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4章 可持续发展 综合素质评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人口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环境、社会、经济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B. 保持合理的人口数和增长速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C. 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D. 人口最好是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2.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①温室效应 ②赤潮 ③酸雨 ④光化学污染⑤臭氧层空洞 ⑥潮汐 ⑦大脖子病 ⑧富营养化A. ②⑥ B. ⑥⑦ C. ①③⑤ D. ④⑤⑧3.对比图中我国2017年发电量和2030年预测发电量,下列预测正确的是( )A. 水电发电量将维持不变B. 火电发电量将增加C. 我国将以风能发电为主D. 核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将增加4.我们生活在能量的世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能量。对于能量、能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做功过程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过程B. 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所以能量不守恒C. 核燃料的能量转化效率可达,所以要大力发展D. 煤、石油、天然气所提供的能量来自地球本身5.下表是某日浙江省部分大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连续8小时内的最大值)六项污染物,数值越大,污染越严重。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吸入人体后,一部分会携带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对血管尤其是最内层的血管内膜造成损伤,出现血管内膜增厚、血管狭窄等症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城市名称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 日平均浓度(微克/立方米) 状况 首要污染物杭州 101 89 Ⅲ(轻微污染) 可吸入颗粒物宁波 96 72 Ⅱ(良) 可吸入颗粒物湖州 92 105 Ⅱ(良) 可吸入颗粒物绍兴 124 101 Ⅲ(轻微污染) 可吸入颗粒物A. 四个城市中,污染最重的是湖州B. 长期处于高浓度地区,可诱发冠心病C. 的六项指标中,全部属于纯净物D. 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6.如图是碳资源转化与循环利用的示意图。下列做法与该图体现的理念不相符的是( )A. 将秸秆直接烧掉B. 开采煤、石油作为燃料C. 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生产纯碱D. 将石油精炼,制成各种化工产品7.为了减少“白色污染”,鼓励人们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并促进塑料制品的循环使用。损坏的塑料玩具属于( )A. B. C. D.8.每年的7月12日为全国低碳日,2024年的主题为“绿色低碳,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与该主题不符的是( )A. 尽量以公共交通替代私家车出行B. 在荒芜地带开展植树造林活动C. 尽量以一次性餐具替代传统餐具D. 电器不用时及时将插头拔离电源9.氢燃料电池是当前各国为保护环境而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的能源装置,它的基本原理是:以氢气和氧气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直接产生电能,运行时产生的温度一般不超过,反应后的产物只有水。以下对氢燃料电池的叙述中,符合事实的是( )A. 其能量转化过程是化学能 热能 电能B. 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C. 氢气在能量转化过程中被还原D. 氢燃料电池使用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10.2024年六五环境日我国的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垃圾分类处理,做到变废为宝B. 工业废气直接排放,提高经济效益C.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D. 合理施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产量11.有一种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厚度只有几微米,可弯曲,薄膜太阳能电池可提供的电能,它可以贴在玻璃上,制成太阳能发电窗户。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太阳能不是清洁能源B. 太阳能从太阳传递到薄膜电池上没有能量损失C. 薄膜太阳能电池可提供的电能D. 薄膜太阳能电池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12.根据如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 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 ②过程增强后①过程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增强②过程减少大气中的C. 生物群落内部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含碳的有机物D. 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13.