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晶体第1课时 分子间作用力[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熟知常见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和氢键)的本质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2.能从微观角度理解氢键的特征、表示方法及形成条件。一、范德华力1.分子间作用力(1)概念:分子之间都存在的一种相互作用,叫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本质上是一种 作用,它比化学键 得多。 (2)分类: 和 是两种最常见的分子间作用力。 2.范德华力概念 范德华力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中 之间的作用力 特征 作用力比较小,且一般没有 性和 性影响 因素 分子的 、分子的 以及分子中 是否均匀等 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范德华力主要影响物质的 性质,如 、 、 ;范德华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 3.化学键与范德华力的比较化学键 范德华力概念 是物质中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存在 分子(或晶体)内原子间 分子间(近距离)强弱 较强 比化学键弱得多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影响化学性质(分子)和物理性质(晶体) 主要影响物理性质1.范德华力的类型有三种,分别是① 之间的范德华力。 ② 之间的范德华力。 ③ 的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 2.已知卤素单质的熔、沸点数据如下表所示,怎样解释其溶、沸点的变化规律。单质 熔点/℃ 沸点/℃F2 -219.6 -188.1Cl2 -101 -34.6Br2 -7.2 58.8I2 113.5 184.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范德华力增大,物质的熔、沸点升高。如熔、沸点:F2(2)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不是化学键,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1.下列有关范德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范德华力的实质也是一种电性作用,所以范德华力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B.范德华力与化学键的区别是作用力的强弱不同C.任何分子间在任意情况下都会产生范德华力D.范德华力非常微弱,故破坏范德华力不需要消耗能量2.有下列两组命题,其中乙组命题正确且能用甲组命题解释的是( )序号 甲组 乙组① H—I键的键能大于H—Cl键的键能 HI比HCl稳定② H—I键的键能小于H—Cl键的键能 HCl比HI稳定③ HI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大于HCl分子间的范德华力 HI的沸点比HCl的高④ HI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小于HCl分子间的范德华力 HI的沸点比HCl的低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二、氢键1.氢键的概念及表示方法(1)概念:氢键是由 的氢原子与另一个 的原子之间的作用力。 (2)表示方法氢键的通式可用X—H…Y表示。式中X和Y表示 大而 较小的非金属原子,“—”表示共价键,“…”表示氢键。 2.氢键的形成条件(1)要有一个与 的元素X形成强极性键的氢原子,如H2O中的氢原子。 (2)要有一个电负性很大,含有 并带有部分电荷的原子Y,如H2O中的氧原子。 (3)X和Y的 要小,这样空间位阻较小。一般来说,能形成氢键的元素有N、O、F。所以氢键一般存在于含H—N键、H—O键、H—F键的物质或有机化合物中的醇类和羧酸类等物质中。 3.氢键的特征(1)氢键比化学键 ,比范德华力 。 (2)氢键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饱和性。4.氢键的类型(1) 氢键,如水分子间O—H…O。 (2) 氢键,如。 5.氢键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1)对物质熔、沸点的影响:分子间存在氢键的物质,物质的熔、沸点明显 ,如熔、沸点:HF HCl;同分异构体分子间形成氢键的物质比分子内形成氢键的物质熔、沸点 ,如熔、沸点:邻羟基苯甲醛 对羟基苯甲醛。 (2)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溶剂和溶质之间形成氢键使溶质的溶解度 ,如NH3、乙醇等易溶于水。 (3)对物质密度的影响:分子间氢键的存在会使某些物质的密度反常,如水的密度比冰的密度 。 (4)对液体黏度的影响:含有分子间氢键的液体一般黏度较 ,如甘油、浓硫酸等。 6.生命分子中的氢键氢键对于生命非常重要,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和DNA的 或 都存在着大量的氢键。如DNA的双螺旋结构,它是由两条DNA大分子的碱基通过 形成的。 7.弱作用力的“强作用”——超分子化学中的万能相互作用“超分子”被称为共价键分子化学的一次升华,超分子化学被称为“超越分子概念的化学”。在形成超分子的各种分子间相互作用中,氢键尤为特殊,被称为“超分子化学中的万能相互作用”。氢键的强度在化学键和范德华力之间,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使得它在超分子自组装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1.HF分子间氢键比H2O分子间氢键更强,但液体氟化氢的蒸发热比水的蒸发热低,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醋酸与硝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但沸点差异较大,试从形成氢键类型上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酸(HCOOH)可通过氢键形成二聚物,试画出其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正误判断(1)氢键通常是物质在液态时形成的,但有时也存在于某些晶体或气态物质中( )(2)存在氢键,则必然存在范德华力,但存在范德华力不一定存在氢键( )(3)H2O的稳定性大于H2S,是因为H2O分子间存在氢键( )(4)冰融化成水,仅破坏氢键( )(5)氢键均能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6)在A—H…B中,A、B的电负性越大,氢键越强;B的原子半径越小,氢键越强( )2.