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巩固训练】-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巩固训练】-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巩固训练
一、单选题
1.(24-25高二上·云南大理·期末)河南邓州市推出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按照“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的程序进行,实现“事前商量好、事后不折腾”。该工作法( )
①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②创新了基层自治组织形式,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
③开展民主协商,把握了人民民主的真谛,促进了乡村治理
④能缩短干部与群众间的距离,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通过一系列民主程序,让群众参与到基层事务决策等过程中,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基层的生动体现,能提升群众参与感、幸福感,①正确。
②:基层自治组织形式依然是村委会和居委会,并没有创新,②不选。
③:按照相应程序开展民主协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把握了人民民主真谛,有助于促进乡村治理,③正确。
④:材料体现的是“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农村推行,不涉及行政问题,没有体现提高行政效率,④不选。
故本题选A。
2.(24-25高一下·全国·课后作业)北京市通州区某社区成立了居民议事厅。遇到涉及居民公共利益的重大决策时,社区会组织居民到议事厅协商解决问题。整个过程由社区牵头并提供平台,大部分议事过程由居民完成,有效地提高了沟通效率和群众满意度。材料表明( )
①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事项的决策权
②成立居民议事厅有效推进了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
③扩大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刻实践
④成立居民议事厅是发展基层民主的有益尝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在我国,公民能参与民主决策,但没有决策权,①说法错误。
②④:遇到涉及居民公共利益的重大决策时,社区会组织居民到议事厅协商解决问题,大部分议事过程由居民完成,有效地提高了沟通效率和群众满意度,这表明成立居民议事厅可以发展基层民主,有利于推进社区居民自我管理,②④符合题意。
③: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且公民的民主权利不能随意扩大,③排除。
故本题选C。
3.(24-25高三上·广东深圳·期末)近年来,安徽桐城从“六尺巷”文化中汲取智慧,从实践中总结出的“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党建领事、礼让和事、村民说事、多元解事、网格管事、群力防事),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这一工作法( )
①意在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价值
②丰富了基层自治组织形式,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
③为基层治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提供了新范式
④践行了人民民主理念,保障了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主要是为了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解决基层问题,虽然发挥了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但不是意在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①排除。
②:基层自治组织形式是指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并没有丰富基层自治组织形式,②排除。
③:安徽桐城从“六尺巷”文化中汲取智慧,从实践中总结出的“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为基层治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提供了新的范式,③正确。
④:该工作法强调党建引领、村民说事、多元解事等,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践行了人民民主理念,保障了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④正确。
故本题选D。
4.(2025·辽宁沈阳·一模)某社区按照《辽宁省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工作清单管理规定》开展工作,会议无事不开、表格一采多用、手机工作群清退整合,“指尖”清风带来工作新风,社区工作人员不再是坐在办公室的“表格员”,而是真正走近群众的“网格员”。这有利于( )
①创新协商民主形式,开创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②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彰显民主集中制优势,保障居民的民主决定权
④减轻基层自治组织的负担,提高社区治理效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材料主要强调社区工作方式的转变,减少不必要的会议、表格和工作群,让社区工作人员成为“网格员”走近群众,没有涉及创新协商民主形式,①排除。
②:社区按照规定开展工作,改变工作方式,工作人员从忙于表格等事务转变为深入群众的“网格员”,这有利于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正确。
③:材料未体现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主要体现在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方面,这里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工作方式变化,也没有涉及居民的民主决定权,主要是提升治理,③排除。
④:会议无事不开、表格一采多用、手机工作群清退整合等措施,明显减轻了基层自治组织的负担,使社区工作人员能真正走近群众,从而提高社区治理效能,④正确。
故本题选C。
5.(24-25高三上·辽宁·期末)近年来,辽宁省政协探索政协协商和社会治理相结合,创建全省三级政协共用的“辽事好商量,聊事为人民”协商平台,推动各级政协聚焦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群众关心的热点、社会治理的难点展开协商。这一做法( )
①可以增强政协委员的履职意识、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
②创新民主协商渠道,推动政协更好履行社会管理职能
③提高协商实效,把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④坚守人民立场,保障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③:辽宁省政协探索政协协商和社会治理相结合,创建全省三级政协共用的“辽事好商量,聊事为人民”协商平台,可以增强政协委员的履职意识、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提高协商实效,把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①③正确。
