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西柳州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广西柳州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西柳州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2024八下·柳州期中)读“中国地理区域划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秦岭—淮河是中国重要地理分界线。下图小明制作的有关小卡片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2.秦岭山脉的位置是图中的(  )
A.①山脉 B.②山脉 C.③山脉 D.④山脉
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丁 D.丙和丁
4.《舌尖上的中国》记录了我国不同地理区域的饮食特点。下列有关各地美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地过年喜欢包粽子,吃年糕
B.乙地的酥油茶和青稞酒是当地人最爱的饮料
C.丙地的葡萄干、手抓肉让人垂涎
D.丁地日常主食是馒头、包子和面条
【答案】1.D
2.B
3.D
4.C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主要山脉;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点评】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良种、化肥、机械。
1.A、秦岭—淮河一线与1月0℃等温线大致一致,A正确;
B、秦岭—淮河一线与800mm年降水量线大致一致,B正确;
C、秦岭—淮河一线是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C正确;
D、秦岭—淮河一线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D错误。
故答案为:D。
2.A、①山脉是大兴安岭, A错误;
B、②山脉是秦岭,B正确;
C、 ③山脉是昆仑山脉,C错误;
D、 ④山脉横断山脉,D错误;
故答案为:B。
3.A、甲是北方地区、乙是南方地区,以种植业为主,A错误;
B、甲是北方地区,以种植业为主,丙是西北地区、以畜牧业为主,B错误;
C、乙是南方地区,以种植业为主,丁是青藏地区,以畜牧业为主,C错误;
D、丙是西北地区、以畜牧业为主,丁是青藏地区,以畜牧业为主,D正确;
故答案为:D。
4.A、过年喜欢包粽子、吃年糕一般是南方地区的习俗,甲地是北方地区,A错误;
B、酥油茶和青稞酒是青藏地区的特色饮食,乙地是南方地区,B错误;
C、葡萄干、手抓肉是西北地区新疆的特色美食,丙地是西北地区,C正确;
D、日常主食是馒头、包子和面条,符合北方地区的饮食特点,北方地区以面食为主,丁地是青藏地区,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4八下·柳州期中)青藏地区面积占全国的1/4,人口仅占1%。“高、寒”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读“青藏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5.适应青藏地区高寒环境的农作物和牲畜是(  )
A.小麦和绵羊 B.水稻和骆驼 C.青稞和牦牛 D.玉米和山羊
6.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吸引众多旅游者,下列选项中,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  )
A.雪山冰川 B.洁净的空气
C.雄伟的布达拉宫 D.美丽青海湖
7.图中阴影区域是我国最大的国家公园—“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发源于这里的河流是(  )
A.长江、黄河、澜沧江 B.雅鲁藏布江、长江、黄河
C.长江、黄河、珠江 D.雅鲁藏布江、长江、珠江
【答案】5.C
6.C
7.A
【知识点】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
【解析】【点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是: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我国的地理区域分为四个,分别为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5.A、小麦是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A错误;
B、水稻是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B错误;
C、青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是牦牛、藏绵羊、藏山羊,C正确;
D、玉米是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D错误;
故答案为:C。
6.A、雪山冰川属于自然旅游资源,A错误;
B、洁净的空气属于自然旅游资源,B错误;
C、雄伟的布达拉宫是人文旅游资源,C正确;
D、美丽的青海湖属于自然旅游资源,D错误;
故答案为:C。
7.A、三江源地区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所以三江源地区中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A正确;
BCD、珠江、雅鲁藏布江均不发源于三江源地区,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八下·柳州期中)阅读“西北地区植被分布图”以及相关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甘肃省河西走廊被称为“西北粮仓”,灌溉农业历史悠久。目前河西走廊利用其有利条件,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其玉米制种占据我国玉米制种70%。
材料二:“2022年4月16日,在太空遨游半年的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安全着陆,摘星星的人回来了。”我国两个航天着陆场四子王旗着陆场和东风着陆场都位于内蒙古自治区。
8.甘肃省河西走廊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A.降水丰富 B.全年高温
C.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 D.土壤肥沃
9.祁连山下的河西走廊发展农业使用的灌溉水源主要是(  )
A.湖泊水 B.地下水
C.高山冰雪融水 D.雨水
10.内蒙古中部和西部地区建设着陆场的有利条件是(  )
① 地势平坦开阔② 人烟稀少③ 气候干旱,晴天多④ 科技发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搜救队员在东风着陆场看到的地理景观可能是(  )
A.茫茫戈壁 B.热带雨林 C.连绵雪山 D.峰林丛立
【答案】8.C
9.C
10.A
11.A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点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是: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我国的地理区域分为四个,分别为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8.A、河西走廊地处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A错误;
B、河西走廊冬季寒冷,B错误;
