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7张PPT)统编2024七下语文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人教2024版七下语文 阶段性检测讲解课件七下语文期中模拟押题卷02范围:第1-3单元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班级开展“家国情怀”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1.小组成员对下面“活动开场白”中的有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共4分)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是中华文明五千年根深蒂固的精神支撑,这份家国情怀至今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勇毅前行。家,是我们治愈疲①____ (惫 辈)的温馨港湾;国,是我们安身立命的辽阔疆域。惫家,为我们提供了②____(滋 兹)养生命的土壤;国,为我们筑起了抵御风雨的屏障。家国情怀是华夏儿女最真挚的情感共识和最浓烈的精神底色。(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根深蒂( )固 屏( )障(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滋dìpínɡ2.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4分)材料一 1910年春天,12岁的周恩来进银冈书院读书,一次,校长在课堂上问大家为什么读书时,周恩来慷慨答道:“为了中华之崛起!”这一誓言,此后贯彻在他的一生中,他为中华民族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材料二 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材料三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个人的理想选择要考虑国家的需要;一个爱国的人必然会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用在为国家上;爱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和义务。(答出其中两点即可)3.小组成员写了一段与家国情怀有关的文字,中间有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3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究竟哪类人最有风骨和气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骨和气节几乎就是中国古代文人生活的底蕴和基调。①更富有理想追求和家国情怀,更具有担当自觉和正义良知,是引领时代走势的先进群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骨干力量②沧海横流,方显风骨原态和气节本色③其主要原因在于文人深受儒家仁义礼智信忠恕等思想的滋养、教化和熏陶,掌握世道人心的症候和趋向,知晓救国济民的策术和路径④翻阅典籍检索史书,不难发现危难之际高昂头颅、坚挺脖颈的还是弘扬“三不朽”的文人④③①②【解析】根据上一句的提问可知,④衔接最紧密,回答问题;③阐述原因;①补充说明;②总结。故排序为④③①②。4.小组成员想将下边这幅图片作为校报“家国情怀”专版的插图,但又不太了解这幅图片的内涵,请你帮忙解释。(4分)示例:图片中的“家国情怀”四字点明了主题,能够给人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图片中的长城城墙与烽火台象征着我国稳固的国防以及各族人民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图片中的麦穗与五颗星象征着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协作,共建美丽祖国。(意思对即可)5.小组成员围绕活动主题写了一段感言,请你将空缺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8分) 家国情怀始终是古代文人作品中吟唱的主旋律。岑参《逢入京使》中的“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饱含了他报国与亲情两难的复杂情感;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表现的是浓郁深沉的思乡思亲之情;巾帼英雄木兰基于家庭现状,经过认真考虑,决定“⑤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木兰诗》),忠义两全;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的“⑦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借风雨梦境,抒发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共16分)多是人间有情物徐慧芬 ①我最早识得一种草药时,只有四五岁。那时,外公牵着我的手去田间溜达。 ②外公俯身拾起一棵草,又接连拔起同一种草。这种草的叶子像一柄柄摊开的调羹似的贴着地皮长,中间竖着一根茎,地上到处可见。我问外公:“这是什么呀?”外公告诉我,当地人称它打官司草,但它正式的名字叫车前草,可以当药用,他要采回去,让它派上用场。 ③我对散落在野地里、沟渠边、河滩上的野花、野草,有了探究的兴趣。外公见我好问,便教我识得了一些常见的花草。外公说,不要小看这些野草、野花,虽说长得赖贱,常常被路人踏来踏去,但它们大多是药草,各有各的用场。 ④终于有一回,我见识了药草的效用。我们村里有个妇人,有一天午后,手里携着一把锄头,慢吞吞地来到我家天井里,见到外公刚叫了一声“老先生”,就抹起了眼泪。她向外公诉苦,说她昨天不知被什么虫叮咬,脚背肿起一大块,痛得路也走不动了。外公看了看她肿起的脚背,立马走到屋外,回来时手上捧了一大把蒲公英。外公把几枝蒲公英捣烂成一团菜泥样,再往里面掺了一点陈醋,然后就把这团草泥敷在她的脚背上,用一块布裹住,余下的蒲公英让她带回去煎汤喝。第二天这位妇人又上门来,这回眉眼舒展开来,她是来向外公道谢的,我们看到她的脚背已经消肿。 ⑤我懂事时,外公已是八旬老人,自然不会再这么辛苦劳作了,但我家屋子廊檐下,一排排的竹钩上总晾着一些等着晒干或阴干的药草。家人吃了鸡和鱼留下来的鸡胗皮、乌贼骨、黄鱼耳石等,外公也会当宝贝收集起来。后来我才晓得,鸡胗皮又称鸡内金,是帮助消化的良药;乌贼骨又叫海螵蛸,磨成粉,洒在创口处能止血;黄鱼头里两块洁白的小石头叫黄鱼耳石,也能治病。 ⑥我认了一些字后,看到外公房里有很多的医药书,有时候也会忍不住翻开来看看。外公跟我讲过看麦娘等草药的故事。看麦娘长在麦田里,样子和麦苗差不多,能治疗水痘、肝炎等病,它还有攻毒的作用,所以麦田里有看麦娘,麦苗不容易患虫害。但是农人除草时,都把它当害草除掉,认为它夹杂在麦苗里长,容易影响麦苗的长势。外公说其实叫它看麦娘是有道理的,它在麦田里伴着麦苗成长,等到麦苗一点点往上蹿时,看麦娘就不长了,慢慢萎缩,把阳光雨露尽可能地留给麦苗,就像麦苗的奶娘一样。 ⑦我识了几种药草后,有一次在外面玩,就把看到的一种药草拔下来,塞了两口袋,到家掏出来交给外公。外公捋了捋山羊胡子笑着说:“你以后不要去拔这些草了,外公去年晒干的还有不少呢,让这些草留在地里活过一秋也是好的。”外公教导我:天上地下的许多东西都给人带来了用场,它们对人是有情义的,我们要懂得爱惜它们,用它们时要有分寸,不能浪费糟蹋。 ⑧我八岁时,外公去世了,如果从我懂事有记忆算起,他老人家也只陪了我三四年光景,但童年时的这段成长经历,对我的一生影响很大。工作后,我陆陆续续购置了一些中医典籍,闲暇时会翻看,一本《汤头歌》更是长置案头。去年九十多岁的老妈咳嗽了好一段时间,服了些药也不见好。后来我根据古方,熬制了一款药糖,切成糖块,让她每日含在嘴里试试,想不到效果竟然不错。