(9分)我国科研人员研发出“液态阳光”技术: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发电,然后利用电解水制氢,最后利用二氧化碳和氢气制取甲醇。回答下列问题:(1) 太阳能、风能属于_ _ _ _ _ _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和氢气制取甲醇的过程类似绿色植物的_ _ _ _ _ _ _ _ (填“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2) 已知。现有完全反应,则理论上可得到甲醇的质量是_ _ 。14.(9分)我国努力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之一为降低化石能源在消费能源中的比例,提高可再生、非化石能源比例;路径之二为捕集、利用和封存二氧化碳,如利用海水吸收二氧化碳等。(1) 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_ _ _ _ _ _ 。(2) 发展“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生活”,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 _ (填字母)。A. 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B. 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提倡绿色出行C. “碳中和”指的是没有碳排放D. 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减少碳排放E. “碳达峰”与“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碳单质(3) 利用化学方法吸收二氧化碳也是实现“碳中和”的方法之一,请写出海水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4分)15.(6分)说理题:材料一:玉环市苔山村建起了中国首座13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形成“棚上发电、棚下养鱼”的综合利用新模式,实现节能减排和经济绿色发展。当太阳光子激发半导体晶硅中的电子运动,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清洁能源。这种“生态电力”的模式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有效利用了地面资源(如图1)。材料二:光伏发电的安装结构如图2所示,发电主体表面是光滑的钢化玻璃,透光性好,安装时有一定的倾角。光伏发电站还能为海水养殖场的增氧泵和智能投喂设备供电,有利于渔业增产,为市场提供优质食物营养来源。结合上述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从能量转化、绿色节能、食物营养等方面,对“棚上发电、棚下养鱼”综合利用新模式作出解释。16.(12分)氢能作为一种储量丰富、来源广泛、热值高的清洁能源,是未来主要能源。制氢、储氢和用氢是目前重点关注的问题。制氢:可利用太阳能和化石燃料来制备氢气,方法如图所示。储氢:氢气储存方式主要有金属氢化物储氢、低温液化储氢、高压压缩储氢、碳基材料储氢等。金属氢化物储氢是把氢以氢化物的形式储存在金属或合金中,比低温液化储氢和高压压缩储氢安全,并且有很高的储存容量。如图为一些储氢材料(以储氢后的化学式表示)的质量储氢密度和体积储氢密度。(已知:质量储氢密度储氢后氢元素在储氢材料中的质量分数,体积储氢密度储氢后单位体积的储氢材料中储存氢元素的质量)用氢:目前,作为燃料,液氢已应用于航天领域;作为化学电源,氢氧燃料电池已经被应用,如用作汽车的驱动电源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 从节能的角度分析,上述图中制氢最理想的方式是_ _ _ _ _ _ _ _ 。(2) 用作碳基储氢材料的“碳纳米管”属于_ _ (填“单质”或“化合物”),结合图示可知储氢材料中最理想的是_ _ _ _ (填字母)。A.B.C.D.(3) 从微观分子的角度解释低温、高压储氢的原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7.(16分)目前,我国光伏行业制造、装机量、发电量三项均居世界第一。杭州亚运会的绿电(电力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零或趋于零)很大一部分来自光伏发电。(1) 光伏路面最上面的一层是类似毛玻璃的半透明新型材料,这种材料应该选用较粗糙且透光率_ _ _ _ _ _ (填“较高的”或“较低的”),使下面的光伏材料把_ _ _ _ _ _ 转化为电能;在冬季,光伏路面还可以有助于积雪消融,其中所涉及的物态变化是_ _ 。(2) 如图是生产光伏材料高纯硅的流程示意图:上述流程中物质A需要循环使用,该物质为_ _ _ _ _ _ ;“精馏”也是蒸馏的一种形式,(粗)(纯)属于_ _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 某校启动了“光伏工程”示范项目,在教学楼顶安装了发电总功率为25千瓦的光伏发电系统,学校的饮水机由该系统供电。若一天平均日照按8小时计,该光伏发电系统一天的发电量可以将的水从加热到[水的比热容为,求饮水机的加热效率为多少?(结果精确到)第4章 可持续发展 综合素质评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人口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环境、社会、经济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B. 保持合理的人口数和增长速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C. 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D. 人口最好是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答案】D2.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①温室效应 ②赤潮 ③酸雨 ④光化学污染⑤臭氧层空洞 ⑥潮汐 ⑦大脖子病 ⑧富营养化A. ②⑥ B. ⑥⑦ C. ①③⑤ D. ④⑤⑧【答案】B3.对比图中我国2017年发电量和2030年预测发电量,下列预测正确的是( )A. 水电发电量将维持不变B. 火电发电量将增加C. 我国将以风能发电为主D. 核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将增加【答案】B4.