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活板》情境化教学课件(共3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5《活板》情境化教学课件(共38张PPT)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活板》教学设计
1.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积累文言词汇。(重点)
2.理清文章结构,了解活字印刷术及其“活”的特点,学习程序说明。(难点)
3.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目标
布置校园文化展览区
学校初中部打算以“让校园看见传统文化”为主题,布置校园文化展览区。请你以《活板》为内容,帮助完成设计和布置。
主题情境
情境任务导入
第一课时
任务一:品千年古文·析文化流芳
——活板印刷简介区
第二课时
任务二:陈千年古物·悟先贤巧思
——活板印刷体验区
任务三:越千年时光·抒民族豪情
——活板文化传承区
学习任务群
01 品千年古文
析文化流芳
01
活 板 印 刷 简 介 区
根据参观者年龄层次,学习能力的不同,我们需要在《活版》原文关键处做部分批注,方便大家读懂原文,感知活板。
布置要求
1.听读课文,然后自由读一读,读准字音和停顿。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wéi
yínɡ
wéi
shēnɡ
wéi

zhī
huò
yánɡ
rónɡ

任务一:品千年古文,析文化流芳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ɡēnɡ
shù
tiè
zhù
cánɡ
zhān
fán

cónɡ

任务一:品千年古文,析文化流芳
2.翻译重点字词,疏通文意。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雕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做这种事。
指雕版印刷。
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同“以”。
版印书籍,相对于抄本而言。
自五代冯瀛王时才开始(用雕版)印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都是版印书籍。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平民。古代平民不能穿锦绣,故称“布衣”。
庆历年间,有位平民毕昇,又发明了活字印刷。
动词,用,使用。
动词,是。
动词,发明。
印刷。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铜钱的边缘。
它的方法是:用胶泥刻字印,薄得跟铜钱的边缘一样,每个字刻一个印,用火烧让(它)变得坚硬。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混合。
覆盖。
先设置一块铁板,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类东西在上面覆盖。
坚硬。
介词,用。
动词,刻。
省略句
用火。
任务一:品千年古文,析文化流芳
2.翻译重点字词,疏通文意。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
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这里指铁质模框。
靠近。
烘烤。
指上文说的松脂、蜡等的混合物。
同“熔”,用高温使固态物质转变为液态。
磨刀石。
想印的时候,就把一个铁制模框放在铁板上,然后密密地排上字印,排满了就成为一版,(再)拿它靠近火烘烤;松脂、蜡等的混合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压其版面,于是(所有排在铁板上的)活字平得像磨刀石。
介词,把。
介词,用。
省略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如果只印两三本,还算不上简便;如果印几十几百甚至上千本,那就极其快了。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
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已经。
准备(好了)。
交替,轮流。
完成。
通常准备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另自排字,这一块刚刚印完,那一块已经准备(好了),两块交替使用,极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每一个字都备有几个字印,像“之”“也”等字,每一个字都有二十多个字印,用来防备它们在同一版内有重复出现的。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标签,用作动词。
指韵部,韵书中把同韵的字归在一起成为一部。
不用的时候,就用纸来标记活字,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
连词,表示目的,用来。
介词,用。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这里指生僻字。
有些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的,可以很快刻制,用草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
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
木头的纹理。
不用木料刻字印的原因是,木头的纹理疏密不均,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加上跟松脂等粘在一起,(拆板时)不容易拿下来;
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烧。
完毕。
不如用胶泥烧制,(印)完毕后再用火烘烤使松脂和蜡等混合物熔化,拿手一擦,字印自然落下,根本不会被弄脏。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指堂兄弟及诸子侄。
珍藏。
毕昇死后,他的字印被我的堂兄弟及诸子侄得到,直到今天依然被珍藏。
用在否定副词“不”“无”
等前面,表示否定程度达到极限,可译作“根本”
“一点儿”“完全” 
介词,被。
字印。
烧。
3.同桌口译接龙,再次巩固课文翻译。
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做这件事。自五代冯道时才开始(用雕版)印五经,以后的重要文献都是版印书籍。
庆历年间,有个平民毕昇,又发明了活字印刷。它的方法是:用胶泥刻字印,薄得跟铜钱的边缘一样,每个字刻一个印,用火烧让它变得坚固。先设置一块铁板,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之类的东西覆盖。想印的时候,就把一个铁框放在铁板上,然后密密地排上字印,排满了就成为一版,拿着它靠近火烘烤;松脂和蜡等的混合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压其版面,于是(所有排在铁板上的)活字就平得像磨刀石了。如果只印两三本,还算不上简便;如果印几十几百甚至上千本,那就极其快了。
任务一:品千年古文,析文化流芳
3.同桌口译接龙,再次巩固课文翻译。
通常准备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已经排字,这一块刚刚印完,那一块已经准备好,两块交替使用,极短的时间就可以印完。每一个字都备有几个字印,像“之”“也”等字,每一个字都有二十多个字印,用来防备它们在一版内有重复的。不用的时候,就用纸来标记活字,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它们。有些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的,可以现刻,用草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不用木料刻字印的原因是,木料的纹理疏密不匀,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跟松脂等粘在一起,(拆版时)不容易拿下来;不如用胶泥烧制,印完后再用火烘烤使松脂和蜡等的混合物熔化,用手一擦,字印自然落下,一点儿也不会被弄脏。
毕昇死后,他的字印被我的堂兄弟和子侄们得到,直到今天依然珍藏。
任务一:品千年古文,析文化流芳
让校园看见传统文化
——第25课《活板》情境式·任务群教学设计
第2课时(共2课时)
02 陈千年古物悟先贤巧思
02
布置要求
摆放与活字印刷有关的物品,并通过小标签的形式说明其用途。
物品 用途(语言简洁)
活 板 印 刷 体 验 区
物品
用途(语言简洁)
胶泥
用胶泥刻字印
铁板
放置字印、松脂、蜡等材料
铁范/铁框
让字印整齐地排列
平板
按压排好的字印,让其平整
03 越千年时光
抒民族豪情
03
活 板 文 化 传 承 区
设计一副简明的印刷流程说明图,要求内容准确,并一目了然。
左边:流程图
3.(与雕版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
左边:流程图
1.用文中的语句梳理制字到印刷具体的流程?
每字为一印
从制字到印刷的程序
制字
1.(活字原料)胶泥
2.(活字厚度) ___________
4.(活字如何成型)_____________________
薄如钱唇
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
任务三:越千年时光,抒民族豪情
左边:流程图
1.用文中的语句梳理制字到印刷具体的流程?
每字为一印
火烧令坚
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
制字如图:
任务三:越千年时光,抒民族豪情
排版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持就火炀之
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先设一铁板
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按平版面
设置铁板
纸灰冒之
板上置铁范
密布字印
持就火炀之
从制字到印刷的程序
排版如图:
1.先设一铁板
3.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5. 持就火炀之
6.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4.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从制字到印刷的程序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一板印刷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板已自布字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印刷
1.一板印刷
2.一板已自布字
3.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印刷如图:
任务三:越千年时光,抒民族豪情
示例一:
示例二:
左边:流程图
2.请结合前面所学,绘制流程图,并配上简要文字。
活 板 文 化 传 承 区
中间:活板印刷优势
以“活在......”或者“......活”为关键词,自行进行概括。
例如:“排版活” 或者“活在排版”这样的表达形式。