老妈表扬我说:“你倒有点像你外公了。” ⑨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的脑海里还时常浮现外公的模样,有时做梦还会梦到老家的那些花草树木,醒来时仿佛空气里也弥漫着旧时光里花草的熟悉气味。(有删改)6.这篇文章围绕外公组织材料,请认真梳理,将下面空缺处的情节补充完整。(4分)(1)四五岁时,外公教“我”识得车前草,“我”从此对花草有探究兴趣。(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外公在廊檐下晾晒干或阴干的药草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拔药草回家,外公教育“我”爱惜它们。(6)“我”八岁时,外公去世。外公用蒲公英治疗妇人脚背肿痛。(意思对即可)外公给“我”讲看麦娘的故事。(意思对即可)7.从全文看,外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从两个方面简要分析。(4分)①知识渊博。给“我”介绍常见的花草;跟“我”讲看麦娘等草药故事;教给“我”爱惜花草等道理。②医术高明。用蒲公英治好妇人脚背肿痛。③不怕苦,不怕年龄大,有研究精神。收集药材,研制成药。(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8.文中第⑧段“我”为老妈熬制药糖这一情节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不能删去。理由:①“我”为老妈熬制药糖的情节是“我”受外公影响大的具体体现,也是外公教育和培养“我”的结果。②“我”为老妈熬制药糖的情节是中医实践,这一情节之前的工作后购置中医典籍、《汤头歌》长置案头是学习中医理论,有理论、有实践,更能集中表现“我”在外公影响下学有所成。③表现“我”善于学习、勤于动手、学以致用的性格特点。④照应前文“我”对花草的探究兴趣、识得花草等内容。 (不能删去,1分。理由答出其中三点,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9.文章的标题“多是人间有情物”有多重意蕴,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加以探究。(4分)内容:点明文章所写的内容;抒发对花草的赞美之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点明“药草”对人类是有用处、有情义的。主旨:揭示了人类对待有用场、有情义的东西要爱惜,用它们有分寸,不能浪费糟蹋;借赞美花草表达对外公的赞美和怀念之情。(内容、主旨各2分,共4分)(二)阅读下面三个文本,完成10—12题。(共11分)【文本一】安阳如何将殷墟甲骨文打造成文旅新名片? ①“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极具历史穿越感的安阳,如何将厚重文化的历史价值充分挖掘释放出来?(一)越“夜”越精彩,多样新玩法让文化“Younɡ”起来 ②安阳的夜色别有韵味,折射出浓浓的文化底蕴。五一假期,大型沉浸式水上实景演艺剧《洹溯·大邑商》在洹河震撼首演,再现大邑商的盛世华章。这场大型行进式实景夜游演艺以殷商历史文化为底色,以妇好传奇故事为脉络,将殷墟出土的“司母辛”铜方鼎、妇好鸮尊、妇好铜钺、嵌绿松石象牙杯四件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串联为线索,给游客们带来了一场穿越三千年的视听盛宴。 ③流光溢彩中,古都新生。聚焦“汉文字”这个独一无二的文化优势,洹河实现了“亮化”到“美化”再到“文化”的提质升级,“洹河夜游”让安阳“Younɡ”起来,青春起来,成为安阳盘活旅游存量、创新有效增量的精品之作。(二)连点成片,打造“大邑商”文化片区实现“体验为王” ④“文化为魂,体验为王”是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 ⑤重大项目“串珠成链”、连点成片,安阳将殷墟景区、殷墟博物馆、殷墟文旅考古小镇、洹河湾演艺场相融互动,构成一个气势恢宏的“大邑商”文化片区,多维度、立体化展现厚重殷商文明。外地游客在殷墟主景区附近游览,白天能参观殷墟宗庙遗址,晚上可以在月亮岛观看沉浸式实景演出,饿了、累了就逛一逛安阳殷墟考古文旅小镇,这些景点距离很近,景点之间的中转时间短,初步形成了集夜秀、夜游、夜宴、夜宿、夜购于一体的多元夜间消费场景。 ⑥殷墟博物馆新馆全方位展示了殷墟九十多年的考古成果和三千年前辉煌灿烂的殷商文明,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后与殷墟宫殿宗庙区、王陵区、殷墟考古文旅小镇共同构成了“一馆两区一镇”的规模化展示阐释体系。 (三)甲骨元素融入城市,让游客留下安阳专属的“甲骨记忆” ⑦洹河之水悠悠,殷商之风荡荡。安阳这座城市,被深深打上甲骨文的印记。 ⑧海内外游客来到古都安阳,吃一碗甲骨文面条、喝一杯甲骨文咖啡、购一件甲骨文饰品……在体验古都安阳历史文化、人文风情的同时,也在脑海里深深刻下了一份属于安阳这座城市的“甲骨记忆”。 ⑨安阳着力打造的城市书房——甲骨文书屋,已经成为安阳打造城市休闲文化空间、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载体。 ⑩“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已然呈现,成为推动安阳市文旅发展的强力引擎。【文本二】 ①妇好,姓好(古音zǐ,同子姓),“妇”为亲属称谓,先秦女性姓写在最后,妇好是我国有历史记录的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性军事统帅,商王武丁的妻子,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 ②妇好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巾帼英雄。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辞表明,在武丁对周边方国、部族的一系列战争中,妇好多次受命代商王征集兵员,屡任将军征战沙场。曾统兵1.3万人攻羌方,俘获大批羌人,成为武丁时一次征战率兵最多的将领。 ③妇好还能够主持重要的祭祀活动。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的商代,妇好还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又任占卜之官,为武丁统治集团的重要成员。 ④作为武丁的妻子,妇好也有“女为悦己者容”的一面。展览展出了数量众多的骨笄、玉人、玉鸟等造型精美的装饰性器物。 ⑤为了让观众更加真实地看到妇好墓的现场情况,展览特别设置了一个1:0.9的复原墓坑,坑边放有VR(虚拟现实)眼镜,观众戴上眼镜,就能看到妇好墓的深度和随葬品,向上还可以看到享殿的3D模拟动画。【文本三】 河南这座文化资源大省,蕴藏的文化能量是无穷无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果能够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重生,那么未来的河南文旅将傲视群雄。10.小豫观察,这三个文本均围绕文旅展开,但侧重点不同。请用简短的文字分别概括。(3分)文本一:介绍安阳如何将殷墟甲骨文打造成文旅新名片。文本二:介绍妇好墓的复原墓坑展览。文本三:河南蕴藏的文化能量是无穷无尽的。(每点1分,共3分)11.小豫发现,文本一的大标题和小标题很有特点。请结合文本分析。(4分)运用问句,引发读者思考,激发其阅读兴趣;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使读者能快速把握关键信息。(一点2分,共4分)12.安阳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为水上实景演艺剧《洹溯·大邑商》征集以妇好图片为主体内容的宣传海报。请结合文本二画线内容表现的妇好形象,任选一个方面,从衣着、动作、神态等角度入手设计妇好图片,并阐明设计理由。(4分)示例:妇好身着戎装,手握兵器,英姿飒爽,在沙场征战。她的神态坚毅勇猛。 理由:这样可以体现妇好作为巾帼英雄能征善战的人物形象,更能表现人物特点,可以起到宣传实景演艺剧的效果。(设计2分,理由2分,共4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16题。