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 2025 年中考一轮复习一模语文试卷温馨提示:1.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2.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本试卷共3道大题,21小题一、积累与运用(共 20 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确凿(záo) 告罄 (qīn) 锲而不舍(qì) 妇儒皆知(rǔ)B. 蓦然(mù) 羁绊(jī) 吹毛求疵(cī) 跚跚来迟(shān)C. 拮据(jū) 狡黠 (xié) 戛然而止(jiá) 眼花缭乱(liáo)D. 炽热(chì) 亵渎(xiè) 强聒不舍(guō) 相形见绌(zhuō)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他对每一个问题都认真思考,从不人云亦云,随声附和。B. 他上课经常迟到,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C.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D. 面对困难,我们只有锲而不舍地找寻战胜它的方法,才能获得成功。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B.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C. 我们要认真宣传新的《中学生守则》,防止中学生不做坏事。D. 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①竹,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②竹如谦谦君子,它有兰的优雅,松的高洁,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③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是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④“虚心有致,高风亮节” 是文人雅士对竹的评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则是活脱脱的人格写照了。⑤郑板桥一生爱画竹,自有个中缘由;苏东坡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不仅仅是情趣使然。A. ④⑤②①③ B. ①③②⑤④ C. ①②③⑤④ D. ①③④②⑤5.综合性学习(4 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大大超出预期,在青少年中尤其如此。“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坐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 这一用来调侃 “手机控” 的段子,如今却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真实写照。材料二:腱鞘炎、视疲劳和视力衰退,都是过度使用手机造成的 “手机病”;除了 “手机脖”“爱疯手”,对手机的依赖还会让人患上 “社交病”,如:惧帕面对面沟通;不敢面对现实;在手机聊天、游戏中获取廉价且暂时的快乐。同时,过度依赖手机导致不少年轻人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越来越多,从而没有时间学习,最终导致毁掉青春。材料三:手机其实不是我们焦虑爆棚、毁掉青春的罪魁祸首,它只是为你的拖延症提供了一个暂时回避的理想出口。你不爱看书、不爱学习关手机什么事?毁掉你的是重度拖延与不自律。材料四:有一群人,他们懂得将手机里的信息进行筛选、过滤,将有用的信息在大脑里进行分类储存,并结合自己的想法思考,将碎片化的时间通过手机进行学习和娱乐。这类人往往拥有很强的自制力。(1)以上材料针对什么问题出现了哪两种不同的观点?请简要概括。(2 分)(2)你赞同上面哪一个观点?说说你的理由。(2 分)6.诗文默写(4 分)(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其五)》)(2)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3)《论语》中论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二、阅读与鉴赏(共 50 分)(一)名著阅读(8 分)7.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 分)A. 《骆驼祥子》中,祥子经历了 “三起三落”,由一个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车夫,变成了一个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他的身上凝聚着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C. 《西游记》中,孙悟空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唐僧规劝,皈依佛门,做了唐僧的大徒弟,取名孙行者。D. 《水浒传》中,林冲被高俅陷害,发配沧州,在沧州草料场,他杀死前来谋害他的陆谦等人,最终被逼上梁山。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5 分)“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这段文字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中的“好姑娘”是指 ,此时保尔身上患的疾病是 ,保尔在这里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是 。(二)古诗文阅读(18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 “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选自《孟涂文集》)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1)不知其旨也( )(2)然后能自强也( )(3)非问无以广识( )(4)舍问,其奚决焉(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 分)(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2)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11.【甲】【乙】两段文字的论述,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发?(4 分)12.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4 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中 “割” 字的妙处。(2 分)(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三)现代文阅读(24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16 题。温暖的劈柴肖复兴①那一年,父亲病故,我从北大荒回到北京,还不到三十岁,也还没有结婚。那时候,我没有意识到母亲已经老了。