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课件(共25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课件(共25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从以下作品中挑选一部给同学们阅读,并说明推荐理由。
《论语》中凝聚的先贤思想传承了2000多年,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智慧的源泉。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自主学习
1.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
2.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的内涵和作用?
4.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的内涵和作用?
5.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的体现和作用?
6.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的体现和作用?
浏览课本P58-61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将答案标记在课本上。
名词点击
什么是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指关注人类文化、价值、思想、情感和意义的一种精神和文化态度。它强调人的尊严、自由、平等、理性、创造力和道德责任,认为人类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高成果,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
生活观察
学校开展“品优秀传统文化,悟中华人文精神”的活动,同学们对此展开热烈讨论。
我读过许多古代神话传说,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它们都蕴含着勇于追求梦想的执着精神。
我很喜欢“君子和而不同”这句话,它告诉我们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和谐共处。
我特别喜欢中国古典名曲《高山流水》,从曲子中就能听出山之雄浑、水之浩瀚,感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美谈。
我非常欣赏《论语》中描写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
结合以上同学的讨论,谈谈中华人文精神对你的启发。
1.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
(1)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强调以人文化成天下,以人类社会和人本身发展的道理来教育世人,达到促进社会和谐、成就美好人生的目的,并由此发展出影响深远的中华人文精神。(P58蓝字)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
总结归纳
总结归纳
2.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②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③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④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3)和而不同,就是倡导和谐相处,协调不同意见,但不盲从苟同。
故事探究
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是好友。两人虽然性格和才能各异,但能够相互理解和尊重,共同为产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诸葛亮和诸葛瑾是亲兄弟,但他们分别效力于蜀汉和东吴两个敌对的政权。尽管立场不同,但他们并没有因此断绝关系或相互攻击。相反,他们经常通过书信交流思想,并在各自的领域内为国家的利益而努力。
思考:根据以上两个故事,谈谈你对“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理解。
点拨:(1)求同存异,就是既找出共同点,找到最大公约数,又保留不同点,尊重不同意见。
(2)求同能让人们更加亲近、友善,存异则让人们彼此尊重、包容。
总结归纳
3.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的作用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重要启示。
探究与分享
“岁寒三友” ,是传统诗词、绘画等文艺作品中常见的主题。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迎寒开放,故有“岁寒三友”之称。
“岁寒三友”现的人文精神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坚韧不拔:松树在严寒的冬季依然挺立不倒,象征着坚持不懈和勇往直前的品质,
坚强而谦逊:竹子即使在严寒中也能保持翠绿其坚韧有弹性的茎杆象征着坚强和谦逊。
勇敢面对困难:梅花在冬天开花,不畏严寒,象征着勇敢和坚强不屈。
岁寒三友还象征着永恒的友谊和团结,鼓励人们在逆境中相互扶持,共同度过难关。它们在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作品中频繁出现,被文人墨客用来比喻忠贞的友谊和高尚的人格,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
探究与分享
“四君子”则是指“梅、兰、竹、菊”。
“四君子”,是传统诗词、绘画等文艺作品中常见的主题
梅的凌霜傲雪、玉洁冰清,兰的优雅朴素、高洁坚贞,竹的中空外直、宁折不弯,菊的清新高雅、悠然宁静,寄托着中国人对高尚品格的推崇。在中国古代的文艺作品中,花木草石等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你还知道哪些蕴含着中华人文精神的文艺作品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等贵族家庭为背景通过对人物的形象塑造和情节的展开,展现了中国古代封建家庭的兴衰、婚姻、宗法制度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人性的揭示,小说呈现出了丰富的人文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家庭道德的关注。
总结归纳
4.怎样理解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1)内涵:各种各样的文化表现形式都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
(2)作用: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的英雄史诗,有二十三万余行,讲述了传奇英雄玛纳斯及其子孙七代带领柯尔克孜族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故事。《玛纳斯》经久流传、生生不息,以史诗的恢宏叙事主题和崇高演述风格凝聚民心、团结人民,给予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力量。
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像《玛纳斯》这样的文化遗产,既是少数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相关链接
名画赏析:《千里江山图》
相关链接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画家王希孟唯一传世的作品。画面上峰峦起伏绵延,江河烟波浩渺,气象万千,壮丽恢宏。山间高崖飞瀑,曲径通幽,房舍屋宇点缀其间,绿柳红花,长松修竹,景色秀丽。山水间野渡渔村、水榭楼台、茅屋草舍、水磨长桥各依地势、环境而设,与山川湖泊相辉映。《千里江山图》以概括精练的手法、绚丽的色彩和工细的笔致表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观,是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作,是一幅旷世杰作。
总结归纳
5.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的体现和作用?
(1)体现:诗歌、舞蹈、绘画、书法等文艺作品不但具有美妙形态,而且富有独特神韵,可谓“形具而神生”。在文化生活中,人们追求立象尽意,主张将人的思想情感与外界景物融为一体。
(2)作用: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
探究与分享
思考:查阅陶渊明的田园诗,谈谈你从中感受到的生活理念。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这些诗作感情真挚、朴素自然,表达了陶渊明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和俭朴、自然的生活态度,深受后人喜爱。
俭约自守的生活理念
《礼记》中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是事物存在的本然状态,“和”是事物间相互和谐的状态。在“中和”的状态下,天地万物和谐地共存发展,各得其所,繁荣兴旺。
相关链接
这体现了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总结归纳
6.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的体现和作用?
(1)体现:中华民族倡导俭朴、简约的生活方式,强调不为物役,追求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
(2)作用: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们坚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有利于真正实现人的价值。
课堂小结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中华人文精神的意义
中华人文精神的表现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课堂习题
1.下列关于中华人文精神说法正确的是( )
A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人文精神,至今影响深远
B.孝老爱亲、中和泰和等人文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之一
C.中华人文精神内涵丰富,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
D.学习中华人文精神可以提升精神境界,让我们成就完美人格
课堂习题
2.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赤诚的家国情怀和昂扬的精神面貌;在《千里江山图》中,我们领略到锦绣河山的壮丽和创作者纯真质朴的爱国之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华文化与众不同、世界一流
②文学创作形神兼备、情景交融
③中华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
④我们要全盘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课堂习题
3.下列诗句中体现了中华人文精神内涵的是( )
A.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B.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