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人物品质 基础梳理课件 (共4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人物品质 基础梳理课件 (共40张PPT)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第七单元 人物品质
第 22 课 古诗三首
第 22 课 古诗三首
作家 作品 王昌龄,唐代诗人,主要作品有《采莲曲》《从军行》《出塞》等。
卢纶,唐代诗人,主要作品有《塞下曲》《送李端》等。
王冕,元代画家、诗人、篆刻家,著有《竹斋集》。
第 22 课 古诗三首
会 认字
会写 字
续表
第 22 课 古诗三首
多音字
形近字
chán(单于)
dān(单位)
Shàn(姓单)

hǎo(好看)
hào(爱好)

续表
洛(luò):洛阳
路(lù):道路
雁(yàn):大雁
鹰(yīng):老鹰
第 22 课 古诗三首
佳句品味 1.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解读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
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以“连”和“入”两个动词来写“寒雨”的绵绵不断和无声无息,渲染出离别时的气氛。
续表
第 22 课 古诗三首
佳句品味 2.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解读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诗由写景开始,烘托出了战前的紧张气氛。“单于夜遁逃”,敌人夜间行动,借月色的掩护仓皇逃窜。诗句语气肯定,判断明确,充满了对敌人的蔑视和对我军必胜的信念。
续表
第 22 课 古诗三首
背诵 段落 背诵课文:《芙蓉楼送辛渐》通过离别时对友人的嘱托与宽慰,表达了对浮名的不屑,以及坚守高洁、清白的品格。
《塞下曲》通过写边塞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表现了将士们面对敌人时的大无畏精神。
《墨梅》通过对洗砚池边梅树的描写和赞美,借物抒怀,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续表
第 22 课 古诗三首
文章结构 《芙蓉楼送辛渐》前两句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后两句表明自己坚守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
《塞下曲》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迎战的场面。
《墨梅》前两句直接描写墨梅,后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
续表
第 22 课 古诗三首
中心主旨 《芙蓉楼送辛渐》通过送别友人时的表白,表明了诗人藐视庸俗的功名利禄,不向排挤、陷害自己的恶势力屈服,永葆自己高洁品质的崇高气节。
《塞下曲》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以雪的寒冷衬托出将士们杀敌的热情,气概豪迈。
《墨梅》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续表
第 23 课 黄 继 光
会认字
会写字
第 23 课 黄 继 光
第 23 课 黄 继 光
多音字
形近字 荣(róng):光荣 英(yīng):英雄
xiǎn(朝鲜)
xiān(鲜艳)

续表
yūn(晕倒)
yùn(晕染)

第 23 课 黄 继 光
词语 积累 战场 持续 命令 占领 射击 突击 枪弹 愤怒 注视 光荣 艰巨 消息 炮弹 爆炸 烈火 子弹 不料 规定 惊天动地 消灭
词语 辨析 近义词:愤怒———气愤 光荣———荣耀
消灭———歼灭
反义词:持续———中断 坚定———犹豫
光荣———耻辱
续表
第 23 课 黄 继 光
词语 辨析 相似词释义:艰巨———困难而繁重。多形容任务、工程等。
例句 张连长请求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他们连。
艰难———困难。 多形容生活、行动等。
例句 他们靠微薄的工资养育这几个孩子,日子过得很艰难。
续表
第 23 课 黄 继 光
佳句品味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
解读 从“愤怒地注视”可以体会到黄继光对敌人的满腔仇恨;从“坚定”和他说的话可以体会到他完成任务的决心。
续表
第 23 课 黄 继 光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2):写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接到夺下高地的命令。
第二部分(3~6):写进攻受阻,紧急关头黄继光向营参谋长请战。
第三部分(7~11):叙述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的经过。
第四部分(12):写在黄继光大无畏精神的鼓舞下,战士们一鼓作气占领了 597.9 高地。
续表
第 23 课 黄 继 光
中心主旨 本文记叙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战士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舍身堵枪口的事迹,表现了黄继光英勇顽强、视死如归、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
续表
第 24 课 “诺曼底号”遇难记
作家 作品 维克多·雨果,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和诗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会认字
第 24 课 “诺曼底号”遇难记
会写字
第 24 课 “诺曼底号”遇难记
续表
第 24 课 “诺曼底号”遇难记
多音字
形近字
zài(满载)
zǎi(记载)

续表
mò(沉没)
méi(没有)

