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30分)1. 正常人的体液pH都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否则人会生病。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A. 唾液(pH:6.6-7.1) B. 血液(pH:7.35-7.45)C. 胆汁(pH:6.8-7.4) D. 胃酸(pH:0.8-1.5)2. 下列物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的是A. 食盐 B. 氢氧化钠 C. 浓盐酸 D. 浓硫酸3. 下列几组物质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A. KNO3、NaOH、HClB. Ca(OH)2、HCl、NaClC. H2SO4、Na2CO3、Ba(OH)2D. HNO3、KOH、CuSO4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溶解固体 B.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C. 蒸发食盐水 D. 稀释浓硫酸5. 要使质量分数为98%硫酸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需水的质量A. B. C. D.6. 小明同学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A. 偏低 B. 偏高 C. 不变 D. 无法判定7. 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试管中装有稀盐酸。向试管中加入某物质后,温度计温度升高,该物质是A. 锌粒 B. 冰块 C. 铜块 D. 氯化钠8. 在10%的硫酸铜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为A. 溶质:溶剂=1:10 B. 溶质:溶液=1:10C. 溶剂:溶液=9:11 D. 溶质:溶液=1:119.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1℃升温到t2℃,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变B. t2℃时,物质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C. t1℃时,甲、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均为1:5D. 升高丙溶液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10. 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①中反应后,电子秤示数增大 B. ②中反应前后电子秤示数始终保持不变C ③中一段时间后,电子秤示数减小 D. ①②③均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二、填空题(50分)11.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请从①活性炭;②熟石灰;③二氧化硫;④氢氧化钠;⑤氧气这些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1)农业上常用来制做波尔多液的是________;(2)医疗上用于抢救危重病人的是________;(3)可用于防毒面具的是________;(4)实验室可用做干燥剂的是________。12. 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_____7(填“<”、“>”或“=”).(2)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1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写化学式),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呈_____色.13. 稀释浓硫酸时的正确操作是:将________沿器壁注入________中,并用玻璃棒________。14. 如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________℃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在℃时,A物质的溶解度比B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填“大”或“小”)。(2)当B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三种方法: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均可使其变为饱和溶液。15. 按要求书写(1)2个氢离子________,2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_,氯化钙________(2)只含“H、、O、S”中一种或多种:酸________;碱________;盐________;氧化物________。(3)用生石灰加水制熟石灰(写化学方程式下同)________,装石灰水的瓶壁上出现白色固体________。16. 工业上用铝土矿(含有 A12O3、SiO2),不考虑其它杂质,制取金属铝的基本流程如图所示:(1)通过该流程可得出 SiO2的性质有______(填字母)。A. 难溶于水 B. 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C. 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加入稀硫酸前常将铝土矿粉碎,目的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3)滤液Ⅰ中是否还含有硫酸,可以取少量滤液Ⅰ于试管中,滴加______检验(填试剂名称),若现象是溶液变红,则表明滤液Ⅰ中仍然含有硫酸。(4)操作 Ⅰ、Ⅱ的名称是______;进行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5)将熔融状态的氧化铝通电发生分解反应,得到单质铝和另一种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17.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胃酸中含有A,D是铁锈的主要成分,C为黑色非金属单质粉末,是一种常见气体,是最常见的液体。它们之间转化及反应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未标出,“—”表示两端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问题。(1)E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2)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3)实验室经常制取气体B,写出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三、探究题(15分)18. 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小丽为探究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设计】她先用紫色石蕊溶液将白色滤纸浸润,干燥后做成紫色的小花,然后按下列图示进行实验。观察到实验(Ⅰ)和(Ⅲ)中的小花变红,(Ⅱ)中的小花不变色。【评价反思】小虎对小丽的实验方案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了酸”。两位同学仔细讨论后认为还需补充如下一个实验,才能得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酸。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________ ________【拓展应用】二氧化硫也是实验室一种污染气体,常用碱液吸收。写出实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19. 以下是某化学探究的过程,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内容。向NaOH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1)提出问题:是什么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的呢?(2)查找资料:NaOH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大量的H2O、Na+、OH-和极少量的H+。(3)猜想:是大量的OH-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4)实验探究步骤及其说明:①在一支干净的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几乎不变色,由此说明_________;②在一支干净的试管中加入2mL氯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几乎不变色,由此说明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5)结论:原假设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四、计算题(5分)H-1 O-16 S-32 Zn-6520. 把13克的锌投入到200克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求①生成氢气的质量;②稀硫酸的质量分数。2024—2025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30分)【1题答案】【答案】D【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C【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A【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A【10题答案】【答案】B二、填空题(50分)【11题答案】【答案】(1)② (2)⑤(3)① (4)④【12题答案】【答案】 ①. = ②. NaCl、NaOH ③. 蓝【13题答案】【答案】 ①. 浓硫酸##浓H2SO4 ②. 水##H2O ③. 不断搅拌【14题答案】【答案】(1) ①. t1 ②. 大(2) ①. 增加溶质 ②. 蒸发溶剂 ③. 升高温度【15题答案】【答案】(1) ①. 2H+ ②. ③. CaCl2(2) ①. H2SO4 ②. NaOH ③. Na2SO4(合理即可) ④. Na2O(合理即可)(3) ①. ②.【16题答案】【答案】(1)AB (2) ①. 增大接触面积,充分反应 ②. Al2O3 + 3H2SO4=Al2(SO4)3+ 3H2O(3)紫色石蕊溶液 (4) ①. 过滤 ②. 漏斗(5)2Al2O34Al+3O2↑【17题答案】【答案】(1)H2O (2) ①. ②. 置换反应(3)三、探究题(15分)【18题答案】【答案】 ①. 将干燥的紫色小花放入二氧化硫气体中 ②. 小花不变色 ③.【19题答案】【答案】 ①. H2O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②. Na+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③. 在一支干净的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色 ④. 成立四、计算题(5分)H-1 O-16 S-32 Zn-65【20题答案】【答案】①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x=0.4g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4g;②解:设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yy=9.8%答: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为9.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