C、 河西走廊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有利气候条件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这些条件使得河西走廊成为种子繁育的理想之地,C正确;
D、土壤肥沃对种子繁殖影响不大,不是主要因素,D错误。
故答案为:C。
9.AB、河西走廊的湖泊水和地下水水量都有限,AB错误;
C、河西走廊地处内陆,降水少,但靠近祁连山,高山冰雪融水丰富,为农业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C正确;
D、河西走廊地处内陆,降水少,D错误;
故答案为:C。
10.内蒙古中部和西部地区地势平坦,有利于对目标的搜寻,人烟稀少,减少对地面事物的破坏,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候干旱,晴天多,能见度好,①②③正确;该区域科技不发达,④错误;
故答案为:A。
11.A、该着陆场主要位于沙漠地区,地理景观主要为茫茫戈壁,A正确;
B、地处温带地区,B错误;
C、海拔不高,且地势平坦,没有雪山,C错误;
D、峰林是喀斯特地貌,这里气候干旱,难以发育喀斯特地貌,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八下·柳州期中)读东北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的数字②是(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西北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13.数字②代表的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A.有茂密的森林 B.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C.水资源丰富 D.技术水平高
14.有关图4中数字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有肥沃的黑土地
B.冬季漫长寒冷
C.有丰富的森林资源
D.夏季日照时间长,可以种植水稻
15.图中数字①地种植水稻, 可以(  )
A.两年三熟 B.一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一熟
【答案】12.A
13.B
14.C
15.D
【知识点】我国工业的分布;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点评】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由北到南依次为: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其中沪宁杭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12.A、②是辽中南工业基地,A正确;
B、京津唐工业基地是以北京,天津,唐山为中心的工业基地,B错误;
C、如图所示为辽中南工业基地,位于东北,C错误;
D、珠三角是以广东为中心的工业基地,D错误;
故答案为:A。
13.A、森林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区域,A错误;
B、图中显示为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区内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便利的水运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为重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工业基础,B正确;
C、辽中南工业基地降水相对较少且不均匀,C错误;
D、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技术仍有差距,D错误。
故答案为:B。
14.A、东北地区分布最广的黑土地,土壤肥沃,A不符合题意;
B、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日照时间长,热量较充足,B不符合题意;
C、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白等区域,①区域森林分布面积少,C符合题意;
D、河流众多,水源丰富,适合种植水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5.A、两年三熟主要分布为纬度较低的华北平原等地,A错误;
B、一年三熟主要分布在纬度更低的热带地区,B错误;
C、一年两熟主要分布在纬度较低的亚热带地区,C错误;
D、东北地区纬度高,总热量相对热量不足,生长期短,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D正确。
故答案为:D。
16.(2024八下·柳州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已成为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用手机记录分享生活很常见、很流行。从2019年开始,一位徒步爱好者的真实记录引起众人的关注,他用手机与大家一起分享沿途大美风光和风土人情。为了能更好地进行徒步旅行,他经过三年的学习和准备,制订了详细的徒步路线,计划用十年时间走遍全中国,现在徒步仍在继续……
材料二:徒步旅行路线图
(1)徒步爱好者从   省的深圳出发,一路向北途经安徽省时穿过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A   (河流)。
(2)继续北上,经内蒙古自治区穿过B   (山脉)到达我国冬季最冷也是最北的   县,继续沿着中俄界河C   向东行走,到达祖国最东的城市抚远。
(3)从抚远向南的途中,经过了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D   ,在这里看到了一望无际的稻田,在与当地农民的交流中了解到水稻长势好、产量高是受到   (特征)的季风气候影响。
(4)继续南行途中,观赏了中俄界湖E   的壮美景观。
(5)经吉林到辽宁境内继续徒步,经过该省行政中心F   到达大连。
(6)在山东境内,经过黄河入海口景区时了解到黄河最终流入   海。
【答案】广东;淮河;大兴安岭;漠河;黑龙江;三江平原;雨热同期;兴凯湖;沈阳;渤海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1)深圳位于广东省;A是淮河,与秦岭组成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2)B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位置最北的是漠河县;C是黑龙江,是我国和俄罗斯的界河。
(3)D是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该地区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4)E是兴凯湖,位于黑龙江的东部。
(5)F是沈阳市,辽宁省的行政中心。
(6)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其干流呈巨大的“几”字形,注入渤海。
【点评】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第一级阶梯主要地形区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主要地形区为盆地为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平均海拔1000-2000米。第三级阶梯主要地形区有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平均海拔500米以下。
