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答题卡
(





(正面朝上贴在此虚线框内)
)
试卷类型:A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
缺考标记
考生禁止填涂缺考标记
!只能由监考老师负责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涂。
) (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

请将准考证条码粘贴在右侧的
[
条码粘贴处
]
的方框内
3

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
4

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卷上作答无效。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6
、填涂样例
正确
[

]
错误
[
--
][

] [
×
]
)
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6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17 18
[A] [B] [C] [D] [A] [B] [C] [D]
非选择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14.答:
19.答:
20.答:
21.1.答:
21.2.答:
22.1.答:
22.2.答: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河南省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
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共18题;共34分)
1.(2分)(2024九下·东城月考)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间又相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下面是这些倡议的部分内容。这体现了(  )
①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中国为世界贡献中国方案,显示了中国智慧
③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利益关系在不断变化
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分)(2025九上·西城期末)脱贫攻坚战场、乡村振兴路上、科技攻关前沿……处处跃动奋斗者的身影。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欣欣向荣,14亿多中国人民踔厉奋发,续写经济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这反映了(  )
①我国快速发展,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人民辛勤劳动,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人民以劳动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④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分)(2024·湖南模拟)小明道德与法治课堂议题式学习活动中收集了以下两则材料:
春节期间,湖南多地遭遇雨雪冰冻天气,交通、交警等部门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努力守护群众安全。 为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上好学”。过去一年,湖南如期完成规范民办义务教育专项工作,相应增加公办学位44万个。
下列最适合此次举习活动的议题是(  )
A.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B.扩大民主权利,保障人民权益
C.建设法治社会,增强法治意识 D.关注民生实事,提升幸福指数
4.(2分)(2024九下·商河模拟)湖北某村党支部、村委会组织“村民说事日”活动,大到国家政策的解读,小到家长里短的调解,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敞开说事、商量办事,实现村民全员参与乡村治理。“村民说事日”的创新尝试说明(  )
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重要形式
C.民主管理能解决基层群众的所有矛盾纠纷
D.发展基层民主便于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5.(2分)(2024七下·丰城期末)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由超过1亿数字火炬手汇聚而成的“数字火炬人”踏浪而来,点燃了主火炬塔。数字点火仪式不仅缔造了亚运历史上的首次,在综合性国际体育大赛中也属首创。这惊艳世界的新技术启示我们(  )
①创新就要追求原创②我国已建成数字强国
③不断弘扬创新精神④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分)(2025九上·即墨期末)我区第六届红色故事“红动即墨 强国复兴有我”主题讲解比赛在即墨古城学宫举行。参赛选手们通过讲解一个个动人的红色故事,回首峥嵘岁月,赓续红色血脉的同时厚植爱国情怀,深深鼓舞着现场每一位观众。红色故事讲解比赛(  )
①弘扬了爱国精神,彰显中国文化担当
②传播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貌
③体现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④传承红色基因,彰显信仰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九下·浙江模拟)2024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1分)大会修订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这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最高(  )
A.立法权 B.决定权 C.任免权 D.监督权
8.(1分)据统计,经过多次走访和商讨,浙江代表团共向本次大会提出议案11件,提出建议520件,覆盖了环保、科研、高质量发展等诸多领域。这表明人大代表(  )
①要积极听取民意民声②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③应积极提高执政水平④有权提出各项议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分)(2024九下·成都模拟)习近平主席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辛勤劳作的农民,埋头苦干的工人,敢闯敢拼的创业者,保家卫国的子弟兵,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这启示我们(  )
①生命虽平凡,但也能创造伟大②劳动分工不同,却没有贵贱之分
③只有平凡才能实现人生价值④承担责任是为了获得更多回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2分)(2024八下·安居月考)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这表明(  )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B.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C.法律比道德重要,必须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D.道德比法律重要,必须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11.(2分)(2025九上·西青期末)2024年3月9日,国务院公布《节约用水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部聚焦节约用水的行政法规。该条例的颁布(  )
A.能够确保国家水安全
B.要求公民依法履行保护环境的基本义务
C.必然能转变发展方式
D.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12.(2分)(2024九上·怀仁期末)10月1日,山西高速交警一支队伍大队接到报警,一名工人在工作时手指被夹断,需从文水前往太原手外科医院进行接指手术,接警后,路面执勤民警一路护送,为及时将伤者送往医院争取了宝贵的手术时间。
在这一暖人的瞬间,执勤民警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
A.爱国、诚信 B.敬业、友善 C.民主、文明 D.公平、正义
13.(2分)(2024八下·曲阜期末)2024年全国两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提到,“法不能向不法让步不是口号,第二十条已被唤醒,还要持续落到实处”。2021年至2023年,全国法院系统对77名被告人以正当防卫宣告无罪。唤醒“第二十条”(  )
①表明了人民法院司法为民,独立行使法律监督职能
②有利于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③说明法律是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有了法律就能实现正义
④体现了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了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分)(2024七下·新抚期末)青春,带着一份特殊的邀约,款款而来。面对青春的邀约,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①小刚的声音变低变嘶哑——尽量不要与他人说话
②小轩嫌父母总干涉自己——把握时机与父母沟通
③小辉的个子比同龄人低——担心同伴瞧不起自己
④小芸最近情绪波动很大——可以寻求朋友的帮助
∧.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15.(2分)(2024·市中区模拟)2023年是中国航天员首飞太空20周年。20年来共有18位航天员圆梦太空,在硕果累累的载人航天事业中,广大航天员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培育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