(共11分)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选自欧阳修《卖油翁》) 【乙】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选自《韩非子》)13.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陈康肃公善射”中的“善”是“擅长”的意思,与“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中的“善”意思不同。B.“但手熟尔”中“但”是“只,只是”的意思,与“但当涉猎”(《孙权劝学》)中的“但”意思不同。C.“度”有“量长短”“量长短的标准”“制度,法度”“度量,气度”“量词,表示次数”等义项,根据语境推测,“先自度其足”中的“度”是“量长短”的意思。D.“反”有“翻转”“反,与‘正’相对”“同‘返’,返回”“反叛,造反”等义项,“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中的“反”是“同‘返’,返回”的意思。B【解析】B.“但当涉猎”中的“但”是“只,只是”的意思。14.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看见他射出去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15.“手熟尔”在卖油翁的口中两次出现,联系上下文说说其作用有何不同。(4分)①“无他,但手熟尔”写出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不以为意,为后文写卖油翁酌油的情节作铺垫。②“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刻画出卖油翁的气定神闲、成竹在胸,反衬前文中陈尧咨的傲慢、自负,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每点2分,共4分)16.【甲】【乙】文都是通过故事阐明道理。这两个文段分别阐明了什么道理?(3分)【甲】文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故事,阐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而【乙】文“郑人买履”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固守教条、脱离实际、头脑僵化、不知变通的人。 (前一句1分,后一句2分,共3分)【乙文参考译文】 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测量好自己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前往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郑国人没能买到鞋子。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晚 春韩 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7.有人认为本诗的主旨是劝人珍惜光阴,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4分)示例一:不同意。本诗主要是在歌颂“杨花榆荚”尽管“无才思”还是敢于与红紫争相绽放,为晚春增色的精神。 示例二:同意。本诗通过描写在晚春时花草树木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住,就连那“无才思”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如雪花般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传达出应珍惜光阴,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四、名著阅读(5分)18.“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让你停步不前;对于强者来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请任选以下一个人物,结合人物经历,谈谈这句话给你的启示。(5分)①祥子(《骆驼祥子》) ②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示例一)《骆驼祥子》: 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自杀后,祥子开始吃喝嫖赌,也不干正经工作,成天以坑蒙拐骗为生,变成了自甘堕落、自私贪婪的个人主义的末路鬼。从祥子的经历中,我懂得了如果没有面对挫折的勇气,面对挫折逆来顺受,就会遭遇痛苦、失败(无法获得成功)。(意思对即可) (示例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病情恶化后,双腿瘫痪,双目失明,可是他依然没有被病魔所击倒,坚持学习,以笔作为武器,并完成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从保尔的经历中,我明白了挫折不能击倒勇者,反而会让勇者在挫折中获得新的成就。(意思对即可)五、作文(50分)19.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50分) 郁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还有人说:“要了解一个民族,就要看他们崇拜的英雄是谁。”(1)请以“他(她)是心中的英雄”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2)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2025春七下语文期中模拟押题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班级开展“家国情怀”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1.小组成员对下面“活动开场白”中的有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共4分)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是中华文明五千年根深蒂固的精神支撑,这份家国情怀至今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勇毅前行。家,是我们治愈疲① 惫 (惫 辈)的温馨港湾;国,是我们安身立命的辽阔疆域。家,为我们提供了② 滋 (滋 兹)养生命的土壤;国,为我们筑起了抵御风雨的屏障。家国情怀是华夏儿女最真挚的情感共识和最浓烈的精神底色。(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根深蒂(dì)固 屏(pínɡ)障(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2.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4分)材料一 1910年春天,12岁的周恩来进银冈书院读书,一次,校长在课堂上问大家为什么读书时,周恩来慷慨答道:“为了中华之崛起!”这一誓言,此后贯彻在他的一生中,他为中华民族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材料二 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材料三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探究结果: (示例)个人的理想选择要考虑国家的需要;一个爱国的人必然会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用在为国家上;爱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和义务。(答出其中两点即可)3.