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
七下新版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25/4/4
—1—
学习目标
新课讲解
导入新课
真题练习
课堂小结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进一 步巩固和发展。
明初统治者进行一系列改革,大大强化了皇权。明朝一度出现 强 盛 局 面 ,郑和下西洋是我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明朝 后期,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明朝政权最终在农民大起义和东北 满洲势力的双重夹击下崩溃。清朝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 并对西藏、新疆、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 岛屿等进行有效管辖。面对世界形势的巨变,清朝统治者故步 自封,古老的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
巩固与发展
第15课明朝的统治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25/4/4
1644年
李自成起义军推翻明朝;
清军入关,开始建立全国性政权
—2—
新课讲解
导入新课
真题练习
学习目标
课堂小结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421年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1405年
郑和首次下西洋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757年
广州一口通商
1368年
明朝建立
了解明清时期加强皇权的举措,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
了解明清时期的经济改革和全球性经济互动,初步认识这一阶段中
国经济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知道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援朝战争、雅克萨之战等史事,认 识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培养家国情怀。
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及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册封达赖和班禅、设 置驻藏大臣等中央在边疆地区的各种举措,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
奠定的重要意义。
05 知道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及其影响,增强文化认同。
了解明末李自成起义,清中期以来的政治腐败、故步自封和19 世纪的世界形势, 认识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
01
大单元概述:
明清时期,统 一 多民
族封建国家得到进一 步巩固和发展,同时 也面临着社会危机。
第15课明朝的统治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25/4/4
真题练习 —3—
单元目标
导入新课
新课讲解
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
04
明确明朝建立的背景、时间、都城、 开国皇帝;通过对朱元璋身世的了 解,感受其自强不息的精神。 ( 史 料实证、时空观念)
了解这一时期中外政治、思想上 的不同,初步认识到明朝开始, 中国已逐渐落后于世界的发展潮 流。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认识明朝科举制改革虽然加大了考 试标准的客观性,但也束缚了知识 分子的思想和创造性。 (唯物史观)
了解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及影响, 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明朝的统治
第15课明朝的统治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25/4/4
—4—
导入新课
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
真题练习
新课讲解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新课讲解 课堂小结 真题练习 —5—
第15课明朝的统治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25/4/4
绣看月
年 要 3
第洪

—-
明朝锦衣卫服饰:
中国古代最帅公务员制服
锦衣卫高级官员有三种服饰:蟒服、飞鱼服和斗 牛 服 。
蟒袍作为锦衣卫高级领导者的专属,是一种皇帝 亲赐的赐服。蟒袍与皇帝所穿的龙衮服蟒袍相似,获 得这类赐服被认为是极大的荣宠。
飞鱼服是次于蟒袍的一种隆重服饰。不是所有锦 衣卫都能穿上飞鱼服,锦衣卫中同样实行朝中百官的 等级制度,有着固有的品阶级别。大红飞鱼服,就是 属于品阶最高的人才能拥有的荣耀。官员要有一定品 级才允许着飞鱼服。
斗牛服,明朝赐予一品官员的官服,上绣虬属兽 斗牛,故名。斗牛服服饰上与皇帝常穿的龙衮服相似, 因此它也是除蟒服之外,又一高品阶的专属服装,朝 中一品的大臣能穿着。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25/4/4
导入新课 新课讲解 课堂小结 真题练习 —6—
第15课明朝的统治
学习目标
猜 — 猜 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布衣皇帝
■ 外号:朱重八 职业:皇帝 家庭出身:贫农
■ 主要经历: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岁时,父母、大哥死于灾荒和瘟 疫,他只好出家到寺庙做和尚。元末农民起义后,他被迫投奔了起义军, 由于他足智多谋,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 伍南征北战,最终建立了明朝。
开局 一 个碗,
通关 一 个国
靠自己的奋斗成
了 一个统 一 王朝
的开国皇帝。
谁能想到曾是一个吃
不饱饭的和尚,最后
居然做了皇帝呢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25/4/4
第15课明朝的统治
世之寒微有能 过我者乎 斯寒 微之至极也!