17.(2024八下·柳州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粤港澳大湾区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可谓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湾”。下图为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和该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标志性工程建成通车,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互融互通,从香港驾车到珠海、澳门仅需30分钟,香港往来广州缩短至1小时以内,“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大湾区现出一大批“双城打工人”。
材料三:粤港澳大湾区发挥香港、澳门等地区创新研发能力强、运营总部密集以及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地区产业链齐全的优势,打造深度合作平台,努力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
(1)粤港澳大湾区属于   气候,水热充足,有利于农业生产,为湾区居民提供农产品保障。
(2)粤港澳大湾区由分别位于   (填河流)口东西两侧的香港和澳门以及位于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等9市组成,两地有着密切的文化渊源。
(3)大湾区涌现“双城打工人”的首要条件是   。
(4)简述粤港澳大湾区互融互通给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
(5)港澳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内地的优势有   、   ,港澳的优势有   、   。
【答案】(1)亚热带季风
(2)珠江
(3)发达的交通运输
(4)提高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通达性;进一步强化区位优势;优化城市体系;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优势互补、提供丰富的水资源等(至少写出3点)
(5)自然资源丰富;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资金与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
【知识点】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解析】【分析】(1)粤港澳大湾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气候,有利于农业生产。
(2)粤港澳大湾区由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的香港和澳门以及位于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等9市组成,两地有着密切的文化渊源。
(3)大湾区涌现“双城打工人”的首要条件是得益于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所以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是大湾区涌现“双城打工人”的首要条件。
(4)粤港澳大湾区互融互通可以为区域内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各地旅游资源不同;促进区域内旅游业的发展,增加经济收入;大大缩短通勤时间,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5)内地的优势条件是:土地等资源丰富;劳动力数量丰富且价格较低。港澳地区的优势条件是:资金实力雄厚;技术水平高,科研创新能力强;具有政策优惠等。
【点评】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北与深圳相连,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组成;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北与珠海相连,澳门由澳门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三部分组成。
(1)读气候图可知,粤港澳大湾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气候,有利于农业生产。
(2)读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可知,粤港澳大湾区由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的香港和澳门以及位于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等9市组成,两地有着密切的文化渊源。
(3)“双城打工人”是随着“1小时生活圈”“出现的,而“1小时生活圈”得益于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所以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是大湾区涌现“双城打工人”的首要条件。
(4)粤港澳大湾区互融互通可以加强城市联动,发挥区域优势;交通越便捷,越有利于促进区域内人员、物资、资金、信息便捷有序流动;粤港澳大湾区互融互通是产业融合更加紧密,同时可以为区域内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各地旅游资源不同,粵港澳大湾区互融互通可以促进区域内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人们的经济收入;从香港驾车到珠海、澳门仅需30分钟,香港往来广州缩短至1小时以内,便捷的交通,可以大大缩短通勤时间,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5)内地的优势条件是:经过改革开放以后多年的发展,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链齐全;土地等资源丰富;劳动力数量丰富且价格较低。港澳地区的优势条件是:金融贸易发达、资金实力雄厚;服务业发达;技术水平高,科研创新能力强;作为特别行政区,具有政策优惠等。
18.(2024八下·柳州期中)读我国长江三角洲区域图和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区域图
材料二:外向型经济一方面主要是利用外资、技术经验、管理模式促进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则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以出口为导向,开展跨国经营,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
(1)填注地理事物名称:
城市:A   市,河流:C   。
(2)下列描述与长江三角洲区域不相符的是(  )
A.位于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B.地势地平,气候湿润
C.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 D.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3)长江三角洲地区,河湖众多,农业生产水平高,纺织业发达,是举世闻名的“   之乡”和“   之乡”。
(4)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胜地,在该区域能可以欣赏到的景点有:   、   。
(5)城市A是“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近年来,A市不少企业向“长三角”区域周边城市转移。这说明A市对“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  )
A.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B.提供大量自然资源
C.提供大量劳动力 D.带来污染