小组成员写了一段与家国情怀有关的文字,中间有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3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究竟哪类人最有风骨和气节? ④ 。 ③ , ① 。 ② 。风骨和气节几乎就是中国古代文人生活的底蕴和基调。①更富有理想追求和家国情怀,更具有担当自觉和正义良知,是引领时代走势的先进群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骨干力量②沧海横流,方显风骨原态和气节本色③其主要原因在于文人深受儒家仁义礼智信忠恕等思想的滋养、教化和熏陶,掌握世道人心的症候和趋向,知晓救国济民的策术和路径④翻阅典籍检索史书,不难发现危难之际高昂头颅、坚挺脖颈的还是弘扬“三不朽”的文人【解析】根据上一句的提问可知,④衔接最紧密,回答问题;③阐述原因;①补充说明;②总结。故排序为④③①②。4.小组成员想将下边这幅图片作为校报“家国情怀”专版的插图,但又不太了解这幅图片的内涵,请你帮忙解释。(4分)示例:图片中的“家国情怀”四字点明了主题,能够给人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图片中的长城城墙与烽火台象征着我国稳固的国防以及各族人民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图片中的麦穗与五颗星象征着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协作,共建美丽祖国。(意思对即可)5.小组成员围绕活动主题写了一段感言,请你将空缺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8分) 家国情怀始终是古代文人作品中吟唱的主旋律。岑参《逢入京使》中的“① 马上相逢无纸笔 ,② 凭君传语报平安 ”,饱含了他报国与亲情两难的复杂情感;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③ 此夜曲中闻折柳 ,④ 何人不起故园情 ”,表现的是浓郁深沉的思乡思亲之情;巾帼英雄木兰基于家庭现状,经过认真考虑,决定“⑤ 愿为市鞍马 ,⑥ 从此替爷征 ”(《木兰诗》),忠义两全;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的“⑦ 夜阑卧听风吹雨 ,⑧ 铁马冰河入梦来 ”,借风雨梦境,抒发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共16分)多是人间有情物徐慧芬 ①我最早识得一种草药时,只有四五岁。那时,外公牵着我的手去田间溜达。 ②外公俯身拾起一棵草,又接连拔起同一种草。这种草的叶子像一柄柄摊开的调羹似的贴着地皮长,中间竖着一根茎,地上到处可见。我问外公:“这是什么呀?”外公告诉我,当地人称它打官司草,但它正式的名字叫车前草,可以当药用,他要采回去,让它派上用场。 ③我对散落在野地里、沟渠边、河滩上的野花、野草,有了探究的兴趣。外公见我好问,便教我识得了一些常见的花草。外公说,不要小看这些野草、野花,虽说长得赖贱,常常被路人踏来踏去,但它们大多是药草,各有各的用场。 ④终于有一回,我见识了药草的效用。我们村里有个妇人,有一天午后,手里携着一把锄头,慢吞吞地来到我家天井里,见到外公刚叫了一声“老先生”,就抹起了眼泪。她向外公诉苦,说她昨天不知被什么虫叮咬,脚背肿起一大块,痛得路也走不动了。外公看了看她肿起的脚背,立马走到屋外,回来时手上捧了一大把蒲公英。外公把几枝蒲公英捣烂成一团菜泥样,再往里面掺了一点陈醋,然后就把这团草泥敷在她的脚背上,用一块布裹住,余下的蒲公英让她带回去煎汤喝。第二天这位妇人又上门来,这回眉眼舒展开来,她是来向外公道谢的,我们看到她的脚背已经消肿。 ⑤我懂事时,外公已是八旬老人,自然不会再这么辛苦劳作了,但我家屋子廊檐下,一排排的竹钩上总晾着一些等着晒干或阴干的药草。家人吃了鸡和鱼留下来的鸡胗皮、乌贼骨、黄鱼耳石等,外公也会当宝贝收集起来。后来我才晓得,鸡胗皮又称鸡内金,是帮助消化的良药;乌贼骨又叫海螵蛸,磨成粉,洒在创口处能止血;黄鱼头里两块洁白的小石头叫黄鱼耳石,也能治病。 ⑥我认了一些字后,看到外公房里有很多的医药书,有时候也会忍不住翻开来看看。外公跟我讲过看麦娘等草药的故事。看麦娘长在麦田里,样子和麦苗差不多,能治疗水痘、肝炎等病,它还有攻毒的作用,所以麦田里有看麦娘,麦苗不容易患虫害。但是农人除草时,都把它当害草除掉,认为它夹杂在麦苗里长,容易影响麦苗的长势。外公说其实叫它看麦娘是有道理的,它在麦田里伴着麦苗成长,等到麦苗一点点往上蹿时,看麦娘就不长了,慢慢萎缩,把阳光雨露尽可能地留给麦苗,就像麦苗的奶娘一样。 ⑦我识了几种药草后,有一次在外面玩,就把看到的一种药草拔下来,塞了两口袋,到家掏出来交给外公。外公捋了捋山羊胡子笑着说:“你以后不要去拔这些草了,外公去年晒干的还有不少呢,让这些草留在地里活过一秋也是好的。”外公教导我:天上地下的许多东西都给人带来了用场,它们对人是有情义的,我们要懂得爱惜它们,用它们时要有分寸,不能浪费糟蹋。 ⑧我八岁时,外公去世了,如果从我懂事有记忆算起,他老人家也只陪了我三四年光景,但童年时的这段成长经历,对我的一生影响很大。工作后,我陆陆续续购置了一些中医典籍,闲暇时会翻看,一本《汤头歌》更是长置案头。去年九十多岁的老妈咳嗽了好一段时间,服了些药也不见好。后来我根据古方,熬制了一款药糖,切成糖块,让她每日含在嘴里试试,想不到效果竟然不错。老妈表扬我说:“你倒有点像你外公了。” ⑨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的脑海里还时常浮现外公的模样,有时做梦还会梦到老家的那些花草树木,醒来时仿佛空气里也弥漫着旧时光里花草的熟悉气味。(有删改)6.这篇文章围绕外公组织材料,请认真梳理,将下面空缺处的情节补充完整。(4分)(1)四五岁时,外公教“我”识得车前草,“我”从此对花草有探究兴趣。(2) 外公用蒲公英治疗妇人脚背肿痛。(意思对即可)(3)外公在廊檐下晾晒干或阴干的药草 。(4) 外公给“我”讲看麦娘的故事。(意思对即可)(5)“我”拔药草回家,外公教育“我”爱惜它们。(6)“我”八岁时,外公去世。7.从全文看,外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从两个方面简要分析。(4分)①知识渊博。给“我”介绍常见的花草;跟“我”讲看麦娘等草药故事;教给“我”爱惜花草等道理。②医术高明。用蒲公英治好妇人脚背肿痛。③不怕苦,不怕年龄大,有研究精神。收集药材,研制成药。(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8.文中第⑧段“我”为老妈熬制药糖这一情节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不能删去。理由:①“我”为老妈熬制药糖的情节是“我”受外公影响大的具体体现,也是外公教育和培养“我”的结果。②“我”为老妈熬制药糖的情节是中医实践,这一情节之前的工作后购置中医典籍、《汤头歌》长置案头是学习中医理论,有理论、有实践,更能集中表现“我”在外公影响下学有所成。③表现“我”善于学习、勤于动手、学以致用的性格特点。④照应前文“我”对花草的探究兴趣、识得花草等内容。 (不能删去,1分。理由答出其中三点,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9.文章的标题“多是人间有情物”有多重意蕴,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加以探究。(4分)内容:点明文章所写的内容;抒发对花草的赞美之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点明“药草”对人类是有用处、有情义的。主旨:揭示了人类对待有用场、有情义的东西要爱惜,用它们有分寸,不能浪费糟蹋;借赞美花草表达对外公的赞美和怀念之情。(内容、主旨各2分,共4分)(二)阅读下面三个文本,完成10—12题。(共11分)【文本一】安阳如何将殷墟甲骨文打造成文旅新名片? ①“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极具历史穿越感的安阳,如何将厚重文化的历史价值充分挖掘释放出来?(一)越“夜”越精彩,多样新玩法让文化“Younɡ”起来 ②安阳的夜色别有韵味,折射出浓浓的文化底蕴。五一假期,大型沉浸式水上实景演艺剧《洹溯·大邑商》在洹河震撼首演,再现大邑商的盛世华章。