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复习二轮专题(十) 聚焦“银发经济”浅谈人口发展问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高考复习二轮专题(十) 聚焦“银发经济”浅谈人口发展问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高考复习二轮专题(十) 聚焦“银发经济”,浅谈人口发展问题
(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检测满分80分)
一、选择题
地形对人口分布具有深刻影响。下表是2000—2020年中国人口在不同地形因子下的分布比重变化表。据此完成1~2题。
年份 海拔 500 m以下 起伏度 140 m以下 坡度 7°以下
2000 78.71% 71.19% 70.34%
2020 79.83% 73.87% 74.12%
1.从人口分布比重变化推测,地形因子对人口迁移的吸引力 (  )
A.低海拔>低起伏度>低坡度
B.低海拔>低坡度>低起伏度
C.低坡度>低海拔>低起伏度
D.低坡度>低起伏度>低海拔
2.地形因子对我国人口迁移的影响不包括 (  )
A.人口逐渐向地势第三级阶梯集聚
B.海拔越低地区人口密度增加越快
C.人口水平迁移规模远超垂直迁移规模
D.山上的乡村人口就近转移到山下城镇
文莱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被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分隔为不相连的东西两部分,东部地势较高,西部多沼泽,首都斯里巴加湾是文莱最大城市。文莱森林茂密,覆盖率72.11%,沿海石油资源丰富。全国共有四个行政区。下图为文莱四个行政区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
3.文莱人口密度最大的行政区是 (  )
A.淡布隆区B.都东区
C.文莱—穆阿拉区D.马来奕区
4.马来奕区人口分布受到一定限制,其因素主要是 (  )
A.丛林茂密,沼泽遍布B.远离海洋,气候干燥
C.雨季过长,洪涝频发D.土壤贫瘠,难以耕种
(2024·徐州三模)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印度尼西亚启动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计划,给每户移民分配2公顷土地。21世纪以来,该计划大幅缩减。目前,该国人口约2.7亿,其中约40%集中于爪哇岛,雅加达人口超过1000万,几乎达到承载极限。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印度尼西亚国内人口主要迁移方向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5.影响印度尼西亚国内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 (  )
A.生态B.交通
C.政策D.经济
6.制约雅加达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
A.空间资源B.能源资源
C.矿产资源D.淡水资源
7.印度尼西亚国内人口大规模迁移的积极影响是 (  )
A.传承本土文化B.促进国土开发
C.提高城镇化率D.增加人口容量
(2024·济宁三模)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有超过1.2亿省际流动人口。下图示意2020年我国不同省份省际人口流动状况(港澳台资料暂缺)。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甲、乙、丙、丁四个省份对应正确的是 (  )
A.甲—重庆B.乙—天津
C.丙—安徽D.丁—广东
9.下列所述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流动现象,成因基本一致的有 (  )
①西藏和山东人口流出率均较低 ②湖南和广西人口流出率均较高 ③北京和浙江流入0—4岁儿童多 ④海南和上海有较多老年人流入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2024·佛山二模)人口回流是指前往发达地区的务工人员因某些原因返回户籍地的现象。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升级,粤西农村流动人口返乡回流现象逐渐显现,回流人口主要向市辖区和经济强县县城集聚。下图为2015—2019年粤西三地市人口回流规模统计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2015—2019年间,粤西地区的人口回流状况是 (  )
A.粤西总体人口回流明显
B.阳江不存在人口回流
C.湛江人口流失持续加剧
D.茂名人口回流最显著
11.导致粤西地区某些市县出现人口回流现象的主要拉力是 (  )
A.高龄劳动力返乡养老
B.乡村振兴就业岗位增多
C.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入
D.教育医疗卫生水平提高