那时候,我还年轻,心像长了草,总觉得家狭窄憋屈,一有空就老想往外跑,好像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可以让自己散心,也能够让自己成材,便常常毫不犹豫地把母亲一个人孤零零地甩在家里。母亲从来不说什么,由着我的性子,没笼头的马驹子似的到处散逛,在她的眼里,孩子的事,甭管什么事,总是大的。②都说年轻时不懂得爱情,其实,年轻时最不懂得的是父母。③有一次,利用寒假的假期,我和伙伴们到河北兴隆的山区玩了一个多星期。回来的那天,到家已经是晚上了。推门进屋,屋里黑洞洞的,没亮灯。正纳闷,听见一个老爷子的声音:“是复兴回来了吧?” 然后听见火柴噌噌响了好几声,大概是返潮,终于一闪一闪的,点亮了炉膛里的劈柴。正是冬天,我才感到屋里一股冷飕飕的寒气。④说话的是邻居赵大爷,年龄比母亲还要大几岁,身板很结实。我摸到开关,打开了电灯,才看见母亲蜷缩在床上的被子里。赵大爷对我说:“你妈两天没出门了,我担心她一人在家别出什么事,进你家一看,老太太感冒躺在床上起不来了,炉子也灭了,这么冷的天,人哪儿受得了呀。这不赶紧找劈柴生火,连灯都没顾得上开。”⑤炉火很快就生着了,火苗噌噌往上蹿,屋子里暖和了起来,被子里的母亲也稍稍舒展了腰身。赵大爷一身的灰和劈柴渣儿,母亲对我说,多亏了你赵大爷。我连忙谢他,他说街里街坊的,谢什么呀,快给你妈做饭吧。母亲连连摆手,说嘴里一点儿味儿没有,不想吃,让我先坐壶开水。我往水壶里灌好水坐在炉子上,回过头看了一眼瘦弱的母亲,心里充满愧疚。⑥赵大爷出门前,回头对我说:“你要不先到我家拿点儿劈柴去,你家的劈柴没有了,我刚才找了半天,才找出一点儿,刚刚够点着火炉子,明天火要是又灭了,你妈这么大岁数了,可受不住。”⑦我跟着他走到他家,他抱来满满一怀劈柴放到我的怀里,送我走出他家院门的时候,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清晰地记得。他说:“复兴呀,原来孔圣人说:‘父母在,不远游。’现在别说是你们年轻人了,就是搁谁也做不到,但改一个字,父母老,不远游,还是应该能做到的。”⑧那天的晚上,没有星星,天很黑,很冷。走在回家的夜路上,耳边老响着赵大爷的这句话。心里很惭愧,怀里的劈柴很沉,但很暖。(选自《文苑 经典美文》2016 年第2期》,有删改)13.通读全文,说说标题“温暖的劈柴”中的“温暖”的含义。(4 分)14.选文中第④段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4 分)15.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赵大爷的人物形象。(6 分)16.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父母老,不远游”的理解。(6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7-20 题。人工智能,推动教育关注人郭文革①人工智能+教育”,正在成为教育领域的热词。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人工智能将对教育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②一般而言,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向年轻一代传授既有知识,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而实现这一功能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教师,二是通过教科书。在一定意义上,教师和教科书都可视为知识的 “存储器” 和 “传输器”,而学生则是 “接收器”。教师和教科书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知识、教学经验和熟练的教学技能。③人工智能的发展,使机器在知识拥有量、知识传播速度以及教学技能等方面将可能超越人类。例如,一个医学 “专家系统” 能够存储一个普通医生一生都无法记住的海量医学知识,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做出准确的疾病诊断,并给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因此,在知识的传授上,人工智能通过 “机器教师”,将比人类教师更高效、更精准。人工智能将有可能取代人类教师的部分功能,特别是那些重复性的、规律性的教学活动。这将使教育活动中 “教” 的活动与 “学” 的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进一步分离,使大规模、个性化的教育成为可能。④不过,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培养人。人不仅是知识的接收者,更是知识的创造者。教育的更高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创新性思维。在这个意义上,人工智能不仅不会取代教师,反而会推动教育更加关注人。因为机器尽管在知识的存储、传播和简单应用上具有明显优势,但在理解人类的情感、想象、创造等方面,还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而这恰恰是教师所擅长的领域。⑤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将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呵护者、情感的抚慰者、价值的引导者。教师的首要任务将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教师将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⑥此外,人工智能还将改变教育的评价方式。传统的教育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依据,难以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大数据分析,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⑦总之,人工智能将对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它将在知识传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将推动教育更加关注人,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我们应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充分发挥其优势,让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发展。(选自《人民日报》2019 年 05 月 20 日,有删改)17.文章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 分)18.阅读全文,说说人工智能将对教育产生哪些影响。(6 分)19.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 分)20.人工智能时代,教育评价方式将发生改变。请你设想一种新的教育评价方式,简要说明其优点。(4 分)三、写作(50 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寻找解决办法。有时候,办法就在我们身边,需要我们去发现;有时候,办法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尝试。请以 “找到办法就不难”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 60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湖南省长沙市一中 2025 年中考一轮复习一模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 20 分)1.