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模块四 认识世界第十一讲 日本 俄罗斯 澳大利亚目录CONTENTS知识构建1知识梳理2重难点解析3情境应用4知识构建01导图导图知识梳理021. 位置及范围位置 半球位置 北半球、 半球纬度位置 大部分地区位于23.5°N到45°N,位于 带海陆位置 位于亚洲的东部, 洋的西北部组成 由 、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面积最大的岛是 岛 东 北温 太平 北海道 本州 日本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渔业、造船业、海上贸易和对外联系。教材2. 自然环境(1)地形:以 为主,沿海平原狭小。富士山是日本最高的山峰,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2)气候:属于 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 特征。(3)河流:短小湍急,流量较大, 资源丰富。(4)资源:森林资源丰富, 资源匮乏。(5)多火山、地震:位于亚欧板块与 板块的交界处(属于环太平洋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山地、丘陵 温带季风 海洋性 水能 矿产 太平洋 教材3. 高度发达的经济(1)经济地位:工业高度发达,很多工业产品出口国外,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不利条件 地域狭小,资源匮乏,地震频发,国内市场狭小有利条件 港湾众多,海运便利,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3)经济特点—— 型经济(“进口-加工-出口”):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如煤、石油、铁矿石等,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经济对外依赖十分严重。加工贸易 (2)经济发展的条件教材(4)工业①工业分布特点: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 沿岸和 沿岸的狭长地带(“太平洋沿岸工业带”)。②分布原因:多优良港湾,巨型船舶可以停靠;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工厂靠近码头,海陆交通便利;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太平洋 濑户内海 教材问题 20世纪80年代,劳动力价格显著提高,劳动力短缺,环境污染,土地紧张,国内需求减少等对策 依靠资金、技术等优势,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5)农业:生产水平高,采用小型机械化作业,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很高;渔业发达,北海道渔场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教材③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4. 社会文化(1)民族构成: 民族占绝对优势,通用语言是日语,传统服装是 。(2)文化特征:东西方文化兼容。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3)主要城市:首都是 ,也是日本最大城市;京都是著名古都。大和 和服 东京 1. 位置和范围位置 半球位置 位于北半球,跨东、西半球纬度位置 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 距离最长的国家;北极圈经过北部,大部分位于 带,小部分位于北寒带海陆位置 横跨亚欧大陆北部,西濒波罗的海,东临 洋,北临北冰洋范围 领土包括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东西 北温 太平 教材①地形:西部以 为主,东部多和山地。②地势:整体东高西低,亚洲部分地势南高北低。平原 高原 2. 自然环境(1)地形地势教材(2)河流与湖泊名称 特征伏尔加河 自北向南注入 (湖泊),欧洲第一长河;流量丰富,水流平稳,航运价值高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自南向北注入 ,封冻期长,不利于航运 湖 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里海 北冰洋 贝加尔 教材俄罗斯亚洲部分河流众多,但是内河航运并不发达的原因 纬度高,河流结冰期长,可通航时间短;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航运需求少;俄罗斯境内运输多为东西方向,而亚洲部分河流多为南北方向;河流自南向北流,纬度高,有凌汛现象;沿线有大量沼泽地,不利于开发。温带大陆性 (3)气候:以 气候为主,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①特点:工业基础雄厚,部门比较齐全。能源、钢铁、机械、化工等 发达,其中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消费品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重工业 3. 经济(1)自然资源:森林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被称为“世界加油站”)等。(2)工业教材工业区 特征 工业区 石油化工、造船、电子、造纸和航空航天等工业十分发达,是俄罗斯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以 为中心的工业区 主要有钢铁、汽车、飞机、火箭和电子等工业部门,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乌拉尔工业区 主要有石油、钢铁、机械等工业部门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等工业部门圣彼得堡 莫斯科 教材②四大工业区俄罗斯消费品制造业发展滞后的自然原因(3)农业①北部广大地区气温低,不利于农业生产。②主要农业带: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黑麦和玉米等,经济作物以亚麻、向日葵和甜菜等为主。(4)俄罗斯已将高新技术领域作为国家经济新的发展方向。教材4. 交通及城市(1)交通运输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与海洋航运和管道运输均很发达。客运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货运以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主, 主要运输石油和天然气。管道 莫斯科 西伯利亚大铁路 (2)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特点:欧洲部分铁路网密集,形成以 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亚洲部分铁路比较稀疏, 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教材西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的原因(1)北部纬度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修建难度较大。(2)南部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资源开发和工业发展。(3)南部人口和城市较多,修建铁路可以加强不同地域间的经济和文化联系。(3)主要城市莫斯科 俄罗斯的首都,最大的城市,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圣彼得堡 俄罗斯第二大城市,波罗的海沿岸重要港口符拉迪沃斯托 克(海参崴) 太平洋沿岸的重要港口摩尔曼斯克 北冰洋沿岸的重要海港,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终年不冻教材③海陆位置:属大洋洲,东临 ,西临印度洋,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太平洋 1. 位置与范围(1)位置①半球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南半球。②纬度位置: 穿过中部,地跨热带和南温带。南回归线 (2)范围:包括澳大利亚大陆、 岛和附近的一些小岛。塔斯马尼亚 教材2. 自然环境(1)地形地势:东部是 ,中部是平原,西部是高原。地势起伏和缓, 高、 低。(2)气候①分布:东部受地形影响,气候自北向南狭长分布;中西部热带沙漠气候和 气候分布广;南部、东南部分别是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②特征:呈 状分布。