:重视绿化建设。北京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环境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环境问题 原因 解决措施水资源短缺 降水总量少,地表径流较少;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调整工业生产结构;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跨流域调水等风沙危害 冬春季节季风强盛,距沙源地近 营造防护林环境污染 工业生产及生活产生大量污染物 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绿色发展;发展环保产业交通拥堵 人口急剧膨胀,人均汽车保有量增加;道路设施和公共交通建设不足等 错峰上下班;实行机动车尾号限行、公交优先政策;完善道路、地铁、轻轨等基础设施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1.位置: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大致北起长城,南至 ,西抵 ,东到太行山。2.自然环境(1)地表形态及地貌类型:支离破碎,沟壑纵横。形成了独特的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等地貌类型。(2)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3)河流:主要河流有黄河及其支流汾河、渭河等,河流径流量小,含沙量 , 结冰期。(4)土壤:以 为主,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积区。(5)自然资源: 资源丰富,因煤种齐全、品质优良、埋藏浅、开采成本低,被称为“乌金高原”。3.黄土风情:传统民居是 ,传统文化有剪纸、腰鼓、秦腔、白羊肚头巾、陕北民歌(信天游)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与治理措施 (2023金昌节选)东北地区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工业基地。读图,完成1~2题。1.近年来,国家在东北地区提倡恢复沼泽,限制开荒。这是因为( )A.我国粮食产量高,不需要再垦荒种粮B.着力发展工业,无需加强农业生产C.保护湿地,维护生态,维持生物多样性D.要实现经济转型,不再发展农业2.以下不是东北地区工业发展优越条件的是( )A.矿产丰富 B.交通便利C.地形平坦 D.气候湿热(2024兰州)哈尔滨位于松花江畔,冬季寒冷漫长,冰雪资源丰富。读东北地区简图和哈尔滨气温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完成3~4题。 3.松花江夏季流量大,汛期明显,主要原因是( )A.平均气温低,蒸发量小B.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降水丰富C.温度高,周围高山冰雪融化量大D.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湿度大4.为更好地利用冰雪资源,发展当地旅游业,哈尔滨应当( )A.提高门票价格,增加收入B.人工造冰,延长旅游时间C.举办好冰雪节,扩大宣传D.砍伐森林,建滑雪场(2023平凉)黑龙江省被誉为“冰雪之冠”,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的9枚金牌中有4枚来自该省。下图为黑龙江省雪期和雪厚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5.黑龙江省发展冰雪运动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①冬季气温低 ②河流结冰期长 ③雪期长 ④积雪厚 ⑤黑土广阔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6.雪期是指一年内第一次降雪和最后一次降雪之间的时间,可理解为当地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对黑龙江省雪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纬度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长B.受海拔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短C.受降水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长D.受光照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短(2021武威)读我国东北地区及辽中南工业区示意图,完成7~9题。7.关于东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B.河流众多,河网密布,多内流河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黑土广阔D.貂皮、鹿茸、牦牛为“东北三宝”8.适合在东北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是( )A.茶叶、小麦、花生 B.棉花、青稞、玉米C.甘蔗、玉米、水稻 D.甜菜、小麦、大豆9.据图中信息判断,辽中南工业区是( )A.轻工业区 B.高科技产业区C.重工业区 D.综合性工业区 10.(2022兰州)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体现在( )①城区面积不断拓展,功能分区更加完善 ②为缓解生产生活用水紧张,大力开采地下水 ③注重绿化建设,外围修建绿色生态屏障,中心修建生态公园等 ④城市道路、地铁、轻轨组成了市内便捷的交通网络,对外陆路、航空运输发达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022定西)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北京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读北京市气候统计图,完成11~12题。11.对北京市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B.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C.全年温和湿润D.全年高温多雨12.从气候角度看,北京冬奥会选择在2月举行是因为( )A.降水少,便于人们出行 B.气温低,积雪容易保存C.春暖花开北京气候宜人 D.秋高气爽北京风景如画 (2022天水)天水市某校初中学生为了解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同学们进行了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读图,完成13~15题。 13.仔细观察模拟实验,以下结论不恰当的是( )A.地面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B.植被覆盖越多,水土流失越严重C.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D.土壤越松散,水土流失越严重14.我国下列地区中,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农耕区 B.东北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区C.新疆塔里木盆地沙漠区 D.黄土高原陡坡的耕作区15.以下措施对治理水土流失,最有效可行的是( )A.用大型机械削山填沟 B.用科技手段减小降水强度C.用水泥硬化裸露地表 D.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16.(2024兰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材料二: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直立性强,利于挖洞聚居。材料三:近年来,黄河相对变清了。黄河流域代表站——潼关站2021年实测输沙量较多年黄河平均输沙量减少了82%左右。黄河下游含沙量减少,主要归功于几代人的不懈努力。1999年之前,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度约31.6%。2019年,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度达到了约63.6%,翻了一倍多。高原变绿了,水也变清了。