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校班级姓名座号---------------------------------------------密------------------------------------------------封----------------------------------------线-------------------------------)2024-2025学年下期期中教情学情诊断六年级综合注意事项:本试卷分两部分,共4页,七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道德与法治部分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1.中国有句古话:“敬人者,人恒敬之。”其含义是.............................( )A.尊重他人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B.不尊重他人的人,也能赢得他人的尊重C.尊重他人的人不一定能贏得他人的尊重2.尊重是一朵花,一朵开在心间的花;尊重是一条路,一条通往美好的路;尊重是一团火,一团温暖你我的火。获得他人尊重的前提是..............................( )A.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B.学会悦纳自己 C.自尊和尊重他人3.以下是关于反思的名言警句的是........................................( )A.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B.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C.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4.下列典故中的名人不善于反思自己的是..................................( )A.纸上谈兵的赵括 B.负荆请罪的廉颇 C.在课桌上刻上“早”字的鲁迅5.我们应学会与“不同”的人友好相处,努力做到“和而不同”。这是( )的表现A. 自以为是 B.宽容 C.自信6.宽容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境界。下列做法能体现宽容要求的有..............( )A.为了和气,一味迎合别人B.老师因误会而批评你,你仍然很尊敬他C.与同学讨论问题时,你总是承认同学的见解才是正确的7.我国“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成功发射,将有助于提升国家对于( )的监控和预警能力。A.地震 B.灾害天气 C.农业发展8.为保护地球家园,人类不断探索创新,将清洁能源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下不是清洁能源的是............................( )A风能 B.煤炭 C.水能9.我们学会了自救自护的知识,以后就能够.................................( )A. 灾难来临也不用躲避B.防止或减轻自己受到的伤害C.可以去危险的地方救人10.李琳的家乡近年来频发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你认为可能与哪个行为密切相关................................................................( )A.浪费水资源 B.乱丢垃圾 C.乱砍滥伐(评卷人得分)二、我会判(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即使喜欢自己的人不多,也要坚信自己的独特性,无需为此自卑。 ( )2.亮亮练习书法好几年了,每当听到有人质疑他的书法缺点的时候,他心里都很高兴,觉得自己又找到了提高书法技能的机会。 ( )3.宽容就是当别人无意损害了自己的利益时能原谅别人。 ( )4.我们要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 )5.小青欺负并挖苦班上个子矮小的同学,班主任知道后让他在全班面前做检讨,他觉得老师小题大做。 ( )6.我们可以利用高科技,创造出一个和地球类似的生活空间。 ( )7.认真对待垃圾分类,可以有效地延缓地球生态的恶化。 ( )8.中国气象预警信号特别严重用橙色表示。 ( )9.很多自然灾害其实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人类的错误行为造成的。 ( )10.寒潮和冰雪灾害容易造成农作物的冻伤冻死。 ( )(评卷人得分)三、我会答。(共20分)从前,有个年轻人要去张村办事,可他不认识去张村的路,更不知道去张村的路有多远。他遇见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便迎面喊道:“喂,老头儿,从这里去张村该怎么走,有多远?”老人看他轻狂而无礼貌,便脱口而出:“小娃儿(转弯儿),无礼(五里) !”说完就愤愤地快步离去。年轻人转过山坡弯儿,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一直没有见到叫张村的地方。年轻人停下脚步来,独自坐在路边,左思右想,考虑了半天,似乎才悟出了……读完这个故事,回答以下问题:(1)请你补出故事中“悟出了……”的内容,给故事一个合情合理的结尾。(6分)(2)假如你是故事中的年轻人,请说出你的问路方式。(4分)2.地球孕育了人类,保护地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正是因为中国人有了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才使我们有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1)你知道哪些保护地球有关的节日?(写出四个,4分)(2)请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写一份倡议书。