(6)请简述C河对于“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
【答案】(1)上海;长江
(2)D
(3)鱼米;丝绸
(4)上海外滩;雷峰塔
(5)A
(6)为长三角地区发展淡水养殖、航运、开发旅游业创造条件等。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城市A为上海市,河流C为长江,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自西向东注入东海。
(2)A、 长江三角洲区域 位于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A不符合题意;
B、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气候湿润,河网纵横,B不符合题意;
C、该地区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C不符合题意;
D、黑土广布,土壤肥沃的东北地区的典型特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长江三角洲地区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淡水鱼产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一带纺织业发达,故有着“丝绸之乡”的美誉。
(4)长江三角洲可以欣赏到的美景有:杭州雷峰塔、上海外滩,苏州园林等等。
(5)A、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随着浦东的开发开放,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A正确;
BCD、与提供大量自然资源、大量劳动力无关,与带来污染无关,BCD错误;
故答案为:A。
(6)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为长三角地区发展淡水养殖、航运、开发旅游业创造条件等。
【点评】长江三角洲位于江海交汇之地,位于长江下游,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1)长江三角洲地区,简称长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位于长江入海口。读图可知,城市A为上海市,河流C为长江。
(2)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气候湿润,河网纵横,其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ABC正确;黑土广布,土壤肥沃的东北地区的典型特征,D错误。故选D。
(3)长江三角洲是举世闻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①“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 米之乡”。这里以平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这里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②“丝绸之乡”:长江三角洲一带纺织业发达,故有着“丝绸之乡”的美誉。
(4)长江三角洲是一块富庶之地在这里,我们可以泛舟河湖欣赏秀美的水乡景色。可以欣赏到的美景有:杭州雷峰塔、上海外滩,苏州园林等等。
(5)上海市对“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的意义有: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随着浦东的开发开放,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BCD错误,故选A。
(6)长江对于“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意义重大,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为长三角地区发展淡水养殖、航运、开发旅游业创造条件等。
1 / 1广西柳州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2024八下·柳州期中)读“中国地理区域划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秦岭—淮河是中国重要地理分界线。下图小明制作的有关小卡片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2.秦岭山脉的位置是图中的(  )
A.①山脉 B.②山脉 C.③山脉 D.④山脉
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丁 D.丙和丁
4.《舌尖上的中国》记录了我国不同地理区域的饮食特点。下列有关各地美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地过年喜欢包粽子,吃年糕
B.乙地的酥油茶和青稞酒是当地人最爱的饮料
C.丙地的葡萄干、手抓肉让人垂涎
D.丁地日常主食是馒头、包子和面条
(2024八下·柳州期中)青藏地区面积占全国的1/4,人口仅占1%。“高、寒”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读“青藏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5.适应青藏地区高寒环境的农作物和牲畜是(  )
A.小麦和绵羊 B.水稻和骆驼 C.青稞和牦牛 D.玉米和山羊
6.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吸引众多旅游者,下列选项中,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  )
A.雪山冰川 B.洁净的空气
C.雄伟的布达拉宫 D.美丽青海湖
7.图中阴影区域是我国最大的国家公园—“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发源于这里的河流是(  )
A.长江、黄河、澜沧江 B.雅鲁藏布江、长江、黄河
C.长江、黄河、珠江 D.雅鲁藏布江、长江、珠江
(2024八下·柳州期中)阅读“西北地区植被分布图”以及相关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甘肃省河西走廊被称为“西北粮仓”,灌溉农业历史悠久。目前河西走廊利用其有利条件,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其玉米制种占据我国玉米制种70%。
材料二:“2022年4月16日,在太空遨游半年的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安全着陆,摘星星的人回来了。”我国两个航天着陆场四子王旗着陆场和东风着陆场都位于内蒙古自治区。
8.甘肃省河西走廊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A.降水丰富 B.全年高温
C.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 D.土壤肥沃
9.祁连山下的河西走廊发展农业使用的灌溉水源主要是(  )
A.湖泊水 B.地下水
C.高山冰雪融水 D.雨水
10.内蒙古中部和西部地区建设着陆场的有利条件是(  )
① 地势平坦开阔② 人烟稀少③ 气候干旱,晴天多④ 科技发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搜救队员在东风着陆场看到的地理景观可能是(  )
A.茫茫戈壁 B.热带雨林 C.连绵雪山 D.峰林丛立
(2024八下·柳州期中)读东北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的数字②是(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西北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13.数字②代表的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A.有茂密的森林 B.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C.水资源丰富 D.技术水平高
