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试题地理(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共6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 选择题(共1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本大题包含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24年4月26日05时04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打开舱门,迎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图1为地球卫星照片,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以下关于地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B. 世界陆地彼此相连C. 表面有经纬网覆盖 D. 有倾斜的地轴穿过2.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 不同纬度的热量差异 B. 太阳东方升西方落C. 寒来暑往的四季变化 D. 正午旗杆影长短变化3. 两组航天员会合时( )A. 我国北方春暖花开 B.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C. 地球运行至丙和丁之间 D. 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茶产业是云南省普洱市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普洱茶产业正在由单一茶叶种植园逐渐向高端茶叶产业园、乡村旅游的“观光景点”等方向综合发展。读“云南省普洱市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4. 图中乙山峰的海拔大约为( )A. 1390米 B. 1415米 C. 1435米 D. 1460米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图中两村庄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5千米B. 甲地为陡崖,适宜开发攀岩项目C. 图中乙山峰海拔最高,适宜修建观景台D. 若丙地气温18℃,则丁地气温为17.4℃6. 该村的小强和小红为家乡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新设想,其中不可行的是( )A 利用电商平台,扩大茶叶销售渠道 B. 茶园景观与茶乡文化相结合,发展旅游业C. 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接待与服务能力 D. 大面积毁林种茶,扩大茶园面积2024年11月10日,中国政府划定并公布黄岩岛领海基线,向联合国交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黄岩岛领海基线的声明》。黄岩岛海域拥有丰富的造礁生物、鱼类等海洋生物资源,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渔场。读我国南海诸岛略图,完成下面小题。7. 黄岩岛位于我国(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8. 适宜黄岩岛发展的农业为( )A. 畜牧业 B. 林业 C. 渔业 D. 种植业9. 我国向联合国交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黄岩岛领海基线的声明》,反映了( )A. 黄岩岛附近渔业资源丰富 B. 黄岩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C. 黄岩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D. 黄岩岛在我国领土最南端节目《栋梁》以2024年申遗成功的“北京中轴线”为灵感,是继“中国色彩”“中国纹样”之后,总台春晚聚焦“中国建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又一次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表达,让观众领略了中国古建的千年神韵和文化内涵,弘扬了新时代的“栋梁”精神,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责任感。下图为北京中轴线及主要建筑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中轴线影响下,北京城市空间布局的特征是( )A. 东西对称 B. 自由 C. 南北对称 D. 开放11. 北京中轴线上最能体现古都地域文化特色的是( )A. 古色古香街巷胡同 B. 高大雄伟的宫殿建筑C. 小桥流水的城市公园 D. 四通八达的古代运河12.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对北京城市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A. 有利于对传统建筑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B. 促进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C. 增强市民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D. 加快城市的城镇化进程,使城市规模扩张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5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3个小题,共35分)13. 【研究性学习】课题名称:英国和日本的区域差异与联系课题资料:资料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英国和日本都是经济发因的国家,科技水平高,两国的工业在全球范围内都占据重要地位,发展历史悠久。资料二:日本为了扩大海外市场、靠近原料产地,依靠资金、技术等优势,在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投资建厂。2023年11月24日,日本某汽车制造商宣布将加大在英国电动汽车和电池领域的投资,在英国建立公司的第三座电池工厂。资料三:英国和日本的工业分布图课题思考:(1)比较英国和日本海陆位置的异同(2)归纳英国和日本工业区分布的共同特点,并从资源角度简要分析原因,(3)简述英国和日本发展工业的共同有利条件。(4)举例说明日本在英国投资建厂对合作双方的积极意义。14. 【案例分析】案例名称:阿勒泰的四季轮转牧场案例资料:资料一:2024年11月4日,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牧民正赶着牲畜前往冬牧场。阿勒泰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畜牧业大区,每年都有大批牧民随着季节的变化赶着牲畜在各个牧场间进行“转场”,以寻找水草丰盈的地区。资料二:“转场”路途遥远且地形复杂,潜藏着诸多风险。前往冬牧场的路上有固定的转场牧道,被牧民亲切地称为转场“生命线”。近年来,昭苏县各乡镇和有关部门除了持续对牧道进行修缮,还采取了很多其他措施,不仅实现了机械化转场,还有效保障了牧民的转场安全,大大提高了转场速度。资料三:千百年来,当地牧民沿袭着“四季转场、终年放牧”的传统,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牧民选择定居,在牧场中定期种植牧草饲养牲畜,这种传统正渐行渐远。资料四:阿勒泰示意图和当地牧民转场路线示意图。案例思考:(1)说出阿勒泰地区牧场分布特征。(2)分析阿勒泰地区冬夏牧场的形成原因。(3)简述当地为保障顺利转场所采取的措施。(4)说出与游牧相比,定居放牧所具有的两点优势。15. 项目化学习】项目主题古诗词中的地理——黄河篇项目背景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浩浩荡荡、悠远绵长、汹涌澎湃,是历代诗人创作的源泉。太原市某校地理小组以“古诗词中的地理——黄河篇”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任务一收集资料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一些关于黄河的诗句和黄河流域示意图①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③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④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1)说出诗句①中的“天上”和“海”分别代表的地理事物。任务二分析探究(2)简述诗句②“九曲黄河万里沙”反映的黄河水文特征,并简要分析其原因。(3)简要分析诗句③和诗句④体现的黄河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任务三成果展示(4)除了上述诗句外,请你再收集一句诗句,并分析其体现的黄河水文特征。2025年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试题地理(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共6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 选择题(共1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本大题包含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3题答案】【答案】1. A 2. B 3. A【4~6题答案】【答案】4. C 5. C 6. D【7~9题答案】【答案】7. D 8. C 9. B【10~12题答案】【答案】10. A 11. B 12. D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5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3个小题,共35分)【13题答案】【答案】(1)相同点:都是岛国。不同点:英国位于亚欧大陆西侧、大西洋沿岸,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侧、太平洋沿岸。(2)共同特点:沿海分布。原因:英国靠近原料产地,日本便于原料进口和产品出口。(3)有利条件:海运便利;科技水平高;工业基础好;劳动力素质高。(4)积极意义:对英国:增加就业岗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对日本:扩大海外市场、降低原材料和矿产资源的运输成本。【14题答案】【答案】(1)阿勒泰地区的牧场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主要分为冬牧场和夏牧场。冬牧场通常位于海拔较低、气候较温暖的地区,而夏牧场则位于海拔较高、气候凉爽的地区。(2)冬牧场形成原因:冬季气温较低,牧民选择海拔较低、气候较温暖的地区作为冬牧场,以避免牲畜受冻。夏牧场形成原因:夏季气温较高,牧民将牲畜驱赶到海拔较高、气候凉爽的夏牧场,以避免牲畜中暑。(3)当地为保障顺利转场所采取的措施:①修缮牧道;②机械化转场;③安全保障。(4)定居放牧所具有的两点优势:①稳定性:定居放牧使牧民和牲畜能够长期固定在一个地方,减少了频繁转场的辛苦和风险,生活更加稳定。②加强资源管理:定居放牧允许牧民在固定地点进行牧草种植和资源管理,提高了牧草的质量和产量,有利于牲畜的饲养和生长。【15题答案】【答案】(1)“天上”:巴颜喀拉山脉。“海”:渤海。(2)水文特征:含沙量大。原因: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挟带的泥沙较多。(3)提供丰富水能资源;提供灌溉水源,促进农业生产:促进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等。(4)例如: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水文特征:黄河具有结冰期。(诗句准确,特征分析合理即可)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水文特征:河流长度较长,流域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