答案:D解析:A 项,“告罄” 的 “罄” 应读 “qìng”,“锲而不舍” 的 “锲” 应读 “qiè”,“妇儒皆知” 应为 “妇孺皆知”;B 项,“蓦然” 的 “蓦” 应读 “mò” ,“跚跚来迟” 应为 “姗姗来迟”;C 项,“狡黠” 的 “黠” 应读 “xiá”;D 项正确。2.答案:B解析:“不可救药” 意思是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用在此处形容上课迟到的错误,程度过重,不恰当。A 项 “随声附和” 指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使用正确;C 项 “骇人听闻” 意思是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用于形容伪劣药品的危害,合适;D 项 “锲而不舍”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符合语境。3.答案:D解析:A 项,“通过” 和 “使” 并用,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 “通过” 或 “使”;B 项,两面对一面,可在 “养成” 前加 “是否”;C 项,否定不当,可删去 “不”。4.答案:B解析:①句总说竹宜入诗入画,为起始句;③句紧承①句,描述竹林入诗入画的情景;②句由竹的外在特点说到它受古代文人青睐;⑤句以郑板桥、苏东坡为例说明文人爱竹;④句进一步阐述文人对竹的评价及竹所代表的人格。故正确顺序为①③②⑤④ 。5.(1)答案:针对人们过度依赖手机这一问题。一种观点认为过度使用手机会导致 “手机病”,毁掉青春;另一种观点认为毁掉人们的不是手机,而是重度拖延与不自律 。(2)答案示例:我赞同第二种观点。手机只是一种工具,它本身并无对错。那些因过度使用手机而出现问题的人,本质上是自身缺乏自制力和自律能力。比如身边有些同学,即使没有手机,他们在学习时也会找其他借口拖延,无法专注。所以,真正毁掉青春的是不自律,而不是手机。6.(1)答案:悠然见南山(2)答案:大漠孤烟直(3)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二、阅读与鉴赏(共 50 分)(一)名著阅读(8 分)1.答案:C解析:孙悟空是受观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做了唐僧的大徒弟,取名孙行者,并非受唐僧规劝。A、B、D 三项表述均正确。2.答案:达雅;伤寒和肺炎;乐观豁达、坚强勇敢、永不言败(答出两点即可)解析: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情节可知,“好姑娘” 指达雅。此时保尔患了伤寒和肺炎。从保尔的话语中,能看出他乐观豁达,不向疾病低头,对未来充满希望,体现出坚强勇敢、永不言败的性格特点。(二)古诗文阅读(18 分)1.(1)答案:味美(2)答案:勉励(3)答案:增长(4)答案:怎么2.(1)答案: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2)答案:喜欢学习却不勤于请教,不是真正的喜欢学习。3.答案:学习要懂得自我反思,知道自己的不足后努力改进;学习要勤学好问,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学习要把 “学” 和 “问” 结合起来,二者相辅相成。(答出两点即可)解析:甲文强调了学习和教学相互促进,要自我反思;乙文突出了问与学相辅相成,好学要勤问。综合两篇文章,可从这几个方面谈对学习的启发。4.(1)答案:“割” 字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特点,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动感。(2)答案:表达了诗人对泰山雄伟景色的赞美之情,以及诗人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三)现代文阅读(24 分)1.答案:一是指赵大爷帮助 “我” 生火,劈柴让屋子暖和起来;二是指赵大爷对 “我” 的教导,让 “我” 内心感到温暖,懂得要多陪伴父母。2.答案:环境描写。写出了屋里寒冷的环境,烘托出母亲生病时的孤独、无助,为下文赵大爷帮忙生火、送劈柴以及对 “我” 的教导做铺垫。3.答案:①善良热心:赵大爷发现母亲生病,炉子灭了,主动帮忙生火,还担心母亲,体现了他的善良热心;②乐于助人:他不仅帮母亲生火,还送劈柴给 “我” 家,不求回报,说明他乐于助人;③善于教导:用 “父母老,不远游” 教导 “我” 要多陪伴父母,体现他善于教导他人。4.答案示例:“父母老,不远游” 在现代社会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他们在生活上可能需要子女的照顾,在情感上也更加渴望子女的陪伴。比如我的邻居李爷爷,他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李爷爷生病时,身边无人照顾,十分孤单。但在现代社会,人们为了工作、学习等原因,很难完全做到 “不远游”。我们可以在外出时,经常与父母保持联系,关心他们的生活和身体状况,节假日尽量回家陪伴他们,让父母感受到关爱。5.答案:举例子。通过列举医学 “专家系统” 的例子,具体、直观地说明了人工智能在知识拥有量、知识传播速度以及教学技能等方面将可能超越人类,使文章更具说服力。6.答案:①在知识传授上,人工智能通过 “机器教师” 将比人类教师更高效、更精准,使教育活动中 “教” 与 “学” 在时间和空间上进一步分离,使大规模、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②推动教育更加关注人,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创新性思维;③改变教育的评价方式,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大数据分析,为学生提供更全面、客观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7.答案:①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心灵的呵护者、情感的抚慰者、价值的引导者;②教师的首要任务变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③在人工智能辅助下,教师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关注学生个性差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8.答案示例:新的教育评价方式:建立学生学习成长电子档案,记录学生在课堂表现、小组合作、作业完成、实践活动等方面的情况,定期进行综合评价。优点:能全面、动态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轨迹,让教师、家长和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学生的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调整学习策略和教育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写作(50 分)1.解析:“找到办法就不难” 是命题作文。“找到办法” 是文章的关键情节,要详细叙述寻找办法的过程,可从遇到的困难、尝试的多种方法等方面展开;“不难”体现出找到办法后的轻松与成就感。可写记叙文,讲述自己或他人解决学习、生活中具体问题的经历;也可写议论文,论述面对困难时找到办法的重要性、方法和意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