下列分子中,范德华力和氢键都存在的是( )A.HF液体 B.干冰C.H2S气体 D.CCl43.下列与氢键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卤化氢中HF沸点较高,是由于HF分子间存在氢键B.邻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低C.氨水中存在分子间氢键D.形成氢键X—H…Y的三个原子总在一条直线上易错提醒 形成氢键X—H…Y的三个原子不一定在一条直线上;分子内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降低,而分子间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答案精析一、1.(1)静电 弱 (2)范德华力 氢键2.分子 饱和 方向 大小 空间构型 电荷分布 物理 熔点 沸点 溶解度思考交流1.电荷分布不均匀的分子(如HCl、H2O等) 电荷分布均匀的分子(如O2、N2、CO2等) 电荷分布均匀的分子与电荷分布不均匀2.卤素单质分子的结构相似,F2~I2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范德华力依次增大,其熔、沸点依次升高。应用体验1.B [范德华力的实质是一种电性作用,但范德华力是分子间较弱的作用力,不是化学键,A错误;化学键是微粒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范德华力是分子间较弱的作用力,B正确;若分子间的距离足够远,则分子间没有范德华力,C错误;虽然范德华力非常微弱,但破坏它时也要消耗能量,D错误。]2.B [键能的大小影响物质的稳定性,键能越大,物质越稳定,H—Cl键的键能大于H—I键的键能,所以HCl比HI稳定。范德华力影响物质熔、沸点的高低,范德华力越大,熔、沸点越高,由于HI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大于HCl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所以HI的沸点比HCl的高。]二、1.(1)已经与电负性很大的原子形成共价键 电负性很大(2)电负性 原子半径2.(1)电负性很大 (2)孤电子对 (3)原子半径3.(1)弱 强4.(1)分子间 (2)分子内5.(1)高 > 高 < (2)增大 (3)大 (4)大6.分子内 分子间 氢键配对思考交流1.因为H2O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比HF分子间形成的氢键多,所以水的蒸发热高。2.醋酸和硝酸均能形成氢键,但醋酸形成分子间氢键,而硝酸形成分子内氢键,所以硝酸的沸点要低得多。3.应用体验1.(1)√ (2)√ (3)× (4)× (5)× (6)√2.A3.D [HF分子间存在氢键,使HF分子间作用力增大,所以HF的沸点较高,A正确;邻羟基苯甲醛可形成分子内氢键,而对羟基苯甲醛可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邻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低,B正确;氨水中氨分子之间、水分子之间以及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都存在氢键,C正确;氢键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但不是一定在一条直线上,D错误。](共69张PPT)第1课时专题3 第四单元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1.熟知常见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和氢键)的本质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2.能从微观角度理解氢键的特征、表示方法及形成条件。核心素养发展目标内容索引一、范德华力二、氢键课时对点练范德华力><一1.分子间作用力(1)概念:分子之间都存在的一种相互作用,叫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本质上是一种 作用,它比化学键 得多。(2)分类: 和 是两种最常见的分子间作用力。一、范德华力静电弱范德华力氢键2.范德华力概念 范德华力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中 之间的作用力特征 作用力比较小,且一般没有 性和 性影响因素 分子的 、分子的 以及分子中 是否均匀等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范德华力主要影响物质的 性质,如 、 、;范德华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分子饱和方向大小空间构型电荷分布物理熔点沸点溶解度3.化学键与范德华力的比较 化学键 范德华力概念 是物质中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存在 分子(或晶体)内原子间 分子间(近距离)强弱 较强 比化学键弱得多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影响化学性质(分子)和物理性质(晶体) 主要影响物理性质1.范德华力的类型有三种,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范德华力。② 之间的范德华力。③ 的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电荷分布不均匀的分子(如HCl、H2O等)电荷分布均匀的分子(如O2、N2、CO2等)电荷分布均匀的分子与电荷分布不均匀2.已知卤素单质的熔、沸点数据如右表所示,怎样解释其溶、沸点的变化规律。单质 熔点/℃ 沸点/℃F2 -219.6 -188.1Cl2 -101 -34.6Br2 -7.2 58.8I2 113.5 184.4提示 卤素单质分子的结构相似,F2~I2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范德华力依次增大,其熔、沸点依次升高。归纳总结(1)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范德华力增大,物质的熔、沸点升高。如熔、沸点:F2(2)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不是化学键,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1.下列有关范德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范德华力的实质也是一种电性作用,所以范德华力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B.范德华力与化学键的区别是作用力的强弱不同C.任何分子间在任意情况下都会产生范德华力D.范德华力非常微弱,故破坏范德华力不需要消耗能量√范德华力的实质是一种电性作用,但范德华力是分子间较弱的作用力,不是化学键,A错误;化学键是微粒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范德华力是分子间较弱的作用力,B正确;若分子间的距离足够远,则分子间没有范德华力,C错误;虽然范德华力非常微弱,但破坏它时也要消耗能量,D错误。