(2024·驻马店三模)移民存量是指特定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定时间点的国际移民总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环境的日益改善都对国际移民产生较强吸引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居住在中国大陆的外籍人口约为84.6万人。下图为1960—2020年中国邻国来华移民存量及其在全部在华国际移民存量中的占比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1960—2020年,中国邻国来华移民存量 (  )
A.1960—1980年降幅低于50%
B.1980—2020年增长迅猛
C.数量先增后减
D.占比持续减少
13.1980—2020年,邻国移民占比总体下降,因为 (  )
A.我国国际移民政策日趋严格
B.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缓慢
C.我国移民来源地更加多样化
D.邻国劳动年龄人口减少
(2024·雅安三模)养老设施与老年人口的一致性系数,是指某地区相对于全区的养老设施占比与该地区老年人口在全区老年人口中占比的比值。我国养老设施分公办和民办,公办养老设施是由政府投资兴办,承担着保基本、兜底线的职责;民办养老设施由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具有营利性质。下表示意湖南省2021年部分市州一致性系数。据此完成 14~16 题。
市州 总养老设施 一致性系数 公办养老设施 一致性系数 民办养老设施 一致性系数
长沙 1.685 1.246 2.032
岳阳 0.992 1.463 0.508
湘西州 0.812 1.503 0.114
衡阳 0.797 0.701 0.885
14.影响湖南省养老设施空间分布差异的因素有 (  )
①地区老龄化程度②地区老龄人口数量
③地区经济发展水平④政策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15.据材料可知,湖南省部分市州养老设施 (  )
A.衡阳市数量最少
B.湘西州财政支持力度不够
C.岳阳市配置均衡
D.长沙市配置相对较充足
16.除长沙外,其他几个市州民办养老设施一致性系数小于1的根本原因是 (  )
A.经济发展水平不高B.政策支持力度不大
C.老年人口数量较少D.居家养老传统观念强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下表示意距海岸带不同距离的人口分布。
距离/km 0—200 200—500 500—1 000 >1 000
人口/万 39 054 26 740 33 452 10 344
占总人口数 /% 35.64 24.40 30.52 9.44
面积 /万平方千米 97 133 235 495
占总面积 /% 10.1 13.9 24.5 51.5
人口密度/ (人·km-2) 403 201 142 21
材料二下表示意我国人口垂直分布。
海拔/m <200 200—500 500— 1 000 1 000— 2 000 2 000— 4 000
人口数量 /万 73 345.1 19 427.8 8 647.5 10 037.1 4 590.8
人口比重 /% 63.2 16.7 7.5 8.6 4.0
面积数量 /万平方千米 144.5 97.2 162.5 39.9 315.9
人口密度/ (人·km-2) 508 200 53 252 15
材料三统计(2004年)显示,绝对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在西部,仅西部云、贵、川三省就有3000万。与之相邻的西藏不足100万。
(1)请分析西部地区贫困人口数量较少的原因。(4分)
(2)请分析云、贵、川三省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3分)
(3)请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人口迁移。(6分)
(4)请根据材料总结出我国人口分布规律。(5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经济—人口比值(R)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经济集聚与人口集聚的匹配程度。一般来说,R指数越高,意味着该城市在区域中具有相对更高的经济集聚水平,城市人口扩张潜力就越大。通常当一个城市人口集聚规模基本稳定时,其经济份额与人口份额的比值将保持在1.0左右。美国经历了三百年的人口流动,涉及区域主要是东北部五大湖区域的铁锈八州和西海岸、南海岸的加得佛三州。图1示意铁锈八州与加得佛三州位置,图2示意美国不同人口规模城市的经济、人口状况,图3为铁锈八州及加得佛三州人口变动统计图。
(1)分析1970年前后美国人口的主要流向。(4分)
(2)分析1970年前后美国人口的主要流向原因。(6分)
(3)根据美国不同人口规模城市的经济、人口状况,推测美国人口流动趋势。(4分)
2025年高考复习二轮专题解析(十)
1.D2.B第1题,由表中的数据计算得出,2000—2020年海拔500m以下增长了1.12%;起伏度140m以下增长了2.68%;坡度7°以下增长了3.78%;由增长幅度可以得出低坡度>低起伏度>低海拔。故选D。第2题,在海拔过低的地区,地形低洼易发生洪涝,人口较少;2000—2020年我国人口分布的变化主要受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的影响;第三级阶梯地势较低平,是人口的主要迁移地区;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表现为从农村迁往城镇,从内陆迁往沿海,人口水平迁移规模远超垂直迁移规模;政府积极引导山上的乡村人口就近转移到山下城镇。故选B。
