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分层练习 2025年中考地理湘教版一轮专题复习(甘肃)(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分层练习 2025年中考地理湘教版一轮专题复习(甘肃)(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2024 江苏盐城三模)读某同学根据所学地理知识绘制的我国地形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我国的地形地势,说法正确的是( B )
A.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B.第三级阶梯的主要地形是平原
C.地势最高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
D.青藏高原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2.下面诗句能够反映我国地势高低特点的是( A )
A.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024广西)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国测一大队)的主要工作是在全国布下一张测绘网,精确测定出每个点的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等。几十年来,测量队员们不畏困苦、不怕牺牲,用汗水乃至生命默默丈量着祖国的壮美河山。国测一大队因此被评为“2020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据此完成3~4题。
3.国测一大队精确测定出我国最高峰的海拔高度为8 848.86米,此山峰是( D )
A.泰山 B.玉山
C.各拉丹冬峰 D.珠穆朗玛峰
4.队员们在一次测绘工作记录中写道:“这里是无人区。中午,地表温度高达50多度,两脚踏进沙土,滚烫难忍;到了下午,狂风卷起尘土,铺天盖地……这里滴水难寻……”。记录中描述的测绘地点最有可能位于( D )
A.横断山脉 B.东北平原
C.帕米尔高原 D.塔里木盆地
(2024 广东东莞一模)红叶是一类观赏树木,主要看叶。叶子随着气温的下降和白昼时间变短而变红。下图为我国部分著名红叶景区的最佳观赏期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红叶景区是( C )
A.新疆喀纳斯 B.湖南岳麓山
C.吉林红叶谷 D.四川稻城俄初山
6.四川稻城俄初山与湖南岳麓山相比,红叶观赏期提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 )
A.海拔高 B.纬度高
C.距海远 D.距冬季风源地近
(2024广东韶关模拟)2024年2月18日,西安市气象台紧急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信号。沙尘暴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下垫面条件下,由特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所诱发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由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地貌结构独特,每年春季受冷空气的影响,沙尘暴频繁发生。据此完成7~8题。
7.根据材料,分析我国西北地区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的自然因素,不正确的是( D )
A.植被稀疏,地表裸露 B.干旱少雨,土壤干燥
C.冬季风势力强,风力大 D.火山喷发,灰尘增多
8.西安沙尘暴天气对当地环境和人民生活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 )
A.空气质量恶化,呼吸道疾病增多
B.土壤变得肥沃,农作物产量增加
C.气温升高,夏季更加炎热
D.河流流量增大,水资源更加丰富
9.(2024 四川广安)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在黄河逶迤而过的巴彦淖尔,6日下午召开了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
——节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6月10日
材料二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含沙量巨大,河水挟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形成了“黄龙入海”的景观。
材料三 黄河流域简图(图1)和“黄龙入海”图(图2)。
(1)材料一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内蒙古位于图1中的乙(甲/乙)。
(2)材料二中的“天上”是指巴颜喀拉山脉;“奔流”到下游时,黄河流经的干湿区是半湿润地区,大量泥沙在该河段淤积,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或“悬河”)。
(3)图中水利枢纽工程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上游的原因是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4)你认为能使“黄龙入海”现象减弱的措施有植树造林、修筑梯田、兴建水利枢纽工程、禁止过度放牧等。
(2024 江西吉安模拟)秦直道是与长城、兵马俑相媲美的世界奇迹,它始建于公元前212年,是我国最早的一条“高速公路”。读秦直道示意图,完成10~12题。
10.四条山脉中,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D )
A.① B.② C.③ D.④
11.秦直道穿过( B )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12.秦直道修建的主要目的是( C )
A.完善交通网络 B.发展沿线经济
C.抵御外敌侵扰 D.促进文化交流
(2024 湖南长沙二模)本草是中药的统称,最初中国人把用来治病的植物称为本草,现在某些本草俨然已经是举世公认的中国符号。读我国部分本草分布图,完成13~14题。
13.明代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记载了我国1 892种中草药,我国本草种类丰富,这体现了我国气候( C )
A.高原山地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B.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C.类型复杂多样 D.季风气候影响显著
14.喜凉耐寒,一般生长在3 5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或雪山草原等地的是( C )
A.黄芪 B.怀地黄
C.冬虫夏草 D.云南三七
(2024 江苏南通二模)横断山脉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山脉所组成,气候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图1为横断山脉南段地形剖面示意图,图2为高黎贡山自然景观,据此完成15~17题。
图1 图2
15.图示山脉、河流分布特点是( A )
A.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B.平坦开阔、山水相连
C.起伏和缓、河流稀少 D.地势低洼、山环水绕
16.横断山脉的气候垂直变化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 C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17.横断山区夏秋季节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D )
A.沙尘暴 B.台风
C.干旱 D.泥石流
(2024 湖南长沙)长江经济带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读图,完成18~20题。
