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
地理模拟试题
甘肃新高考研究中心
本试卷共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产业迁移与产业的地理格局演变密不可分,是产业集聚发生动态变化的重要路径。21世纪以来,虽然中国工业中心整体上并没有发生明显的迁移,但从各省份的工业份额变化上看,中国产业的确发生了一定程度的产业转移。工业销售产值份额能有效反映一个省份工业发展在全国的相对态势及产业转移倾向。读2001—2016年全国各省(区、市)工业销售产值份额(不含港澳台数据)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属于工业转出地的是( )
A. 浙江 B. 河南 C. 江西 D. 重庆
2. 推测图示时期国内工业转移方向最可能是( )
A. 上海→北京 B. 四川→甘肃 C. 天津→云南 D. 辽宁→山东
日本海作为西北太平洋的主要边缘海之一,对气候及海平面变化响应十分敏感。在地质历史时期,其表层初级生产力主要取决于浮游生物必需的主要营养盐(氮、磷和硅)和微量营养盐(铁、锰、钴、锌、铜等)。下图为末次冰期以来日本海古生产力的演化模式及主控因素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末次冰期以来日本海营养盐的主要来源方式是( )
①风尘输入②硅藻腐化③海水蒸发④洋流挟带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4. 图a时期日本海表层初级生产力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水体垂直交换有限 B. 高盐度海水的注入
C. 水体处在缺氧环境 D. 生物群落结构单一
5. 图a至图c时期日本海表层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表明( )
A. 盛行西风不断减弱 B. 东亚夏季风在减弱
C. 东亚夏季风在增强 D. 东亚冬季风在增强
三峡形成之前,黄陵背斜是四川盆地水系与江汉盆地水系之间的分水岭,而后三峡的贯通,连接了四川盆地和江汉盆地的局部水系,并通过一系列的河流重组事件形成了现今的长江。河流切穿分水岭,把分水岭另一侧河流抢夺过来,使原河流改向的现象叫河流袭夺。读长江溯源袭夺的四个阶段模型图,完成下面小题。
6. 长江东流水系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 甲、丙、乙、丁 B. 丙、甲、丁、乙 C. 丁、甲、丙、乙 D. 乙、甲、丙、丁
7. 长江三峡贯通原因是( )
①江汉盆地下沉②四川盆地下沉③流水快速侵蚀④分水岭处落差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8. 长江三峡贯通后通过溯源侵蚀依次袭夺的河流是( )
A. 嘉陵江、乌江、雅砻江、岷江、金沙江 B. 汉江、乌江、嘉陵江、雅砻江、金沙江
C. 乌江、嘉陵江、岷江、雅砻江、金沙江 D. 湘江、嘉陵江、岷江、雅砻江、金沙江
无水港又称陆港,其形成与发展是在沿海港口推力和内陆城市拉力耦合作用下,港口物流要素向内陆腹地分散、再集聚和衍生的空间经济现象。读福建省沿海港口群腹地无水港运输通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 无水港发展的前提条件是( )
A. 交通通达性好 B. 服务功能多样 C. 城市等级较高 D. 经济腹地广阔
10. 福建省沿海港口积极参与无水港建设的最终目的是( )
A. 集聚货运代理 B. 加强陆海联系 C. 扩大航运联盟 D. 增加经济效益
11. 内陆城市发展无水港能够( )
A. 减缓资源开发速度 B. 增加就业岗位 C.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D. 促进产业转出
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就是专精特新企业,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又被称为“小巨人”企业。“小巨人”企业更强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以及主导产品所属领域的关键性,是我国实现制造强国战略、补齐重点产业领域短板弱项的重要支撑。读长三角地区“小巨人”企业空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众多“小巨人”企业集聚在长三角的最终目的是( )
A. 提高生产效益 B. 获取廉价资源 C. 充分利用人才 D. 补齐短板弱项
13. 长三角地区为“小巨人”企业提供的最有利条件是( )
A. 劳动力较充足 B. 抗风险能力强 C. 方便引进外资 D. 创新氛围浓厚
14. 长三角地区“小巨人”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 以苏州市为主要核心 B. 呈现“两核多极”形态
C. 临海都市圈为冷点区 D. 沿河湖布局非常明显
2007年11月的锡德风暴是近30年正面登陆孟加拉湾顶部的最强热带气旋。下图示意该风暴的移动路径及其登陆时附近河口水域的风暴潮水位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直接影响锡德风暴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①海面温度②赤道低压③陆地地形④太阳高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6. 锡德风暴登陆时,甲、乙两河口的风暴潮水位存在显著差异是因为( )
A. 甲河口淤积量更多 B. 甲河口降水量更大
