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第8课 北宋的政治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对立第10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第13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2022年课程标准: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城市和商业发展、科技创新、文学艺术成就和对外交流,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1.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在农业、手工业、商业领域的发展表现,理解生产技术的进步、各族间的交流等因素是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2.知道南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3.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经济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经济之变一.农业的发展二.手工业的兴盛三.商业的繁荣温故知新1.说说蒙古政权和元朝建立者。2.说说元朝时期民族交融的表现?3.完成元朝行政机构示意图铁木真(成吉思汗) 忽必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地方中央——————(行政)中书省直辖(腹里)——————(军事)——————(监察)行中书省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4.说说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北庭都元帅府台湾:澎湖巡检司西藏:宣政院新疆:材料一:“又今江浙间,有稻粒稍细,耐水旱,而成实早,作饭差硬,土人谓之占城稻。”——宋史《食货志》 占城稻有何特点?特点:成熟早、抗旱能力强新品种:占城稻宋代《耕获图》一人一牛犁地插秧收割打场入仓翻车灌溉堆秸新技术:复种技术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画里有话”--农业的发展通过材料一和解读北宋《耕获图》,能够反映出怎样的历史信息?壹·农业的发展1、表现:根据宋代《耕获图》和相关史料探究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1.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2.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3.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占城稻“耐旱”,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生长期短。①粮食作物——水稻的推广壹·农业的发展1、表现:观察宋代棉花和茶树的种植示意图,说说宋代棉花在南方发展的情况?宋代棉花和茶树的种植示意图南宋:江淮、川蜀一带北宋:广东和福建一带1.宋元时期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2.到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3.元朝时期,南方植棉逐渐普遍。②经济作物——棉花、茶树壹·农业的发展1、表现:③耕作技术提高——秧马、复种技术秧马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拔秧工具。拔秧的人跨坐秧马,前后滑行自如,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智慧稻麦两熟制双季稻在宋代,复种技术也得到推广,江南种稻普遍分“早禾”和“晚禾”两种,种植和收获的时间不同。南宋时冬麦和晚稻两熟制也得到大面积推广。复种是农业史上的重大变革,使耕地的利用率提高,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元朝运河和粮食运输 目的皇帝运河海运查看课本,了解元朝运河与粮食运输,与隋朝大运河相比,元朝运河有哪些变化?开凿会通河和通惠河,与原有运河连通,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为了南粮北运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航线,粮食运输一度以海运为主。忽必烈山东省隋朝运河通过都城洛阳,呈大弯曲状;元朝运河不再通过洛阳,而是截弯取直,直达大都,缩短了航程。使得江南到北方的漕运开始发展起来。壹·农业的发展④粮食运输:河运和海运根据材料,结合教材p64内容,说说这一时期农业发展的原因。材料一:自安史之乱,中原士民南渡者众,携其技艺,广植桑麻,教民织纴,江南丝织之业,由是兴盛。——《新唐书·食货志》材料二:江南、两浙、荆湖、福建等地,土地肥沃,水利便利,民勤于耕,岁常丰稔。加之朝廷劝农政策,兴修水利,推广新种,故南方农业日盛。——《宋史·食货志》①唐朝安史之乱后,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中原的生产技术②南方自然环境优越③人民的辛勤劳作④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⑤优良品种的推广壹·农业的发展2、原因:贰·手工业的发展1、纺织业: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发展迅速。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朝廷用的丝绸很多来自江浙。四川蜀锦南京云锦苏州宋锦广西壮锦贰·手工业的发展1、纺织业:棉纺织:①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增多。黄道婆推广海南黎族地区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到松江。②元朝时,江南棉纺织业发达,棉布逐渐代替了麻布,成为人们主要的衣被原料。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黄道婆,又名黄婆或黄母,宋末元初知名棉纺织家。改进棉纺织工具,提高了棉布的质量和印染工艺水平。她对棉纺织业的发展贡献很大。在清代的时候,被尊为布业的始祖。南宋棉毯贰·手工业的发展2、制瓷业:宋代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地位)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各具特色。②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中心。辽的鸡冠壶、金的耀州瓷、元朝时烧制的青花瓷,代表了制瓷技术的高超水平。定窑汝窑钧窑哥窑官窑宋代瓷器景德镇(瓷都)原名“昌南镇”,因当时镇里烧制的瓷器光致茂美,名扬海内,真宗皇帝派官员到镇里督造瓷器,贡奉朝廷,并命陶工在瓷器底部写上“景德年制”四字。景德是真宗年号,从此以后,这个地方就改名为景德镇,并一直沿用到现在。有瓷窑300多座,青花瓷是珍品,更显清丽娟秀。贰·手工业的发展3、矿冶业:北宋时,煤得到大量开采。金朝的煤产量和使用相当可观。辽的铁制农具制作水平较高,西夏兵器制作精良。史料1:“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新(柴草)者。”