14.有关图4中数字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有肥沃的黑土地
B.冬季漫长寒冷
C.有丰富的森林资源
D.夏季日照时间长,可以种植水稻
15.图中数字①地种植水稻, 可以(  )
A.两年三熟 B.一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一熟
16.(2024八下·柳州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已成为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用手机记录分享生活很常见、很流行。从2019年开始,一位徒步爱好者的真实记录引起众人的关注,他用手机与大家一起分享沿途大美风光和风土人情。为了能更好地进行徒步旅行,他经过三年的学习和准备,制订了详细的徒步路线,计划用十年时间走遍全中国,现在徒步仍在继续……
材料二:徒步旅行路线图
(1)徒步爱好者从   省的深圳出发,一路向北途经安徽省时穿过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A   (河流)。
(2)继续北上,经内蒙古自治区穿过B   (山脉)到达我国冬季最冷也是最北的   县,继续沿着中俄界河C   向东行走,到达祖国最东的城市抚远。
(3)从抚远向南的途中,经过了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D   ,在这里看到了一望无际的稻田,在与当地农民的交流中了解到水稻长势好、产量高是受到   (特征)的季风气候影响。
(4)继续南行途中,观赏了中俄界湖E   的壮美景观。
(5)经吉林到辽宁境内继续徒步,经过该省行政中心F   到达大连。
(6)在山东境内,经过黄河入海口景区时了解到黄河最终流入   海。
17.(2024八下·柳州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粤港澳大湾区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可谓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湾”。下图为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和该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标志性工程建成通车,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互融互通,从香港驾车到珠海、澳门仅需30分钟,香港往来广州缩短至1小时以内,“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大湾区现出一大批“双城打工人”。
材料三:粤港澳大湾区发挥香港、澳门等地区创新研发能力强、运营总部密集以及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地区产业链齐全的优势,打造深度合作平台,努力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
(1)粤港澳大湾区属于   气候,水热充足,有利于农业生产,为湾区居民提供农产品保障。
(2)粤港澳大湾区由分别位于   (填河流)口东西两侧的香港和澳门以及位于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等9市组成,两地有着密切的文化渊源。
(3)大湾区涌现“双城打工人”的首要条件是   。
(4)简述粤港澳大湾区互融互通给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
(5)港澳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内地的优势有   、   ,港澳的优势有   、   。
18.(2024八下·柳州期中)读我国长江三角洲区域图和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区域图
材料二:外向型经济一方面主要是利用外资、技术经验、管理模式促进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则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以出口为导向,开展跨国经营,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
(1)填注地理事物名称:
城市:A   市,河流:C   。
(2)下列描述与长江三角洲区域不相符的是(  )
A.位于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B.地势地平,气候湿润
C.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 D.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3)长江三角洲地区,河湖众多,农业生产水平高,纺织业发达,是举世闻名的“   之乡”和“   之乡”。
(4)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胜地,在该区域能可以欣赏到的景点有:   、   。
(5)城市A是“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近年来,A市不少企业向“长三角”区域周边城市转移。这说明A市对“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  )
A.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B.提供大量自然资源
C.提供大量劳动力 D.带来污染
(6)请简述C河对于“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B
3.D
4.C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主要山脉;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点评】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良种、化肥、机械。
1.A、秦岭—淮河一线与1月0℃等温线大致一致,A正确;
B、秦岭—淮河一线与800mm年降水量线大致一致,B正确;
C、秦岭—淮河一线是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C正确;
D、秦岭—淮河一线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D错误。
故答案为:D。
2.A、①山脉是大兴安岭, A错误;
B、②山脉是秦岭,B正确;
C、 ③山脉是昆仑山脉,C错误;
D、 ④山脉横断山脉,D错误;
故答案为:B。
3.A、甲是北方地区、乙是南方地区,以种植业为主,A错误;
B、甲是北方地区,以种植业为主,丙是西北地区、以畜牧业为主,B错误;
C、乙是南方地区,以种植业为主,丁是青藏地区,以畜牧业为主,C错误;
D、丙是西北地区、以畜牧业为主,丁是青藏地区,以畜牧业为主,D正确;
故答案为:D。
4.A、过年喜欢包粽子、吃年糕一般是南方地区的习俗,甲地是北方地区,A错误;
B、酥油茶和青稞酒是青藏地区的特色饮食,乙地是南方地区,B错误;
C、葡萄干、手抓肉是西北地区新疆的特色美食,丙地是西北地区,C正确;
D、日常主食是馒头、包子和面条,符合北方地区的饮食特点,北方地区以面食为主,丁地是青藏地区,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5.C
6.C
7.A
【知识点】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