(1)黄土高原大致北起长城,南至 ,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2)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黄土高原地区居民利用黄土土层深厚,直立性强的特点,修建了 (传统民居)。(3)黄河之所以“黄”,是因为含沙量大。请从黄土特性、植被两方面简要说明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 、 。(4)黄土高原变绿了之后,可以有效改善黄河下游的 问题。(填序号)①寒潮 ②航运 ③泥沙沉积 ④凌汛17.(2022金昌节选)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自河口开始,黄河泥沙含量逐渐 ,到下游河段,流经华北平原,地势 ,泥沙淤积,形成了“地上河”。(3)请简述导致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泥沙含量增多的自然原因(两点即可)。(4)治理黄河的根本是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请你献计献策(两点即可)。(5)图中,祁连山脉是 走向,其山顶积雪冰川为河西走廊发展农业提供了灌溉水源。第六章 北方地区东北地区示意图1.位置与范围:位于我国东北部,地处中纬度地区;东南部与朝鲜接壤,东部、北部与俄罗斯接壤;南临渤海和黄海;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2.自然环境(1)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被长白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包围。(2)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具有冷湿的特点(纬度较高,紧邻亚洲北部冬季风源地)。(3)河流:众多,主要有鸭绿江、图们江(中朝界河),黑龙江、乌苏里江(中俄界河),松花江等。(4)土壤:黑土广布,土壤肥沃,适宜耕作。(5)资源:森林、动植物、渔业、湿地、矿产等资源丰富。3.农业(1)发展条件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 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不利条件 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春秋季节易发生低温冻害(2)作物熟制:一年一熟。(3)主要农作物:春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4)商品粮基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5)生态问题与措施:垦荒扩大耕地导致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应停止开荒,恢复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东北地区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4.工业(1)地位:辽中南工业基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2)发展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3)分布特点:靠近原料产地和铁路沿线。(4)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问题 产业结构单一,竞争力下降 能源资源面临枯竭,能耗大 设备和技术老化 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措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优化经济结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调整能源结构,资源型工业转型 加快技术改造,培养科技人才 发展耗水少的产业,加强环境治理5.人口与城市: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北部山区人口相对稀疏。工业和交通发达地区的人口多,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以汉族为主,主要少数民族是满族。北京市地形分布图1.位置:位于华北平原北缘,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与河北省、天津市为邻。2.自然环境(1)地形地势:以平原和山地为主,西部是太行山脉余脉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东南部为华北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2)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晴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3)河流:主要有永定河、潮白河等,自西北向东南汇入海河,最终注入渤海。3.城市职能(1)政治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2)文化中心: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众多。(3)对外交流中心:北京有多个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驻华机构。(4)科技创新中心:拥有良好的创新环境,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和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4.历史悠久的古城:众多名胜古迹—明清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天坛、颐和园、明十三陵和大运河、北京中轴线8处世界文化遗产;传统文化建筑—四合院、胡同、牌楼等。5.城市建设成就(1)城市设施建设:城区面积不断拓展,功能不断完善,同时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2)城市交通建设:已经形成了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3)经济发展成就: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4)经济结构特点:拥有大量的银行机构、跨国公司和企业总部;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5)城市环境建设:重视绿化建设。北京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环境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环境问题 原因 解决措施水资源短缺 降水总量少,地表径流较少;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调整工业生产结构;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跨流域调水等风沙危害 冬春季节季风强盛,距沙源地近 营造防护林环境污染 工业生产及生活产生大量污染物 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绿色发展;发展环保产业交通拥堵 人口急剧膨胀,人均汽车保有量增加;道路设施和公共交通建设不足等 错峰上下班;实行机动车尾号限行、公交优先政策;完善道路、地铁、轻轨等基础设施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1.位置: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2.自然环境(1)地表形态及地貌类型:支离破碎,沟壑纵横。形成了独特的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等地貌类型。(2)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3)河流:主要河流有黄河及其支流汾河、渭河等,河流径流量小,含沙量大,有结冰期。(4)土壤:以黄土为主,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积区。(5)自然资源:煤炭资源丰富,因煤种齐全、品质优良、埋藏浅、开采成本低,被称为“乌金高原”。3.