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选必三 6.2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课件(共3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选必三 6.2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课件(共32张ppt)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6.2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一) 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
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统编版)思想政治
1
2
3
4
5
6
7
核心素养
新课导入
问题导引
讲授新课
本课小结
课堂练习
1
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
了解性质判断换质、换位推理、三段论推理。培养学生学习演绎推理的方法和兴趣,提高思维能力,树立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
正确进行换质换位推理,练熟三段论推理,合理进行演绎推理。
2
新课导入
什么是性质判断?性质判断的结构、种类、要求?
性质判断(直言判断)的结构:
性质判断主要由量项、主项、联项、谓项组成。
性质判断(直言判断)的种类:
①依据“质”(看联项):
②依据“量”(看量项):
③依据“量”和“质”:
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
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
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
肯定判断与否定判断
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单称判断
温故知新
2
新课导入
毛主席说:“中国人民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一个参战老兵说:我们中国人民不是好惹的,我们不是90年前的旧中国。
比较以上两个判断,他们有什么关系?
问题导引
3
二、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一) 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
1.为什么运用性质判断换质推理?
2.什么是性质判断换质推理 ?
3.性质判断换质推理的规则是什么?
4.性质判断换质推理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1.为什么运用性质判断换位推理?
2.什么是性质判断换位推理 ?
4.性质判断换位推理的规则是什么?
5.性质判断换位推理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3.什么是项的周延性?
阅读教材P47-48,自主梳理以下知识。
阅读教材P46,自主梳理以下知识。
讲授新课
4
(一) 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
(1)换质推理的含义:
在说话或写文章时,为了使表达更加适当和灵活,我们常常要根据上下文的具体情况,对一些性质判断的形式结构进行变换,如将肯定判断形式转化为否定判断形式,或者将否定判断形式转化为肯定判断形式,这就要运用到性质判断的换质推理。
性质判断换质推理,又叫换质法。它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即将肯定判断形式转换为否定判断形式,将否定判断形式转换成肯定判断形式。)
例如:死记硬背是不正确的的学习方法。
死记硬背不是正确的的学习方法。
1.性质判断换质推理:
讲授新课
4
提示:前提中性质判断的“质”(肯定或者否定)被改变了;
主项依然是主项;
结论中性质判断的谓项都变成了与前提中性质判断的谓项相矛盾的概念。
唯心主义者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所以,唯心主义者是非马克思主义者。
有些学生是党员,所以,有些学生不是非党员。
以上推理有什么共同点?
(2)运用的原因:
①略...... ②换质推理可以使我们对一个对象的认识更加明确、更加全面。
讲授新课
4
请思考:对下面直言判断进行换质推理。
①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②有些疾病不是传染的。
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
②改变前提判断的质,即把肯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
③找出前提性质判断中与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性质判断的谓项。
(3)换质推理必须遵循的规则:
①所有金属都不是不导电的。
②有些疾病是不传染的。
讲授新课
4
量项 主项 联项 谓项
前提判断: 所有 唯心主义者 不是 马克思主义者
具体推理方法 所有 唯心主义者 是 ......
所有 唯心主义者 是 非马克思主义者
结论判断 所有 唯心主义者 是 非马克思主义者
第一步:主项和量项不变,联项“是”改“不是”,“不是”改为“是”;
第二步:谓项改为与其相矛盾的概念。
(4)换质推理的具体推理方法:
讲授新课
4
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所以,所有金属都不是不导电的。
唯心主义者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所以,唯心主义者是非马克思主义者。
有些学生是党员,所以,有些学生不是非党员。
有些疾病不是传染的,所以,有些疾病是不传染的。
所有S是P——所有S不是非P
所有S不是P——所有S是非P。
有S是P——有S不是非P。
有S不是P——有S是非P。
讲授新课
4
(1)换位推理的含义:
为了从不同方面加强对事物的认识,我们有时需要将性质判断的断定对象进行变换,也就是把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进行互换,这就要运用性质判断的换位推理。
性质判断换位推理,又叫换位法。它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2.性质判断换位推理:
(2)运用的原因:①略......②换位法是从不同方面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帮助人们认识事物的两个方面,有利于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文学是艺术。
所有的偶数都不是奇数。
有的成年人是学生。
所有的奇数都不是偶数。
有的学生是成年人。
有的艺术是文学。
讲授新课
4
提示: 从逻辑角度看,甲不能说“有些相声演员不是人”。
因为前提“有些人不是相声演员”中的“人”,是指人的部分对象,如果简单换位后,结论中“有些相声演员不是人”中的“人”,就变成了人的全部对象,扩大了概念的外延。
甲:“所有马都不是狗”,可以调过来说,“所有狗都不是马”
乙: 那我随便说一句话,你能给调过来讲吗
甲: 没有问题。
乙: 有些人喜欢吃巧克力。
甲: 有些喜欢吃巧克力的是人。
乙: 再来,有些人不是相声演员。
甲: 有些相声演员不是......
