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模块四 认识世界第十讲 撒哈拉以南非洲 极地地区目录CONTENTS知识构建1知识梳理2重难点解析3情境应用4知识构建01导图知识梳理021. 位置和范围(1)位置①半球位置:地跨南、北半球,大部分位于东半球。②纬度位置: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横穿中部,大部分位于热带。③海陆位置:撒哈拉沙漠(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临 。赤道 大西洋 (2)范围:主要由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陆和马达加斯加岛组成。教材2. 自然环境(1)地形地势①地形:以 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②地势:起伏较和缓,东南高、西北低。③主要地形区:刚果盆地(世界最大盆地)、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峰)、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大裂谷。高原 教材(2)气候①类型:以热带气候为主,被称为“热带大陆”。 气候分布广。②特点:以赤道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热带草原 刚果盆地和东非高原都位于赤道附近,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东非高原虽然位于赤道附近,但海拔较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是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教材(3)河湖①主要河流:A 是世界第一长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B 。②主要湖泊:维多利亚湖(非洲最大湖泊)和坦噶尼喀湖(非洲最深湖泊)。尼罗河 刚果河 (4)资源①矿产资源:种类 ,储量大,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②生物资源:是 、油棕的原产地。多 咖啡树 教材3. 人文特征(1)居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90%以上是 种人,是“黑种人的故乡”。黑 非洲是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而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单一商品 (2)经济①特点:以 经济为主。②弊端:主要出口矿产、木材、畜产等价格低廉的初级产品,进口价格昂贵的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③形成原因:长期受到殖民主义者的统治和控制。④出路:发展多样化农业,振兴民族工业,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旅游业等。教材1. 位置与范围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纬度位置 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 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海陆位置 以 洲为主体,被 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包围 以 洋为主体,被 、欧、北美三大洲包围南极 太平 北冰 亚 教材2. 自然环境(1)气候①南极:酷寒(“冰雪高原”);干燥(“白色荒漠”);烈风(“风库”)。②北极:严寒,降水量大于南极。(2)代表动物①南极: 、磷虾等。②北极: 、驯鹿等。企鹅 北极熊 南极地区为什么比北极地区冷?(1)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2)南极地区海拔比北极地区高。(3)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太阳光反射强。教材3. 极地地区科学考察(1)两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①南极地区分布着 资源、固体淡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②北极地区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丰富。矿产 (2)中国在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站①南极:长城站、中山站、 站、泰山站、秦岭站。②北极: 站。昆仑 黄河 (3)科考时间① 极:每年11月到次年3月。② 极:每年6月到8月。南 北 教材4. 极地地区环境保护存在问题 乱捕滥杀,破坏了生物多样性,从而破坏其生态环境;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活动,导致北极地区的环境污染保护措施 (1)《北极环境保护战略》《南极条约》(2)不乱扔垃圾;不乱捕滥杀极地动物;不影响当地生物的生存与生活教材重难点解析03精讲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区域,其中有31个国家被联合国列为“最不发达国家”。图1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类型示意图,图2为沿3°S非洲地形剖面图,图3为非洲某国进、出口商品比例图。据此,回答第(1)~(3)小题。精讲(1)从图中可知( A )A. 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 B. 东非高原是热带沙漠气候C. 南纬3°附近地势西高东低 D. 非洲大陆平原面积广大A第(1)题,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东非高原是热带草原气候,南纬3°附近地势东高西低,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精讲第(2)题,撒哈拉以南非洲出口初级农矿产品,商品价格较低,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地区,这里的经济特点是单一经济形式,制约经济发展。(2)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经济问题主要是( D )A. 出口初级农矿产品,商品价格高 B. 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C. 经济水平高,发展迅速 D. 单一经济为主,制约经济发展D精讲(3)为改善该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可采取的措施有( D )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②变草原、森林为耕地,发展农业 ③加大教育投入,发展科技 ④发展工业、旅游业等多种产业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D第(3)题,要改善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的发展现状,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教育投入,发展科技和工业、旅游业等多种产业;变草原、森林为耕地,发展农业,会破坏生态环境。精讲1. 南极科考选择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此时南半球为夏季,南极地区出现极昼,处于暖季,气温相对较高,有利于进行科学考察。2. 北极科考选择在每年6月到8月,此时北半球为夏季,北极地区出现极昼,处于暖季,气温相对较高,有利于进行科学考察。精讲(2024·齐齐哈尔中考)我国科学家一般在11~12月抵达南极地区开始科学考察,主要原因是( C )A. 此时是南极地区极夜时期,风雪小 B. 此时是南极地区的雨季C. 11月到次年3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 D. 此时南极地区冰川比较坚固南、北半球季节相反,11~12月为北半球冬季,南极洲在地球的最南端,此时为极昼期,是暖季,有利于科学考察。C精讲情境应用04 2024年4月29日,中国科考队员进驻位于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北极黄河站,年度极地科学考察工作正式开启。下图为北极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2小题。精练1. 斯瓦尔巴群岛( B )A. 位于西半球 B. 有北极C. 为“白色荒漠” D. 没有极光2. 北极黄河站对我国的意义是( D )①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②提高我国北极科学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 ③增强我国在国际北极事务中的影响力 ④在北极地区创造了一个永久性的科研平台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BD3. (2024·十堰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南极科考忙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秦岭站位于南极罗斯海沿岸区域,是我国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第三个南极常年考察站。该站的建成为更好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发挥重要作用,为造福人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图1为中国南极科考站分布示意图、图2为秦岭站建筑主体示意图。精练【明晰位置,精准科考】(1)秦岭站是我国首个面向 (A大洋)区的考察站,填补了中国在该区域的科考空白。太平洋 【科学建站,助力科考】(2)我国南极科考站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其原因是 。(3)秦岭站的主体设计理念源自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用来导航的南十字星。秦岭站主体建筑架空离地,看上去好像长了“脚”,试分析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利于大风通过;防止积雪掩埋。此时为南极的暖季,气温相对较高,且有极昼现象精练【保护南极,人人有责】 南极地区,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秦岭站在建设上全方位贯彻“绿色考察”理念,力争对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影响降到最小,在能源使用上优先使用清洁能源,最大程度减少碳排放量。(4)结合南极地区独特的气候,当地适宜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是 和太阳能。(5)南极地区虽远在千里之外,却与我们息息相关。比如,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和破坏地表植被,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高,导致全球气候 ,南极地区海冰面积缩减速度 。风能 变暖 加快 精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