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东南沿海地区温和湿润;降水由北、东、南三面沿海向内陆递减。大分水岭 东西 中间 热带草原半环 教材(3)河湖①河流:发源于大分水岭西侧的 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河流,向西南注入印度洋。②湖泊:大自流盆地内的北艾尔湖是大洋洲最低点,属内流湖。墨累河 (4)资源①生物资源:被誉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特有植物:桉树和金合欢等。特有动物: 、考拉、鸸鹋、鸭嘴兽、琴鸟等。袋鼠 澳大利亚古老物种丰富的原因位置孤立,当地自然条件单一,生物进化缓慢,缺少天敌。②矿产资源:品种多、品质优、埋藏浅、易开采。教材3. 居民与聚落(1)地广人稀,以 人种为主,主要是英国移民的后裔,信奉基督教。(2)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 地区。其中 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首都 环境优美。4. 经济:属于发达国家白色 东南沿海 悉尼 堪培拉 (1)农业: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放养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被誉为“ ”。①发展条件:气候适宜;地下水丰富;地势平坦,草场广布;羊群无天敌。②特点:产业化、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教材(2)工业:矿产品大量出口,被誉为“ ”。①部门:采矿业和冶金业。②特点:机械化、自动化生产,高效环保。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3)服务业:经济支柱。 著名旅游景点:大堡礁——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教材重难点解析03国家 工业分布 原因分析日本 沿海分布 方便原料、燃料的进口,产品的出口;港口条件优越;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工厂靠近码头,交通便利;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俄罗斯 靠近资源产地,沿铁路线分布 原料、燃料充足;南部气候较温暖,人口、城市较多;铁路干线多,交通便利精讲读日本和俄罗斯工业区分布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DA. 两国矿产资源都丰富B. 两国工业区都沿矿产地分布C. 俄罗斯科技雄厚,轻工业发达D. 日本海运便利,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解题指导:日本矿产资源缺乏,工业主要集中于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沿海海运便利,利于发展对外贸易;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其工业靠近矿产地分布,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发展缓慢。精讲分布特点 与环境的关系东南沿海:人口稠密,城市密集 地处温带和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居住;多优良港口,对外联系便利;开发较早,工农业发达,经济基础好内陆、西部地区:地广人稀 气候炎热干旱,多为沙漠和草原,不适宜居住东北部沿海:地广人稀 原始热带雨林区,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宜居住精讲(2024·黄石期中)据澳大利亚报道,2023年墨尔本市人口100多年来首次超过悉尼市,成为澳大利亚最大城市。图为澳大利亚人口、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第(1)~(2)小题。(1)墨尔本和悉尼均分布在( D )A. 中部内陆地区 B. 西南部沿海地区C. 南部沿海地区 D. 东南部沿海地区D 第(1)题,读图可知,墨尔本和悉尼均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这里人口密度大。精讲(2)澳大利亚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区的有利条件是( C )A. 气候高温多雨 B. 河湖星罗棋布C. 海上交通便利 D. 地形以高原为主C第(2)题,澳大利亚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区位于东南部沿海地区,海上交通便利;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为主,气候温和湿润;与河湖星罗棋布、地形以高原为主无关。精讲牧羊带 分布 有利条件粗放牧羊带(毛用羊) 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下的西部高原西南部和大自流盆地东南部 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可一年四季露天放牧;热带气候,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肉用羊和毛用羊并重) 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的东南墨累河流域,西南沿海高原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宜放牧和耕作;主要为亚热带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温度适宜,降水丰富;墨累河可作为牲畜饮水和灌溉用水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肉用羊) 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的东南沿海平原和西南部沿海 精讲读澳大利亚牧羊带分布图,该带牧场规模很大,一般可达几千公顷,多为天然草场,牧草品质差、产量低。平均每公顷可放养0.2只羊,以毛用羊为主,生产不稳定。上述内容描述的是( C )CA. 乳畜带 B. 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C. 粗放牧羊带 D. 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 本题主要考查澳大利亚牧羊带的类型及分布特点。澳大利亚的粗放牧羊带牧草品质差、产量低,以毛用羊为主,生产不稳定;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人工草场广布,牧草品质好、产量高,以肉用羊为主,生产稳定;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平均每公顷可放养3~4只羊,肉用羊和毛用羊并重,生产较稳定。精讲情境应用04【国际经济合作】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CEP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图1中阴影部分)通过降低进口关税和减少限制等措施,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促进自由贸易和经济发展。越南人口过亿,工人月薪不到中国的一半,近年来越南给予外资企业优惠的税收政策,越来越多的中国服装企业扎堆越南。图1精练(1)RCEP成员国所在区域濒临 洋和 洋,沟通两大洋的“咽喉”要道是 海峡。越南距离中国近;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水平低;越南为临海国,海运便利;越南为RCEP成员国之一,可以享受降低关税的相关优惠政策。(3)请分别写出澳大利亚和日本两个国家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澳大利亚:国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劳动力丰富,多高素质劳动力。太平 印度 马六甲 精练(2)分析越南承接我国服装产业的优势条件。图1 澳大利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历史上都是欧洲国家的殖民地,但现在澳大利亚已是发达国家,撒哈拉以南非洲却是世界最贫穷的地区。图2为澳大利亚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图2(4)结合图2,说说澳大利亚在发展经济方面值得撒哈拉以南非洲借鉴的经验。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牧业经济;在丰富的矿产资源基础上,大力发展冶金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发展工矿业、农牧业和服务业等多种产业,经济结构齐全,避免单一经济模式。精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