真题练习 —7—
草根皇帝
——朱元璋
我是没饭
吃才来当
和 尚 。
学习目标
新课讲解
课堂小结
导入新课
开局一个碗
结局一根绳
有人戏称中国古代的某一个朝代是
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这是形
容的中国历史上的哪 一 个朝代呢
大明王朝
元朝末年,淮河流城大旱,蝗灾 肆虐,瘟疫流行。安徽凤阳一户朱姓 人家,贫病交加,半个月内数人去世。 家中的幼子难忍饥饿,出家为僧。他 就是后来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的
朱元璋。
《明史》书影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 一 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25/4/4
《明史》对他的评价 是:“武定祸乱,文 致太平”,肯定了朱
元璋的文治武功。朱 元璋建立明朝后,采
取予哪些强化室权的
措施
實 日 太 祖 以 聽 明 神 武 之 資 抱 济 世 安 民 之 志 乘 時 應
通 崇 保 景 從 战 貌 摧 强 十 五 載 而 成 帝 業 崛 起 布 衣 奪
箕 海 宇 西 漢 以 後 所 未 有 也 愆 元 政 磨 弛 治 尚 嚴 蛟 而
能 種 致 者 儒 考 體 定 樂 昭 揭 難 義 尊 崇 正 學 加 恩 勝 圓
澄 清 吏 治 修 人 紀 崇 凰 敬 正 後 宫 名 義 内 治 肅 清 禁 宦
竖 不 得 干 政 五 府 六 部 官 職 相 雜 體 衛 屯 田 兵 貪 俱 足
武 定 稱 亂 交 致 太 平 太 祖 實 身 兼 之 至 於 雅 尚 志 饰 聪
蔡 子 英 北 歸 晚 成 受 民 益 切 睿 以 一 成 間 支 河 暨 塘 堰
数 萬 以 利 農 桑 備 早 潦 用 此 子 珠 承 業 二 百 徐 年 士 重
名 義 閣 閣 充 實 至 个 苗 齋 蒙 潔 尚 如 東 樓 白 馬 世 承 先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新课讲解 课堂小结 真题练习
第15课明朝的统治
11 。
- 1
1351 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 义,很快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其 中 ,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 先是消灭南方群雄,然后向北进军。
明太祖去世后,建文帝继位,采 取“削藩”政策。明太祖之子燕 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 夺 取 帝位,他就是明成祖。
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 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 民不聊生,最终爆发农民起义。
1368 年,朱元璋 (明太祖)称帝,建立明朝,
定都应天府。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元朝灭亡。
1421年,明成祖为加强北方的防 御力量,迁都北京
第15课明朝的统治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25/4/4
明朝的建立
5.迁都
4. “靖难之役”
2.经过
3.建立
1.背景
真题练习 —9—
明朝建立在前, 元朝灭亡在后。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新课讲解
课堂小结
明朝丞相胡 惟 庸,开国老臣,位高权重,因是百 官之首,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擅自决定官员等的生 杀升降。洪武十三年正月,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 其九族,并借此废除丞相,改革行政机构。同时藉辞 穷追其友好,包括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李善长等大批 元勋宿将皆受株连,牵连致死者三万余人,史称胡惟 庸案。胡惟庸案与蓝玉案合称胡蓝之狱,诛灭直到洪 武二十五年(1392)方告结束。 此后,中国皇朝的“丞相”职位彻底消亡。从这 个意义上说,不管他是奸是忠,他是最后一个敢向皇 帝权威挑战的丞相,胡惟庸被动地改变了中国历史。 相权威胁皇权
紧接着,朱元瞳又一次追查想
党,再次处死了一万五干多人。 唉!何时才
是个头啊!
