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认识水 教案 配套课件(共20张PPT+视频+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课 认识水 教案 配套课件(共20张PPT+视频+教案)

资源简介

5《认识水》教案
【核心概念】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教材简析】
本课是冀人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五课《认识水》。本节课通过多种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水,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中了解水的特征和用途,激发学生对水的探究兴趣,为后续学习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周边事物充满好奇,在生活中也接触过水,但对水特征和用途的认识较为零散、模糊。他们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象的事物,具有一定观察能力,但观察的有序性和全面性不足,需要教师引导学会科学观察方法 。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
(1)知道水是什么,能描述其部分明显特征。
(2)了解水的不同用途。
2.科学思维
(1)通过观察、比较水,能初步归纳出水的不同特征,培养比较与分类思维。
(2)在思考中,依据水的特征进行推理,说出水的用途,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
3.探究实践
(1)学会用简单的方式描述观察到的水,提高观察与记录能力。
(2)经历观察水的特征、思考水的用途的探究过程,掌握初步的科学探究方法,提升探究能力。
4.责任态度
保持对水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认识水,掌握其基本特征和用途。学会用科学方法观察水,培养观察与表达能力 。
2.教学难点
归纳水的特征,理解水的特征在用途中的意义。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生活中小动物并简单记录、绘画工具(彩笔、画纸)。
教师:教学课件、谜语、观察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与问题 【PPT:1-5】 展示谜语,带领学生朗读,读完后提问:“同学们,这个谜语的答案是?” 2.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接着问:“在谜语中你还能发现哪些秘密” 引导学生再次思考谜语内容,待学生回答后。 3.揭示主题:“同学们真聪明,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水。”(板书课题:认识水) 4.展示图片,引导:在我们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水的“身影”,比如我们渴了,喝饮用水,我们用水给植物浇水,等等。 5.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水?请同学们说一说。 6.引导学生积极回应,与学生进行简单交流。 7.提问:“同学们,通过刚才的仔细观察,谁能说一说什么是水?”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8.引导学生从水的外形、颜色、气味等方面进行思考和讨论。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最后请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给予点评和补充,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水的特征。 学生们思考并回答谜语。 预设:喷泉,瀑布,露水,自来水,海水。 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导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自然地引出本节课认识水的主题,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对信息的提取能力 。 提供一些相关例子,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度,同时进一步明确水的概念。 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观察和描述中加深对水的认识,引导学生关注水的特征,为深入学习做准备。
探究与发现 【PPT:6-14】 观察水的性质 1.引导:“接下来让我们观察一下同学们面前的水。看看它是否有我们说出来的特征,除了我们提出来的,它还有什么特征?” 2.讲述用多种感官观察水的方法,除了教材上的用眼睛看一看,用鼻子闻一闻,用手捏一捏装了水的袋子,倒一倒水等方法外,可提供其他方法让学生进行选择,如尝一尝水的味道,但是需强调科学实验时不可以轻易品尝,注意安全;在观察水的形状时,可以让学生将水倒入不同形状的容器中进行观察。 3.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强调观察纪律,要求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表格上。 5.组织学生收拾好实验桌面,并组织学生对观察现象进行汇报。汇报前可提供表达模板,引导学生有逻辑地进行表达。 6.带领学生进行小结,最后给学生提供一个填空的句型,让学生用一句话总结水的特征:水是____ __(颜色、味道)的 (透明/不透明)液体,具有______(流动性/不流动)。 了解观察方法。 分小组进行观察活动。 汇报实验现象。 预设:水是以一种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具有流动性。 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让学生在观察和记录中加深对水的认识,锻炼小组合作能力。
应用与拓展 【PPT:15-16】 提问:“同学们,我们刚才一起总结了水的特征,那么根据这些特征。水有什么用途呢?”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学生思考推理出水的用途。 预设:水可以用来洗漱…… 锻炼学生的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提升对水的关注,加深印象。
总结与评价 【ppt:17-19】 1. 师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水,谁能说一说你都学到了什么呀?水有什么特征?水可以用来做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 教师评价以班级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师根据小组同学的课堂表现进行小组加星,例如:安静倾听、积极发言、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等。 学生积极举手,踊跃发言。 预设:我认识了水,水是无色无味的。 自我评价:学习新课后,学生从“我知道、我会说、我会做”几个维度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通过分享自己的收获,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具体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调整,主要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 科学课堂学习习惯。
【板书】
认识水