2.有下列两组命题,其中乙组命题正确且能用甲组命题解释的是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序号 甲组 乙组① H—I键的键能大于H—Cl键的键能 HI比HCl稳定② H—I键的键能小于H—Cl键的键能 HCl比HI稳定③ HI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大于HCl分子间的范德华力 HI的沸点比HCl的高④ HI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小于HCl分子间的范德华力 HI的沸点比HCl的低√键能的大小影响物质的稳定性,键能越大,物质越稳定,H—Cl键的键能大于H—I键的键能,所以HCl比HI稳定。范德华力影响物质熔、沸点的高低,范德华力越大,熔、沸点越高,由于HI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大于HCl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所以HI的沸点比HCl的高。返回><二氢键二、氢键1.氢键的概念及表示方法(1)概念:氢键是由 的氢原子与另一个 的原子之间的作用力。(2)表示方法氢键的通式可用X—H…Y表示。式中X和Y表示 大而_________较小的非金属原子,“—”表示共价键,“…”表示氢键。已经与电负性很大的原子形成共价键电负性很大电负性原子半径2.氢键的形成条件(1)要有一个与 的元素X形成强极性键的氢原子,如H2O中的氢原子。(2)要有一个电负性很大,含有 并带有部分电荷的原子Y,如H2O中的氧原子。(3)X和Y的 要小,这样空间位阻较小。一般来说,能形成氢键的元素有N、O、F。所以氢键一般存在于含H—N键、H—O键、H—F键的物质或有机化合物中的醇类和羧酸类等物质中。电负性很大孤电子对原子半径3.氢键的特征(1)氢键比化学键 ,比范德华力 。(2)氢键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饱和性。4.氢键的类型(1) 氢键,如水分子间O—H…O。(2) 氢键,如 。弱强分子间分子内5.氢键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1)对物质熔、沸点的影响:分子间存在氢键的物质,物质的熔、沸点明显 ,如熔、沸点:HF HCl;同分异构体分子间形成氢键的物质比分子内形成氢键的物质熔、沸点 ,如熔、沸点:邻羟基苯甲醛 对羟基苯甲醛。(2)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溶剂和溶质之间形成氢键使溶质的溶解度,如NH3、乙醇等易溶于水。高>高<增大(3)对物质密度的影响:分子间氢键的存在会使某些物质的密度反常,如水的密度比冰的密度 。(4)对液体黏度的影响:含有分子间氢键的液体一般黏度较 ,如甘油、浓硫酸等。大大6.生命分子中的氢键氢键对于生命非常重要,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和DNA的 或_______都存在着大量的氢键。如DNA的双螺旋结构,它是由两条DNA大分子的碱基通过 形成的。分子内分子间氢键配对7.弱作用力的“强作用”——超分子化学中的万能相互作用“超分子”被称为共价键分子化学的一次升华,超分子化学被称为“超越分子概念的化学”。在形成超分子的各种分子间相互作用中,氢键尤为特殊,被称为“超分子化学中的万能相互作用”。氢键的强度在化学键和范德华力之间,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使得它在超分子自组装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1.HF分子间氢键比H2O分子间氢键更强,但液体氟化氢的蒸发热比水的蒸发热低,为什么?提示 因为H2O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比HF分子间形成的氢键多,所以水的蒸发热高。2.醋酸与硝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但沸点差异较大,试从形成氢键类型上分析其原因。提示 醋酸和硝酸均能形成氢键,但醋酸形成分子间氢键,而硝酸形成分子内氢键,所以硝酸的沸点要低得多。3.甲酸(HCOOH)可通过氢键形成二聚物,试画出其结构式。提示 1.正误判断(1)氢键通常是物质在液态时形成的,但有时也存在于某些晶体或气态物质中(2)存在氢键,则必然存在范德华力,但存在范德华力不一定存在氢键 (3)H2O的稳定性大于H2S,是因为H2O分子间存在氢键(4)冰融化成水,仅破坏氢键××√√(5)氢键均能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6)在A—H…B中,A、B的电负性越大,氢键越强;B的原子半径越小,氢键越强×√2.下列分子中,范德华力和氢键都存在的是A.HF液体 B.干冰C.H2S气体 D.CCl4√3.下列与氢键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卤化氢中HF沸点较高,是由于HF分子间存在氢键B.邻羟基苯甲醛( )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 )的熔、沸点低C.氨水中存在分子间氢键D.形成氢键X—H…Y的三个原子总在一条直线上√HF分子间存在氢键,使HF分子间作用力增大,所以HF的沸点较高,A正确;邻羟基苯甲醛可形成分子内氢键,而对羟基苯甲醛可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邻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低,B正确;氨水中氨分子之间、水分子之间以及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都存在氢键,C正确;氢键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但不是一定在一条直线上,D错误。易错提醒 形成氢键X—H…Y的三个原子不一定在一条直线上;分子内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降低,而分子间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返回课时对点练题组一 分子间作用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1.以下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一种较弱的化学键B.分子间作用力较弱,破坏它所需能量较少C.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熔、沸点有影响D.稀有气体液化后分子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345678910111213141516分子间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一般对物质的熔、沸点有影响,A错误、C正确;稀有气体分子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D正确。