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现 代 诗 基础梳理课件 (4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现 代 诗 基础梳理课件 (4份打包)

资源简介

(共11张PPT)
第 9 课 短诗三首
第 9 课 短诗三首
作家 作品 冰心,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主要作品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小橘灯》等。
第 9 课 短诗三首
会 认字
会写 字
续表
第 9 课 短诗三首
多音字
形近字
zhōng(园中)
zhòng(中奖)

zhǐ(只能)
zhī(一只鸟)

续表
漫(màn):漫灭
慢(màn):缓慢
膝(xī):膝上
漆(qī):油漆
第 9 课 短诗三首
词语 积累 繁星 藤萝 波涛
续表
第 9 课 短诗三首
佳句品味 1. 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解读 这三个反问句构成一组排比句,使这首诗的感情显得格外强烈、深沉。
续表
第 9 课 短诗三首
佳句品味 2. 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解读 “天上的风雨”指的是恶劣的天气,在这种情况下,鸟儿就要躲到巢里;“心中的风雨”指的是烦恼、痛苦、忧愁。当“心中的风雨”来临时,只得向母亲诉说,只有母亲可以理解,只有母亲是“我”心灵唯一的温暖港湾,当“我”疲惫不堪,心中悲戚时,母亲永远是“我”心的方向。
续表
第 9 课 短诗三首
背诵 段落 背诵课文:《繁星(七一)》描述了诗人对童年的回忆。
《繁星(一三一)》写了诗人由大海联想到星光和花香。
《繁星(一五九)》形象地描绘出了母亲怀抱的温暖。
续表
第 9 课 短诗三首
文章结构 《繁星(七一)》一至二行点明了“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三至五行营造出具体的情境。
《繁星(一三一)》首句直抒胸臆,接着用三个反问句体现了诗人对大海的情感。
《繁星(一五九)》首行将情感化为一句感叹,接着把自己比作小鸟,把母亲的怀抱比作鸟巢,由自然界的风雨过渡到“心中的风雨”。
续表
第 9 课 短诗三首
中心主旨 本课中的三首短诗都在明美的画面中表现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繁星(七一)》回忆了童年,表达了对母爱的怀恋;《繁星(一三一)》抒发了诗人对大海的感受,是对大海的赞歌;《繁星(一五九)》中,诗人深切地赞美了母爱,突出了母爱的温暖、伟大。
续表
第 9 课 短诗三首
写作 手法 寓情于景
这三首小诗语言清丽,寓情于景,使情与景相映相生,创造出一种恬静和美的意境。诗人所赞美的童真、故乡、母爱等主题,总是在“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等自然背景下得以体现,而“明月”“藤萝”等自然物本身,又无不散发出生命的气息,也都是诗人专情礼赞的内容。在这三首小诗里,情、景、理互相交融,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续表(共14张PPT)
第 12 课 在天晴了的时候
作家 作品
戴望舒,诗人,主要作品有《雨巷》《狱中题壁》等。
会 认 字
第 12 课 在天晴了的时候
第 12 课 在天晴了的时候
多音字
续表
jiān(中间)
jiàn(间隔)

pù(曝晒)
bào(曝光)