这场大型行进式实景夜游演艺以殷商历史文化为底色,以妇好传奇故事为脉络,将殷墟出土的“司母辛”铜方鼎、妇好鸮尊、妇好铜钺、嵌绿松石象牙杯四件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串联为线索,给游客们带来了一场穿越三千年的视听盛宴。 ③流光溢彩中,古都新生。聚焦“汉文字”这个独一无二的文化优势,洹河实现了“亮化”到“美化”再到“文化”的提质升级,“洹河夜游”让安阳“Younɡ”起来,青春起来,成为安阳盘活旅游存量、创新有效增量的精品之作。(二)连点成片,打造“大邑商”文化片区实现“体验为王” ④“文化为魂,体验为王”是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 ⑤重大项目“串珠成链”、连点成片,安阳将殷墟景区、殷墟博物馆、殷墟文旅考古小镇、洹河湾演艺场相融互动,构成一个气势恢宏的“大邑商”文化片区,多维度、立体化展现厚重殷商文明。外地游客在殷墟主景区附近游览,白天能参观殷墟宗庙遗址,晚上可以在月亮岛观看沉浸式实景演出,饿了、累了就逛一逛安阳殷墟考古文旅小镇,这些景点距离很近,景点之间的中转时间短,初步形成了集夜秀、夜游、夜宴、夜宿、夜购于一体的多元夜间消费场景。 ⑥殷墟博物馆新馆全方位展示了殷墟九十多年的考古成果和三千年前辉煌灿烂的殷商文明,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后与殷墟宫殿宗庙区、王陵区、殷墟考古文旅小镇共同构成了“一馆两区一镇”的规模化展示阐释体系。(三)甲骨元素融入城市,让游客留下安阳专属的“甲骨记忆” ⑦洹河之水悠悠,殷商之风荡荡。安阳这座城市,被深深打上甲骨文的印记。 ⑧海内外游客来到古都安阳,吃一碗甲骨文面条、喝一杯甲骨文咖啡、购一件甲骨文饰品……在体验古都安阳历史文化、人文风情的同时,也在脑海里深深刻下了一份属于安阳这座城市的“甲骨记忆”。 ⑨安阳着力打造的城市书房——甲骨文书屋,已经成为安阳打造城市休闲文化空间、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载体。 ⑩“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已然呈现,成为推动安阳市文旅发展的强力引擎。【文本二】 ①妇好,姓好(古音zǐ,同子姓),“妇”为亲属称谓,先秦女性姓写在最后,妇好是我国有历史记录的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性军事统帅,商王武丁的妻子,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 ②妇好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巾帼英雄。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辞表明,在武丁对周边方国、部族的一系列战争中,妇好多次受命代商王征集兵员,屡任将军征战沙场。曾统兵1.3万人攻羌方,俘获大批羌人,成为武丁时一次征战率兵最多的将领。 ③妇好还能够主持重要的祭祀活动。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的商代,妇好还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又任占卜之官,为武丁统治集团的重要成员。 ④作为武丁的妻子,妇好也有“女为悦己者容”的一面。展览展出了数量众多的骨笄、玉人、玉鸟等造型精美的装饰性器物。 ⑤为了让观众更加真实地看到妇好墓的现场情况,展览特别设置了一个1:0.9的复原墓坑,坑边放有VR(虚拟现实)眼镜,观众戴上眼镜,就能看到妇好墓的深度和随葬品,向上还可以看到享殿的3D模拟动画。【文本三】 河南这座文化资源大省,蕴藏的文化能量是无穷无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果能够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重生,那么未来的河南文旅将傲视群雄。10.小豫观察,这三个文本均围绕文旅展开,但侧重点不同。请用简短的文字分别概括。(3分)文本一:介绍安阳如何将殷墟甲骨文打造成文旅新名片。文本二:介绍妇好墓的复原墓坑展览。文本三:河南蕴藏的文化能量是无穷无尽的。(每点1分,共3分)11.小豫发现,文本一的大标题和小标题很有特点。请结合文本分析。(4分)运用问句,引发读者思考,激发其阅读兴趣;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使读者能快速把握关键信息。(一点2分,共4分)12.安阳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为水上实景演艺剧《洹溯·大邑商》征集以妇好图片为主体内容的宣传海报。请结合文本二画线内容表现的妇好形象,任选一个方面,从衣着、动作、神态等角度入手设计妇好图片,并阐明设计理由。(4分)示例:妇好身着戎装,手握兵器,英姿飒爽,在沙场征战。她的神态坚毅勇猛。 理由:这样可以体现妇好作为巾帼英雄能征善战的人物形象,更能表现人物特点,可以起到宣传实景演艺剧的效果。(设计2分,理由2分,共4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16题。(共11分)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选自欧阳修《卖油翁》) 【乙】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选自《韩非子》)13.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A.“陈康肃公善射”中的“善”是“擅长”的意思,与“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中的“善”意思不同。B.“但手熟尔”中“但”是“只,只是”的意思,与“但当涉猎”(《孙权劝学》)中的“但”意思不同。C.“度”有“量长短”“量长短的标准”“制度,法度”“度量,气度”“量词,表示次数”等义项,根据语境推测,“先自度其足”中的“度”是“量长短”的意思。D.“反”有“翻转”“反,与‘正’相对”“同‘返’,返回”“反叛,造反”等义项,“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中的“反”是“同‘返’,返回”的意思。【解析】B.“但当涉猎”中的“但”是“只,只是”的意思。14.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看见他射出去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15.“手熟尔”在卖油翁的口中两次出现,联系上下文说说其作用有何不同。(4分)①“无他,但手熟尔”写出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不以为意,为后文写卖油翁酌油的情节作铺垫。②“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刻画出卖油翁的气定神闲、成竹在胸,反衬前文中陈尧咨的傲慢、自负,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每点2分,共4分)16.【甲】【乙】文都是通过故事阐明道理。这两个文段分别阐明了什么道理?(3分)【甲】文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故事,阐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而【乙】文“郑人买履”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固守教条、脱离实际、头脑僵化、不知变通的人。 (前一句1分,后一句2分,共3分)【乙文参考译文】 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测量好自己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前往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郑国人没能买到鞋子。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晚 春韩 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7.