2.干冰气化时,下列所述内容发生变化的是A.分子内共价键 B.分子间作用力C.分子的性质 D.分子间的氢键√12345678910111213141516干冰气化,只是由二氧化碳固体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改变的是二氧化碳分子间的距离和分子间作用力,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与分子内的共价键、化学性质无关。3.(2023·天津中学高二期末)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范德华力无关的是A.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C.CI4、CBr4、CCl4、CF4的熔、沸点逐渐降低D.CH3CH3、CH3CH2CH3、CH、CH3CH2CH2CH3的沸点逐渐升高12345678910111213141516√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与其分子中的极性键的强弱有关,而与范德华力无关,故选B。4.下列事实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的是A.热稳定性:CH4>SiH4>GeH4B.甘油的黏度较大C.SiO2的熔点很高D.金刚石的硬度很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345678910111213141516非金属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与非金属性有关,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非金属性:C>Si>Ge,因此热稳定性:CH4>SiH4>GeH4,A不符合题意;SiO2的熔点很高是因为SiO2为共价晶体,熔点与共价键强弱有关,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C不符合题意;金刚石为共价晶体,硬度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D不符合题意。题组二 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5.下列关于氢键X—H…Y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X、Y元素具有强电负性,是氢键形成的基本条件B.氢键是共价键的一种C.某些物质因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导致沸点反常升高D.同一分子内也可能形成氢键√12345678910111213141516氢键不属于化学键,B错误。6.下列现象与氢键有关的是①H2O的熔、沸点比ⅥA族其他元素简单氢化物的高 ②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 ③接近水的沸点的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值比用化学式H2O计算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一些 ④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345678910111213141516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与氧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氢氧键的键能大有关,与氢键无关,②错误。7.在水中水分子可彼此通过氢键形成(H2O)n的小集团。在一定温度下(H2O)n的n=5,每个水分子被4个水分子包围着形成四面体。(H2O)n的n=5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O)n是一种新的水分子B.(H2O)n仍保留着水的化学性质C.1 mol (H2O)n中有2个氢键D.1 mol (H2O)n中有4 mol氢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345678910111213141516(H2O)n是水分子间通过氢键形成的小集团,不是一种新的水分子,仍保留着水的化学性质,故A错误、B正确;1 mol (H2O)n中有2nNA个氢键,故C、D错误。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在结冰时体积膨胀,是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B.DNA分子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是通过氢键来实现的C.H2O的沸点比HF的沸点高,是由于水中氢键的键能大D.氨极易溶于水与氨分子和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有关12345678910111213141516√H2O分子中的O原子可与周围H2O分子中的两个H原子形成两个氢键,而HF分子中的F原子只能形成一个氢键,氢键越多,沸点越高,所以H2O的沸点高,C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题组三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9.下列有关化学键、氢键和范德华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由分子所构成的物质中,共价键键能越大,该物质越稳定B.共价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C.范德华力是分子间存在的一种作用力,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D.氢键不是化学键而是分子间的一种作用力,所以氢键只存在于分子与分子之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345678910111213141516氢键不是化学键而是分子间的一种作用力,但氢键不仅仅存在于分子与分子之间,还存在于有的物质的分子内,如邻羟基苯甲醛就存在分子内氢键,D错误。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H4NO3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B.SiC是共价晶体,加热熔化时需破坏共价键C.H2O2易分解是因为H2O2分子间作用力弱D.NaHSO4晶体溶于水时,离子键被破坏,共价键不受影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345678910111213141516NH4NO3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故A错误;SiC是共价晶体,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空间网状结构,所以SiC加热熔化时需破坏共价键,故B正确;H2O2易分解是因为分子内化学键弱,和H2O2分子间作用力无关,故C 错误;硫酸氢钠溶于水时发生电离:NaHSO4===Na++H++S,有离子键和共价键被破坏,故D错误。