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章末素养提升物理 观念 物理概念 动量:物体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乘积 冲量:力与______________的乘积物理原理 动量定理:I=p′-p或Ft=____________ 动量守恒定律:m1v1+m2v2=______________科学 思维 极限思想 知道动量定理适用于变力情况,会用极限思想求解变力的冲量理想化模型 碰撞模型;弹性碰撞问题;反冲现象图像法 能够通过F-t图像求某力的冲量;通过F合-t图像求合力的冲量或动量的变化量科学探究 1.能提出与碰撞前后的动量测量及对实验造成影响等相关的物理问题 2.能设计验证动量守恒的测量方案并进行交流论证。知道实验需测量的物理量和所需器材,知道碰撞前后速度的测量方法,能测量并记录数据 3.能写出具体碰撞情境中碰撞前后表征动量守恒的表达式,能分析数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能对实验误差及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科学态度与责任 1.了解生产生活中应用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反冲运动等实例,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加强对科学本质的认识 2.通过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认识到物理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式之一,是不断发展的,具有相对持久性和普适性 3.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就,增强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信心 例1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置有两木块A和B,A的质量较大,现同时施加大小相等的恒力F使它们相向运动,然后又同时撤去外力F,A和B迎面相碰后合在一起,则A和B合在一起后的运动情况是( )A.停止运动B.因A的质量较大而向右运动C.因B的速度较大而向左运动D.运动方向不确定例2 一个不稳定的原子核质量为M,处于静止状态。放出一个质量为m的粒子后反冲,已知放出的粒子的动能为E0,则原子核反冲的动能为( )A.E0 B.E0C.E0 D.E0例3 如图甲所示,一长木板静止于光滑水平桌面上,t=0时,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以速度v0从木板左端滑上长木板,小物块到达木板右端时恰好与木板相对静止,图乙为物块与木板运动的v-t图像,图中t1、v0、v1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由此可得( )A.物块与木板组成的系统动量和机械能都守恒B.木板的长度为C.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D.系统所产生的内能为mv0(v0-v1)例4 (2024·揭阳市普宁高二期末)如图所示,一个半径R=0.80 m的光滑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其下端切线是水平的,轨道下端距地面高度h=1.25 m。在圆弧轨道的最低点放置一个质量mB=0.30 kg的小物块B(可视为质点)。另一质量mA=0.10 kg的小物块A(也视为质点)由圆弧轨道最高点从静止开始释放,运动到轨道最低点时,与物块B发生碰撞,碰后A物块和B物块粘在一起水平飞出。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1)物块A与物块B碰撞前对圆弧轨道最低点的压力大小;(2)物块A与B落到水平地面时的水平位移大小;(3)物块A与物块B碰撞过程中A、B组成系统损失的机械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5 (2023·东莞市高二阶段练习)一轻质弹簧,两端连接两滑块A和B,已知mA=0.99 kg、mB=3 kg,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开始时弹簧处于原长。现滑块A被水平飞来的质量为mC=10 g、速度为400 m/s的子弹击中,且没有穿出,如图所示,试求:(1)子弹击中A的瞬间,A和B的速度大小以及损失的机械能;(2)以后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3)B可获得的最大动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精析提能综合训练例1 A [设外力F作用的时间为t,向右为正方向,则A的末动量pA=FtB的末动量pB=-Ft碰撞的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定律,所以(mA+mB)v=pA+pB=0碰撞后它们合在一起,停止运动,故A正确。]例2 C [放出质量为m的粒子后,剩余质量为M-m,该过程动量守恒,有:mv0=(M-m)v放出的粒子的动能为E0=mv02原子核反冲的动能:Ek=(M-m)v2解得:Ek=E0,故选C。]例3 D [物块与木板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则动量守恒,由于物块和木板之间有摩擦力,则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木板的长度为L=t1-=,故B错误;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1==μg,解得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故C错误;系统所产生的内能为Q=μmgL=mv0(v0-v1),故D正确。]例4 (1)3 N (2)0.5 m (3)0.6 J解析 (1)小物块A由光滑圆弧轨道滑下,设小物块A滑到圆弧轨道下端时速度为v1,根据机械能守恒可得mAgR=mAv12,解得v1==4 m/s对小物块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N-mAg=mA解得FN=3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块A与物块B碰撞前对圆弧轨道最低点的压力大小为3 N。(2)设碰后A物块与B物块粘在一起水平飞出的速度大小为v2,根据动量守恒可得mAv1=(mA+mB)v2解得v2=1 m/s竖直方向有h=gt2解得t== s=0.5 s物块A和B落到水平地面时的水平位移大小为x=v2t=0.5 m。(3)物块A与物块B碰撞过程中A、B组成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ΔE=mAv12-(mA+mB)v22=0.6 J。例5 (1)4 m/s 0 792 J (2)6 J (3)6 J解析 (1)对子弹和A有mCvC=(mA+mC)vA解得vA=4 m/s,vB=0损失的机械能ΔE=mCvC2-(mA+mC)vA2解得ΔE=792 J。