在这个相声片段中,甲的最后一句话为什么说不下去了
合作探究
讲授新课
4
(3)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性:
每个性质判断都对其主项和谓项所反映对象范围作了断定。
①一个性质判断如果断定了其主项或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这个主项或谓项就是周延的。
②没有断定其主项或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这个主项或谓项就是不周延的。
③主项和谓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其外延断定情况的变化。
判断种类 主项 谓项
全称肯定判断(SAP) 周延 不周延
全称否定判断(SEP) 周延 周延
特称肯定判断(SIP) 不周延 不周延
特称否定判断(SOP) 不周延 周延
单称肯定判断(SaP) 周延 不周延
单称否定判断(SeP) 周延 周延
主项看量项,全称单称周延,特称不周延;
谓项看联项,否定周延,肯定不周延。
(主项特不周、谓项肯不周、其它全都周)
讲授新课
4
SAP,即“所有S是P”,判定了主项S的全部外延,因而主项S是周延的;断定所有S是P,并不等于说所有S是所有的P(当我们断定某对象是P的时候,并没有断定它是P的全部),因而谓项P的外延没有全部被判定,谓项P是不周延的。
SEP,即“所有S不是P”,判定了主项S的全部外延,因而主项S是周延的;“所有S不是P”,是说所有的S的外延与P的外延没有重叠,也就等于说S的外延与P的全部外延没有重叠,因而谓项P也是周延的。(当我们断定某对象不是P的时候,实际上断定它被排斥在P的全部外延之外;所有S不是P可推出所有P不是S,断定了所有的P,即断定了P的全部外延。)
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所有马都不是牛
讲授新课
4
SIP,即“有S是P”,没有断定主项S的全部外延,因而主项S是不周延的;但有S是P,并没有说这些S是全部P,也就是说没有断定谓项P的全部外延,因而谓项P是不周延的。
SOP,即“有S不是P”,并没有断定主项S的全部外延,因而S是不周延的;有S不是P,是说这些S的外延与P的外延没有重叠,也就等于说这些S的外延与P的全部外延没有重叠(当我们断定某对象不是P的时候,实际上断定它被排斥在P的全部外延之外,说明有的S不是P中的任何一个),也就等于断定了P的全部外延,因而谓项P是周延的。
有些学生是党员
有些疾病不是传染的
讲授新课
4
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前提判断是肯定的,换位后还是肯定的。前提判断是否定的,换位后仍是否定的。
②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
③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
(4)换位推理必须遵循的规则:
讲授新课
4
(5)换位推理的具体推理方法:
量项 主项 联项 谓项
前提判断: 所有 商品 都是 劳动产品
具体推理方法 ..... 劳动产品 是 商品
有的 劳动产品 是
商品
结论判断 有的 劳动产品 是 商品
第一步:不改变联项。主项与谓项的位置互换。
第二步: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不能周延。
讲授新课
4
合作探究
所有的商品都是劳动产品。
从这种全称肯定判断的前提,我们只能推出“有的劳动产品是商品”这种特称肯定判断的结论。
如果推出“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这种全称肯定判断的结论,“劳动产品”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却周延了,违背了“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这一 规则。
换位推理的运用
有的人不是说谎者。
从这种特称否定判断的前提,我们不能通过换位推理必然得出结论。否则,“人”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却周延了,违背了“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这一 规则。
讲授新课
4
【换位推理总结】
①全称肯定判断:不能直接进行换位,换位后需转换为特称肯定判断。例如:“所有猫都是动物”,通过换位则推出“有的动物是猫”。
“所有的S都是P”。换位“有的P是S。”
②特称否定判断:不能进行换位。例如:有的人不是美国人
③全称否定判断:可以直接进行换位。
例如:“所有猫都不是狗”,通过换位可以推出“所有狗都不是猫”。
“所有的S都不是P。”换位“所有的P都不是S。”
④特称肯定判断
A.主项谓项是交叉关系,可以直接进行换位。
例如:“有的文学家是音乐家”可以换位成“有的音乐家是文学家”。
“有的S是P。”换位“有的P是S。”
B.主项谓项是属种关系,换位成全称肯定。
  例如:“有的产品是商品”可以换位成“所有的商品都是产品”。
“有的S是P。”换位“所有的P都是S。”
讲授新课
4
判断种类 主项 谓项 换位前 换位后
全称肯定 周延 不周延 所有的A都是B 有的B是A。
全称否定 周延 周延 所有的A都不是B 所有的B都不是A
特称肯定 不周延 不周延 有的A是B 有的B是A
特称否定 不周延 周延 有的A不是B 有的B不是A (A由不周延变周延)
单称肯定 周延 不周延 A是B 有的B是A
单称否定 周延 周延 A不是B B不是A
不能换位
不能直接换位
直接换位
直接换位
直接换位
不能直接换位
判断:能否直接换位?