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O的热稳定性比H2S强,是因为H2O分子间作用力比H2S强B.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一定不含共价键C.NaClO是含有两种类型化学键的离子化合物D.SiO2属于共价晶体,熔化时破坏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345678910111213141516稳定性是化学性质,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与共价键的强弱有关,故A错误;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存在共价键,如Na2O2、NaOH等,故B错误;NaClO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故C正确;SiO2属于共价晶体,熔化时只破坏共价键,故D错误。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键的极性:N—H 键>O—H 键>F—H键B.热稳定性:HF>H2O>NH3C.强度:氢键>化学键>范德华力D.沸点: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已知电负性:F>O>N,则键的极性:N—H 键氢键是一种分子间作用力,其强度介于化学键和范德华力之间,C错误;由于邻羟基苯甲酸能够形成分子内氢键,沸点降低,而对羟基苯甲酸只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导致沸点升高,故沸点: < ,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3.已知各种硝基苯酚的性质如表,下列关于各种硝基苯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名称 结构简式 溶解度/(g/100 g水,25 ℃) 熔点/℃ 沸点/℃邻硝基苯酚 0.2 45 100间硝基苯酚 1.4 96 194对硝基苯酚 1.7 114 295A.邻硝基苯酚分子内形成氢键,使其熔、沸点低于另两种硝基苯酚B.间硝基苯酚不仅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也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C.对硝基苯酚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使其熔、沸点较高D.三种硝基苯酚都不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所以在水中溶解度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4.回答下列问题。(1)氨(NH3)的熔、沸点比联氨(N2H4)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 (2)乙二胺(H2N—CH2—CH2—NH2)和三甲胺[N(CH3)3]均属于胺,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得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联氨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数目多于氨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乙二胺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三甲胺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3)常温下丙酸(CH3CH2COOH)为液体,而氨基乙酸(HOOCCH2NH2)为固体,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比较As的简单氢化物与同族第2、3周期元素所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沸点高低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羧基的存在使丙酸形成分子间氢键,而氨基乙酸中羧基和氨基均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稳定性:NH3>PH3>AsH3,因为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化合物越稳定;沸点:NH3>AsH3>PH3,因为NH3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沸点最高,AsH3的相对分子质量比PH3大,分子间作用力大,因而AsH3的沸点比PH3高(5)H2SO4为黏稠状、难挥发性的强酸,而HNO3是易挥发性的强酸,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H2SO4分子之间容易形成氢键,而HNO3易形成分子内氢键,造成分子间作用力减弱,易挥发15.根据下列要求回答相关问题:(1)下列物质沸点递变顺序正确的是 (填字母,下同)。 A.SnH4>GeH4>SiH4>CH4B.SbH3>AsH3>PH3>NH3C.HI>HBr>HCl>HFD.H2Te>H2Se>H2S>H2O12345678910111213141516A12345678910111213141516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则沸点:SnH4>GeH4>SiH4>CH4,A正确;含有氢键的氢化物的沸点较高,氨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沸点:NH3>SbH3>AsH3>PH3,B错误;HF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沸点:HF>HI>HBr>HCl,C错误;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沸点:H2O>H2Te>H2Se>H2S,D错误。(2)下列过程中:①冰融化成水,②HNO3溶于水,③NH4Cl受热分解,依次克服作用力的类型分别是 。 A.氢键、范德华力、离子键B.氢键、极性键、离子键和极性键C.范德华力、氢键、非极性键D.范德华力、非极性键、极性键12345678910111213141516B12345678910111213141516①冰中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冰融化成水克服氢键;②HNO3溶于水发生电离,破坏了共价键,所以克服极性键;③NH4Cl属于离子晶体,含有离子键,N变为NH3破坏了极性键,所以NH4Cl受热分解克服离子键和极性键。