——宋代庄绰《鸡肋编》史料2:南宋诗人刘克庄为《卖炭图》画作题写的一首五言诗:“衣襟成墨色,面目带煤尘。尽爱炉中兽,谁怜窑下人。”把“窑下人”,即采煤工人劳作的艰辛与生活的苦难,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天工开物》中描绘的中国宋明时期挖煤场景贰·手工业的发展4、造船业:①宋朝时,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地位)②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②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指南针。金造出了撞冰船。开封广州泉州明州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相关史事:宋代所造海船,载重量一般有数百石至五千石,最大载重量可达万石。宋代海船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沉性和横向强度。船上使用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这些技术。在当时世界造船、航海领域中,都居于领先地位。船坞,是指停泊船只,修理或造船的地方。叁·商业的繁荣1、商业都市的发展:元大都北宋开封南宋临安汴京富丽天下。八荒争凑,万国咸通,人口逾百万。——《东京梦华录》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即无虚空——《梦梁录》汗八里城(即元大都)内外人户繁多……世界诸城无能与比。——《马可·波罗行纪》①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和元大都。叁·商业的繁荣②北宋时大城市的商业活动已突破坊和市的界限。(突破空间限制)③早市和夜市进一步发展。(突破时间限制)④都市的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和商业区(市)严格分开,店铺营业时间有统一限制,日出后击鼓三百下才能开门营业,日落前击钲三百下统一关门歇业。南宋临安则是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东市西市夜市早市1、商业都市的发展:叁·商业的繁荣⑤随着城市的繁荣,人们的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p68相关史事1、商业都市的发展:勾栏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瓦子瓦子里的“勾栏”专供演出。勾栏示意图戏台观众席栏杆瓦子勾栏文化生活丰富的原因:城市繁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叁·商业的繁荣2、纸币的出现:商贸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是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从开封到四川购买蜀锦遇到了难题,请帮帮我!宋太宗淳化二年,赵安从开封去蜀地购买蜀锦,见“蜀锦一匹,为钱二万”,这二万文铁钱大约重120斤。“四川山路峻险,铁钱繁重,难于携带”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北宋商人赵安叁·商业的繁荣2、纸币的出现:纸币出现交子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北宋交子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叁·商业的繁荣2、纸币的出现:纸币出现南宋会子(使用范围扩大)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元朝时纸币在全国范围内作为主币发行。纸币的出现,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促进商业贸易的发展。元朝至元宝钞宋代经济分布图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水平领先。“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3、经济重心南移:苏湖粮仓、纺织中心、制瓷中心、商业中心、世界商港政府的财政收入和粮食供应都依靠江南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宋时期唐朝中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两汉时期经济重心在北方经济重心完成南移“经济重心南移”的含义:全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叁·商业的繁荣3、经济重心南移:叁·商业的繁荣3、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南移”的含义:全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两汉魏晋南北朝唐朝中期南宋经济重心 在北方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农业的发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粮食运输)课堂小结商业的繁荣(都市、突破时空限制、纸币)手工业的兴盛(纺织业、制瓷业、矿冶业、造船业)提供原料提供手工产品提供农产品推动中央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宋朝的商业空前发达。由于商业竞争激烈,有的商铺为招揽生意,开始以印刷广告的方式宣传和推销自己的商品。这件“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不仅标明铺号,而且以白兔为商品标识,注明“认门前白兔儿为记”,还特别说明是“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如果要成批购买,还可以优惠。这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广告。材料:P70《知识拓展》叁·商业的繁荣课堂训练1.(2024 青岛)宋朝与日本、东南亚、阿拉伯乃至非洲都保持着密切的国际贸易。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对宋钱趋之若鹜,宋钱几乎成为他们的国际货币。这说明宋朝( )A.对外贸易繁荣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钱币制作精美 D.放弃闭关锁国政策2.(2024 广元)“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材料反映了宋代( )A.农业的发展 B.手工业的兴盛C.商贸的繁荣 D.对外交往密切AC课堂训练3.(2024 遂宁)据南宋人李攸《宋朝事实》记载:“川界用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街市买卖……难以携持。”价低体重的铁钱给贸易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 )A.铜钱 B.交子 C.飞钱 D.银钱4.(2023 广东)宋代农书所述土壤改良方法比较系统、全面,除水利改良(修筑陂塘等)、生物改良(秸秆还田等)、耕作改良(薅耘、轮作等)外,还强调“用粪犹用药”,以使地力“常新壮”。这表明,宋代( )A.变法成效显著 B.人力严重不足C.农业技术先进 D.耕地面积扩大B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