3.C4.A第3题,由图可知,文莱—穆阿拉区面积最小,首都位于该区,且大多数地区距离海洋较近,对外联系便利,成为人口集聚区,因此该地人口密度最大,C正确;剩余三个区交通条件、经济条件、地形条件不如文莱—穆阿拉区,面积又都比文莱—穆阿拉区大,人口密度小于文莱—穆阿拉区,排除A、B、D。第4题,马来奕区尤其是其南部热带丛林密布,沼泽遍布,开发难度较大,限制人口的增长和分布,A正确;该地区有较长的海岸线,并没有远离海洋,排除B;文莱整体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各区均高温多雨,不是马来奕区人口分布的限制因素,排除C;该地为沼泽,土壤较为肥沃,但湿热黏重,丛林广布,不适合耕作,排除D。
5.C6.D7.B第5题,由材料可知,印度尼西亚政府通过分配土地的方式鼓励和吸引民众迁移到周边的岛屿,所以主要是政策,与生态、交通、经济关系不大。故选C。第6题,由于雅加达面积小且淡水储存空间条件差且生产生活需水量巨大,相比于空间资源、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淡水资源的有限性更为直接地影响了雅加达的环境人口容量。淡水资源的有限性和高需求性使其成为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故选D。第7题,印度尼西亚国内人口的大规模迁移发生在国内,属于国内人口迁移,对于传承本土文化意义不大,A错误;印度尼西亚政府分配给迁移的人土地,让其开垦,有利于促进国土资源的开发,B正确;迁移的人口从事土地资源开发并从事农业活动,所以对城镇化率的提高意义不大,C错误;人口容量主要受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科技、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与人口迁移关系不大,D错误。
8.B9.C第8题,图中甲、乙两省份的人口流入率大于流出率,说明人口以流入为主,结合选项可知,甲、乙应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广东、天津;与天津相比,广东第二、三产业更为发达,提供的就业岗位更多,人口流入率更高,由此判断出甲为广东、乙为天津,B正确,A错误;丙、丁两省份的人口流出率大于流入率,说明人口以流出为主,对应选项中的中西部省份重庆、安徽;两省份相比,安徽相对落后,且距离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较近,人口易于流出,人口流出率更高,所以丙为重庆、丁为安徽,C、D错误。第9题,读图可知,西藏和山东人口流出率均较低,西藏人口流出率低主要是因为西藏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等与我国其他省级行政区差异较大;山东经济较为发达,就业岗位多,人口流出率较低,①错误。湖南和广西均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就业岗位少,且距离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较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较多,人口流出率较高,②正确。北京和浙江经济发达,流入了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出于家庭原因,0—4岁儿童随父母流入也多,③正确。海南纬度较低,冬季气候温暖,吸引大量老年人到此越冬、养老;上海由于就业机会多而吸引了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老年人出于家庭原因随子女流入,④错误。故选C。
10.D11.C第10题,根据图示可知,总体上粤西人口回流以负值的时间为多,且人口回流以负值的绝对值远大于正值,说明总体上粤西人口在流失,A错误;阳江在2017年、2019年有少部分人口回流,B错误;湛江人口流失现象先加剧,后有所缓解,C错误;茂名自2015年到2016年流出人口在减少,2017年到2019年回流人口都是正增长,说明人口回流最显著,D正确。第11题,根据材料可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升级,伴随着相对发达的产业升级会出现产业转移,粤港澳大湾区转移的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入粤西地区,因此粤西地区某些市县出现人口回流现象;高龄劳动力返乡养老和乡村振兴就业岗位增多以及教育医疗卫生水平提高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升级无关,不是人口回流的主要拉力。故选C。