有人认为本诗的主旨是劝人珍惜光阴,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4分)示例一:不同意。本诗主要是在歌颂“杨花榆荚”尽管“无才思”还是敢于与红紫争相绽放,为晚春增色的精神。 示例二:同意。本诗通过描写在晚春时花草树木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住,就连那“无才思”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如雪花般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传达出应珍惜光阴,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四、名著阅读(5分)18.“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让你停步不前;对于强者来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请任选以下一个人物,结合人物经历,谈谈这句话给你的启示。(5分)①祥子(《骆驼祥子》) ②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示例一)《骆驼祥子》: 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自杀后,祥子开始吃喝嫖赌,也不干正经工作,成天以坑蒙拐骗为生,变成了自甘堕落、自私贪婪的个人主义的末路鬼。从祥子的经历中,我懂得了如果没有面对挫折的勇气,面对挫折逆来顺受,就会遭遇痛苦、失败(无法获得成功)。(意思对即可) (示例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病情恶化后,双腿瘫痪,双目失明,可是他依然没有被病魔所击倒,坚持学习,以笔作为武器,并完成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从保尔的经历中,我明白了挫折不能击倒勇者,反而会让勇者在挫折中获得新的成就。(意思对即可)五、作文(50分)19.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50分) 郁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还有人说:“要了解一个民族,就要看他们崇拜的英雄是谁。”(1)请以“他(她)是心中的英雄”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2)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2025春七下语文期中模拟押题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班级开展“家国情怀”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1.小组成员对下面“活动开场白”中的有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共4分)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是中华文明五千年根深蒂固的精神支撑,这份家国情怀至今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勇毅前行。家,是我们治愈疲① 惫 (惫 辈)的温馨港湾;国,是我们安身立命的辽阔疆域。家,为我们提供了② 滋 (滋 兹)养生命的土壤;国,为我们筑起了抵御风雨的屏障。家国情怀是华夏儿女最真挚的情感共识和最浓烈的精神底色。(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根深蒂(dì)固 屏(pínɡ)障(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2.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4分)材料一 1910年春天,12岁的周恩来进银冈书院读书,一次,校长在课堂上问大家为什么读书时,周恩来慷慨答道:“为了中华之崛起!”这一誓言,此后贯彻在他的一生中,他为中华民族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材料二 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材料三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探究结果: (示例)个人的理想选择要考虑国家的需要;一个爱国的人必然会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用在为国家上;爱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和义务。(答出其中两点即可)3.小组成员写了一段与家国情怀有关的文字,中间有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3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究竟哪类人最有风骨和气节? ④ 。 ③ , ① 。 ② 。风骨和气节几乎就是中国古代文人生活的底蕴和基调。①更富有理想追求和家国情怀,更具有担当自觉和正义良知,是引领时代走势的先进群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骨干力量②沧海横流,方显风骨原态和气节本色③其主要原因在于文人深受儒家仁义礼智信忠恕等思想的滋养、教化和熏陶,掌握世道人心的症候和趋向,知晓救国济民的策术和路径④翻阅典籍检索史书,不难发现危难之际高昂头颅、坚挺脖颈的还是弘扬“三不朽”的文人【解析】根据上一句的提问可知,④衔接最紧密,回答问题;③阐述原因;①补充说明;②总结。故排序为④③①②。4.小组成员想将下边这幅图片作为校报“家国情怀”专版的插图,但又不太了解这幅图片的内涵,请你帮忙解释。(4分)示例:图片中的“家国情怀”四字点明了主题,能够给人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图片中的长城城墙与烽火台象征着我国稳固的国防以及各族人民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图片中的麦穗与五颗星象征着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协作,共建美丽祖国。(意思对即可)5.小组成员围绕活动主题写了一段感言,请你将空缺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8分) 家国情怀始终是古代文人作品中吟唱的主旋律。岑参《逢入京使》中的“① 马上相逢无纸笔 ,② 凭君传语报平安 ”,饱含了他报国与亲情两难的复杂情感;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③ 此夜曲中闻折柳 ,④ 何人不起故园情 ”,表现的是浓郁深沉的思乡思亲之情;巾帼英雄木兰基于家庭现状,经过认真考虑,决定“⑤ 愿为市鞍马 ,⑥ 从此替爷征 ”(《木兰诗》),忠义两全;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的“⑦ 夜阑卧听风吹雨 ,⑧ 铁马冰河入梦来 ”,借风雨梦境,抒发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共16分)多是人间有情物徐慧芬 ①我最早识得一种草药时,只有四五岁。那时,外公牵着我的手去田间溜达。 ②外公俯身拾起一棵草,又接连拔起同一种草。这种草的叶子像一柄柄摊开的调羹似的贴着地皮长,中间竖着一根茎,地上到处可见。我问外公:“这是什么呀?”外公告诉我,当地人称它打官司草,但它正式的名字叫车前草,可以当药用,他要采回去,让它派上用场。 ③我对散落在野地里、沟渠边、河滩上的野花、野草,有了探究的兴趣。外公见我好问,便教我识得了一些常见的花草。外公说,不要小看这些野草、野花,虽说长得赖贱,常常被路人踏来踏去,但它们大多是药草,各有各的用场。 ④终于有一回,我见识了药草的效用。我们村里有个妇人,有一天午后,手里携着一把锄头,慢吞吞地来到我家天井里,见到外公刚叫了一声“老先生”,就抹起了眼泪。她向外公诉苦,说她昨天不知被什么虫叮咬,脚背肿起一大块,痛得路也走不动了。外公看了看她肿起的脚背,立马走到屋外,回来时手上捧了一大把蒲公英。外公把几枝蒲公英捣烂成一团菜泥样,再往里面掺了一点陈醋,然后就把这团草泥敷在她的脚背上,用一块布裹住,余下的蒲公英让她带回去煎汤喝。第二天这位妇人又上门来,这回眉眼舒展开来,她是来向外公道谢的,我们看到她的脚背已经消肿。 ⑤我懂事时,外公已是八旬老人,自然不会再这么辛苦劳作了,但我家屋子廊檐下,一排排的竹钩上总晾着一些等着晒干或阴干的药草。家人吃了鸡和鱼留下来的鸡胗皮、乌贼骨、黄鱼耳石等,外公也会当宝贝收集起来。后来我才晓得,鸡胗皮又称鸡内金,是帮助消化的良药;乌贼骨又叫海螵蛸,磨成粉,洒在创口处能止血;黄鱼头里两块洁白的小石头叫黄鱼耳石,也能治病。 ⑥我认了一些字后,看到外公房里有很多的医药书,有时候也会忍不住翻开来看看。外公跟我讲过看麦娘等草药的故事。看麦娘长在麦田里,样子和麦苗差不多,能治疗水痘、肝炎等病,它还有攻毒的作用,所以麦田里有看麦娘,麦苗不容易患虫害。但是农人除草时,都把它当害草除掉,认为它夹杂在麦苗里长,容易影响麦苗的长势。外公说其实叫它看麦娘是有道理的,它在麦田里伴着麦苗成长,等到麦苗一点点往上蹿时,看麦娘就不长了,慢慢萎缩,把阳光雨露尽可能地留给麦苗,就像麦苗的奶娘一样。 ⑦我识了几种药草后,有一次在外面玩,就把看到的一种药草拔下来,塞了两口袋,到家掏出来交给外公。外公捋了捋山羊胡子笑着说:“你以后不要去拔这些草了,外公去年晒干的还有不少呢,让这些草留在地里活过一秋也是好的。”外公教导我:天上地下的许多东西都给人带来了用场,它们对人是有情义的,我们要懂得爱惜它们,用它们时要有分寸,不能浪费糟蹋。 ⑧我八岁时,外公去世了,如果从我懂事有记忆算起,他老人家也只陪了我三四年光景,但童年时的这段成长经历,对我的一生影响很大。工作后,我陆陆续续购置了一些中医典籍,闲暇时会翻看,一本《汤头歌》更是长置案头。去年九十多岁的老妈咳嗽了好一段时间,服了些药也不见好。后来我根据古方,熬制了一款药糖,切成糖块,让她每日含在嘴里试试,想不到效果竟然不错。老妈表扬我说:“你倒有点像你外公了。” ⑨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的脑海里还时常浮现外公的模样,有时做梦还会梦到老家的那些花草树木,醒来时仿佛空气里也弥漫着旧时光里花草的熟悉气味。(有删改)6.这篇文章围绕外公组织材料,请认真梳理,将下面空缺处的情节补充完整。(4分)(1)四五岁时,外公教“我”识得车前草,“我”从此对花草有探究兴趣。(2) 外公用蒲公英治疗妇人脚背肿痛。(意思对即可)(3)外公在廊檐下晾晒干或阴干的药草 。(4) 外公给“我”讲看麦娘的故事。(意思对即可)(5)“我”拔药草回家,外公教育“我”爱惜它们。(6)“我”八岁时,外公去世。7.从全文看,外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从两个方面简要分析。(4分)①知识渊博。给“我”介绍常见的花草;跟“我”讲看麦娘等草药故事;教给“我”爱惜花草等道理。②医术高明。用蒲公英治好妇人脚背肿痛。③不怕苦,不怕年龄大,有研究精神。收集药材,研制成药。(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8.文中第⑧段“我”为老妈熬制药糖这一情节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不能删去。理由:①“我”为老妈熬制药糖的情节是“我”受外公影响大的具体体现,也是外公教育和培养“我”的结果。②“我”为老妈熬制药糖的情节是中医实践,这一情节之前的工作后购置中医典籍、《汤头歌》长置案头是学习中医理论,有理论、有实践,更能集中表现“我”在外公影响下学有所成。③表现“我”善于学习、勤于动手、学以致用的性格特点。④照应前文“我”对花草的探究兴趣、识得花草等内容。 (不能删去,1分。理由答出其中三点,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9.文章的标题“多是人间有情物”有多重意蕴,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加以探究。(4分)内容:点明文章所写的内容;抒发对花草的赞美之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点明“药草”对人类是有用处、有情义的。主旨:揭示了人类对待有用场、有情义的东西要爱惜,用它们有分寸,不能浪费糟蹋;借赞美花草表达对外公的赞美和怀念之情。(内容、主旨各2分,共4分)(二)阅读下面三个文本,完成10—12题。(共11分)【文本一】安阳如何将殷墟甲骨文打造成文旅新名片? ①“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极具历史穿越感的安阳,如何将厚重文化的历史价值充分挖掘释放出来?(一)越“夜”越精彩,多样新玩法让文化“Younɡ”起来 ②安阳的夜色别有韵味,折射出浓浓的文化底蕴。五一假期,大型沉浸式水上实景演艺剧《洹溯·大邑商》在洹河震撼首演,再现大邑商的盛世华章。这场大型行进式实景夜游演艺以殷商历史文化为底色,以妇好传奇故事为脉络,将殷墟出土的“司母辛”铜方鼎、妇好鸮尊、妇好铜钺、嵌绿松石象牙杯四件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串联为线索,给游客们带来了一场穿越三千年的视听盛宴。 ③流光溢彩中,古都新生。聚焦“汉文字”这个独一无二的文化优势,洹河实现了“亮化”到“美化”再到“文化”的提质升级,“洹河夜游”让安阳“Younɡ”起来,青春起来,成为安阳盘活旅游存量、创新有效增量的精品之作。(二)连点成片,打造“大邑商”文化片区实现“体验为王” ④“文化为魂,体验为王”是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 ⑤重大项目“串珠成链”、连点成片,安阳将殷墟景区、殷墟博物馆、殷墟文旅考古小镇、洹河湾演艺场相融互动,构成一个气势恢宏的“大邑商”文化片区,多维度、立体化展现厚重殷商文明。外地游客在殷墟主景区附近游览,白天能参观殷墟宗庙遗址,晚上可以在月亮岛观看沉浸式实景演出,饿了、累了就逛一逛安阳殷墟考古文旅小镇,这些景点距离很近,景点之间的中转时间短,初步形成了集夜秀、夜游、夜宴、夜宿、夜购于一体的多元夜间消费场景。 ⑥殷墟博物馆新馆全方位展示了殷墟九十多年的考古成果和三千年前辉煌灿烂的殷商文明,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后与殷墟宫殿宗庙区、王陵区、殷墟考古文旅小镇共同构成了“一馆两区一镇”的规模化展示阐释体系。(三)甲骨元素融入城市,让游客留下安阳专属的“甲骨记忆” ⑦洹河之水悠悠,殷商之风荡荡。安阳这座城市,被深深打上甲骨文的印记。 ⑧海内外游客来到古都安阳,吃一碗甲骨文面条、喝一杯甲骨文咖啡、购一件甲骨文饰品……在体验古都安阳历史文化、人文风情的同时,也在脑海里深深刻下了一份属于安阳这座城市的“甲骨记忆”。 ⑨安阳着力打造的城市书房——甲骨文书屋,已经成为安阳打造城市休闲文化空间、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载体。 ⑩“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已然呈现,成为推动安阳市文旅发展的强力引擎。【文本二】 ①妇好,姓好(古音zǐ,同子姓),“妇”为亲属称谓,先秦女性姓写在最后,妇好是我国有历史记录的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性军事统帅,商王武丁的妻子,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 ②妇好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巾帼英雄。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辞表明,在武丁对周边方国、部族的一系列战争中,妇好多次受命代商王征集兵员,屡任将军征战沙场。曾统兵1.3万人攻羌方,俘获大批羌人,成为武丁时一次征战率兵最多的将领。 ③妇好还能够主持重要的祭祀活动。