②: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社会管理职能,②排除。
④:“辽事好商量,聊事为人民”协商平台,推动各级政协聚焦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群众关心的热点、社会治理的难点展开协商,有利于坚守人民立场,但与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无关,④排除。
故本题选B。
6.(24-25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2024年江苏省民政工作会议要求,健全村(居)民自治机制,推进基层减负赋能,推进基层治理多维创新,持续提升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效能。该要求( )
A.促进了基层政府简政放权 B.创新了基层自治组织形式
C.保障了群众基层民主权利 D.彰显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
【答案】C
【详解】A:村委会、居委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是政府机关,材料与基层政府简政放权无关,故A排除。
B:基层自治组织还是村委会、居委会,没有创新和改变,故B不符合题意。
C:健全村(居)民自治机制,推进基层治理多维创新,提升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效能,有利于保障和实现群众基层民主权利,故C符合题意。
D:推进基层减负和治理创新与民主广泛性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7.(24-25高一上·江苏镇江·期末)某县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探索微网格管理模式,发挥基层组织、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作用,多渠道多方式全面收集债权债务、琐事口角等突出矛盾纠纷,做到接案必访、正向引导、巧妙调解、稳控到位,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矛盾调解格局。这一做法( )
A.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提升政府治理效率 B.通过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C.创新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 D.有利于推动我国基层政权机关权力的行使
【答案】B
【详解】A:材料并未提及政府治理效率的提升,A排除。
B:该县通过探索微网格管理模式,发挥基层组织、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作用,多渠道多方式全面收集矛盾纠纷,形成有效的矛盾调解格局。这一做法正是通过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提高了基层治理效能,B正确。
C: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是村委会和居委会,并没有创新,C排除。
D:材料中没有涉及基层政权机关的权力行使,D排除。
故本题选B。
8.(24-25高一下·全国·单元测试)近年来,青海西宁大力建设石榴籽家园,解决各民族群众的民生诉求。举办各类特色活动,促进不同民族群众的相互交流与了解;通过设立民族事务服务窗口、在小区向阳处加装座椅等贴心服务,让群众生活更便利;开办技能培训班,帮助居民找到务工机会,实现高质量就业……这一系列举措有利于( )
①建立和完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②调动人民群众进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③引导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④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阶级压迫的根源,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①错误。
②:材料体现了是加强各民族的交流与团结,未涉及人民群众进行自我管理,②排除。
③④:建设石榴籽家园,解决各民族群众的民生诉求促进不同民族群众的相互交流,有利于引导各民族人 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9.(24-25高二上·云南·阶段练习)针对基层治理中存在的体系不够健全,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强等问题,常德市坚持和加强基层党委、党组织对基层治理的领导,以体系化建设着力疏通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同时,充分发挥先进模范、乡土(返乡)人才、“五老”人员、新经济新业态从业人员、群众性活动骨干等的作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该地的做法( )
①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②完善了基层治理体系和基层治理格局
③是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④说明共建共治共享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常德市坚持和加强基层党委、党组织对基层治理的领导,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①正确。
②:常德市以体系化建设着力疏通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发挥不同主体在治理中的作用,完善了基层治理体系和基层治理格局,②正确。
③:基层群众自治是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体现,本题是基层治理,不等于基层群众自治,材料没有涉及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故③不正确。
④: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0.(24-25高三上·河北邢台·阶段练习)近年来,某区在社区搭建“小院议事厅”,让社区近距离及时了解居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依托“小院议事厅”,社区建立理事清单,集聚理事资源,发挥社区“点单、派单、接单”服务机制优势,明确办理人员、办理标准和办理时限,实时跟踪办理进度,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小院议事厅”( )
①让居民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推动者和享有者
②搭建议事平台,畅通了社区居民利益诉求的表达渠道
③完善民主协商内容与形式,彰显了基层民主独特优势
④调动社区居民参与治理积极性,巩固了国家基层政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该社区依托“小院议事厅”,社区建立理事清单,集聚理事资源,发挥社区“点单、派单、接单”服务机制优势,明确办理人员、办理标准和办理时限,实时跟踪办理进度,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由此可知,“小院议事厅”搭建议事平台,畅通了社区居民利益诉求的表达渠道,也让居民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推动者和享有者,①②应选。
③:“小院议事厅”完善了民主协商的形式,而不是内容,③不选。