第 12 课 在天晴了的时候
词语 积累 小径 凉爽 炫耀 尘垢 胆怯 自在
闲游 智慧 一开一收 新泥 温风
移动
词语 辨析 近义词:凉爽———清凉 炫耀———夸耀
胆怯———害怕
反义词:凉爽———炎热 温柔———粗暴
胆怯———勇敢
续表
第 12 课 在天晴了的时候
词语 辨析 相似词释义:温柔———温和柔顺(多形容女性)。
例句 李老师性情温柔,从不大声训斥别人。
柔和———温和;不强烈。
例句 这里的光线很柔和,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
词语搭配:(洗净)尘垢 (抖)去水珠
(赤)着脚 (携)着手 (踏)着新泥
(涉)过溪流 (推开)阴霾
续表
第 12 课 在天晴了的时候
佳句品味 1.耀着新绿的小草,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解读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雨过天晴后小草更绿、更茂盛的样子。
续表
第 12 课 在天晴了的时候
佳句品味 2.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的饰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解读 说凤蝶儿在“闲游”,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凤蝶儿那一开一收的翅膀比作翻动的饰彩的智慧书页,形象地说明它的翅膀色彩绚丽斑斓,图案精致美好,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运用这两种修辞手法,把我们带到了奇光异彩的曼妙世界。
续表
第 12 课 在天晴了的时候
佳句品味 3. 新阳推开了阴霾了,溪水在温风中晕皱,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解读 本节描写了新阳、溪水和云影。放眼观望,
一切都是那么清新、舒适,我们在诗人笔下的大自然中徜徉,便也拥有了大自然般博大的胸怀。
续表
第 12 课 在天晴了的时候
背诵 段落 背诵课文:描写了雨过天晴后小径上的景象,为我们勾画出一幅富有诗意的自然风光图。
文章结构 第 1 小节:诗人描绘了雨后大自然中泥路、小草、小白菊和凤蝶儿等景物。
第 2 小节:写天晴之后,赤脚携手涉过溪流的场景。
第 3 小节:写放眼望去,新阳、溪水、浮云都给人清新、舒适的感觉。
续表
第 12 课 在天晴了的时候
中心主旨 这首诗通过对泥路、小草、小白菊和凤蝶儿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续表
第 12 课 在天晴了的时候
写作 手法 在诗歌创作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拟人是诗歌创作中重要的修辞手法。诗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常常赋予被描写的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语言、行动等。本诗就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比如“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赋予小白菊以生命,令人真切地感受到其生命力的顽强。
续表
语文园地三
第三单元语文要素
[要素] 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点拨] ①现代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节奏感;②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语言表达独特;③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语文园地三
语文园地三
[识字加油站]
语文园地三
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
———朱光潜
诗是人类向未来所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艾青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英国]华兹华斯
[日积月累](共11张PPT)
第 10 课 绿
作家 作品 艾青,诗人,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太阳的话》等。
第 10 课 绿
会认字
会写字
第 10 课 绿
续表
第 10 课 绿
多音字
形近字
chóng(重叠)
zhòng(重量)

续表
chā(交叉)
chá(叉在嗓子)
chǎ(叉腿)
chà(分叉)

瓶(píng):墨水瓶
饼(bǐng):饼干
挥(huī):指挥
辉(huī):光辉
第 10 课 绿
词语 积累 墨绿 嫩绿 集中 交叉 教练 指挥 整齐 节拍
词语 辨析 近义词:集中———聚集 交叉———交错
反义词:集中———分散 整齐———凌乱
续表
第 10 课 绿
词语 辨析 相似词释义:重叠———(相同的东西)叠在一起。
例句 放眼望去,我们只能看到重叠的山峦。
堆叠———一层一层地堆起来。
例句 他的桌子上堆叠着许多新书。
续表
第 10 课 绿
佳句品味 1.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
解读 这句话写出了不同的绿色,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说明还有更多的绿色,这些丰富的绿色给人以希望,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续表
第 10 课 绿
佳句品味 2.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解读 “集中”“挤”“重叠”“交叉”这几个动词写出了绿色的不同状态,它们千变万化,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续表
第 10 课 绿
背诵 段落 背诵课文:本诗描绘了春回大地,到处都是绿色,万物充满生机的景象。
文章结构 第 1 小节:写眼前铺满绿色的感受。
第 2 小节:列举了绿色的种类,写出了绿色的丰富。
第 3 小节:写整个自然空间都充满了绿色。
第 4 小节:写绿色聚集重叠的形态。
第 5 小节:写绿色在风中舞动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
续表
第 10 课 绿
中心主旨 这首诗通过写各种形态、不同深浅的“绿”,表达了对“绿”的喜爱,以及对绿色的希望,也是对绿色时代的歌颂。
续表
第 10 课 绿
写作 手法 排比
是一种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修辞手法。这首诗中就运用了这种修辞手法,比如“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不仅将自然界中的“绿”变得生动可感,而且这种句式结构整齐,增强了语势。
续表(共13张PPT)
第 11 课 白 桦
作家 作品 叶赛宁,苏联诗人,主要作品有《白桦》等。
会认字
会写字
第 11 课 白 桦
第 11 课 白 桦
多音字
形近字
fú(仿佛)
fó(佛像)