(至少三方面,6分)(------------------------------------密-------------------------------------------------封----------------------------------------线--------------------------------------)科 学 部 分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50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2分,共20分)1.要研究投掷实心球的投射角度和投射距离之间关系时,其中应该改变的条件是( )A.投掷的角度 B.投掷的高度 C.投掷的力量2.小科发现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即便是同一物种,其形态或身体也有明显不同的结构特征,对此他可以提出的最合适的探究问题是( )A.生物的种类为什么多种多样B.生物的形态与外在环境有什么关系C.生物多样性有什么意义3.大熊猫最早是食肉动物,后来它们变成以吃竹子为生,这种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大熊猫自身的需求 B.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C.和环境无关4.“风吹草低见牛羊”写了草原的景色,牛羊选择草原为栖息地,主要因为( )A.草原上生活有很多动物B.草原辽阔平坦C.草原能为牛羊提供食物、水和空气等条件5.朱鹮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东方宝石”之称。它们喜欢以小鱼、虾蟹、甲壳类昆虫等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为食,下列环境中,最适合为朱鹮设立自然保护区的是( )6.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白天鹅喜欢迁徙到三门峡越冬,需要从哪些方面搜集资料?( )①白天鹅的生存需求 ②三门峡为白天鹅的生存提供了哪些条件③人们爱护鸟类的素质 ④天鹅的飞行能力 ⑤天鹅的生活习惯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7.地球为人类提供各种自然资源。下面不属于矿产资源的是( )A.煤炭 B.石油 C.风能(------------------------------------密-------------------------------------------------封----------------------------------------线--------------------------------------)8.下列自然资源中,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阳光、水、土壤、草原 B.鱼虾、水、空气、铁矿 C.铜矿、天然气、核能、太阳能9.节约资源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废旧报纸拿来练书法、擦窗户B.夏天把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C.空罐头盒底部钻一个孔,用来做花盆10.把3勺白糖放入锅内,小火加热,不能判断产生新物质的现象是( )A.闻到一股烧焦的糊味 B.白砂糖熬糊后变成焦黄色 C.白砂糖由颗粒熔化为液态(评卷人得分)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1.奇奇每组实验的3个数据相差都很大,最可能的原因是实验误差,属于正常现象。 ( )2.调查报告的前言部分要简单交代调查的目的、方法。 ( )3动物的行为变化总是能完全适应环境变化。 ( )4.环境会影响动物的生活,但是不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 )5.地球家园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我们要保护地球母亲。 ( )6.海洋资源种类丰富、数量巨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7.今天的树木将来也能变成煤炭,所以煤炭是可再生资源。 ( )8.我们有很多方式可以发电,所以不需要节约用电。 ( )9.我们在科学论文中阐述自己的成果时可以借助图形、表格、照片等来表达。 ( )10.要鉴别两种物体是不是同一种物质,只需要比较它们的外在特征,如颜色、光泽、结构等。( )(评卷人得分)三、选词填空(每空1分,共10分)(和谐相处 矿产 化学能 垃圾采访论证行为物质实践资源)1.规范的科学论文包括论题、 和结论三部分。科学论文必须具备的“三性”:科学性、创造性、 性。2.我们可以通过调查、_____________或者查阅资料来了解金丝猴的生存需求。3.只有与自然 ,我们才能生活得更加美好。4.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动物的 也会相应改变。5.生物体内含有大量 ,通过燃烧可以放出热量。6.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生物、___________、能源等多种资源。7. 分类、 回收、物品重复使用等是人们对资源进行再利用的主要方式。8.糖块磨成糖粉,冰融化成水等等只是物体的形状、大小、状态等发生了变化,构成物体的__________并没有改变。(评卷人得分)四、科学探究(每空1分,共10分)铁生锈是十分常见的现象,每年由于铁生锈造成的损失也非常巨大。因此,研究铁生锈的原因,寻找更佳的防锈措施,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下面是创新小组制订的实验方案,请阅读分析实验方案并结合课堂上做过的实验回答后面的问题。将4枚铁钉分别放入4个玻璃瓶中:①号瓶保持干燥,用橡胶塞密封;②号瓶保持干燥,不密封;③号瓶中将铁钉完全浸泡在水中,用橡胶塞密封;④号瓶中的铁钉一半浸泡在水中,一半露出水面,不密封。1.依据“浴室中的铁钉容易生锈”这一现象,你能做出的假设是:铁钉生锈可能与有关。