【解析】【点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是: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我国的地理区域分为四个,分别为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5.A、小麦是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A错误;
B、水稻是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B错误;
C、青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是牦牛、藏绵羊、藏山羊,C正确;
D、玉米是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D错误;
故答案为:C。
6.A、雪山冰川属于自然旅游资源,A错误;
B、洁净的空气属于自然旅游资源,B错误;
C、雄伟的布达拉宫是人文旅游资源,C正确;
D、美丽的青海湖属于自然旅游资源,D错误;
故答案为:C。
7.A、三江源地区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所以三江源地区中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A正确;
BCD、珠江、雅鲁藏布江均不发源于三江源地区,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8.C
9.C
10.A
11.A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点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是: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我国的地理区域分为四个,分别为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8.A、河西走廊地处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A错误;
B、河西走廊冬季寒冷,B错误;
C、 河西走廊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有利气候条件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这些条件使得河西走廊成为种子繁育的理想之地,C正确;
D、土壤肥沃对种子繁殖影响不大,不是主要因素,D错误。
故答案为:C。
9.AB、河西走廊的湖泊水和地下水水量都有限,AB错误;
C、河西走廊地处内陆,降水少,但靠近祁连山,高山冰雪融水丰富,为农业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C正确;
D、河西走廊地处内陆,降水少,D错误;
故答案为:C。
10.内蒙古中部和西部地区地势平坦,有利于对目标的搜寻,人烟稀少,减少对地面事物的破坏,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候干旱,晴天多,能见度好,①②③正确;该区域科技不发达,④错误;
故答案为:A。
11.A、该着陆场主要位于沙漠地区,地理景观主要为茫茫戈壁,A正确;
B、地处温带地区,B错误;
C、海拔不高,且地势平坦,没有雪山,C错误;
D、峰林是喀斯特地貌,这里气候干旱,难以发育喀斯特地貌,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2.A
13.B
14.C
15.D
【知识点】我国工业的分布;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点评】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由北到南依次为: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其中沪宁杭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12.A、②是辽中南工业基地,A正确;
B、京津唐工业基地是以北京,天津,唐山为中心的工业基地,B错误;
C、如图所示为辽中南工业基地,位于东北,C错误;
D、珠三角是以广东为中心的工业基地,D错误;
故答案为:A。
13.A、森林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区域,A错误;
B、图中显示为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区内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便利的水运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为重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工业基础,B正确;
C、辽中南工业基地降水相对较少且不均匀,C错误;
D、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技术仍有差距,D错误。
故答案为:B。
14.A、东北地区分布最广的黑土地,土壤肥沃,A不符合题意;
B、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日照时间长,热量较充足,B不符合题意;
C、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白等区域,①区域森林分布面积少,C符合题意;
D、河流众多,水源丰富,适合种植水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5.A、两年三熟主要分布为纬度较低的华北平原等地,A错误;
B、一年三熟主要分布在纬度更低的热带地区,B错误;
C、一年两熟主要分布在纬度较低的亚热带地区,C错误;
D、东北地区纬度高,总热量相对热量不足,生长期短,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D正确。
故答案为:D。
16.【答案】广东;淮河;大兴安岭;漠河;黑龙江;三江平原;雨热同期;兴凯湖;沈阳;渤海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1)深圳位于广东省;A是淮河,与秦岭组成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2)B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位置最北的是漠河县;C是黑龙江,是我国和俄罗斯的界河。
(3)D是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该地区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4)E是兴凯湖,位于黑龙江的东部。
(5)F是沈阳市,辽宁省的行政中心。
(6)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其干流呈巨大的“几”字形,注入渤海。
【点评】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第一级阶梯主要地形区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主要地形区为盆地为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平均海拔1000-2000米。第三级阶梯主要地形区有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平均海拔500米以下。
17.【答案】(1)亚热带季风
(2)珠江
(3)发达的交通运输
(4)提高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通达性;进一步强化区位优势;优化城市体系;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优势互补、提供丰富的水资源等(至少写出3点)
(5)自然资源丰富;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资金与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
