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省中考地理知识点讲与练 第6章  认识大洲 习题课件(共3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湖北省中考地理知识点讲与练 第6章  认识大洲 习题课件(共34张PPT)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第6章 认识大洲
2025年湖北省中考地理知识点讲与练
目 录
知识梳理
要点突出
真题再现
知识梳理
亚洲的自然环境
1.世界上最大的洲
(1)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从东西半球看,大部分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海陆位置 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与欧洲相接
经纬度位置 纬度介于81° N~11° S,经度介于26° E~170° W
(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州。
(3)亚洲海岸线绵长而曲折,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大洲,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2.地势起伏大,河流众多(图1)
(1)地形特点: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在各大洲中地势起伏最大。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面积约占亚洲总面积的3/4;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河流特点:亚洲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和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入海。
(3)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亚洲内流区域面积广大,中部的锡尔河、阿姆河都是世界著名的内流河。
(4)主要湖泊
①湿润气候区多为淡水湖,干燥气候区多为咸水湖。
②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③里海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湖泊,死海是世界上盐度最大的咸水湖。
3.气候复杂多样(图2)
(1)亚洲气候的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2)亚洲缺少热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典型的是季风气候。
1.亚洲的分区和众多的人口
学习与探究——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
亚洲的分区 根据地理位置和地理特点,人们通常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和中亚六个地区
人口数量 亚洲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有7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人口分布 人口稠密区主要有南亚、东南亚、中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群岛。人烟稀少的地区大多位于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内陆高原高山地区、沙漠地区和原始林区
人口增长 亚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亚洲各个地区中,西亚和南亚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20世纪80年代后期,亚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下降
主要人种 亚洲是黄色人种的故乡,但在南亚、西亚则主要分布着白色人种
2.古老的文明
(1)亚洲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谷地和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三大古文明的发祥地。
(2)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发祥地,也是印度教、犹太教和道教等民族宗教的发祥地。
3.经济发展不平衡
(1)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有的国家是发达国家,如日本;但大部分国家是发展中国家。
(2)亚洲各国经济发展状况差异:中国、印度经济发展迅速,东南亚一些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潜力大;西亚一些国家依靠石油,成为高收入国家。
要点突破
亚洲气候与各自然要素之间的关系
(2024·新疆)亚洲地域十分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很大。结合西亚地区居民生活景观图,完成第(1)~(2)题。
(1)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
A.纬度广,跨寒温热三带
B.河流众多,多为外流河
C.地域辽阔,跨经度最广
D.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
(2)下列描述与西亚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生活相符的是( )
A.河湖多,捕鱼为生
B.着皮毛衣物,坐狗拉雪橇
C.住帐篷,游牧生活
D.穿宽大袍子利于保暖
A
C
【归纳总结】亚洲气候与各自然要素之间的关系
真题再现
【湖北真题体验】
  (2022·黄冈、孝感、咸宁)制鞋产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2021年全球制
鞋行业报告显示,部分大洲2019年制鞋业生产量和消费量占全球的百分比如表所示。结
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2题。
大洲 亚洲 北美洲 欧洲 南美洲
生产量 87.4% 1.8% 3.2% 4.7%
消费量 54% 14.8% 14.8% 6.1%
1. 据表判断,下列大洲中鞋业生产量最大的是( A )
A  B  C  D
A
2. 亚洲鞋业消费量占比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B )