伦(lún):英伦
轮(lún):车轮
维(wéi):维持
唯(wéi):唯一
第 24 课 “诺曼底号”遇难记
词语 积累 行驶 凌晨 窟窿 混乱 维持 秩序
岗位 主宰 调遣 践行
词语 辨析 近义词:震荡———震动 酣睡———熟睡
嘈杂———杂乱
反义词:震荡———平稳 嘈杂———安静
违抗———服从
续表
第 24 课 “诺曼底号”遇难记
词语 辨析 相似词释义:凝视———聚精会神地看。多指较长时间集中精神地看着,包括人或物。
例句 他端坐一旁凝视着那幅画。
凝望———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多指往远处看。
例句 我凝望着远方,万千思绪涌上心头。
续表
第 24 课 “诺曼底号”遇难记
佳句品味 1. 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解读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黑点”比作“幽灵”和“山峰”,突出了危险性。
续表
第 24 课 “诺曼底号”遇难记
佳句品味 2.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
解读 “屹立”指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形容坚定不可动摇,“巍然屹立”说明船长的形象非常高大。这句话描写哈尔威船长的动作,表现了哈尔威船长指挥有力,调度有方。
续表
第 24 课 “诺曼底号”遇难记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5):写哈尔威船长驾驶“诺曼底号”安全航行并介绍了当时的环境状况。
第二部分(6~9):写“玛丽号”猝然而至,与“诺曼底号”相撞。 这是故事的起因。
第三部分(10~39):写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遇难时镇定自若地指挥人们脱险。 这是故事的经过。
第四部分(40~42):写哈尔威船长与“诺曼底号”一起沉没。 这是故事的结果。
续表
第 24 课 “诺曼底号”遇难记
文章结构 第五部分(43~45):对哈尔威船长的救人壮举作出高度评价。
续表
第 24 课 “诺曼底号”遇难记
中心主旨 本文记叙了两船相撞后,哈尔威船长镇定地使混乱的人们恢复秩序,沉着地指挥船员实施营救,最后自己以身殉职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在危急关头坚守岗位,舍己救人,把生的机会让给别人的崇高品质。
续表
第 25 课 挑 山 工
作家 作品 冯骥才,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俗世奇人》等。
会 认 字
第 25 课 挑 山 工
第 25 课 挑 山 工
多音字
续表
dàn(重担)
dān(担负)

xíng(行走)
háng(行列)

第 25 课 挑 山 工
词语 积累 光溜溜 沉甸甸 不声不响 大吃一惊
黑黝黝 心悦诚服 意味深长
词语 辨析 近义词:大约———大概 喧闹———喧嚣
朴素———朴实
反义词:曲折———笔直 轻快———沉重
随便———拘束
续表
第 25 课 挑 山 工
词语 辨析 相似词释义:曲折———弯曲;(事情发展、故事情节)复杂,变化多。不仅可以用于山路等的不平、不直,还可以用于抽象事物,如故事情节、人生经历等。
例句 《西游记》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很曲折。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也形容处境艰难。一般用于山路等。
例句 这条山路很崎岖,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多不便。
续表
第 25 课 挑 山 工
词语 辨析 词语归类:ABB 式词语:光溜溜 沉甸甸 黑黝黝 慢吞吞
ABAC式词语:不声不响 一心一意 可歌可泣
词语搭配:(光溜溜)的扁担 (沉甸甸)的货物 (喧闹)的溪流 (鲜红)的背心
(姿态奇特)的古松 (黑黝黝)的肌肉
续表
第 25 课 挑 山 工
佳句品味 等到爬上半山的五松亭,我们看见有个人在那株姿态奇特的古松下整理挑子,那正是他。他把褂子脱掉了,光穿着红背心,现出健美的黑黝黝的肌肉。
解读 “把褂子脱掉了”“光穿着红背心”是对下文设的伏笔,说明挑山工没有什么近道,他也是一步一步、费了力气才登上来的;“肌肉”表明挑山工
长得很健壮,他的工作很需要力气。 对挑山工外貌的描写表现出其平凡、朴实的特点。
续表
第 25 课 挑 山 工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2):写在泰山上有许多挑山工,他们挑着重担,走的路比游人多一倍,但是他们的速度却并不比游人慢,“我”对此感到很奇怪。
第二部分(3~6):写“我”在登泰山时,同一位挑山工几次相遇,经过和他攀谈“, 我”解开了心中之谜,弄清楚了他们登山速度并不比游人慢的原因。
第三部分(7):写“我”从泰山回来,画了一幅关于挑山工的画,以此来激励自己。
续表
第 25 课 挑 山 工
中心主旨 本文介绍了泰山上挑山工登山的特点,他们虽然肩担重物、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揭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无论
做什么事,只要脚踏实地、勇往直前,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最终达到目标。
续表
第七单元语文要素
[要素]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点拨] 阅读时可以边读边画出描写语言、动作的关键语句,进行批注。
[识字加油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
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子》
[日积月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