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大单元任务群教案单元主题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学科 核心素养 公共参与学业质量 1.能够用实例说明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了解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2.能够举例说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知道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性,讲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单元内容建构图 单元主题 二级课题 三级课题 学生活动方向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 地球——我们的家园 我们生存的家园 理解地球是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感悟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老智慧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 知道人类不当的行为导致各种环境问题明白人类不尊重自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我们共同的责任 意识到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责任追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勇于承担责任,参与环保行动应对自然灾害 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 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总体情况知道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能说出影响自然灾害的人为因素防御自然灾害 知道我国的灾害监测预警于防灾减灾工程具备利用科学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利用法律的约束作用防灾减灾不屈的抗灾精神 万众一心抵御灾害志愿者是抗灾救灾的重要力量整体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共同的世界-地球环境”这一学习主题,设计了《地球——我们的家园》和《应对自然灾害》两课内容。 《地球——我们的家园》,先从地球作为人类的生存家园入手,让学生认识地球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引导学生认识人类不当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带来的环境危机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后果。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到世界各国的政治合作、现代科技及个体的力量,都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力量。 地球作为人类生存的家园,不仅存在着因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也存在着因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带来的自然灾害问题。《应对自然灾害》先通过地图,让学生认识我国自然灾害的总体状况;然后,通过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案例,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灾害的表现及其带来的损失,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以外,人类不合理的行为也是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个人、社会和国家等层面了解人们对自然灾害的应对和防御,体会中国人民不屈的抗灾精神。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虽然通过学校、社区的环境教育,获得了一定的环境认识,也参与过环保行动,但这些活动难以让他们获得深层次的认识和行为上的改变,因此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对自然应负的责任,懂得珍爱地球,梳理自觉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且在六年的学校生活及家庭生活中,学生或多或少生活经验:接触过不同形式的防震避灾宣传教育,具有一定的避灾知识;大体了解我国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具备一定的防灾知识技能。但大多数同学对我国自然灾害情况了解不全面,防灾知识了解较浅显,知识体系不完整,对国家在防灾避灾方面所做的努力不清楚。但他们对新鲜事物求知欲旺盛,有一定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愿意接受挑战。因此引导学生链接已有生活经验,提高防灾抗灾意识与能力,感受抗灾精神是本课的教学方向。单元 目标 1.能借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学习环保知识,懂得爱护地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2.通过搜集资料学生能说出地球是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原因,能列举人类为保护自然采取的法律等措施; 3.能用案例分析展示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老智慧,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形成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思想态度,培养保护自然的意识。 4.通过活动体验、小组辨析等方式,提高防灾避险意识,增强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体会人们在危难中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重难点 1.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知道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责任,树立环保意识。 2.增强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体会人们在危难中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核心概念 (大概念) 宣传环保知识 提高自护能力大情境 (大任务) 同学们,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地球,由于自然及人为破坏,灾害频发。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潍坊市坊子区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日咨询活动,面对面解答群众关心的防灾减灾方面的问题,并科普防灾减灾知识和注意事项。现面向我们学校招募宣传小分队,想一想为做好志愿服务工作,你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用5-8分钟进行竞聘演讲,并绘制宣传手册。单元任务群任务一 课型 新授课学习内容 地球--我们的家园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1.通过观看视频和阅读资料,学生能说出地球与其他星球相比有何特点。并归纳:地球上适合人类居住的条件有哪些? 2.通过看图,学生说一说他们所掌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事例。 3.调查研究学校、社区及身边的一些环境问题,认识到人们的行为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4.利用课堂所学知识来指导生活,学会在生活中节约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树立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积极参与身边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 1.通过探究,汇报地球适合人类居住的条件,说清楚地球是人类生存唯一家园的原因。 2.认真学习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协定。了解《巴黎协定》的标志性和主要内容。 3.能依据探究单说明存在的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影响。 4.小组合作展示,能简单根据学校或社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按照教材范例,准确填写研究环保提案。(尽可能完善,可多小组交流补充)单元任务群任务二 课型 新授课学习内容 应对自然灾害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1.通过识图,说出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及分布情况。 2.通过调查、采访,深入了解自然灾害给国家带来的经济损失,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损失。 3.通过活动体验、小组辨析等方式,提高防灾避险意识,增强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 4.通过事例学习,体会人们在危难中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1.能依据世界地图介绍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及分布情况。 2.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不能忘却的纪念——我国曾经发生过的自然灾害摄影展”活动,每小组提供一张照片,并讲述背后的故事。 3.根据老师设计的5个防灾自救的小情景进行辨析对错,并说明理由。给错误的行为提出正确的建议。 4.通过观察、小组探讨绘制方法和注意事项,小组合作绘制不同楼层的校园逃生平面图,并进行一次模拟逃生演习。 5.借助学习单,小组内将课前搜集信息进行资料整合,能从不同方面说出国家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的各种措施。单元任务群任务三 课型 单元成果展示课学习内容 宣传环保知识 提高自护能力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1.根据活动要求,选择合适的宣讲主题(内容、范围)。 2.根据自己确定的主题,搜集相关资料,并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案例进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宣讲。 3.根据所学和资料搜集,确定法治教育宣传稿,做好ppt并有匹配的背景音乐,对社区居民进行高质量的防灾减灾宣传。 1.能联系生活实际案例,确定宣讲主题。 2.能写出宣讲稿,做好ppt。 3.宣讲时严肃认真、铿锵有力。课 后 反 思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