2.最先生锈的是 号玻璃瓶中的铁钉,其次最有可能生锈的是 号瓶中的铁钉。3.实验中,用③号和④号对比,研究的问题是:铁钉生锈是否与__________有关。②号和④号对比,可以探究铁生锈是否与 有关。4.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使铁钉生锈的原因是铁与__________和__________同时接触。5.给铁钉表面涂上油漆,可以__________(“加快”或“减缓”)铁钉生锈的速度。6.你认为铁锈和铁是同一种物质吗?请提出一种证明方法2024-2025学年下期期中教情学情诊断7.我国“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成功发射,将有助于提升国家对于()的监控和预警能力。六年级综合A地震B.灾害天气C.农业发展注意事项:本试卷分两部分,共4页,七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8.为保护地球家园,人类不断探索创新,将清洁能源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大力发展循道德与法治部分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下不是清洁能源的是…()A风能B.煤炭C.水能咖》题号二三总分9我们学会了自救自护的知识,以后就能够.…(A.灾难来临也不用躲避得分B.防止或减轻自己受到的伤害评卷人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得分C.可以去危险的地方救人1.中国有句古话:“敬人者,人恒敬之。”其含义是..(10.李琳的家乡近年来频发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你认为可能与哪个行为密A尊重他人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切相关…()B.不尊重他人的人,也能赢得他人的尊重A浪费水资源B.乱丢垃圾C.乱砍滥伐C.尊重他人的人不一定能赢得他人的尊重2.尊重是一朵花,一朵开在心间的花;尊重是一条路,一条通往美好的路;尊重是一团评卷人二、我会判(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得分火,一团温暖你我的火。获得他人尊重的前提是..()分,共10分)A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B.学会悦纳自已C.自尊和尊重他人1.即使喜欢自己的人不多,也要坚信自己的独特性,无需为此自卑。()3.以下是关于反思的名言警句的是..(2.亮亮练习书法好几年了,每当听到有人质疑他的书法缺点的时候,他心里都很高兴,A.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觉得自己又找到了提高书法技能的机会。()B.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宽容就是当别人无意损害了自己的利益时能原谅别人。()C.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4.我们要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4.下列典故中的名人不善于反思自己的是.…(5.小青欺负并挖苦班上个子矮小的同学,班主任知道后让他在全班面前做检讨,他觉得A纸上谈兵的赵括B.负荆请罪的廉颇C.在课桌上刻上“早”字的鲁迅老师小题大做。()5.我们应学会与“不同”的人友好相处,努力做到“和而不同”。这是()的表现6.我们可以利用高科技,创造出一个和地球类似的生活空间。A.自以为是B.宽容C.自信6.宽容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境界。下列做法能体现宽容要求的有...(7.认真对待垃圾分类,可以有效地延缓地球生态的恶化。A为了和气,一味迎合别人8.中国气象预警信号特别严重用橙色表示。B.老师因误会而批评你,你仍然很尊敬他9.很多自然灾害其实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人类的错误行为造成的。C.与同学讨论问题时,你总是承认同学的见解才是正确的10.寒潮和冰雪灾害容易造成农作物的冻伤冻死。六年级综合第1页,共6页六年级综合第2页,共6页2024—2025学年下期期中六年级综合科学部分答案一、选择(每题2分,共20分)1——5 A B B C C 6——10 A C A B C二、判断。(每题1分,共10分)1——5 × √ × × √6——10 × × × √ ×三.选词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论证 实践2.采访3.和谐相处4.行为5.化学能6.矿产7.垃圾 资源8.物质四、科学探究。(每空1分,共10分)1.水2.④ ②3.空气 水4.空气 水5.减缓6.不是用电路检测器检测铁锈和铁的导电性,可以证明铁锈和铁不是同一种物质。(答案合理即可)2024-2025学年下期期中教情学情诊断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一、我会选ACBAB BBBBC二、我会判√√√√╳ ╳√╳√√三、我会答1.(1)我之所以这么惨,是因为我对那位老人不礼貌,不尊重,老人很生气,所以没有告诉我去张村的路的远近。或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酌情给分)(2)我会说“请问老爷爷,去张村该怎么走?离这儿还有多远”,老人回答后要说“谢谢”。2.(1)2月2日“世界湿地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8月15日“全国生态日”。(2)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六年级.docx 六年级.pdf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答案.docx 六科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