制字活
“每字为一印”,取用灵活
排版活
印刷活
数目活
贮存活
做法活
拆板活
“密布字印”,排用自主
“一板……一板……”“更互用之”交替使用效率高
“每一字皆有数印”同字多印
“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精准取用
奇字“旋刻之”,随时增补
“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因自落,殊不沾污”,可灵活拆板,重复使用
中间:活板印刷优势
任务三:越千年时光,抒民族豪情
活 板 文 化 传 承 区
右边:标语
了解了活字印刷术,你是否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和创造才能?是否为我们有如此优秀的传统文化而自豪?请结合以下任务,把你的感想创作成标语,贴在展示区。
1.阅读以下链接材料,拓展知识
拓展资料
[材料一]毕昇出身平民,长期在杭州书籍铺做雕版刻工,专事手工印刷。在雕版印刷实践中,鉴于雕版印刷的艰难,为减少成本、提高排版效率,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材料二]北宋时期,大国工匠辈出,北宋尚文,专注于读书、写书于文化传播。背后决策层还重视图书事业。
[材料三]2010年11月15日《活字印刷术》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收录的是那些在社区或群体的努力保护下,生存能力仍然受到威胁的文化遗产。
任务三:越千年时光,抒民族豪情
2.结合本节课所学,以及拓展资料,完成下列标语的创作。
标语三:
我们应该为活字印刷出自中国而骄傲,因为:
标语二:
我们应该为活字印刷点赞,因为:
标语一:
我们应当对毕昇表示尊敬,因为:
任务三:越千年时光,抒民族豪情
2.结合本节课所学,以及拓展资料,完成下列标语的创作。
示例:
1.我们应当对毕昇表示尊敬,因为:他敢于革新,富有智慧,首创活字印刷术,用泥活字革新了印刷技术,为世界文明传承开辟新纪元。
2.我们应该为活字印刷点赞,因为:它以灵活可复用的技术突破,大幅提升知识传播效率,推动人类文明跨越式发展。
3.我们应该为活字印刷出自中国而骄傲,因为:它彰显了中华民族在古代科技领域的卓越创造力,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化进步的重大贡献。
任务三:越千年时光,抒民族豪情
04 课堂小结
04
主旨小结:课文通过介绍宋代发明家毕昇创造的活板印刷术,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和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及卓越的创造精神。
课堂小结
1.参与校园文化展览布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参加学校文化展览区布置。
2.积累拓展:你知道“当代毕昇”是谁吗?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其有怎样的成就,他为什么会被称为“当代毕昇”?
课后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