黄土风情:传统民居是窑洞,传统文化有剪纸、腰鼓、秦腔、白羊肚头巾、陕北民歌(信天游)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与治理措施 (2023金昌节选)东北地区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工业基地。读图,完成1~2题。1.近年来,国家在东北地区提倡恢复沼泽,限制开荒。这是因为( C )A.我国粮食产量高,不需要再垦荒种粮B.着力发展工业,无需加强农业生产C.保护湿地,维护生态,维持生物多样性D.要实现经济转型,不再发展农业2.以下不是东北地区工业发展优越条件的是( D )A.矿产丰富 B.交通便利C.地形平坦 D.气候湿热(2024兰州)哈尔滨位于松花江畔,冬季寒冷漫长,冰雪资源丰富。读东北地区简图和哈尔滨气温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完成3~4题。 3.松花江夏季流量大,汛期明显,主要原因是( B )A.平均气温低,蒸发量小B.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降水丰富C.温度高,周围高山冰雪融化量大D.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湿度大4.为更好地利用冰雪资源,发展当地旅游业,哈尔滨应当( C )A.提高门票价格,增加收入B.人工造冰,延长旅游时间C.举办好冰雪节,扩大宣传D.砍伐森林,建滑雪场(2023平凉)黑龙江省被誉为“冰雪之冠”,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的9枚金牌中有4枚来自该省。下图为黑龙江省雪期和雪厚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5.黑龙江省发展冰雪运动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A )①冬季气温低 ②河流结冰期长 ③雪期长 ④积雪厚 ⑤黑土广阔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6.雪期是指一年内第一次降雪和最后一次降雪之间的时间,可理解为当地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对黑龙江省雪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受纬度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长B.受海拔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短C.受降水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长D.受光照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短(2021武威)读我国东北地区及辽中南工业区示意图,完成7~9题。7.关于东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B.河流众多,河网密布,多内流河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黑土广阔D.貂皮、鹿茸、牦牛为“东北三宝”8.适合在东北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是( D )A.茶叶、小麦、花生 B.棉花、青稞、玉米C.甘蔗、玉米、水稻 D.甜菜、小麦、大豆9.据图中信息判断,辽中南工业区是( C )A.轻工业区 B.高科技产业区C.重工业区 D.综合性工业区 10.(2022兰州)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体现在( C )①城区面积不断拓展,功能分区更加完善 ②为缓解生产生活用水紧张,大力开采地下水 ③注重绿化建设,外围修建绿色生态屏障,中心修建生态公园等 ④城市道路、地铁、轻轨组成了市内便捷的交通网络,对外陆路、航空运输发达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022定西)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北京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读北京市气候统计图,完成11~12题。11.对北京市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B.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C.全年温和湿润D.全年高温多雨12.从气候角度看,北京冬奥会选择在2月举行是因为( B )A.降水少,便于人们出行 B.气温低,积雪容易保存C.春暖花开北京气候宜人 D.秋高气爽北京风景如画 (2022天水)天水市某校初中学生为了解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同学们进行了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读图,完成13~15题。 13.仔细观察模拟实验,以下结论不恰当的是( B )A.地面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B.植被覆盖越多,水土流失越严重C.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D.土壤越松散,水土流失越严重14.我国下列地区中,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是( D )A.长江中下游平原农耕区 B.东北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区C.新疆塔里木盆地沙漠区 D.黄土高原陡坡的耕作区15.以下措施对治理水土流失,最有效可行的是( D )A.用大型机械削山填沟 B.用科技手段减小降水强度C.用水泥硬化裸露地表 D.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16.(2024兰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材料二: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直立性强,利于挖洞聚居。材料三:近年来,黄河相对变清了。黄河流域代表站——潼关站2021年实测输沙量较多年黄河平均输沙量减少了82%左右。黄河下游含沙量减少,主要归功于几代人的不懈努力。1999年之前,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度约31.6%。2019年,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度达到了约63.6%,翻了一倍多。高原变绿了,水也变清了。(1)黄土高原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2)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黄土高原地区居民利用黄土土层深厚,直立性强的特点,修建了窑洞(传统民居)。(3)黄河之所以“黄”,是因为含沙量大。请从黄土特性、植被两方面简要说明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4)黄土高原变绿了之后,可以有效改善黄河下游的③问题。(填序号)①寒潮 ②航运 ③泥沙沉积 ④凌汛17.(2022金昌节选)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自河口开始,黄河泥沙含量逐渐增多,到下游河段,流经华北平原,地势低平,泥沙淤积,形成了“地上河”。(3)请简述导致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泥沙含量增多的自然原因(两点即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气候干旱,降水多集中在夏季等。(4)治理黄河的根本是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请你献计献策(两点即可)。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牧,兴修梯田,打坝淤地等。(5)图中,祁连山脉是西北—东南(或东南—西北)走向,其山顶积雪冰川为河西走廊发展农业提供了灌溉水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六章 北方地区 - 学生版.docx 第六章 北方地区.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