我们生活在能量的世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能量。对于能量、能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做功过程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过程B. 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所以能量不守恒C. 核燃料的能量转化效率可达,所以要大力发展D. 煤、石油、天然气所提供的能量来自地球本身【答案】A5.下表是某日浙江省部分大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连续8小时内的最大值)六项污染物,数值越大,污染越严重。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吸入人体后,一部分会携带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对血管尤其是最内层的血管内膜造成损伤,出现血管内膜增厚、血管狭窄等症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城市名称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 日平均浓度(微克/立方米) 状况 首要污染物杭州 101 89 Ⅲ(轻微污染) 可吸入颗粒物宁波 96 72 Ⅱ(良) 可吸入颗粒物湖州 92 105 Ⅱ(良) 可吸入颗粒物绍兴 124 101 Ⅲ(轻微污染) 可吸入颗粒物A. 四个城市中,污染最重的是湖州B. 长期处于高浓度地区,可诱发冠心病C. 的六项指标中,全部属于纯净物D. 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答案】B6.如图是碳资源转化与循环利用的示意图。下列做法与该图体现的理念不相符的是( )A. 将秸秆直接烧掉B. 开采煤、石油作为燃料C. 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生产纯碱D. 将石油精炼,制成各种化工产品【答案】A7.为了减少“白色污染”,鼓励人们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并促进塑料制品的循环使用。损坏的塑料玩具属于( )A. B. C. D.【答案】A8.每年的7月12日为全国低碳日,2024年的主题为“绿色低碳,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与该主题不符的是( )A. 尽量以公共交通替代私家车出行B. 在荒芜地带开展植树造林活动C. 尽量以一次性餐具替代传统餐具D. 电器不用时及时将插头拔离电源【答案】C9.氢燃料电池是当前各国为保护环境而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的能源装置,它的基本原理是:以氢气和氧气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直接产生电能,运行时产生的温度一般不超过,反应后的产物只有水。以下对氢燃料电池的叙述中,符合事实的是( )A. 其能量转化过程是化学能 热能 电能B. 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C. 氢气在能量转化过程中被还原D. 氢燃料电池使用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答案】D10.2024年六五环境日我国的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垃圾分类处理,做到变废为宝B. 工业废气直接排放,提高经济效益C.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D. 合理施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产量【答案】B11.有一种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厚度只有几微米,可弯曲,薄膜太阳能电池可提供的电能,它可以贴在玻璃上,制成太阳能发电窗户。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太阳能不是清洁能源B. 太阳能从太阳传递到薄膜电池上没有能量损失C. 薄膜太阳能电池可提供的电能D. 薄膜太阳能电池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答案】C【点拨】太阳能清洁无污染,故错误;太阳能从太阳传递到薄膜电池并没有全部转化为电能,是有能量损耗的,故错误;由题知,薄膜太阳能电池可提供的电能,,故正确;薄膜太阳能电池将光能(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故错误。12.根据如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 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 ②过程增强后①过程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增强②过程减少大气中的C. 生物群落内部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含碳的有机物D. 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答案】B【点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一是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二是动植物和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因此可以判断出图中①是呼吸作用,③是燃烧;二氧化碳的减少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②是光合作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13.(9分)我国科研人员研发出“液态阳光”技术: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发电,然后利用电解水制氢,最后利用二氧化碳和氢气制取甲醇。回答下列问题:(1) 太阳能、风能属于_ _ _ _ _ _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和氢气制取甲醇的过程类似绿色植物的_ _ _ _ _ _ _ _ (填“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2) 已知。