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4.1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1.从世界人口增长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19世纪以前人口一直在__10__亿以下;19世纪的100年中,人口也仅仅从10亿发展到__16__亿;__20__世纪是地球人口飞速增长的世纪,在20世纪的100年中,世界人口几乎翻了__两番__。2.__粮食__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面积还将进一步减少,全世界的__粮食安全__问题面临重大挑战。在解决粮食问题上,我们每个中学生力所能及的就是__节约粮食__。3.__水__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环境条件,也是限制世界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解决水资源问题上,我们每个中学生力所能及的就是__节约用水__。4.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类对__能源__的需求越来越大,会加速消耗能源物质,使有限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更快地消耗殆尽。5.一段时间内人口的增长速度与出生率、死亡率密切相关。如果人口出生率降低,而人均寿命延长,就会导致老年人的人口比例相应增长,这种现象就是__人口老龄化__。我国已属于__低__生育率国家,同时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因此,2021年我国优化了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__三__个子女的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改善人口年龄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低生育率不代表人口负增长。我国人口出生率处于2%以下,代表我国已属于低生育率国家,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0.53%,这代表我国人口处于正增长状态。易错字 承载量 人口增长 粮食 水资源知识点1 世界人口持续增长 1.(陕西宝鸡陈仓区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是( D )A.人们的生活改善,营养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B.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C.出生率较高,死亡率大幅下降D.以上三项都是2.与人口增长较快无关的因素是( D )A.科学技术的发展B.医疗水平的提高C.人的出生率超过死亡率D.克隆技术的成熟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样就促使世界人口数目迅速增长。克隆技术的成熟与人口增长无关。知识点2 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3.目前世界上表现的突出问题如粮食短缺、水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等,其根本原因是( C )A.科技不够发达B.在世界范围内缺乏统一协调规划C.人口的快速增长D.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差由于世界人口的过快增长,造成人类对粮食、淡水、土地、能源等的需求不断加大,出现了粮食短缺、水资源短缺和土地资源短缺等问题。4.(山东临沂郯城县期末)下列不属于人口增长引发的环境问题的是( B )A.无节制使用水而造成的水资源紧张B.外来物种入侵造成植被破坏C.过度开垦等造成的水土流失D.乱排工业废气造成的空气污染5.(山西临汾蒲县期末)调控好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维持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可以避免( D )A.粮食匮乏B.交通堵塞C.淡水短缺D.以上都是知识点3 优化生育政策是改善人口老龄化的有效措施 6.(云南昆明盘龙区期末)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修改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你认为我国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不包括( C )A.改善我国人口结构B.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C.消除人口素质差异D.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7.(甘肃武威三模)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后果是( D )A.对社会经济发展不利B.劳动就业发展困难,人民生活改善缓慢C.生态平衡遭到破坏D.以上几点都是8.(湖南中考)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生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C )A.垃圾分类回收B.绿色出行C.使用一次性筷子D.节约用水9.(河北廊坊广阳区期末)世界人口持续增长,但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下列节约粮食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D )A.学校食堂落实“光盘行动”B.家里做饭:吃多少做多少C.在社区开展“节约粮食”宣传D.饭店点餐:菜品越多越好10.(山东聊城中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下列说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A.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产量B.大自然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C.焚烧生活垃圾,减少处理费用D.吃野味去,野生动物营养价值很高11.(辽宁鞍山铁东区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人口过度增长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B.只要解决粮食问题,就可以使人口无限增长C.人口猛增会导致生态平衡失调D.人口猛增会引发多种社会问题12.(河南模拟)粮食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保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应该( C )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②多用农药、化肥,提高作物产量 ③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高产作物品种 ④控制人口增长,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⑤开荒种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A.②③⑤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④⑤13.(河北唐山路南区中考)提高人口素质,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是( B )A.提倡优生优育B.禁止近亲结婚C.提倡晚婚晚育D.做好婚前、产前检查禁止近亲结婚,因为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因此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14.(广西桂林中考)如图是以1900~1970年世界人口、粮食、资源、污染变化为依据绘制的曲线,请回答问题。(1)导致自然资源迅速枯竭的主要原因是__人口增长太快__。(2)造成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是__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__。(3)从图表上看人口增长到一定时间会趋于减少,是由于__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资源有限__。(4)导致一定时间内人均粮食减少的原因是__人口的增长和耕地的破坏__。(1)20世纪,人口、资源与环境污染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人口的急剧增长使得资源消费增加,环境污染加重。(2)环境污染指由于人为的因素,具体说来,环境污染是指人们在生产或者生活中排放的有害物质,主要是工业的“三废”即废气、废水和废渣(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它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和噪声污染。一些重、轻工业如化肥厂,还有食品加工、造纸业、煤矿加工、石油提炼等比较容易污染环境。(3)地球资源是有限和不可再生的,对矿产资源的过度掘取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必将带来资源的枯竭和对地球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地球上的可耕地是有限的,并且越来越少;淡水资源是有限的,而污染的越来越多。同时,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地球上资源和地球的容纳量都是有限的。(4)人口的急剧膨胀给生物圈造成了沉重的压力,带来的问题有:交通拥挤、森林破坏、环境恶化、住房紧张、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15.(湖南株洲中考改编)以下人类活动与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对应错误的是( B )选项 人类活动 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A 减少化石燃料燃烧 减缓温室效应B 垃圾分类 开发新能源C 乱砍滥伐 水土流失、土壤沙化D 工业、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湖泊、河流出现水华现象垃圾分类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6.(态度责任)(四川甘孜州期末)我国河北塞罕坝林场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几代塞罕坝人用了56年的时间,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建成世界上连片的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今日的塞罕坝已成为首都和华北地区的水源卫士、风沙屏障,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被世界誉为绿色发展的范例。 (1)造成昔日塞罕坝“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主要原因是__乱砍滥伐,掠夺式开发(合理即可)__。(2)在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自我调节__能力。(3)塞罕坝的森林在涵养水源和净化空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__绿色水库__”和“地球之肺”之称。(4)为了绿化荒山,绿化荒漠,我国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全国的__植树节__。(5)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校园绿化的建议:__根据校园实际情况,以及当地气候,选择物美价廉的植物进行种植(合理即可)__。(1)乱砍滥伐(掠夺式开发)是造成昔日塞罕坝“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主要原因。(2)在生态系统中,随着环境地不断变化,各种生物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3)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4)为了绿化荒山,绿化荒漠,我国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5)校园绿化要考虑学校实际情况,在树种上选择价格适宜,形态、大小、色彩适合的树木,布局要错落有致、疏密合理。24.1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1.从世界人口增长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19世纪以前人口一直在__ __亿以下;19世纪的100年中,人口也仅仅从10亿发展到__ __亿;__ __世纪是地球人口飞速增长的世纪,在20世纪的100年中,世界人口几乎翻了__ __。2.__ __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面积还将进一步减少,全世界的__ __问题面临重大挑战。在解决粮食问题上,我们每个中学生力所能及的就是__ __。3.__ __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环境条件,也是限制世界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解决水资源问题上,我们每个中学生力所能及的就是__ __。4.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类对__ __的需求越来越大,会加速消耗能源物质,使有限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更快地消耗殆尽。5.一段时间内人口的增长速度与出生率、死亡率密切相关。如果人口出生率降低,而人均寿命延长,就会导致老年人的人口比例相应增长,这种现象就是__ __。我国已属于__ __生育率国家,同时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因此,2021年我国优化了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__ __个子女的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改善人口年龄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低生育率不代表人口负增长。我国人口出生率处于2%以下,代表我国已属于低生育率国家,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0.53%,这代表我国人口处于正增长状态。易错字 承载量 人口增长 粮食 水资源知识点1 世界人口持续增长 1.(陕西宝鸡陈仓区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是( )A.人们的生活改善,营养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B.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C.出生率较高,死亡率大幅下降D.以上三项都是2.与人口增长较快无关的因素是( )A.科学技术的发展B.医疗水平的提高C.人的出生率超过死亡率D.克隆技术的成熟知识点2 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3.目前世界上表现的突出问题如粮食短缺、水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等,其根本原因是( )A.科技不够发达B.在世界范围内缺乏统一协调规划C.人口的快速增长D.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差4.(山东临沂郯城县期末)下列不属于人口增长引发的环境问题的是( )A.无节制使用水而造成的水资源紧张B.外来物种入侵造成植被破坏C.过度开垦等造成的水土流失D.乱排工业废气造成的空气污染5.(山西临汾蒲县期末)调控好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维持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可以避免( )A.粮食匮乏B.交通堵塞C.淡水短缺D.以上都是知识点3 优化生育政策是改善人口老龄化的有效措施 6.(云南昆明盘龙区期末)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修改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你认为我国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不包括( )A.改善我国人口结构B.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C.消除人口素质差异D.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7.(甘肃武威三模)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后果是( )A.对社会经济发展不利B.劳动就业发展困难,人民生活改善缓慢C.生态平衡遭到破坏D.以上几点都是8.(湖南中考)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生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B.绿色出行C.使用一次性筷子D.节约用水9.(河北廊坊广阳区期末)世界人口持续增长,但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下列节约粮食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A.学校食堂落实“光盘行动”B.家里做饭:吃多少做多少C.在社区开展“节约粮食”宣传D.饭店点餐:菜品越多越好10.(山东聊城中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下列说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产量B.大自然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C.焚烧生活垃圾,减少处理费用D.吃野味去,野生动物营养价值很高11.(辽宁鞍山铁东区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口过度增长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B.只要解决粮食问题,就可以使人口无限增长C.人口猛增会导致生态平衡失调D.人口猛增会引发多种社会问题12.(河南模拟)粮食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保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应该( )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②多用农药、化肥,提高作物产量 ③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高产作物品种 ④控制人口增长,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⑤开荒种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A.②③⑤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④⑤13.(河北唐山路南区中考)提高人口素质,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是( )A.提倡优生优育B.禁止近亲结婚C.提倡晚婚晚育D.做好婚前、产前检查14.(广西桂林中考)如图是以1900~1970年世界人口、粮食、资源、污染变化为依据绘制的曲线,请回答问题。(1)导致自然资源迅速枯竭的主要原因是__ __。(2)造成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是__ __。(3)从图表上看人口增长到一定时间会趋于减少,是由于__ __。(4)导致一定时间内人均粮食减少的原因是__ __。15.(湖南株洲中考改编)以下人类活动与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对应错误的是( )选项 人类活动 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A 减少化石燃料燃烧 减缓温室效应B 垃圾分类 开发新能源C 乱砍滥伐 水土流失、土壤沙化D 工业、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湖泊、河流出现水华现象16.(态度责任)(四川甘孜州期末)我国河北塞罕坝林场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几代塞罕坝人用了56年的时间,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建成世界上连片的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今日的塞罕坝已成为首都和华北地区的水源卫士、风沙屏障,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被世界誉为绿色发展的范例。 (1)造成昔日塞罕坝“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主要原因是__ __。(2)在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 __能力。(3)塞罕坝的森林在涵养水源和净化空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__ __”和“地球之肺”之称。(4)为了绿化荒山,绿化荒漠,我国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全国的__ __。(5)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校园绿化的建议:__ 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4.1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 学生版.docx 24.1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