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第四节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2024·陕西汉中高一期末)近年来,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循环经济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读复合型循环经济基本模式图,完成1~2题。1.图示复合型循环经济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B.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C.公平性原则D.阶段性原则2.下列关于图示复合型循环经济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降低高新技术产业对资源的依赖 ②有利于解决产业活动的用电需求 ③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壤肥力 ④有利于第一、二、三产业相互促进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居民曾经幸福地生活着。而今,居民却面临着烦恼:“海水每个月周而复始地上升、下降。为了不让海水冲坏房屋,我们得自己搭建‘海墙’。可一遇到大潮汐,它们一点都不顶用”。据此完成3~4题。3.该国居民而今“烦恼”是因为( )A.全球气候变暖B.农产品供给不足C.潮汐规律变化D.水资源质量变差4.为了应对上述“烦恼”,该国可行的方案有( )A.局部修筑大堤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C.购买国土迁居D.修建“海墙”(2023·河南南阳月考)江苏兴化垛田传统生态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垛田传统生态系统创造性地将低洼沼泽地改造成岛状耕地,具有独特的水土利用特点。读垛田农业示意图,完成5~6题。5.垛田农业主要的生态效益是( )A.生物间互生互养,形成良性发展B.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C.废弃物充分利用,利于经济发展D.减少化肥使用量,减轻水土流失6.垛田农业为适应时代的需求,从经济、生态效益角度看,最适宜发展( )A.休闲观光旅游B.芋头叶编织C.鱼类深加工D.水禽类养殖B组关键能力提升练传统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已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是用山上毛竹剖劈成篾片或篾丝并编织成各种用具和工艺品的一种手工艺。竹编包装是近年来兴起的,可以代替塑料的新型材料包装。据此完成7~8题。7.和塑料包装相比,竹编包装( )A.价格低廉B.绿色环保C.经久耐用D.携带方便8.从经济角度看,我国乡村地区发展竹编产业,有利于( )A.增加经济收入B.促进就业C.传承传统文化D.生态环境保护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园建设就是这方面的一种尝试。据此完成9~10题。9.下面的生态园生产体系示意图反映该生态园 ( )①实现了生产的完全无污染物排放 ②促进了甘蔗种植的企业化进程 ③摆脱了生产的季节周期性和地域性 ④实现了生产过程中能量和资源的梯级利用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0.下列符合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行为是 ( )A.关闭火电厂,推广天然气B.垃圾全部回收利用C.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弃物排放D.保护淡水鱼,推行海洋捕捞有位城市管理专家曾提出一个假设:如果北京的垃圾一个月没人清理,将会是什么样子 答案是简直不可想象!也有经济学家提出一个假设:如果把北京垃圾中可利用的成分回收起来,将意味着什么 结论是那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在许多国家,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产业。据此完成11~12题。11.城市大量输出垃圾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缺少足够的能分解垃圾的分解者B.城市的垃圾处理设施太落后C.城市人的生活方式不科学D.城市垃圾的可回收性太低12.许多城市被垃圾包围,解决此问题的最好办法是 ( )A.将垃圾进行焚烧处理B.将垃圾进行填埋处理C.将垃圾中的有机成分用来生产二次能源D.将垃圾运到更远的地方区域调查是地理研究的重要方法。通过调查发现,美国某城镇主要产业活动包括农牧生产、矿产开发、林木轮伐等,毗邻的湖泊是其主要水源地。近年来,湖泊中氮、磷等元素逐年增加。下图为该城镇所在区域简图。据此完成13~15题。13.城镇东侧湖泊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 )A.农牧业生产B.矿山开采C.林区生产D.高尔夫球场运营14.到河口自然保护区调查时,能直接观察到生态环境质量变差的现象是( )A.