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高考复习二轮专题(八) 领略“伊犁河谷”,体会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检测满分100分)一、选择题长白山西坡苔原带(海拔2000m至山顶)原生植被以灌木苔原为主。研究发现,随着海拔升高,苔原带温暖指数和湿度指数(两指数数值大小分别与温度和湿度呈正相关)呈现单峰变化规律。随着气候变化,近年来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出现了草本植被入侵现象,对原生植被产生较大影响。下图示意长白山西坡苔原带3种典型原生植被和3种入侵植被与温暖指数、湿度指数的关系。据此完成1~3题。1.与笃斯越橘相比,单花橐吾更喜 ( )A.暖湿 B.冷湿C.暖干 D.冷干2.推测长白山西坡苔原带3种原生植被是 ( )A.牛皮杜鹃、笃斯越橘、宽叶仙女木B.小叶章、大白花地榆、单花橐吾C.宽叶仙女木、大白花地榆、小叶章D.牛皮杜鹃、笃斯越橘、单花橐吾3.随着气候不断变暖,长白山西坡苔原带 ( )A.上限上移 B.下限下移C.面积扩大 D.面积缩小卡卡山(32°59'N,103°40'E)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海拔4000m左右,属于岷山山脉的一部分,该地区年均温为2.8℃,1月均温为-7.6℃,7月均温为9.7℃,年降雨量为634.8mm。这里的阴、阳坡生物量差异十分明显。下图示意卡卡山海拔3850m左右的高山草甸带内阳坡和阴坡生物量比较。读图,完成4~6题。4.卡卡山高山草甸带的总生物量取决于 ( )A.阳坡地上生物量 B.阴坡地上生物量C.阳坡地下生物量 D.阴坡地下生物量5.卡卡山阳坡植被特征表现为 ( )A.植株高大 B.根系发达C.物种单一 D.茎叶较多6.卡卡山海拔3 850 m附近阴阳坡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的差异取决于 ( )A.光照强度 B.土壤水分C.空气湿度 D.土壤温度黄山短尾猴是一种栖息在黄山地区体型较大的猕猴,因尾巴短小而得名。黄山短尾猴在不同季节其栖息地海拔范围有较明显的差异。下图示意黄山短尾猴各季节栖息地海拔范围与自然带分布关系,其中Ⅰ、Ⅱ、Ⅲ、Ⅳ表示不同季节黄山短尾猴活动的海拔范围。据此完成7~8题。7.影响黄山短尾猴不同季节栖息地海拔范围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①水源②食物③气温④天敌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8.近年来,黄山短尾猴栖息地海拔范围季节性变化特征有减弱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 )A.大气污染严重 B.人类活动频繁C.植被破坏严重 D.猴群数量减少(2024·贵阳二模)土壤干层指深层土壤中积累的有效水分被森林利用后因不能得到大气降水的补给而形成的土壤层次,深度一般出现在2—3m。俄罗斯欧洲部分东南部气候较为干旱,人们通过营造人工林(栎树等)控制生态退化,由于形成土壤干层,使得效果不理想。据此完成9~10题。9.土壤形成干层将导致人工林 ( )A.树干弯曲多枝杈 B.叶片退化为针叶形C.林冠郁闭度降低 D.根系侧向生长受限10.下列地形部位中,当地营造人工林减缓生态退化效果最好的是 ( )A.山谷 B.鞍部C.山脊 D.缓坡(2024·沈阳模拟)946年长白山火山喷发时,岩浆和火山灰几乎毁灭了长白山主峰及周围半径约50km范围内的森林植被,形成大面积裸地。位于50km外的森林未受到火山喷发的影响,是促进长白山森林恢复的基带种源。直到1710年前后,长白山主峰东坡树种才得以建群,先锋树种是长白落叶松。据考察,东坡的火山灰厚度最大,火山灰孔隙度高,质地较粗。下图示意长白山主峰东坡植被在火山喷发后的林分(泛指长有林木的地段)演化模式。读图,完成11~13题。11.长白山森林恢复的基带种源主体最可能是 ( )A.