讲授新课
4
(1)换质法和换位法结合:
①在思维活动中,我们可以将换质法和换位法结合起来运用,即进行换质位推理或换位质推理。
②换质位法是换质法和换位法的连续使用,换位质法是换位法和换质法的连续使用,这两种方法没有自身的规则,在换质时遵守换质法的规则,在换位时遵守换位法的规则。
(2)作用:
正确地运用这种推理结构,不仅可以起到变换语句形式或语气的作用,而且可以起到调整或强调认识重点的作用。
3.换质、换位推理的结合使用与作用
讲授新课
4
典例剖析: (1)所有的有机物都是含碳的化合物。
(2)有些中学生是音乐爱好者。
换质后:(1)所有的有机物都不是不含碳的化合物。
(2)有些中学生不是非音乐爱好者。
换位后:(1)有些含碳的化合物是有机物。
(2)有些音乐爱好者是中学生。
换位质后:(1)有些含碳的化合物不是无机物。
换质位后:(2)有些非音乐爱好者不是中学生。
讲授新课
4
材料一 所有的有机物都是含碳的化合物,所以,所有的有机物都不是不含碳的化合物。
(1)上述直接推理过程采用的方法是什么?
(2)运用这一方法得出正确结论必须遵循的规则有哪些?
材料二 金子是闪光的,所以,闪光的都是金子。
(3)上述推理过程是否正确?为什么?
提示:(1)换质法。
(2) 换质法必须遵循的规则:①②③
(3) 不正确。因为要保证换位推理从所给真实前提得出真实结论,必须遵循“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此推理犯了这一规则。
讲授新课
4
方法 含义 逻辑规则
换质法 换质推理 改变已知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将性质判断的形式结构进行变化,即肯定判断形式与否定判断形式进行互换。 1.量项和主项不改变
2.联项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
3.谓项改为与其相矛盾的概念
换位法 换位推理 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将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进行互换 1.联项不改变
2.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
3.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可能需要改变量项)
知识归纳:性质判断的推理方法比较简表
5
本课小结
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
1.性质判断换质推理(换质法)
2.性质判断换位推理(换位法)
(1)含义
(2)具体推理方法
(3)遵循的规则
(1)含义
(2)主、谓项的周延性
(3)具体推理方法
(4)遵循的规则
二者结合使用及作用
6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1.下列判断主、谓项均周延的是
A.有的农民是科学家
B.有的青年不是党员
C.任何真理都不是教条
D.所有团员都是青年
C
6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2.要保证换位推理从所给的真实前提得出真实结论,必须遵循的规则有
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
②推理时不改变判断的主项和量项
③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
④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C
6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3.下列判断谓项不周延的是
①思维规律不是主观臆造的 
②思维规律是有客观性的 
③有的花不是香的 
④有的花是不香的 
⑤学校都是教育机构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D
6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4.(2022·北京·高考真题)“飞花令是古人发明的酒令游戏,源自文人的诗词之趣,经过现代改良后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一些精巧高雅的诗词游戏仍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在这段话里,下列四个选项中周延性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飞花令
B.古人发明的酒令游戏
C.精巧高雅的诗词游戏
D.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
A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