生物种类减少B.大量繁殖的藻类C.树木生长缓慢D.土壤富含重金属15.为满足城镇发展需要,在废弃运河边建设电厂,从河流调水将影响( )A.工矿企业的生产B.城镇居民的饮水C.农场畜牧业发展D.河口自然保护区第四节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2.1.A 2.C 第1题,图示复合型循环经济模式生产过程中将废弃物进行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A正确。第2题,该复合型循环经济模式发展多种经营活动,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同时将植物残体和动物粪便返还给土地,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壤肥力,同时,本地区发展农业、旅游业和工业,促进了三大产业共同发展,③④正确;该复合型循环经济模式并没有体现降低高新技术产业对资源的依赖,也没有解决产业活动的用电需求。3~4.3.A 4.C 第3题,基里巴斯是群岛国家,潮汐一直存在且有规律地变化,在过去对该国影响较小,但现在潮汐的发生对该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说明该国居民“烦恼”并不是因为潮汐规律变化,而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整体上升,在发生潮汐时该国部分岛屿被淹没,A正确,C错误;由图可知,该国以分散的小岛为主,农产品一直供给不足,这不是现在才出现的“烦恼”,B错误;材料显示该国居民“烦恼”是因为海水上涨,而不是水资源质量变差,D错误。第4题,随着国土被海水逐渐淹没,为了生存,该国可以购买国土进行迁居;由材料可知,修建“海墙”对阻挡大潮汐已失去作用,A、D不可行;全球气候变暖属于全球性问题,仅基里巴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不能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B不可行。5~6.5.A 6.A 第5题,图中芋头叶等可作为鱼的食物,鱼的排泄物又可作肥料肥田,生物间互生互养,形成良性发展,A正确。题目要求选择“生态效益”,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废弃物充分利用,利于经济发展,均属于经济效益,B、C错误。图中模式可减少化肥使用量,当地地处江苏地区,地势低平,水土流失少,且垛田农业对减少水土流失影响不大,D错误。第6题,休闲观光旅游可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因此经济、生态效益显著,A正确;芋头叶编织经济效益较休闲观光旅游低,B错误;鱼类深加工和水禽类养殖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C、D错误。7~8.7.B 8.A 第7题,和塑料包装相比,竹编包装易降解且可以回收利用,更加绿色环保;竹编包装是手工制作的,生产效率低,价格较高,使用时间相对较短;竹编包装固定成形,占据空间,因此携带相对不便。第8题,从经济角度看,发展竹编产业可以增加经济收入。促进就业、传承传统文化属于社会角度,生态环境保护属于生态角度。9~10.9.C 10.C 第9题,受水、热等条件的限制,甘蔗生产具有地域性,这就使得以此为原料的相应工业也具有地域性的特点;该生态园在生产过程中将甘蔗的生产与相关工业结成产业链,有助于促进甘蔗种植的企业化进程;该产业链使每一环节产生的废弃物都能被下一个环节作为原料,实现了生产过程中能量和资源的梯级利用;同时,污染物的排放也减少到了最低限度,但不可能完全无污染物排放。第10题,循环经济最大的特征是产生的废弃物很少。11~12.11.A 12.C 第11题,城市大量输出垃圾等废弃物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人口众多,排放大量的垃圾,而城市缺少足够的能分解垃圾的分解者,A正确。第12题,垃圾焚烧处理会造成大气污染,垃圾填埋处理会占用土地、污染土壤、污染地下水;许多城市被垃圾包围,解决此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将垃圾中的有机成分用来生产二次能源,减少垃圾的数量,C正确;将垃圾运到更远的地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且会污染其他地区。13~15.13.C 14.B 15.D 第13题,读图可知,城镇东侧湖泊的水系特征表明湖泊水源来自林地,水污染物很难跨流域转移,因此城镇东侧湖泊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林区生产,C正确;农场、矿厂、高尔夫球场均不在图中城镇东侧湖泊的流域内,因此湖泊污染物来自这些地区的可能性小,A、B、D错误。故选C。第14题,由图可知,河口自然保护区上游为农场,农场中各种化肥残留物会导致水中藻类生物的大量生长,B正确;生物种类减少、树木生长缓慢、土壤富含重金属等问题无法直接观察,A、C、D错误。故选B。第15题,废弃运河邻近自然保护区,调水会影响其水资源,D正确;工矿企业离调水河流较远,从河流调水一般不会影响工矿企业生产,A错误;城镇居民用水、农场畜牧业生产用水取自其他流域,B、C错误。故选D。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