针叶林 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 D.落叶阔叶林12.据材料推断长白山东坡先锋树种的生长习性是 ( )A.喜光耐旱 B.喜阴喜湿C.喜干耐寒 D.喜光耐碱13.长白山东坡植被定殖容易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土壤营养元素少 B.气候条件差C.火山灰厚度大 D.人类干扰强(2024·成都二模)秦巴山地各山脉由于山体所处位置和自身特点的不同,使得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差异显著。下图为秦巴山地三列东西向山脉垂直自然带谱图。读图,完成14~16题。14.秦巴山地中莲花山垂直自然带谱较为复杂的根本原因是 ( )A.基面高度大 B.相对高度大C.区域过渡位置 D.气候类型多样15.与米仓山相比,太白山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分布上限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山体效应强 B.海拔较高C.纬度较高 D.降水量大16.莲花山缺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主要原因是该山 ( )A.光照条件差 B.冬季风影响大C.山麓降水量少 D.山麓土壤贫瘠二、非选择题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科学家们认为在台湾省与福建省之间存在着一道如隐形桥梁般的浅滩,经由澎湖列岛北侧通往台湾岛中南部,称之为东山陆桥。距今约260万年至1万年的更新世冰期东山陆桥曾多次露出海面。台湾岛中央山脉分布着上万种特有物种。研究发现:中央山脉很多高山特有植物的亲缘种类生长在西南横断山区;更新世冰期横断山区高山植物向低海拔的东部扩张至云贵高原与华南地区;因间冰期扩张至华南地区的高山植物无法继续生存,形成现在台湾中央山脉与横断山区高山特有植物间断分布的格局。下图为我国南方部分区域图。(1)分析台湾岛中央山脉植物种类多样的原因。(5分)(2)说明更新世冰期原生于横断山区的高山植物向华南地区扩张的原因。(6分)(3)推测原生于横断山区的高山特有植物迁移至台湾中央山脉的过程。(6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水青冈(一种高大乔木)附近存在大量植物病原菌或捕食者,其种子成熟后,啮齿动物(如鼠类)适量的捕食、搬运、贮藏等行为对其繁殖具有重要意义。某团队在湖北神农架林区研究发现,公路建成后50m范围内啮齿动物数量增加,水青冈群落退化,而100—200m范围内水青冈群落茂盛(如下图所示)。(1)简述啮齿动物活动对水青冈繁殖的有利影响。(7分)(2)分析公路50 m范围内啮齿动物数量增加的原因。(4分)(3)公路50 m 范围内水青冈群落退化,而100—200 m范围内水青冈群落茂盛,请对此作出合理解释。(7分)2025年高考复习二轮专题解析(八)1.C2.A3.D第1题,读图可知,与笃斯越橘相比,单花橐吾温暖指数高,湿度指数低,所以更喜暖干。故选C。第2题,草本植被入侵一般从海拔低的区域开始,入侵后其分布高度比原生植被低。随着海拔升高,长白山温暖指数降低,湿度指数升高,读图可知,小叶章、大白花地榆、单花橐吾3种植被温暖指数较高,湿度指数较低,可推知其分布高度低于其他3种植被,属于入侵植被,所以牛皮杜鹃、笃斯越橘、宽叶仙女木属于原生植被。故选A。第3题,分析可知,随着气候不断变暖,长白山西坡苔原带下限会升高,因其上限延伸到山顶,故上限不会升高,所以面积会缩小。故选D。4.C5.B6.B第4题,据图可知,卡卡山高山草甸带的地上生物量远小于地下生物量,排除A、B;阳坡的地下生物量远大于阴坡地下生物量,排除D,C正确。第5题,由于阳坡气温较高,水分蒸发强烈,使得土壤含水量相对较低,植物为了适应这种相对干旱的环境,根系向四周扩展且不断向下生长,根系分布相对更深,B正确;阳坡植物地下根系发达,会耗费掉植物体较多的能量和物质,这就使得地上部分生长受到限制,表现为植株相对低矮,茎叶相对较少,更多的阳光可以直接照射到地面,有利于种子萌发,使得阳坡物种多样性较高,A、C、D错。