①以改革创新为核心②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③体现引领世界的品质④是激励我们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动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2分)(2024八上·邓州期末)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要积极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人物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①王东利用暑假免费教小学生书法和国画
②张明把共享单车骑回家拆卸探究自行车的构成
③刘果就校门口交通拥堵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
④赵娟在家认真学习书本知识迎接期末考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2分)(2024七下·涧西期中)6岁时因癌症被截肢,19岁时考上西南民族大学,23岁时成功保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身体的残疾没有影响他的意志,反而让他更加刻苦努力。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学习上不懂的地方他都会反复琢磨,直到完全弄懂为止,他就是河南小伙王晨。从中可以看出,王晨能够(  )
①乐观坚毅,直面挫折②自强不息,艰苦奋斗
③克服困难,知足常乐④战胜自我,执着追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2分)(2024·南宁模拟)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学习雷锋精神,我们应当(  )
①服务人民,树立坚定信念②行己有耻,学会自我保护③关爱他人,主动奉献爱心④活在当下,及时享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36分)(共4题;共36分)
19.(6分)(2024九上·禹州期末)当前,“行走的思政课”正在成为“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实践方式。学校将思政课堂搬入社会大讲堂中,学生在纪念馆沉浸式聆听、深入考察革命老区、采访社区居民、拍摄实践活动vlog(视频日志)……多样的方式、鲜活的素材,思政课堂在边走、边看、边听中融入了师生的生活。对此,九年级学生小思认为:“中考注重的是文化成绩,参与此类实践活动对中考帮助不大。”
联系所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结合材料对小思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0.(8分)(2024·河南)中学生小刚课余时间喜欢上网,他在网络上多次散布同学小德的隐私,给小德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小德和家长要求其停止侵害并赔礼道歉,但是小刚不予理睬,小德和家长最后选择了报警。面对警察的询问,小刚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有上网发表言论的自由。我是未成年人,国家法律给予我特殊保护,就算违法我也不用承担责任。”
结合材料,联系所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对小刚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1.(10分)(2024·河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奋进新征程的行动指南。教育部规定从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八年级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以下简称《读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1)(5分)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方法问题,你班同学展开热烈讨论,以下为几位同学的
结合以上同学的发言,请你谈谈应该采用哪些方法才能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5分)为了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讨论结束后,你班同学从《读本》中选取几段材料制作了下表。请你深入思考,完成填表任务。
《读本》内容 主要体现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陆战队,是2017年根据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决策部署调整组建的。他们是海上蛟龙、陆地猛虎、空中雄鹰;他们是“军中之军,钢中之钢”! 示例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 ①
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 ②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面对的暗礁、潜流、漩涡越来越多。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 ③
22.(12分)(2024九上·乐平期末)弘扬民族精神
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征程上,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1)(6分)为什么要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2)(6分)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在生活和学习中向雷锋同志学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B
【答案】7.A
8.B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D
12.【答案】B
13.【答案】C
14.【答案】D
15.【答案】B
16.【答案】B
17.【答案】B
18.【答案】B
19.【答案】小思的观点是错误的。文化成绩在中考中固然重要,但参与“行走的思政课”活动对青少年意义重大。文化成绩是学习成果的直观体现,在中考中考出好成绩能够为未来幸福生活奠基,为中学生提供更多的人生选择。但是,中考不仅是对学习成绩的检测,还是对学生素养和能力的考查。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能够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亲社会行为。可见,“行走的思政课”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增进中学生的政治认同和责任担当。所以,中学生应正确看待中考,既要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培养自身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在社会大讲堂中,提高自己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20.【答案】小刚有一定的法律意识,但是他认为未成年人违法不用承担责任的观点是错误的。
依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但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小刚有上网发表言论的自由,但在网络上散布小德的隐私,侵犯了小德的隐私权,违反了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由于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又事关国家的未来,我国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的违法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所以,小刚作为未成年人,在受到法律特殊保护的同时,依然应该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我们要从小刚的身上吸取教训,提高媒介素养,增强法治观念,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做自觉守法的人。
21.【答案】(1)可以先自主学习《读本》,再进一步去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读本》学习和道德与法治课学习结合起来,听老师讲解,认真做笔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结合起来,融会贯通;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培养过硬本领;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等等。
(2)①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等等。
②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等等。
③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等等。
22.【答案】(1)①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②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③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2)①主动在学习和生活中帮助和关爱同学,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 /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