续表
mǒ(涂抹)
mò(抹墙)
mā(抹布)

涂(tú):涂抹
途(tú):路途
绣(xiù):绣花
透(tòu):透明
第 11 课 白 桦
词语 积累 白桦 毛茸茸 潇洒 朦胧 寂静 朝霞
词语 辨析 近义词:仿佛———好像 潇洒———洒脱
反义词:洁白———乌黑 寂静———热闹
续表
第 11 课 白 桦
词语 辨析 相似词释义:寂静———没有声音;很静。
例句 寂静的山谷里偶尔传来一声鸟鸣。
平静———(心情、环境等)没有不安或动荡。
例句 风停了,海面恢复了平静。
词语归类:ABB 式词语:毛茸茸 懒洋洋 空荡荡
乱哄哄
AABC 式词语:姗姗来迟 寥寥无几 比比皆是
ABCC 式词语:白雪皑皑 行色匆匆 心事重重
续表
第 11 课 白 桦
词语 辨析 词语搭配:(洁白)的流苏 (灿灿)的金晖
(姗姗来迟)的朝霞 (晶亮)的雪花
(银色)的光华 (白雪皑皑)的树枝
续表
第 11 课 白 桦
佳句品味 1. 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解读 用“银霜”和“雪花”写白桦通体洁白的形象,“涂”字准确地表现出了白桦树干上的一层洁白的表皮;“披”字把白桦拟人化了,表明诗人对白桦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了白桦的高洁。。
续表
第 11 课 白 桦
佳句品味 2.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解读 “毛茸茸”写白桦的枝叶因落满了松软的积雪而显出可爱的样子。白色的树梢尖儿仿佛给白桦镶了一道“雪绣的花边”,那毛茸茸的雪枝像串串绽放的花穗、流苏一般好看。诗人充分发挥想象,赞美了雪后的白桦傲寒挺立的形象。
续表
第 11 课 白 桦
佳句品味 3. 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解读 “玉立”写出了白桦的挺拔,写出了它的气质高尚,写出了它的非同凡响。“灿灿的金晖”衬托出了它的绚丽辉煌。“玉立”和“闪着”这两个动词突出了静静挺立的白桦有一种特别的动态美。
续表
第 11 课 白 桦
佳句品味 4. 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解读 “徜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准确而细腻地描摹了朝霞生成的过程,突出了朝霞的形态之美,更加衬托出白桦的秀美,朝霞渲染下的白桦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续表
第 11 课 白 桦
文章结构 第 1 小节:写“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
第 2 小节:写白桦在雪中的美。
第 3 小节:写白桦在朦胧的寂静中的美。
第 4 小节:写白桦在朝霞映照下的美。
续表
第 11 课 白 桦
中心主旨 这首诗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表现出一种高洁之美,同时也赞美了具有白桦品格的人。
续表
第 11 课 白 桦
重点 难点 1.诗人是怎样描写白桦的?
这首诗的前两节重在描摹白桦的外在形象,后两节重在表现白桦的内在气质。诗中的白桦,既富有色彩的变化,又具有动态的美感,形象鲜明、生动。
2.通过诗人的描写,白桦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白桦肃穆、纯净、圣洁,在冬天依然挺立,格外坚定,毛茸茸的又显得温暖活泼。
续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