第6题,阳坡光照强度大,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高,蒸发强,土壤水分条件差,空气干燥,为减少水分蒸腾,地上植物普遍低矮,茎叶相对较少;为适应干旱环境,根系向下扩展,地下生物量多;阴坡光照强度和蒸发弱,土壤水分条件好,植被地上生物量多,但地下生物量相对较少。故选B。7.B8.B第7题,黄山短尾猴位于我国黄山地区,受季节变化影响,不同季节黄山短尾猴栖息地海拔不同,山区气温变化较大,③正确;不同季节,不同海拔的植被生长状况(茎叶与果实生长时期)不同,造成黄山短尾猴食物资源较丰富地区出现季节性海拔变化,影响黄山短尾猴栖息地海拔变化,②正确;水源和天敌随海拔变化不大,①④错误。故选B。第8题,近年来,随着黄山旅游业发展,游客数量增多,受游客投喂食物等活动影响,黄山短尾猴多聚集分布在人类活动较频繁的区域,造成其栖息地海拔范围季节性变化特征有减弱趋势。故选B。9.C10.A第9题,树干弯曲多是因为根系结构异常、外力压迫等,与土壤干层无关,A错误;叶片退化为针叶形主要是适应寒冷的气候,B错误;土壤干层形成后,森林水分供应受限,影响森林的生长,导致林冠郁闭度降低,C正确;根系侧向生长受限主要是受到地下岩石、土壤的束缚导致,与土壤干层无关,D错误。第10题,由材料可知,营造人工林可能形成土壤干层,影响人工林的生态效益,山谷地势低洼,有利于地表水、地下水的汇集,土壤含水量较大,不利于土壤干层的形成;鞍部、山脊、山坡地表水、地下水流失较多,更容易形成土壤干层。故选A。11.A12.A13.C第11题,长白山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基带植被类型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火山喷发后,火山灰覆盖,火山灰孔隙度高,质地较粗,土壤贫瘠,不利于阔叶林生长,而针叶林对土壤肥力要求低,能够在这种土壤贫瘠的环境下生存下来,成为植被恢复的先锋物种,故长白山森林恢复的基带种源主体最可能是针叶林。故选A。第12题,结合材料分析,长白落叶松是长白山东坡的先锋树种,先锋树种通常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火山喷发后,火山灰覆盖,火山灰孔隙度高,质地较粗,水分条件较差,因此落叶松应具有耐旱的特征;东坡光照充足,落叶松应具有喜光的特征。故选A。第13题,结合材料分析,由于强烈的火山喷发,长白山东坡覆盖了厚厚的火山灰,火山灰孔隙度高,质地较粗,含有丰富的磷、钾等营养成分,但因火山灰厚度较大,土质疏松,不利于植物的生长;火山灰的覆盖还可能导致水分保持能力差,使得植被的定植和生长面临更大的困难,C正确;土壤矿物质含量丰富,A错误;气候条件与东坡其他地区差别不大,B错误;海拔高,人类活动干扰小,D错误。14.C15.A16.C第14题,基面高度大只能使垂直自然带谱更简单,A错;莲花山海拔高,但相对高度并不大,B错;甘肃的莲花山位于秦巴山地的西侧,秦巴山地的西部位于东部季风湿润区、青藏高原高寒区、西北干旱区三大自然地理单元的过渡区,影响陆地自然带的因素很多,使山地垂直自然带趋于复杂,C对;气候类型多样也是区域过渡位置影响下的结果,D错。第15题,太白山纬度高于米仓山,热量条件更差,按纬度地带性判断,太白山的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分布海拔应更低,C错;海拔更高并不能使该自然带的分布海拔更高,B错;影响垂直自然带分布高低的主要因素是热量,而非降水,D错;太白山为秦岭主峰,秦岭比米仓山更加高大宽阔,山体效应(指隆起地块的热力效力)更强,导致不同山地垂直带的分布上限出现一定程度的差异。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纬度偏北、海拔更高的太白山山地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上限比南侧的米仓山高的原因。故选A。