A. 地形复杂 B. 人口众多
C. 交通便利 D. 气候温和
B
  (2023·三市一企)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于3月28日至31日在海南博鳌举行。年
会主题为“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读亚洲地理位置及河流
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4题。
3. 关于亚洲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①地跨热、温、寒三带
②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③四面环海,气候湿润
④地形多样,河流众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B
4. 关于图中①②③地所对应的气候类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
A. ①—热带沙漠气候 ②—热带季风气候
 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B. ①—热带草原气候 ②—热带沙漠气候
 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C. ①—热带沙漠气候 ②—热带草原气候
 ③—热带季风气候
D. ①—热带草原气候 ②—热带季风气候
 ③—热带季风气候
A
5. (2023·随州)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湖泊按湖水中的盐分含量分为咸水湖和淡水湖。中亚地区有这样一个湖泊,其湖
水东西部咸淡不同,这个湖泊就是巴尔喀什湖。如图为巴尔喀什湖位置示意图。这究竟
是怎样一个湖泊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1)下表列举了巴尔喀什湖及周围地区地理环境特征。阅读表中内容,请判断正确与错误。
序号 特征 判断
1 深居亚欧大陆内部
2 降水多,气候湿润
3 伊犁河下游向西北注入巴尔喀什湖
4 湖泊形状狭长,湖水东西部交流不畅
(2)淡水河流的注入能明显稀释湖水盐度,其中伊犁河入湖水量占巴尔喀什湖入湖总径
流量的75%以上。请判断甲乙两处湖水的咸淡情况。
甲 (选填“咸”或“淡”);乙 (选填“咸”或“淡”)。
正确
错误
正确
正确


(3)棉花是中亚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随着人们大量引伊犁河水灌溉棉花,这将导致巴
尔喀什湖东西部湖水咸淡差异逐渐 (选填“变大”或“变小”)。
变小
6.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是
( D )
A. 天山博格达峰
B. 唐古拉山各拉丹冬峰
C. 喀喇昆仑山乔戈里峰
D. 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
D
【全国真题精选】
  (2023·新疆)“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听到这首
《亚洲雄风》,我们的脑海中会呈现出一幅亚洲壮丽山河的画卷。据此完成第6~7题。
7. 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的是( D )
A  B  C  D
D
  (2024·湖南)亚洲地域辽阔,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差异显著。下图示意亚洲人种分
布。据此完成第8~10题。
8. 亚洲的海陆位置是( B )
A. 东临大西洋 B. 西连欧洲
C. 南临北冰洋 D. 北连大洋洲
9. 亚洲河流有的有结冰期,有的无结冰期,主要原因是亚洲( A )
A. 地跨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
B. 地形平坦
C. 植被类型多样、覆盖率较高
D. 火山众多
10. 甲地居民皮肤呈淡黄色、头发黑直、脸型宽平,他们属于( C )
A. 白色人种 B. 黑色人种
C. 黄色人种 D. 混血人种
B
A
C
11. (2024·泰安)读世界四个大洲不同海拔的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符合图示信
息的是( A )
A. 亚洲和欧洲的人口稠密区集中在低海拔地区
B. 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海拔高度为1~2 km
C. 北美洲0~1 km海拔区人口密度为30人/km2
D. 造成欧洲与非洲人口密度在海拔高度上存在
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因素
A
  (2024·宿迁)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水稻喜温喜湿,生长期需水量一般在700~1 200毫米。目前世界稻谷产量集中于
亚洲,加之亚洲居民喜食稻米,故常称水稻为“亚洲的粮食”。
材料二 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为核心的科研团队所培育的“超级杂交稻”,第三
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示范基地2020年成功实现双季稻亩产1 500千克的攻关目标。
材料三 图1为“亚洲水稻主产区分布图”,图2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3为“1949~
2019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统计图”。
图1
图2
图3
探究主题一 水稻生产与自然环境
(1)水稻主要种植区所属的亚洲分区是东亚、东南亚、 。
(2)从气候看,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区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南亚
雨热同期
探究主题二 水稻增产与科学技术
(3)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水稻增产中的作用。
培育新品种,提高粮食单产;修建温室大棚,调节温度、湿度;采用无土栽培;采用生
物技术防治病虫害。
探究主题三 粮食安全与粮食消费
(4)1949年以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总体呈 趋势。为了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应
大力保护耕地。
(5)在粮食消费过程中,为避免餐桌上的浪费,作为中学生,谈谈你的具体做法。
合理用餐;剩余菜肴要打包;实施“光盘”行动等。
下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