(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氨、氯化氢与水分子都能形成氢键,故极易溶于水B.由于氢键存在,卤化氢中HF最稳定C.冰的密度小于水,是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D.NH3、H2O、HF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沸点升高12345678910111213141516C12345678910111213141516氯化氢与水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氨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A错误;氢化物的稳定性与共价键有关,共价键越强,氢化物越稳定,与氢键无关,B错误;在冰中,由于氢键的作用,水分子间形成正四面体结构,使得水分子间的空隙变大,所以水变成冰后体积增大,密度变小,C正确;NH3、H2O、HF分子间都存在氢键,沸点高低与氢键有关,所以不能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来判断沸点,D错误。16.(1)水分子间存在一种“氢键”(介于范德华力与化学键之间)的作用,彼此结合而形成(H2O)n。在冰中每个水分子被4个水分子包围形成变形的正四面体,通过氢键相互连接成庞大的分子晶体,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①1 mol冰中有 mol 氢键。 123456789101112131415162根据冰的结构示意图,每个H2O分子通过氢键与4个H2O分子结合,平均每个H2O分子含有氢键数目为4×=2,故1 mol冰中含2 mol氢键。②在冰的结构中,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以氢键相连接。在冰晶体中除氢键外,还存在范德华力(11 kJ·mol-1)。已知冰的升华热是51 kJ·mol-1,则冰晶体中氢键的能量是 kJ·mol-1。 1234567891011121314151620冰的升华热是51 kJ·mol-1,水分子间还存在范德华力(11 kJ·mol-1),1 mol水中含有2 mol氢键,升华热=范德华力+氢键,所以冰晶体中氢键的能量是20 kJ·mol-1。③氨极易溶于水的原因之一也与氢键有关。请判断NH3溶于水后,形成的NH3·H2O的合理结构是____(填图2中的字母)。 12345678910111213141516bNH3溶于水后形成NH3·H2O,NH3·H2O的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OH-,可知结构中含有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基本结构,NH3·H2O的合理结构是b。(2)图3折线c可以表达出 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规律。两位同学对某主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趋势画出了两条折线a和b,你认为正确的是 (填“a”或“b”);部分有机物的熔、沸点见右表: 由这些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写2条)。 ⅣAb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故沸点越高;当有机物能形成分子内氢键时,分子间作用力减弱,熔点变低;当有机物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时,分子间作用力增强,熔点升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345678910111213141516折线a和b都有沸点先小后大,则开始物质的沸点高,与氢键有关,而a中原子序数大的氢化物沸点高于含氢键的物质,与事实不符,故a错误、b正确;折线c中的物质没有氢键,则折线c可以表达出ⅣA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规律。返回作业14 分子间作用力(分值:100分)(选择题1~10题,每小题5分,11~13题,每小题6分,共68分)题组一 分子间作用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1.以下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较弱的化学键B.分子间作用力较弱,破坏它所需能量较少C.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熔、沸点有影响D.稀有气体液化后分子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2.干冰气化时,下列所述内容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内共价键 B.分子间作用力C.分子的性质 D.分子间的氢键3.(2023·天津中学高二期末)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范德华力无关的是( )A.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C.CI4、CBr4、CCl4、CF4的熔、沸点逐渐降低D.CH3CH3、CH3CH2CH3、CH、CH3CH2CH2CH3的沸点逐渐升高4.下列事实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的是( )A.热稳定性:CH4>SiH4>GeH4B.甘油的黏度较大C.SiO2的熔点很高D.金刚石的硬度很大题组二 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5.下列关于氢键X—H…Y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X、Y元素具有强电负性,是氢键形成的基本条件B.氢键是共价键的一种C.某些物质因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导致沸点反常升高D.同一分子内也可能形成氢键6.下列现象与氢键有关的是( )①H2O的熔、沸点比ⅥA族其他元素简单氢化物的高 ②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 ③接近水的沸点的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值比用化学式H2O计算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一些 ④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7.在水中水分子可彼此通过氢键形成(H2O)n的小集团。在一定温度下(H2O)n的n=5,每个水分子被4个水分子包围着形成四面体。(H2O)n的n=5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n是一种新的水分子B.