7 / 8(共20张PPT)
第五节
认识水
第二单元 家园为我
猜一猜
用手拿不起,
用刀劈不开,
煮饭和洗衣,
都得请我来。
(打一(右边)的事物: )

身边很多地方都有水的“身影”
情境与问题
饮用水
浇水
说一说:你在哪里见过水?
水有哪些特征呢
雨水
瀑布
海水
露水
生活用水
喷泉
情境与问题
探究与发现
任务:利用感 官 观 察水的特征。
水的特征
lì yònɡ ɡǎn ɡuān ɡuān chá shuǐ de tè zhēnɡ
探究与发现
方法
水的特征
用多种感官观察水
(1)用眼睛看水的颜色、透明不透明;
透明:看能否透过液体看清物体。
探究与发现
水的特征
方法
用多种感官观察水
(2)用手轻轻扇动,鼻子闻水的气味;
气味:闻一闻水是否有特殊气味。
探究与发现
水的特征
方法
用多种感官观察水
你也可以用嘴巴尝一尝。
味道:尝尝水是否有特殊味道。
不知名的东西不要随意尝或闻。
探究与发现
水的特征
方法
用多种感官观察水
(3)将水装进一个袋子里,用手轻轻捏捏袋子,观察水的形状变化;
注意:要轻轻捏哦,袋子要抓紧。
触觉:摸一摸水有什么变化。
探究与发现
水的特征
把同样多的水分别倒入不同形状的杯子里;观察每个瓶子中水的形状。
观察水的形状的其他方法
探究与发现
水的特征
方法
用多种感官观察水
(4)将水壶中的水倒入到另一个杯子中,你能观察到什么?
注意:要慢慢倾倒哦,切不可将水倒在桌子上。
用到的器官 观察结果 有颜色 没有颜色
有气味 没有气味
有固定形状 没有固定形状
能运动 不能运动
实验规则
小组合作进行探究,记录你们在实验中观察到的成果。
动手实验
在用到的器官下面打√
在观察到的现象后面打√


水是什 么样 子的?结合实验说一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分享交流
我们小组用眼睛看,发现水 ;用鼻子闻,发现水 ;……;所以我们小组认为:水具有 的特征。
shuǐ shì shén me yànɡ zǐ de nǐ mén shì zěn me zhī dào de

嗅觉
触觉
味觉
视觉
探究与发现
结论
流动性
没有味道
没有气味
没有颜色
透明
水是____ __(颜色、味道)的 (透明/不透明)液体,具有______(流动性/不流动)。
无色无味
透明
流动性
我们了解了水的特征,那么水都有什么用途呢?
应用与拓展
根据水的特性,说一说水的用途吧!
应用与拓展
fā diàn
发电
养鱼
灌溉
饮用
洗衣
yǎnɡ yú
ɡuàn ɡài
yǐn yònɡ
xǐ yī
课后作业
应用与拓展
搜集水的其他用途并思考,假如失去水,我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对生活的影响
对植物的影响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请你来说一说。
你认识了什么?它有什么特征?
水还有哪些用途呢?
我认识了水,水是......。
水可以用来......,可以用来......。
评价维度 评价内容 表现程度
我知道 知道水的特征是什么,知道水的用途有哪些。 ( )
( )
( )
我会说 能使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水,说出水的特征。 至少说出3种水的用途。 ( )
( )
( )
我会做 按照实验规则,用3种方法观察水。 ( )
( )
( )
自我评价
下节课我们探究空气的秘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