C. 乙河口离岸流更强 D. 乙河口向岸风更盛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乌素沙地曾是京津地区沙尘暴的重要沙源地,面积比海南岛还要大。经过多年治理,毛乌素沙地已成为中国第一个即将消失的沙漠。乌审旗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海拔一般在1300—1400m。本着“先数据、再科研、后修复”的理念,近年当地已开启生态大数据智慧管理模式,收集分析本地植被、气象、土壤、生物多样性、种质资源等生态本底数据,为生态决策提供依据。下图示意毛乌素沙地位置。
(1)简述大数据手段在生态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2)指出当地注重保护乡土植物种质资源的重要价值。
(3)说明毛乌素沙地的生态改善对京津地区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梵净山高耸于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带上,核心区面积为258km2,植被、气候、土壤等垂直分异现象明显,且在海拔1300m以上保留了原生植被。某科研小组对梵净山九龙池(汇水洼地)周围1万年来的沉积盖层进行研究,以探索1万年来该区域古环境的变化。下图示意梵净山九龙池位置及周边地形,下表示意九龙池1万年间古环境变化情况。
时间 主要植被类型 最冷月均温/℃ 最热月均温/℃ 年降水量/mm
现代 -2.0 16.7 2050
距今800年—现代 落叶阔叶林+草甸 -2.0—1.9 16.7—16.9 2040—2050
距今2300—800年 落叶阔叶林+混交林 -1.1—0.4 18.0—19.0 2000
距今2700—2300年 落叶阔叶林+草甸 -19—0.7 16.9—18.2 2000—2040
距今7800—2700年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0.8—0.3 18.3—20.0 2000
距今10000—7800年 草甸+落叶阔叶林 -2.3—0.7 163—18.5 2000—2070
(1)简述该科研小组选取九龙池作为研究区域的主要理由。
(2)指出1万年来梵净山地区气候的变化特点。
(3)推测地质史上气候变化对梵净山垂直带谱位置的影响。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阳池是利用水池中的水吸收阳光,从而将太阳能收集和贮存起来的人造盐水池。通常,池底处的热水会因密度变小而升到水面,从而形成对流,但是当水中的盐分浓度很高时,水的密度就会随之增大,这样热水就难以升到水面,热量便在湖底处蓄积起来,可以将其转化为热能发电。内蒙古西部M矿区在淡化矿井水后,将废弃浓盐水排入蒸发塘处理。太阳池和离子回收是两种资源化利用浓盐水的方式。太阳池是一种构造简单,利用浓盐水收集并储存太阳能的盐水池,可由蒸发塘改造而成,并全年提供稳定的低温热能。离子回收采用多种不同工艺从浓盐水(一般为海水或盐湖水)中提取钠、镁、钾、锂等离子。下图示意矿区浓盐水与海水、盐湖水离子质量浓度的对比。
(1)简述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相比,太阳池发电的优势。
(2)说明研究者认为太阳池比离子回收更适合M矿区浓盐水的资源化利用的理由。
(3)说明在M矿区建设太阳池的环境效益。
2025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
地理模拟试题
甘肃新高考研究中心
本试卷共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题答案】
【答案】1. A 2. D
【3~5题答案】
【答案】3. D 4. A 5. C
【6~8题答案】
【答案】6. B 7. A 8. C
【9~11题答案】
【答案】9. A 10. D 11. B
【12~14题答案】
【答案】12. A 13. D 14. B
【15~16题答案】
【答案】15. B 16. 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精准、快速、动态地了解生态整体状况;提高生态治理的决策效率。
(2)该地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多为原始型,对当地环境具有适应性,有利于保护当地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维持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乡土植物种质资源是培育优质植物品种的遗传基础,是保持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
(3)降低京津地区的风沙威胁,提高大气能见度;大气、水环境转好,有助于人体健康;减轻风沙对建筑物及公用设施的侵蚀等。
【18题答案】
【答案】(1)等高线相对稀疏,地势较开阔;属于山顶洼地,位于山脊部位,无大河注入,地形闭塞;远离人口聚居区,沉积地层受外界扰动小,可信度高;海拔较高,原生植被保存条件好。
(2)气候暖湿化与冷湿化交替;气温总体先升后降,年降水量变化不大
(3)升温期垂直带谱向上移动,距今7800—2700年达顶峰;降温期垂直带谱向下移动
【19题答案】
【答案】(1)构造简单,建设成本低;能将大量的太阳能贮存起来,受季节和天气影响小,可持续发电。
(2)与离子回收相比,太阳池构造简单,技术要求较低;太阳池可由蒸发塘改造而成,新增设备和土地成本低;矿区浓盐水的离子质量浓度明显低于海水和盐湖,离子回收成本高;太阳池无须对浓盐水进行复杂处理,工艺成本较低。
(3)回收利用废弃浓盐水,减少了废水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可全年提供稳定的低温热能,减少矿区供热产生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