12.B13.C第12题,由图分析可知,中国邻国来华移民存量,1960—1980年由22.3万人降到4.9万人,降幅超50%,A错误;1980—2020年由4.9万人增加到55.8万人,增长迅猛,B正确;图中1960—2020年中国邻国来华移民存量总体先减少后增加,C错误;邻国来华移民存量占全部在华国际移民存量的比重波动减少,而非持续减少,D错误。第13题,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升,人均GDP陆续超越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多数邻国,与日本、韩国等邻国之间的差距也大幅缩小,与此同时,我国的国际移民管理政策更加完善,中国对邻国和其他地区国际移民的吸引力加强,我国移民来源地也更加多样化,因此此阶段虽然邻国移民数量增加但占比下降,C正确;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邻国和其他地区国际移民的吸引力加强,国际移民管理政策更加完善,移民政策相对宽松,吸引了更多非邻国地区的移民,A错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经济发展较为迅速,B错误;材料并不能反映出邻国劳动年龄人口减少,D错误。
14.C15.D16.A第14题,据材料“养老设施与老年人口的一致性系数,是指某地区相对于全区的养老设施占比与该地区老年人口在全区老年人口中占比的比值”可知,系数越高,养老设施越充足,读图可知,长沙市系数最高,衡阳市系数最低,长沙市是湖南省会城市,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老龄人口数量多,政策支持力度大,因此影响湖南省养老设施空间分布差异的因素有地区老龄人口数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政策,②③④正确;长沙市劳动力迁入多,与衡阳、湘西州相比,老龄化程度较低,①错误。故选C。第15题,材料中没有体现养老设施数量,不能判断,A错误;湘西州公办养老设施一致性系数最高,政策支持力度最大,B错误;岳阳市公办养老设施一致性系数高,民办养老设施一致性系数低,配置不均衡,C错误;长沙市总养老设施一致性系数高,配置相对较充足,D正确。第16题,据材料可知,民办养老设施由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具有营利性质。由此可知民办养老设施消费水平较高,除长沙外,其他几个市州民办养老设施一致性系数小于1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消费能力较低,A正确;民办养老设施与政策支持关系不大,B错误;老年人口数量少、居家养老传统观念强都不是根本原因,C、D错误。
17.(1)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总人口数量少。
(2)自然条件恶劣、交通落后、文化科技水平较低。
(3)不能。因为西藏地区高寒缺氧、土壤贫瘠、科技水平较差,自然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利用,环境人口容量小。
(4)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内陆地区人口稀少,海拔低的地区人口稠密,海拔高的地区人口稀少。
18.解析:第(1)题,1970年前,东北部五大湖区域的铁锈八州工业发达,是美国人口的主要流入区;1970年后,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美国人口的流向是从东北部五大湖区的铁锈八州流向西海岸和南海岸的加得佛三州。第(2)题,铁锈八州是美国的传统工业区,1970年之前,该地钢铁、煤炭、汽车等传统重工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较多,收入水平较高,居民生活水平高,吸引大量的人口迁入;1970年之后,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严重,且传统重工业经济增长减缓;加得佛三州是新兴的工业区,以能源、航天、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收入水平较高,且加得佛三州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吸引了大量人口的流入。第(3)题,据图2可以看出,5万—25万人的城市经济—人口比值为0.8,25万—100万人的城市经济—人口比值为0.8,100万—500万人的城市经济—人口比值为1.1,500万人以上城市经济—人口比值为1.2,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经济份额与人口份额的比值较高,说明这些城市具有相对更高的经济集聚水平,城市人口扩张潜力较大。因此,美国人口的流动趋势是从人口规模较小的城市流向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以寻求更好的经济发展机会和更高的生活质量。
参考答案:(1)1970年前,美国人口主要向东北部五大湖区域的铁锈八州流动;1970年后,美国人口主要流向西海岸、南海岸(或西部和南部)。
(2)1970年前,铁锈八州由于钢铁、煤炭、汽车等传统工业的发展,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居民生活水平高,吸引大量人口迁移;1970年后,铁锈八州经济增长缓慢,环境污染严重,而西海岸、南海岸(或西部和南部)以能源、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新型经济快速发展,加上这些地方气候温暖,吸引人口流入。
(3)5万—25万、25万—100万、100万—500万、500万人以上城市,经济—人口比值分别为0.8、0.8、1.1、1.2,城市规模越大,经济—人口比值越大,说明大城市依然对人口有较大吸引力,人口将流向大城市。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