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宁南县初级中学校2024-2025学年上期第一次独立作业九年级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背面上方填涂座位号,同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2.选择题使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答题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本试卷为化学、物理合卷。试卷分为第I卷、第Ⅱ卷,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Fe-56第I卷 选择题(共27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物质的使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干冰降雨 B. 活性炭净水C. 醋酸除水垢 D. 酒精清洗碘渍2. 规范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稀释浓硫酸 B. 检查装置气密性C. 读取液体体积 D. 点燃酒精灯3.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离子都是带电的微粒,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C.常温下酸雨的pH<7,pH<7的雨水是酸雨D.中和反应会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4. 折耳根是四川人民喜好的菜肴,其内含有鱼腥草素(C12H22O2),鱼腥草素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溶剂。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等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鱼腥草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鱼腥草素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C. 鱼腥草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1:1D. 从折耳根中提取鱼腥草素可用乙醇、乙醚作溶剂5.《凉山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提出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加大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以下做法符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思想的有( )①农业灌溉要节约用水,改大水漫灌为滴灌、喷灌;②回收利用废弃的农用塑料薄膜,减少“白色污染”;③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减少农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④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6.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是必备的化学素养,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实验室用CO还原Fe2O3,黑色固体变为红色C.向锌粒中加入稀硫酸,产生大量氢气D.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火焰为淡蓝色7. 对主题知识的整理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的整理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与能源 B.化学与安全①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②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但不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①煤炉上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②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C.物质的分类 D.物质的除杂①水银:单质 干冰:氧化物 ②消石灰:碱 醋酸:酸 ①除去CO中的CO2: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②除去铜粉中的铁粉:用磁铁吸A.A B.B C.C D.D8.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将40gA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3:5B.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7.5%C.t2℃时,Q点对应的溶液属于A的不饱和溶液D.t2℃时,将A、B、C饱和溶液降温度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9.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合理的是( )A. 向等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B. 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与足量镁、铁反应C.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 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非选择题(共33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17分)10.(4分)化学用语的规范书写是学习化学的必备技能,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食盐中添加少量碘酸钾,可预防因缺碘导致的甲状腺肿大,请标出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2)用铁锅炒菜加入食醋,可生成少量的醋酸亚铁起到一定的补铁作用,请写出醋酸亚铁中阳离子的符号___________。(3) 外骨骼机器人也称“可穿戴的机器人”,其材料多为钛合金,制备金属钛过程中涉及反应,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4)“大雪”:没有一片雪花是相同的,但是组成雪花的主要物质是相同的,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_(填微粒名称)。11.(5分)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作为材料新秀,薄如蝉翼的铝箔应用广泛。(1)铝材能加工成薄如蝉翼的铝箔是因为铝具有很好的___________性。(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在空气中发生反应生成的保护膜阻止其进一步被氧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3)在新能源汽车的动力锂电池中,铝箔作正极集流体,承载电极活性物质LiFePO4。元素周期表中,Li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则x的值为___________。L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12.(8分)(1)2023年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高效地转化为乙醇。该反应的示意图如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2)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6%(填“>”“<”或“=”),玻璃棒作用是___________。(3) 冬奥会利用废旧电子设备回收金、银来制作奖牌。从废旧电子粗产品中回收金、银的部分流程如图:①操作Ⅰ的名称是 ,溶液A中的阳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②步骤二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的作用是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题,共5分)13.(5分)为测定某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含量,取该样品12g(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于烧杯中,慢慢加入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1)该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 。(盐稀盐酸的质量/g)(2)计算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稀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11分)14.(5分)实验探究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面请大家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题:(1)写出标号①的名称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若用装满水的G装置收集氢气,则气体应该从 (填“a”或“b”)端通入。(4)实验室制取CO2,要想获得平稳气流,则应该选择的制取装置为 。15. (6分)在化学课外探究活动中,某兴趣小组进行了“黑面包”实验,向蔗糖中加入适量浓硫酸。观察到神奇的现象: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变成疏松的“黑面包”,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他们向老师请教后得知:“黑面包”实验的原理-浓硫酸先将蔗糖脱水生成炭,并放出热量,产生的炭再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了常见的气体,使炭疏松,形似“黑面包”。该气体成分与木炭和浓硫酸加热时生成的气体相同。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黑面包”实验的气体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产生气体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只含有CO2猜想二:只含有SO2猜想三:一定含有CO2和SO2【初步分析】甲同学根据该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认为猜想 不成立。【查阅资料】(1)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SO2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溶液的颜色变浅甚至褪色,且无气体生成。(3)CO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实验设计】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的装置进行实验。(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乙) (甲)【现象与分析】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图甲装置B中 气体中含有SO2图甲装置D中品红溶液不褪色,且装置E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气体中含有CO2【实验结论】猜想三成立。【拓展延伸】回顾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类推出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反思交流】乙同学对图甲装置进行了简化,设计了图乙的装置并进行实验,观察到装置B中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该装置中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 。丙同学认为,“黑面包”实验中,炭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除上述已验证的物质外,至少还有一种产物,依据是 。宁南县初级中学校2024-2025学年上期第一次独立作业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选项 C D A C C D C D B(+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7分)10.(4分)(1)KIO3 (2)Fe2+ (3)TiO2 (4)水分子(一定条件)11.(5分)(1)延展性 (2)4Al +3O2 =2Al2O3 (3)3 6.94112.(8分)(1)2CO2 + 6H2==C2H5OH+ 3H2O (2) BCAED < 搅拌,加速溶解 (3)过滤; Mg2+、Al3+、H+ ;除去铜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题,共5分)13.(5分)(1)8g(2)解:设稀盐酸中溶质质量为x.Fe2O3 + 6HCl = 2FeCl3+ 3H2O160 2198g x10.95gHCl%=×100%=14.6%答: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4.6%。(MnO2)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1分)14.(5分)(1)长颈漏斗(2)2H2O2==2H2O+O2↑(3)b (4)BD/BG15.(6分)[初步分析]一[现象与分析]品红溶液褪色[拓展延伸]Ca(OH)2+SO2= CaSO3 ↓ +H2O[反思交流]检验并吸收SO2,避免对CO2的检验造成干扰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质量守恒定律)(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