18.长江保持水土功能最强的河段是( A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河口
19.长江调蓄水量功能最强集中于中游地区,主要因为( C )
A.河道变宽 B.港口密布
C.湖泊众多 D.地上悬河
20.若长江上游的生物栖息地功能下降,直接引发的突出生态问题是( D )
A.土壤污染 B.水体污染
C.旱涝灾害 D.物种锐减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2024 江苏盐城三模)读某同学根据所学地理知识绘制的我国地形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我国的地形地势,说法正确的是( )
A.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B.第三级阶梯的主要地形是平原
C.地势最高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
D.青藏高原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2.下面诗句能够反映我国地势高低特点的是( )
A.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024广西)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国测一大队)的主要工作是在全国布下一张测绘网,精确测定出每个点的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等。几十年来,测量队员们不畏困苦、不怕牺牲,用汗水乃至生命默默丈量着祖国的壮美河山。国测一大队因此被评为“2020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据此完成3~4题。
3.国测一大队精确测定出我国最高峰的海拔高度为8 848.86米,此山峰是( )
A.泰山 B.玉山
C.各拉丹冬峰 D.珠穆朗玛峰
4.队员们在一次测绘工作记录中写道:“这里是无人区。中午,地表温度高达50多度,两脚踏进沙土,滚烫难忍;到了下午,狂风卷起尘土,铺天盖地……这里滴水难寻……”。记录中描述的测绘地点最有可能位于( )
A.横断山脉 B.东北平原
C.帕米尔高原 D.塔里木盆地
(2024 广东东莞一模)红叶是一类观赏树木,主要看叶。叶子随着气温的下降和白昼时间变短而变红。下图为我国部分著名红叶景区的最佳观赏期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红叶景区是( )
A.新疆喀纳斯 B.湖南岳麓山
C.吉林红叶谷 D.四川稻城俄初山
6.四川稻城俄初山与湖南岳麓山相比,红叶观赏期提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
A.海拔高 B.纬度高
C.距海远 D.距冬季风源地近
(2024广东韶关模拟)2024年2月18日,西安市气象台紧急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信号。沙尘暴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下垫面条件下,由特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所诱发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由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地貌结构独特,每年春季受冷空气的影响,沙尘暴频繁发生。据此完成7~8题。
7.根据材料,分析我国西北地区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的自然因素,不正确的是( )
A.植被稀疏,地表裸露 B.干旱少雨,土壤干燥
C.冬季风势力强,风力大 D.火山喷发,灰尘增多
8.西安沙尘暴天气对当地环境和人民生活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A.空气质量恶化,呼吸道疾病增多
B.土壤变得肥沃,农作物产量增加
C.气温升高,夏季更加炎热
D.河流流量增大,水资源更加丰富
9.(2024 四川广安)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在黄河逶迤而过的巴彦淖尔,6日下午召开了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
——节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6月10日
材料二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含沙量巨大,河水挟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形成了“黄龙入海”的景观。
材料三 黄河流域简图(图1)和“黄龙入海”图(图2)。
(1)材料一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内蒙古位于图1中的 (甲/乙)。
(2)材料二中的“天上”是指 山脉;“奔流”到下游时,黄河流经的干湿区是 地区,大量泥沙在该河段淤积,形成举世闻名的 。
(3)图中水利枢纽工程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上游的原因是 。
(4)你认为能使“黄龙入海”现象减弱的措施有 。
(2024 江西吉安模拟)秦直道是与长城、兵马俑相媲美的世界奇迹,它始建于公元前212年,是我国最早的一条“高速公路”。读秦直道示意图,完成10~12题。
10.四条山脉中,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秦直道穿过( )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12.秦直道修建的主要目的是( )
A.完善交通网络 B.发展沿线经济
C.抵御外敌侵扰 D.促进文化交流
(2024 湖南长沙二模)本草是中药的统称,最初中国人把用来治病的植物称为本草,现在某些本草俨然已经是举世公认的中国符号。读我国部分本草分布图,完成13~14题。
13.明代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记载了我国1 892种中草药,我国本草种类丰富,这体现了我国气候( )
A.高原山地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B.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C.类型复杂多样 D.季风气候影响显著
14.喜凉耐寒,一般生长在3 5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或雪山草原等地的是( )
A.黄芪 B.怀地黄
C.冬虫夏草 D.云南三七
(2024 江苏南通二模)横断山脉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山脉所组成,气候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图1为横断山脉南段地形剖面示意图,图2为高黎贡山自然景观,据此完成15~17题。
图1 图2
15.图示山脉、河流分布特点是( )
A.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B.平坦开阔、山水相连
C.起伏和缓、河流稀少 D.地势低洼、山环水绕
16.横断山脉的气候垂直变化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17.横断山区夏秋季节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
A.沙尘暴 B.台风
C.干旱 D.泥石流
(2024 湖南长沙)长江经济带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读图,完成18~20题。
18.长江保持水土功能最强的河段是(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河口
19.长江调蓄水量功能最强集中于中游地区,主要因为( )
A.河道变宽 B.港口密布
C.湖泊众多 D.地上悬河
20.若长江上游的生物栖息地功能下降,直接引发的突出生态问题是( )
A.土壤污染 B.水体污染
C.旱涝灾害 D.物种锐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