第16题,莲花山位于暖温带,其基带应该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但是其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小,山麓降水很少,因此没有形成阔叶林,而是形成了对水分要求更小的山地草原带,因此C正确。17.解析:第(1)题,依据所学知识及图文材料,山脉植物种类多样的原因可以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土壤条件和生态环境等角度来分析。第(2)题,冰期时,气温降低,同时地形地貌发生改变,华南地区的海拔可能升高,华南地区的气候条件变得适合高山植物生长;冰期时,气温低,生物活动少,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小,物种竞争小,有利于高山植物的扩张。第(3)题,依据图中信息,横断山区位于中国大陆的西南部,而台湾中央山脉位于台湾岛中部。两者之间相隔较远,但通过大陆架的连接,植物种子或植物体有可能通过风力、水流、冰川等方式向东进行迁移,后由动物携带进入台湾中央山脉。所以,这个迁移过程应该是:在地质历史上,台湾岛曾与大陆相连,这为植物物种的迁移提供了可能。在第四纪冰河期,由于气温较低,海平面下降,使台湾与大陆之间的海峡露出水面,形成了陆地通道,使得植物种子或植物体有可能从横断山区通过这个通道迁移到台湾中央山脉。此外,在冰河期,高山地区的气候条件可能相对较好,有利于高山植物的生存和扩张。参考答案:(1)台湾岛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交界处,气候温暖湿润;中央山脉地势高峻,海拔变化大,山地垂直带谱多;土壤肥沃;人为干扰活动少,生态环境好。(2)冰期时,气温降低,华南地区的海拔可能升高,其气候条件变得适合高山植物生长;生物活动少,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小,有利于高山植物的扩张。(3)在第四纪冰河期,由于气温较低,海平面下降,台湾与大陆之间的海峡露出,形成了陆地通道;植物种子或植物体受冰川、风、流水等外力作用从横断山区向东传播;再有动物携带通过这个通道迁移到台湾中央山脉。18.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啮齿动物搬运种子,扩大种子传播范围,扩大了水青冈的生存空间;水青冈是一种高大乔木,啮齿动物取食种子,避免水青冈高密度繁殖争夺生存资源;水青冈附近存在大量植物病原菌,啮齿动物将种子带离母树,减轻病原菌侵害和捕食者侵袭,提高种子和幼苗的存活率,有利于水青冈繁殖。第(2)题,公路50m范围内啮齿动物数量增加的原因可从食物来源及天敌等角度来分析。公路运输是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人类活动增多,留下的垃圾成为啮齿动物的食物;由于人类的干扰增强,啮齿动物的天敌受人类活动影响,数量减少,使啮齿动物数量增加。第(3)题,由上题可知,50m范围内啮齿动物增加,种子被直接取食的概率增大,种子存活几率低;公路建设对沿线土壤、地下水造成破坏,破坏公路附近50m水青冈生存环境;在100—200m范围内,由于啮齿动物的搬运,水青冈种子密度加大,群落生存竞争能力加强;远离公路,受人类活动干扰少,对种子和生长环境破坏少;由于50m范围内的植被减少,区域总体竞争压力降低,100—200m范围内水青冈群落茂盛。参考答案:(1)啮齿动物搬运种子,扩大种子传播范围;啮齿动物取食种子,避免水青冈高密度繁殖争夺生存资源;啮齿动物将种子带离母树,减轻病原菌侵害和捕食者侵袭,提高种子和幼苗的存活率。(2)人类活动增多,留下的垃圾成为啮齿动物的食物;啮齿动物的天敌受人类活动影响,数量减少。(3)50m范围内啮齿动物增加,种子被直接取食的概率增大;公路建设对沿线土壤、地下水造成破坏;在100—200m范围内,由于啮齿动物的搬运,水青冈种子密度加大;远离公路,受人类活动干扰少;由于50m范围内的植被减少,区域总体竞争压力降低。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