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的商代,妇好还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又任占卜之官,为武丁统治集团的重要成员。 ④作为武丁的妻子,妇好也有“女为悦己者容”的一面。展览展出了数量众多的骨笄、玉人、玉鸟等造型精美的装饰性器物。 ⑤为了让观众更加真实地看到妇好墓的现场情况,展览特别设置了一个1:0.9的复原墓坑,坑边放有VR(虚拟现实)眼镜,观众戴上眼镜,就能看到妇好墓的深度和随葬品,向上还可以看到享殿的3D模拟动画。【文本三】 河南这座文化资源大省,蕴藏的文化能量是无穷无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果能够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重生,那么未来的河南文旅将傲视群雄。10.小豫观察,这三个文本均围绕文旅展开,但侧重点不同。请用简短的文字分别概括。(3分)文本一:介绍安阳如何将殷墟甲骨文打造成文旅新名片。文本二:介绍妇好墓的复原墓坑展览。文本三:河南蕴藏的文化能量是无穷无尽的。(每点1分,共3分)11.小豫发现,文本一的大标题和小标题很有特点。请结合文本分析。(4分)运用问句,引发读者思考,激发其阅读兴趣;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使读者能快速把握关键信息。(一点2分,共4分)12.安阳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为水上实景演艺剧《洹溯·大邑商》征集以妇好图片为主体内容的宣传海报。请结合文本二画线内容表现的妇好形象,任选一个方面,从衣着、动作、神态等角度入手设计妇好图片,并阐明设计理由。(4分)示例:妇好身着戎装,手握兵器,英姿飒爽,在沙场征战。她的神态坚毅勇猛。 理由:这样可以体现妇好作为巾帼英雄能征善战的人物形象,更能表现人物特点,可以起到宣传实景演艺剧的效果。(设计2分,理由2分,共4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16题。(共11分)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选自欧阳修《卖油翁》) 【乙】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选自《韩非子》)13.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A.“陈康肃公善射”中的“善”是“擅长”的意思,与“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中的“善”意思不同。B.“但手熟尔”中“但”是“只,只是”的意思,与“但当涉猎”(《孙权劝学》)中的“但”意思不同。C.“度”有“量长短”“量长短的标准”“制度,法度”“度量,气度”“量词,表示次数”等义项,根据语境推测,“先自度其足”中的“度”是“量长短”的意思。D.“反”有“翻转”“反,与‘正’相对”“同‘返’,返回”“反叛,造反”等义项,“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中的“反”是“同‘返’,返回”的意思。【解析】B.“但当涉猎”中的“但”是“只,只是”的意思。14.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看见他射出去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15.“手熟尔”在卖油翁的口中两次出现,联系上下文说说其作用有何不同。(4分)①“无他,但手熟尔”写出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不以为意,为后文写卖油翁酌油的情节作铺垫。②“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刻画出卖油翁的气定神闲、成竹在胸,反衬前文中陈尧咨的傲慢、自负,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每点2分,共4分)16.【甲】【乙】文都是通过故事阐明道理。这两个文段分别阐明了什么道理?(3分)【甲】文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故事,阐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而【乙】文“郑人买履”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固守教条、脱离实际、头脑僵化、不知变通的人。 (前一句1分,后一句2分,共3分)【乙文参考译文】 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测量好自己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前往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郑国人没能买到鞋子。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晚 春韩 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7.有人认为本诗的主旨是劝人珍惜光阴,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4分)示例一:不同意。本诗主要是在歌颂“杨花榆荚”尽管“无才思”还是敢于与红紫争相绽放,为晚春增色的精神。 示例二:同意。本诗通过描写在晚春时花草树木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住,就连那“无才思”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如雪花般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传达出应珍惜光阴,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四、名著阅读(5分)18.“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让你停步不前;对于强者来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请任选以下一个人物,结合人物经历,谈谈这句话给你的启示。(5分)①祥子(《骆驼祥子》) ②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示例一)《骆驼祥子》: 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自杀后,祥子开始吃喝嫖赌,也不干正经工作,成天以坑蒙拐骗为生,变成了自甘堕落、自私贪婪的个人主义的末路鬼。从祥子的经历中,我懂得了如果没有面对挫折的勇气,面对挫折逆来顺受,就会遭遇痛苦、失败(无法获得成功)。(意思对即可) (示例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病情恶化后,双腿瘫痪,双目失明,可是他依然没有被病魔所击倒,坚持学习,以笔作为武器,并完成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从保尔的经历中,我明白了挫折不能击倒勇者,反而会让勇者在挫折中获得新的成就。(意思对即可)五、作文(50分)19.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50分) 郁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还有人说:“要了解一个民族,就要看他们崇拜的英雄是谁。”(1)请以“他(她)是心中的英雄”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2)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春七下语文期中模拟押题卷02.pptx 2025春七下语文期中模拟押题卷02(原卷版).docx 2025春七下语文期中模拟押题卷02(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