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模块三 地球的表层第五讲 陆地与海洋目录CONTENTS知识构建1知识梳理2重难点解析3情境应用4知识构建01导图知识梳理021. 海陆分布(1)全球海陆分布: 。(2)半球海陆分布:①世界海陆分布不均,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 半球、西半球;②地球上任意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或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东 南 2. 七大洲(1)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列:① 、②非洲、③ 、④南美洲、⑤ 、⑥欧洲、⑦大洋洲。亚洲 北美洲 极洲南 教材大洲特征亚洲 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人口最多的大洲非洲 “热带大陆”“高原大陆”南极洲 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欧洲 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大洋洲 面积最小的大洲北美洲 全部位于北半球南美洲 全部位于西半球教材(2)大洲界线大洲 分界线亚洲、欧洲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 海峡亚洲、非洲 运河欧洲、非洲 直布罗陀海峡南美洲、北美洲 运河亚洲、北美洲 海峡土耳其苏伊士 巴拿马白令 教材3. 四大洋大洋(按面积大小) 主要特点A 面积最大、深度最深B大西洋 形状略呈“S”形C印度洋 大部分地处热带、形状略呈“三角形”,全部位于东半球D 面积最小、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深度最浅太平洋 北冰洋 教材(1)六大板块:① 板块、②美洲板块、③非洲板块、④ 板块、⑤印度洋板块、⑥南极洲板块。亚欧 太平洋 (1)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属于亚洲,却属于印度洋板块。(2)亚洲的东西伯利亚山地属于美洲板块。(3)澳大利亚属于印度洋板块。教材1. 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运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等。2. 大陆漂移学说: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最先提出。3. 板块构造学说(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稳定 (3)板块运动与火山、地震带分布的关系:板块的相互运动导致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易发生火山、地震。运动方式 结果 (←→) 形成裂谷或海洋,使海洋面积增大碰撞挤压(→←) 形成山脉、岛弧链或海沟等,使海洋面积缩小(4)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 地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5)世界著名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张裂拉伸环太平洋 教材重难点解析03大洲 纬度位置 半球位置亚洲 被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穿过 跨四个半球,主要在东半球、北半球非洲 被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穿过 全在东半球,跨南北半球欧洲 北极圈穿过北部 全在北半球,主要在东半球北美洲 主体介于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 全在北半球、西半球南美洲 被赤道、南回归线穿过 全在西半球,跨南北半球,主要在南半球大洋洲 被南回归线穿过 跨四个半球,主要在东半球、南半球南极洲 大部分在南极圈内 全在南半球,跨东西半球精讲(2024·黄石期末)戴马克松地图是第一张世界视像图,该图在一个平面上向人类展示了无明显变形的各个大陆。读图,回答第(1)~(2)小题。(1)若图中a代表北冰洋,那么(C )A. 甲代表欧洲 B. 乙代表非洲C. 丙代表南美洲 D. 丁代表大洋洲C精讲(2)该图中以人工运河为界的大洲是( )A. 甲、丙 B. 乙、丙 C. 甲、乙 D. 甲、丁B第(1)题,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北美洲包围,根据形状可知,甲为亚洲,乙为北美洲,丙为南美洲,丁为南极洲。第(2)题,读图可知,图中乙北美洲与丙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是一条人工运河;甲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也是人工开凿的运河。1. 方法技巧:一般来说,看到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区,可联想到位于板块交界处;看到高大山脉的形成、海洋面积的缩小,可联想到板块的碰撞挤压;看到海洋面积的扩大和陆上裂谷的形成,可联想到板块的张裂拉伸。精讲2. 答题模板(1)海洋的扩张或缩小:××海洋位于××板块与××板块的张裂或碰撞挤压地带,所以不断扩张或缩小。(2)山脉的形成:××山脉位于××板块和××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地壳不断隆起、抬升,形成山脉。(3)火山、地震的发生:某地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3. 常见事例红海面积不断扩大 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两板块相互张裂拉伸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 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两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使地表不断隆起抬升形成山脉落基山脉的形成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使地表不断隆起抬升形成山脉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精讲2024年1月23日2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此次地震发生地位于( C )CA. 环太平洋地带B. 印度洋板块内部C.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D.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乌什县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属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精讲情境应用04某地理兴趣小组正在进行海陆变迁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下列问题。第一步:探究海陆变迁 2023年5月,我国科研人员在青藏高原发现了一批三叠纪喜马拉雅鱼龙化石,这是古生物学上的又一次重大发现。鱼龙是生活在中生代海洋里的一类已经灭绝的水生爬行动物。(1)青藏高原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的地理事实是: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A. 地壳运动 B. 大陆漂移C. 人类活动 D. 地球自转青藏高原所在地区曾是海洋A精练第二步:预言大陆漂移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图1(2)图1中,甲、乙、丙代表的大洲或大洋依次是 。南美洲、大西洋、非洲 (3)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且不会飞,但它们分布在乙大洋两岸,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 。(4)根据大陆漂移学说的理论,乙大洋的面积会 .(选填“扩大”或“缩小”)。大西洋两岸的两个大陆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 扩大 精练第三步:验证板块运动 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9时17分,在土耳其(北纬37.15度,东经36.95度)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中国救援队火速携带救援装备和物资参加抗震救灾。图2(5)土耳其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主要是因为其位于(填地震带)附近。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精练① ;② ;③ ;④ 。碰撞挤压 张裂拉伸 山脉 活跃 (6)通过实验,尝试绘制板块运动思维导图,请将该图填写完整。第四步:实验归纳精练总结: 海陆处于不断地变化中,人类需要不断地探索、发现科学事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