又过了三年,大将蓝玉被告发,同 样牵连了一万五千多人被杀。经过这两 件大案,朱元璋把功臣几乎一扫而空,
把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自己手里
胡惟庸——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 丞相
1.背景:明太祖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 过 大。
2.目 的:为巩固统治,强化皇权。在积极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 同时,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从中央到地方全面改革官制。
胡惟庸案又称胡党之狱,简称胡狱,为明初四大案之一
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 帝也苦恼;忠奸难辩睡不 好,后宫争宠吃不消;要 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 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 身家性命也难保。
— — 《好了歌》


第15课明朝的统治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25/4/4
强化皇权
—10—
朕很是烦恼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真题练习
课堂小结
新课讲解
3.措 施
在 中 央:(1)废 除丞相,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职 权 ,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秦朝设立 ( 2 ) 把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
明初的最高军事指挥机关
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 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 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 《皇明祖训 · 祖训首章》
说说明太祖为什么强烈反对设立丞相
第15课明朝的统治
邢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吏部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25/4/4
防止朝臣专权,以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五军都督府 统兵权
调 任 兵 命 权 权
—11—
学习目标
新课讲解
导入新课
真题练习
课堂小结
馔料
工 部
皇 帝
相关史事
明太祖废除丞相后,每天要 处理很多公务,即使日理万机也 难以应付,建立新的中央辅政体 制势在必行。明成祖任命翰林院 官员到宫城内的文渊阁供职,协 助皇帝批阅文件,提供咨询,故 称内阁。明中期以后,皇帝多怠 于朝政,内阁权力日益加重,尤 其是权势居首的大学士被称为首 辅,虽无丞相之名,却行丞相之 权。
百官未起朕先起, 百官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三丈犹拥被。
——朱元璋
据统计,洪武十七年, 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 奏章207件,411事,以 致“星存而出,日入而 休”仍无法处理好,遇 到大事,更深感“不可 一 日无辅臣”。
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没有取得法定的 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首辅跟宰相一样,
都是皇帝身边最有才干的人, 不同的是首辅只能提提建议, 没有拍板决策的权力。
您的问题,
我们处理~
这个秘书天团就叫做内阁,
其中的大秘,就叫首辅。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25/4/4
第15课明朝的统治
明 成 祖时,设立内 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国库股钱了
皇帝
内阁
—12—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课堂小结
真题练习
新课讲解
这征收
六部
文渊阁
明太祖在江宁(今江苏南京) 建文渊阁,以作藏书之用;明 成祖迁都北京后也仿建文渊阁。 后来,两处建筑因火灾和战争 被毁坏。清乾隆年间,在故宫 文华殿后建藏书楼,仍命名文 渊阁,存放《四库全书》。
明太祖,建立锦衣卫
明成祖,建立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 明宪宗,建立西厂
发展:明成祖成立东厂,明宪
宗成立西厂。这几个机构合称
“ 厂 卫 ”
第15课明朝的统治
特点:由皇帝直接
指挥,是皇帝的耳
目和爪牙
职责:掌管侍卫、 侦察、缉捕、刑 狱诸事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25/4/4
(3)在中央:设立特务机构 “厂卫”
目 的 :
监视官民
—13—
新课讲解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真题练习
课堂小结
锦衣卫
锦衣卫
锦衣卫木印
o
明朝为官者的鬼故事
一次 , 大臣宋濂在家中请客 , 第二天 , 朱元璋问他 : “喝酒了吗 请了哪些人 ”宋濂如实回答。朱元璋笑着 说:“全对,你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幅画,上面画着 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 。
合作探究:明太祖通过什么措施做到“安然朝中坐, 却知天下事”
锦衣卫标
锦衣卫 配:服饰、 绣春刀、
令牌
第15课明朝的统治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25/4/4
—14—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真题练习
课堂小结
新课讲解
3.措 施
在 地方: 因原行中书省权力独大,