(H2O)n仍保留着水的化学性质C.1 mol (H2O)n中有2个氢键D.1 mol (H2O)n中有4 mol氢键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在结冰时体积膨胀,是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B.DNA分子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是通过氢键来实现的C.H2O的沸点比HF的沸点高,是由于水中氢键的键能大D.氨极易溶于水与氨分子和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有关题组三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9.下列有关化学键、氢键和范德华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由分子所构成的物质中,共价键键能越大,该物质越稳定B.共价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C.范德华力是分子间存在的一种作用力,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D.氢键不是化学键而是分子间的一种作用力,所以氢键只存在于分子与分子之间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H4NO3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B.SiC是共价晶体,加热熔化时需破坏共价键C.H2O2易分解是因为H2O2分子间作用力弱D.NaHSO4晶体溶于水时,离子键被破坏,共价键不受影响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的热稳定性比H2S强,是因为H2O分子间作用力比H2S强B.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一定不含共价键C.NaClO是含有两种类型化学键的离子化合物D.SiO2属于共价晶体,熔化时破坏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键的极性:N—H 键>O—H 键>F—H键B.热稳定性:HF>H2O>NH3C.强度:氢键>化学键>范德华力D.沸点:>13.已知各种硝基苯酚的性质如表,下列关于各种硝基苯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名称 结构简式 溶解度/(g/100 g水,25 ℃) 熔点/℃ 沸点/℃邻硝 基苯酚 0.2 45 100间硝 基苯酚 1.4 96 194对硝 基苯酚 1.7 114 295A.邻硝基苯酚分子内形成氢键,使其熔、沸点低于另两种硝基苯酚B.间硝基苯酚不仅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也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C.对硝基苯酚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使其熔、沸点较高D.三种硝基苯酚都不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所以在水中溶解度小14.(10分)回答下列问题。(1)氨(NH3)的熔、沸点比联氨(N2H4)低的主要原因是 。 (2)乙二胺(H2N—CH2—CH2—NH2)和三甲胺[N(CH3)3]均属于胺,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得多,原因是 。 (3)常温下丙酸(CH3CH2COOH)为液体,而氨基乙酸(HOOCCH2NH2)为固体,主要原因是 。 (4)比较As的简单氢化物与同族第2、3周期元素所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沸点高低并说明理由: 。 (5)H2SO4为黏稠状、难挥发性的强酸,而HNO3是易挥发性的强酸,其原因是 。 15.(10分)根据下列要求回答相关问题:(1)(3分)下列物质沸点递变顺序正确的是 (填字母,下同)。 A.SnH4>GeH4>SiH4>CH4B.SbH3>AsH3>PH3>NH3C.HI>HBr>HCl>HFD.H2Te>H2Se>H2S>H2O(2)(3分)下列过程中:①冰融化成水,②HNO3溶于水,③NH4Cl受热分解,依次克服作用力的类型分别是 。 A.氢键、范德华力、离子键B.氢键、极性键、离子键和极性键C.范德华力、氢键、非极性键D.范德华力、非极性键、极性键(3)(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氨、氯化氢与水分子都能形成氢键,故极易溶于水B.由于氢键存在,卤化氢中HF最稳定C.冰的密度小于水,是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D.NH3、H2O、HF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沸点升高16.(12分)(1)水分子间存在一种“氢键”(介于范德华力与化学键之间)的作用,彼此结合而形成(H2O)n。在冰中每个水分子被4个水分子包围形成变形的正四面体,通过氢键相互连接成庞大的分子晶体,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①1 mol冰中有 mol 氢键。 ②在冰的结构中,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以氢键相连接。在冰晶体中除氢键外,还存在范德华力(11 kJ·mol-1)。已知冰的升华热是51 kJ·mol-1,则冰晶体中氢键的能量是 kJ·mol-1。 ③氨极易溶于水的原因之一也与氢键有关。请判断NH3溶于水后,形成的NH3·H2O的合理结构是 (填图2中的字母)。 (2)图3折线c可以表达出 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规律。两位同学对某主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趋势画出了两条折线a和b,你认为正确的是 (填“a”或“b”);部分有机物的熔、沸点见下表: 由这些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至少写2条)。 答案精析1.A [分子间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一般对物质的熔、沸点有影响,A错误、C正确;稀有气体分子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D正确。]2.B [干冰气化,只是由二氧化碳固体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改变的是二氧化碳分子间的距离和分子间作用力,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与分子内的共价键、化学性质无关。]