现有完全反应,则理论上可得到甲醇的质量是_ _ 。【答案】(1) 可再生;光合作用(2) 6.4【解析】(2) 【点拨】设生成甲醇的质量为。 ,解得。14.(9分)我国努力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之一为降低化石能源在消费能源中的比例,提高可再生、非化石能源比例;路径之二为捕集、利用和封存二氧化碳,如利用海水吸收二氧化碳等。(1) 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_ _ _ _ _ _ 。(2) 发展“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生活”,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 _ (填字母)。A. 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B. 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提倡绿色出行C. “碳中和”指的是没有碳排放D. 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减少碳排放E. “碳达峰”与“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碳单质(3) 利用化学方法吸收二氧化碳也是实现“碳中和”的方法之一,请写出海水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1) 天然气(2) ABD(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4分)15.(6分)说理题:材料一:玉环市苔山村建起了中国首座13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形成“棚上发电、棚下养鱼”的综合利用新模式,实现节能减排和经济绿色发展。当太阳光子激发半导体晶硅中的电子运动,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清洁能源。这种“生态电力”的模式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有效利用了地面资源(如图1)。材料二:光伏发电的安装结构如图2所示,发电主体表面是光滑的钢化玻璃,透光性好,安装时有一定的倾角。光伏发电站还能为海水养殖场的增氧泵和智能投喂设备供电,有利于渔业增产,为市场提供优质食物营养来源。结合上述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从能量转化、绿色节能、食物营养等方面,对“棚上发电、棚下养鱼”综合利用新模式作出解释。【答案】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棚上发电”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此过程没有二氧化碳产生,这种“生态电能”的模式能够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实现节能减排和经济绿色发展;同时“棚下养鱼”是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海水养殖场的增氧泵和智能投喂装置供电,有利于渔业增产,为市场提供优质食物营养来源。(合理即可)16.(12分)氢能作为一种储量丰富、来源广泛、热值高的清洁能源,是未来主要能源。制氢、储氢和用氢是目前重点关注的问题。制氢:可利用太阳能和化石燃料来制备氢气,方法如图所示。储氢:氢气储存方式主要有金属氢化物储氢、低温液化储氢、高压压缩储氢、碳基材料储氢等。金属氢化物储氢是把氢以氢化物的形式储存在金属或合金中,比低温液化储氢和高压压缩储氢安全,并且有很高的储存容量。如图为一些储氢材料(以储氢后的化学式表示)的质量储氢密度和体积储氢密度。(已知:质量储氢密度储氢后氢元素在储氢材料中的质量分数,体积储氢密度储氢后单位体积的储氢材料中储存氢元素的质量)用氢:目前,作为燃料,液氢已应用于航天领域;作为化学电源,氢氧燃料电池已经被应用,如用作汽车的驱动电源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 从节能的角度分析,上述图中制氢最理想的方式是_ _ _ _ _ _ _ _ 。(2) 用作碳基储氢材料的“碳纳米管”属于_ _ (填“单质”或“化合物”),结合图示可知储氢材料中最理想的是_ _ _ _ (填字母)。A.B.C.D.(3) 从微观分子的角度解释低温、高压储氢的原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1) 光分解水(2) 单质;D(3) 分子间有间隔,降温、加压下分子间的间隔减小17.(16分)目前,我国光伏行业制造、装机量、发电量三项均居世界第一。杭州亚运会的绿电(电力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零或趋于零)很大一部分来自光伏发电。(1) 光伏路面最上面的一层是类似毛玻璃的半透明新型材料,这种材料应该选用较粗糙且透光率_ _ _ _ _ _ (填“较高的”或“较低的”),使下面的光伏材料把_ _ _ _ _ _ 转化为电能;在冬季,光伏路面还可以有助于积雪消融,其中所涉及的物态变化是_ _ 。(2) 如图是生产光伏材料高纯硅的流程示意图:上述流程中物质A需要循环使用,该物质为_ _ _ _ _ _ ;“精馏”也是蒸馏的一种形式,(粗)(纯)属于_ _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 某校启动了“光伏工程”示范项目,在教学楼顶安装了发电总功率为25千瓦的光伏发电系统,学校的饮水机由该系统供电。若一天平均日照按8小时计,该光伏发电系统一天的发电量可以将的水从加热到[水的比热容为,求饮水机的加热效率为多少?(结果精确到)【答案】(1) 较高的;太阳能;熔化(2) ;物理(3) 解:水吸收的热量,产生的电能,则饮水机的加热效率。【解析】(1) 【点拨】光伏路面利用光能发电,要接收更多的光,应选用透光率较高的材料;光伏路面接收太阳能,为电路提供电能,所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光伏路面还可以有助于积雪消融,积雪由固态熔化成液态。(2) 由示意图可知,向中加入气体,最后又生成气体,所以物质需要循环使用;由于(粗)经过蒸馏生成(纯),物质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物理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