威胁中央集权
(1)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
三,设立 “三司”,互不统属。
中央
(2)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 皇 室 。
(3)明太祖立下“祖制”,明确规定子孙不得改 变他的做法。
北元
1370年起, 朱元璋将其儿 子陆续分封到 各地。藩王有 极高的地位, 拥有护卫军。 朱元璋封王建 藩的目的,就 是要子孙共同 维护朱姓天下
宁王 辽王
燕王
李氏朝鲜
齐王
应天府(南京)
第15课明朝的统治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25/4/4
真题练习 —15—
承宣布政使 司(民政财政)
提刑按察
使司(司法)
代王
伊王 周 王
都指挥使司
(军务)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新课讲解
课堂小结
▲明初分封藩王图
府 县
庆王
秦王
大明帝国
岷 王
湘王
民 政 吏部 内 阁 都指挥使司 军 政 提刑按察使司 刑 狱 承宣布政使司
1.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
2.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加强 对官吏的监视和对人民的镇压。
3.明政府在地方设三司,分掌 地方的行政、司法、军政,三司 直接隶属中央。
坐而论道 一 站 议 时 政 跪 受 笔 录
这三个画面再现了不同时期皇帝和丞相商讨国事的 不 同 情 景 。
皇权高度集中
各部互不统属,互相牵制。
【想一想】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实质: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锦 衣 卫 、 东 厂 、 西 厂
五军都督府
都 察 院
工 部
第15课明朝的统治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25/4/4
刑 部
兵 部
礼 部
户 部
明朝中央集权 皇 帝
—16—
学 习 目 标
导 入 新 课
真 题 练 习
新 课 讲 解
课 堂 小 结
( 六 部 )
(三司)
中央
地 方
克服了朝臣权力过大的弊端, 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形成 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
地方政府必须严格服从中央 命令,没有独立性;不能广 泛吸纳建议,容易出现偏颇 决策;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给明朝统治埋下危机。
4. 作 用 :中央和地方各部门既互
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 皇帝负责。这样就使皇权高度集中, 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尚书省
兵部 礼部
皇帝
礼 部 兵 部
全国的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
皇帝
皇帝
丞 相 太尉
中书省
刑部
户 部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新课讲解 课堂小结 真题练习 — 17—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25/4/4
唐朝
明 朝
户部
刑 部
吏 部
工 部
工 部
吏 部
利 弊
第15课明朝的统治
御史大夫
门下省
秦朝
命题范围
· “四书”“五经”
●必须以朱熹(南宋儒家) 《四书章句集注》等为
标准,不得随意发挥
答题要求 答题格式
·“ 八 股 文 ”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 四 书 ”
《诗》《书》《礼》《易》《春秋》
八股取士
八股文指文章格式要求分八个部分: 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 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后四部分各有 两股对仗文字,因此称为“八股文”。
3.八股文特点及影响:形式呆板,脱 离实际,禁锢思想,流弊日益严重。
1.背 景 :明朝提倡尊孔崇儒
2.表现:
科举考试的变化
第15课明朝的统治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25/4/4
明朝科举考试细则
能不能干
不 重 要 , 服从皇帝 很重要。
—18—
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新课讲解
真题练习
举子看榜图
朱元璋
工 7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 而败坏人才,有甚于 咸阳之郊所坑者凡 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弊: ①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②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不利于 选贤任能;
③阻碍中国思想文化科技的进步。 利 :① 加强了君主专制;
②标准化、规范化的考试制度对以 后有借鉴意义。
隋炀帝 设置进士科 确立 唐太宗:增加科 举考试科目 武则天:殿试 唐玄宗:任用高 官考核 完善 宋朝增加 科举取士 名额,提 高进士地 位 发 展 明朝实 行八股 取士 僵化
清朝
废止
(1905年)
废止
相关史事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
会试和殿试三级,通过者分别获得举 人、贡士、进士身份。乡试的竞争最 为激烈,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 酉年举行,考期在秋季八月。乡试考 试的考场称为贡院。位于江宁的江南 贡院是全国规模最大的贡院,有供考 生考试的号舍二万多间。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25/4/4
第15课明朝的统治
隋文帝
考试选拔 人才
雏形
科举制的发展史
—19—
学习目标
课堂小结
新课讲解
导入新课
真题练习