3.B [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与其分子中的极性键的强弱有关,而与范德华力无关,故选B。]4.B [非金属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与非金属性有关,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非金属性:C>Si>Ge,因此热稳定性:CH4>SiH4>GeH4,A不符合题意;SiO2的熔点很高是因为SiO2为共价晶体,熔点与共价键强弱有关,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C不符合题意;金刚石为共价晶体,硬度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D不符合题意。]5.B [氢键不属于化学键,B错误。]6.B [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与氧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氢氧键的键能大有关,与氢键无关,②错误。]7.B [(H2O)n是水分子间通过氢键形成的小集团,不是一种新的水分子,仍保留着水的化学性质,故A错误、B正确;1 mol (H2O)n中有2nNA个氢键,故C、D错误。]8.C [H2O分子中的O原子可与周围H2O分子中的两个H原子形成两个氢键,而HF分子中的F原子只能形成一个氢键,氢键越多,沸点越高,所以H2O的沸点高,C项错误。]9.D [氢键不是化学键而是分子间的一种作用力,但氢键不仅仅存在于分子与分子之间,还存在于有的物质的分子内,如邻羟基苯甲醛就存在分子内氢键,D错误。]10.B [NH4NO3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故A错误;SiC是共价晶体,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空间网状结构,所以SiC加热熔化时需破坏共价键,故B正确;H2O2易分解是因为分子内化学键弱,和H2O2分子间作用力无关,故C 错误;硫酸氢钠溶于水时发生电离:NaHSO4Na++H++S,有离子键和共价键被破坏,故D错误。]11.C [稳定性是化学性质,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与共价键的强弱有关,故A错误;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存在共价键,如 Na2O2、NaOH等,故B错误;NaClO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故C正确;SiO2属于共价晶体,熔化时只破坏共价键,故D错误。]12.B [已知电负性:F>O>N,则键的极性:N—H 键13.D14.(1)联氨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数目多于氨分子间形成的氢键(2)乙二胺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三甲胺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3)羧基的存在使丙酸形成分子间氢键,而氨基乙酸中羧基和氨基均能形成分子间氢键(4)稳定性:NH3>PH3>AsH3,因为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化合物越稳定;沸点:NH3>AsH3>PH3,因为NH3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沸点最高,AsH3的相对分子质量比PH3大,分子间作用力大,因而AsH3的沸点比PH3高(5)H2SO4分子之间容易形成氢键,而HNO3易形成分子内氢键,造成分子间作用力减弱,易挥发15.(1)A (2)B (3)C解析 (1)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则沸点:SnH4>GeH4>SiH4>CH4,A正确;含有氢键的氢化物的沸点较高,氨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沸点:NH3>SbH3>AsH3>PH3,B错误;HF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沸点:HF>HI>HBr>HCl,C错误;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沸点:H2O>H2Te>H2Se>H2S,D错误。(2)①冰中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冰融化成水克服氢键;②HNO3溶于水发生电离,破坏了共价键,所以克服极性键;③NH4Cl属于离子晶体,含有离子键,N变为NH3破坏了极性键,所以NH4Cl受热分解克服离子键和极性键。(3)氯化氢与水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氨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A错误;氢化物的稳定性与共价键有关,共价键越强,氢化物越稳定,与氢键无关,B错误;在冰中,由于氢键的作用,水分子间形成正四面体结构,使得水分子间的空隙变大,所以水变成冰后体积增大,密度变小,C正确;NH3、H2O、HF分子间都存在氢键,沸点高低与氢键有关,所以不能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来判断沸点,D错误。16.(1)①2 ②20 ③b (2)ⅣA b 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故沸点越高;当有机物能形成分子内氢键时,分子间作用力减弱,熔点变低;当有机物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时,分子间作用力增强,熔点升高解析 (1)①根据冰的结构示意图,每个H2O分子通过氢键与4个H2O分子结合,平均每个H2O分子含有氢键数目为4×=2,故1 mol冰中含2 mol氢键。②冰的升华热是51 kJ·mol-1,水分子间还存在范德华力(11 kJ·mol-1),1 mol水中含有2 mol氢键,升华热=范德华力+氢键,所以冰晶体中氢键的能量是20 kJ·mol-1。③NH3溶于水后形成NH3·H2O,NH3·H2O的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OH-,可知结构中含有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基本结构,NH3·H2O的合理结构是b。(2)折线a和b都有沸点先小后大,则开始物质的沸点高,与氢键有关,而a中原子序数大的氢化物沸点高于含氢键的物质,与事实不符,故a错误、b正确;折线c中的物质没有氢键,则折线c可以表达出ⅣA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3 作业14 分子间作用力.docx 专题3 第四单元 第1课时 分子间作用力.docx 专题3 第四单元 第1课时 分子间作用力.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