【知识点】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解析】【分析】(1)粤港澳大湾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气候,有利于农业生产。
(2)粤港澳大湾区由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的香港和澳门以及位于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等9市组成,两地有着密切的文化渊源。
(3)大湾区涌现“双城打工人”的首要条件是得益于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所以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是大湾区涌现“双城打工人”的首要条件。
(4)粤港澳大湾区互融互通可以为区域内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各地旅游资源不同;促进区域内旅游业的发展,增加经济收入;大大缩短通勤时间,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5)内地的优势条件是:土地等资源丰富;劳动力数量丰富且价格较低。港澳地区的优势条件是:资金实力雄厚;技术水平高,科研创新能力强;具有政策优惠等。
【点评】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北与深圳相连,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组成;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北与珠海相连,澳门由澳门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三部分组成。
(1)读气候图可知,粤港澳大湾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气候,有利于农业生产。
(2)读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可知,粤港澳大湾区由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的香港和澳门以及位于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等9市组成,两地有着密切的文化渊源。
(3)“双城打工人”是随着“1小时生活圈”“出现的,而“1小时生活圈”得益于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所以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是大湾区涌现“双城打工人”的首要条件。
(4)粤港澳大湾区互融互通可以加强城市联动,发挥区域优势;交通越便捷,越有利于促进区域内人员、物资、资金、信息便捷有序流动;粤港澳大湾区互融互通是产业融合更加紧密,同时可以为区域内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各地旅游资源不同,粵港澳大湾区互融互通可以促进区域内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人们的经济收入;从香港驾车到珠海、澳门仅需30分钟,香港往来广州缩短至1小时以内,便捷的交通,可以大大缩短通勤时间,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5)内地的优势条件是:经过改革开放以后多年的发展,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链齐全;土地等资源丰富;劳动力数量丰富且价格较低。港澳地区的优势条件是:金融贸易发达、资金实力雄厚;服务业发达;技术水平高,科研创新能力强;作为特别行政区,具有政策优惠等。
18.【答案】(1)上海;长江
(2)D
(3)鱼米;丝绸
(4)上海外滩;雷峰塔
(5)A
(6)为长三角地区发展淡水养殖、航运、开发旅游业创造条件等。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城市A为上海市,河流C为长江,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自西向东注入东海。
(2)A、 长江三角洲区域 位于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A不符合题意;
B、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气候湿润,河网纵横,B不符合题意;
C、该地区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C不符合题意;
D、黑土广布,土壤肥沃的东北地区的典型特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长江三角洲地区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淡水鱼产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一带纺织业发达,故有着“丝绸之乡”的美誉。
(4)长江三角洲可以欣赏到的美景有:杭州雷峰塔、上海外滩,苏州园林等等。
(5)A、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随着浦东的开发开放,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A正确;
BCD、与提供大量自然资源、大量劳动力无关,与带来污染无关,BCD错误;
故答案为:A。
(6)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为长三角地区发展淡水养殖、航运、开发旅游业创造条件等。
【点评】长江三角洲位于江海交汇之地,位于长江下游,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1)长江三角洲地区,简称长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位于长江入海口。读图可知,城市A为上海市,河流C为长江。
(2)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气候湿润,河网纵横,其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ABC正确;黑土广布,土壤肥沃的东北地区的典型特征,D错误。故选D。
(3)长江三角洲是举世闻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①“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 米之乡”。这里以平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这里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②“丝绸之乡”:长江三角洲一带纺织业发达,故有着“丝绸之乡”的美誉。
(4)长江三角洲是一块富庶之地在这里,我们可以泛舟河湖欣赏秀美的水乡景色。可以欣赏到的美景有:杭州雷峰塔、上海外滩,苏州园林等等。
(5)上海市对“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的意义有: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随着浦东的开发开放,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BCD错误,故选A。
(6)长江对于“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意义重大,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为长三角地区发展淡水养殖、航运、开发旅游业创造条件等。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