弊:①导致君主效率低下,皇权高度集中容易形成专权,决策易出错,易使权力滥用;

②君主对社会各阶层进行严密控制,厂卫机构造成社会恐怖,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③八股取士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思想,流弊日益严重。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25/4/4
材料一:废除丞相制度15年后,明太祖得意的总结道“我朝罢相设五府、六等荷门,分理天下庶各被此顿烦,不敢
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尖录》
利:①有利于巩固统治,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
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明朝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官员的晋升或默免完全取决于朱元璋的好恶,并不真正取决 于自己的德才……派遣锦衣卫的大批人员,严密监视臣下的一举一动。
臣僚一旦稍有过失,即滥加诛戮,甚至施行廷杖,活活打死在殿廷之上。 ——陈梧桐《朱元璋对人才的使用与摧残》
【历史解释】
如何评析“控制欲飙升的明朝皇权”
第15课明朝的统治
—20—
新课讲解
导入新课
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
真题练习
二 花生
甘 薯
鞑 靼
棉织
制瓷
民族关系
1.明朝对东北地区的管辖
(1)为加强对东北女真等部的直接管理,明成祖在黑龙 江下游设奴儿干都司。
(2)朝廷多次派人前去巡视。 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 江流域等地和库页岛,在明朝前期就已纳入有效管理。
(1) 战 :明初,退居北方的蒙古各部与明朝时有战争。
(2) 和 :1571 年,明朝封蒙古俺答汗为王,并达成通贡 和互市的协议。因这年是隆庆五年,史称 “隆庆和议”。
(3)影响:它结束了明朝与蒙古约 200 年的敌对状态, 此后明朝与蒙古之间很少爆发大规模战争。
2.明朝与蒙古的战和
第15课明朝的统治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25/4/4
—21—
课堂小结
真题练习
新课讲解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 明朝的建立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
中央: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中央:设五军都督府
中央:设立“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地方: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设三司;分封诸王,监控地方
科举考试:八股取士命题范围、答题格式和影响
明朝——东北——设奴儿干都司 明朝——蒙古——隆庆和议
第15课明朝的统治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25/4/4
明朝的统治
—22—
新课讲解
导入新课
真题练习
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
强化皇权
民族关系
2. (2024 · 沈阳) “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三次厄运: 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 一次 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明初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 运”的原因是 ( C )
A. 注重考查诗赋 B. 打破门第限制 C. 采用八股取士 D. 考生任意发挥见解
3 . ( 湖南模拟)明朝时,大臣宋濂请客,第二天上朝时被朱元璋询问请的都是谁,宋濂
回答不敢有丝毫差错。造成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B )
A. 宋濂对皇帝十分忠诚 B. 锦衣卫无孔不入
C. 东厂士兵神通广大 D. 朱元璋善于收买大臣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 一 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25/4/4
1. (2024 · 甘肃金昌)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将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 明成祖时形成辅佐皇帝处理政事的内阁、司礼监体制,还逐渐形成了加强对地方控 制的督抚制度。这些制度设计旨在 ( A )
A. 强化专制皇权 B. 增强监察职能 C. 精简政府机构 D. 防止宦官专权
第15课明朝的统治
真题练习 —23—
新课讲解
学习目标
课堂小结
导入新课
4.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措施中,最具特色的是( D )
A.废行省,设三司 B. 废丞相,权分六部
C. 设立军机处 D.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5.明朝时,掌管地方军政的机构是 ( C
A. 布政使司 B. 按察使司 C. 都指挥使司 D. 巡检司
6.明朝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 B )
A. 唐诗 B. 四书五经 C. 宋词 D. 明清小说
7.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
A. 南京 B. 北京 C.西安 D.洛阳
第15课明朝的统治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25/4/4
A )
—24—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新课讲解
真题练习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