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质量检测(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质量检测(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
第三单元质量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的智慧选择。当前,在城市建设中,我们身边的“口货园”“巴掌绿地”逐渐多了起来。这直接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是( )
A.实事求是 B.天人合一 C.与时俱进 D.安民富民
2.以下是某校校园广播站播报的两则新闻:
校园新闻一:学生磊磊踢球砸坏了学校的宣传栏,虽无人看到,但他仍主动承认错误并赔偿损失。校园新闻二:学生小逸拾到一个钱包,里面有3000多元现金和各种银行卡等,他及时告知老师,并联系当地派出所找到了失主。
下列与上述两则新闻主题最符合的是( )
A.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
B.热爱祖国和人民,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
C.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
D.站稳人民立场,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3.2024年5月,习近平主席应邀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三国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
主席此次欧洲之行向世界发出了和平、团结、合作的时代强音,充分体现了大国大竞领袖的全球视野、天下情怀和时代担当,为世界注入了稳定性和正能量,有力提振了人们对于世界未来的信心。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我国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 ②我国奉行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理念
③我网充分发挥人民在国家中的主体地位④我国能够主动消除与其他国家的差异与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某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将爱国诗词作为一个主题,在学生心中悄然插下家国情怀的火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奉献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达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该教师的做法( )
①强调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 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③引导学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体现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之一,书法历来是中华民族传情达意的特殊艺术语言,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在漫长的书法长河中.书法作品浩如烟海、美不胜收,当代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创新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中国书法艺术( )
①蕴含深远的中华人文精神 ②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
③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 ④有助于实现人的价值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4年10月2日晚,全国妇联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电视节目《和美方案·向幸福出发》,
生动讲述了一个个鲜活感人,幸福满溢的“最美家庭”故事,传递出中华儿女深沉的家国情怀,推出上述节目( )
①旨在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②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③表明我们胸怀天下,致力于促进人类发展④有利于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7我们应爱人利人、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下列行为体现“择善而行”的有( )
①向灾区捐款捐物 ②利用节假日去做志愿者③给生病的同学补习功课④考试时给好友传答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下列语句能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有 ( )
①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③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4年10月1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参观谷文昌纪念馆时指出:“学习谷文昌同志,不仅要高山仰止,还要见贤思齐,像他那样做人、为政,”这启示我们应 ( )
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②向榜样学习,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③掌握其他人所有的个性、特长及优点 ④不断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贡献的人学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呈现的济世情怀,“位卑未敢忘优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所彰显的报国志向,“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体现的献身精神……这些内容主要体现了 ( )
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②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③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铁路巡防员郭字宏巡检途中勇救落水者,用生命完成最后的托举;七旬老人姚西田举全家之力替去世儿子还清90万元的债务…上述“中国好人”展现出的优秀品质分别是( )
A.平等待人,勤劳节俭 B.律己宽人、惩恶扬善
C.见义勇为,诚实守信 D.爱岗敬业.扶危济困
12.(论语·学而》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下列体现孝老爱亲的是( )
A.不了解父母的喜好 B.经常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C.与父母产生矛盾时冷战处理 D.对父母的意见和教导不予理睬
二、判断与分析(8分)
13、联系材料,判断分析。
在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探究学习中,小凯认为,中华传统美德已经不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没有任何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了。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小凯的观点进行简要辨析。
阅读与思考 (14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基本概括了一年四季交替的时间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一年四季由“四立”开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季在一年中交替出现,“四立”标志着四季轮换,反映了物候、气候等多方面的变化,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以及日照、降雨、气温等的变化规律。
材料二 革命先驱李大钊曾说:“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回顾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正是依靠一代代有志青年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我们党才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出辉煌业绩。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是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思想武器。
(1)根据材料一,谈谈古人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的。(2分)
(2)根据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说说你对“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思想的理解。(6分)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传承“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6分)
四、实践与探究(14分)
1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围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绘制了系列主题板报,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1)请任选一种核心思想理念,谈谈你对这一核心思想理念的理解。(4分)
(2)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举办“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有什么意义。(4分)
(3)从钱学森的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哪一中华传统美德 (4分)
(4)同学们想在校内开展一次有关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宣传活动,请你提供一种活动形式。(2分)
第三单元质量检测答案
B2.A3.A 4.C 5.B 6.C 7.A8. C 9.B 10.D11.C12.B
13、小凯的观点是错误的,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14.(1)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
(2)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
(3)①在学习上,要努力学习,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做到知行合一;等等。
②在生活中,要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要求真务实,不夸大其词;要俭约自守,坚守做人的品格;等等。(符合题意即可)
(1)例如,讲仁爱,要求我们“亲亲”“仁民”“爱物”,即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具体地说,就是要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其他符合题意亦可)
(2)有利于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有利于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等。(符合题意即可)
(3) 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4)例如,召开主题班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