(2)共速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对子弹、A和B有mCvC=(mA+mC+mB)v解得v=1 m/s从子弹与A共速到三者共速过程(mA+mC)vA2=Ep+(mA+mC+mB)v2解得Ep=6 J。(3)当弹簧恢复原长时,B的动能最大,由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有(mA+mC)vA=(mA+mC)v1+mBv2(mA+mC)vA2=(mA+mC)v12+mBv22此时B获得的动能最大EkB=mBv22=6 J。(共20张PPT)DIYIZHANG第一章章末素养提升再现素养知识物理 观念 物理概念 动量:物体的_____和_____的乘积冲量:力与_____________的乘积物理原理 动量定理:I=p′-p或Ft=___________动量守恒定律:m1v1+m2v2=______________科学 思维 极限思想 知道动量定理适用于变力情况,会用极限思想求解变力的冲量理想化模型 碰撞模型;弹性碰撞问题;反冲现象图像法 能够通过F-t图像求某力的冲量;通过F合-t图像求合力的冲量或动量的变化量质量速度力的作用时间mvt-mv0m1v1′+m2v2′科学探究 1.能提出与碰撞前后的动量测量及对实验造成影响等相关的物理问题2.能设计验证动量守恒的测量方案并进行交流论证。知道实验需测量的物理量和所需器材,知道碰撞前后速度的测量方法,能测量并记录数据3.能写出具体碰撞情境中碰撞前后表征动量守恒的表达式,能分析数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能对实验误差及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科学态度与 责任 1.了解生产生活中应用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反冲运动等实例,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加强对科学本质的认识2.通过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认识到物理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式之一,是不断发展的,具有相对持久性和普适性3.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就,增强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信心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置有两木块A和B,A的质量较大,现同时施加大小相等的恒力F使它们相向运动,然后又同时撤去外力F,A和B迎面相碰后合在一起,则A和B合在一起后的运动情况是A.停止运动B.因A的质量较大而向右运动C.因B的速度较大而向左运动D.运动方向不确定例1√提能综合训练设外力F作用的时间为t,向右为正方向,则A的末动量pA=FtB的末动量pB=-Ft碰撞的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定律,所以(mA+mB)v=pA+pB=0碰撞后它们合在一起,停止运动,故A正确。 一个不稳定的原子核质量为M,处于静止状态。放出一个质量为m的粒子后反冲,已知放出的粒子的动能为E0,则原子核反冲的动能为例2√放出质量为m的粒子后,剩余质量为M-m,该过程动量守恒,有:mv0=(M-m)v 如图甲所示,一长木板静止于光滑水平桌面上,t=0时,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以速度v0从木板左端滑上长木板,小物块到达木板右端时恰好与木板相对静止,图乙为物块与木板运动的v-t图像,图中t1、v0、v1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由此可得A.物块与木板组成的系统动量和机械能都守恒例3√物块与木板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则动量守恒,由于物块和木板之间有摩擦力,则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 (2024·揭阳市普宁高二期末)如图所示,一个半径R=0.80 m的 光滑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其下端切线是水平的,轨道下端距地面高度h=1.25 m。在圆弧轨道的最低点放置一个质量mB=0.30 kg的小物块B(可视为质点)。另一质量mA=0.10 kg的小物块A(也视为质点)由圆弧轨道最高点从静止开始释放,运动到轨道最低点时,与物块B发生碰撞,碰后A物块和B物块粘在一起水平飞出。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例4(1)物块A与物块B碰撞前对圆弧轨道最低点的压力大小;答案 3 N 小物块A由光滑圆弧轨道滑下,设小物块A滑到圆弧轨道下端时速度为v1,解得FN=3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块A与物块B碰撞前对圆弧轨道最低点的压力大小为3 N。(2)物块A与B落到水平地面时的水平位移大小;答案 0.5 m 设碰后A物块与B物块粘在一起水平飞出的速度大小为v2,根据动量守恒可得mAv1=(mA+mB)v2解得v2=1 m/s物块A和B落到水平地面时的水平位移大小为x=v2t=0.5 m。(3)物块A与物块B碰撞过程中A、B组成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答案 0.6 J (2023·东莞市高二阶段练习)一轻质弹簧,两端连接两滑块A和B,已知mA=0.99 kg、mB=3 kg,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开始时弹簧处于原长。现滑块A被水平飞来的质量为mC=10 g、速度为400 m/s的子弹击中,且没有穿出,如图所示,试求:(1)子弹击中A的瞬间,A和B的速度大小以及损失的机械能;例5答案 4 m/s 0 792 J 对子弹和A有mCvC=(mA+mC)vA解得vA=4 m/s,vB=0解得ΔE=792 J。(2)以后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答案 6 J 共速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对子弹、A和B有mCvC=(mA+mC+mB)v解得v=1 m/s从子弹与A共速到三者共速过程解得Ep=6 J。(3)B可获得的最大动能。答案 6 J当弹簧恢复原长时,B的动能最大,由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有(mA+mC)vA=(mA+mC)v1+mBv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章 章末素养提升.docx 第一章 章末素养提升.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