④:“小院议事厅”反映的是基层群众自治,而我国的基层政权是乡镇政权,④不选。
故本题选A。
11.(23-24高一下·全国·课堂例题)针对老旧小区改造问题,Y社区党委发挥“社区党委—小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微网格(邻里)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体系优势,把社区干部、网格党支部书记和在职党员等力量统筹起来,分头落实政策宣传、工程监督、问题协调等任务,把工作做到居民家中、做进群众心里。该体系的优势在于( )
①优化社区党组织设置,亮起特色党建品牌
②提升基层政权配置,凝聚基层治理力量
③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④彰显党员先锋模范价值,夯实基层民主自治的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材料中针对老旧小区改造问题,Y社区党委发挥“社区党委—小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微网格(邻里)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体系优势,体现了该体系优势在于优化社区党组织设置,党建品牌亮起来,①符合题意。
②:材料体现社区党委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未涉及基层政权,②不符合题意。
③:材料中Y社区党委凝聚各方力量,把工作做到居民家中、做进群众心里,说明该体系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③符合题意。
④:自己选举当家人是夯实基层民主自治的基础,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2.(2024高二上·河南信阳·学业考试)某市在辖区内各村打造“民生议事堂”平台,通过村民、干部、乡贤等多方面代表现场协商,将民意转化为对策建议和服务项目,全面推进基层工作,着力提升农村基层民主水平。打造“民生议事堂”平台,有利于( )
①村民直接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②扩大民主渠道,让村民有序政治参与
③各方代表更好地决定本村的公共事务
④村民对关系公共利益的事项行使决策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打造“民生议事堂”平台,通过村民、干部、乡贤等多方面代表现场协商,将民意转化为对策建议和服务项目,有利于扩大民主渠道,让村民直接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着力提升农村基层民主水平,①②符合题意。
③:凡是涉及本村的重大民生事项都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并非由各方代表决定本村的公共事务,③说法错误。
④:村民可以参与民主决策,但是没有决策权,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3.(2024高二上·江苏扬州·学业考试)在我国农村和城市,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基层民主实践活动。下列基层民主实践活动中,属于民主监督的是( )
①某社区居民对社区物业管理不到位提出批评建议
②某社区通过召开居民会议讨论维修小区道路事宜
③某村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直接选举村委会主任
④某社区设立“社区公开栏”让居民了解社区工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④:根据民主监督要求,凡是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和需要让基层群众知晓的事项都应公开,让每个居民或村民了解,还应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评议。某社区居民对社区物业管理不到位提出批评建议和某社区设立“社区公开栏”让居民了解社区工作为民主监督的内容,①④应选。
②:这是社区居民参与民主决策的体现,②不符合题意。
③:这是村民参与民主选举的体现,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4.(24-25高二上·浙江杭州·阶段练习)某地针对新就业群体流动范围广、分散性高、灵活性大等特点,深入推进“找党员、建组织”行动,通过构建党群便民服务联盟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各种暖心服务,并聘请一批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担任兼职网格员。新就业群体在感受温暖、承担责任的过程中真正融入了社区。该地的做法( )
①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②扩大了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管理的民主权利
③推动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建设
④提升了群众参与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的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③:该地针对当地存在的问题,深入推进“找党员、建组织”行动,通过构建党群便民服务联盟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各种暖心服务,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并聘请一批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担任兼职网格员,推动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建设,①③入选。
②:材料中的做法并没有扩大新就业群体的民主权利,且人民的权利是由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不得随意扩大,②不选。
④:材料中的做法有利于提高基层治理的效能,但未涉及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④不选。
故本题选A。
15.(2024·浙江嘉兴·一模)为化解停车难问题,某社区居委会组织召开居民会议,讨论形成“泊车管家”方案。居民把备用车钥匙交由物业统一管理和挪车,物业定期公布泊车协调数据,居民抢车位的烦恼没了,邻里关系更和谐了。由此可见( )
①社区公共事务由居委会统一决策和管理
②数据公开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
③居民有序参与利于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案
④完善基层社会治理能更好保障人民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在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通过召开居民会议进行,而不是由居委会统一决策,①错误。
②: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②错误。
③④:某社区居委会组织召开居民会议,讨论形成“泊车管家”方案,化解停车难问题。可见居民有序参与利于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案,完善基层社会治理能更好保障人民权益,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二、材料分析题
16.(24-25高一上·浙江湖州·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进入新时代,地处我国北部的向阳村开始探索集体林权改革,鼓励村民以市场为导向,用土地使用权入股,打造大中型“木兰松”、“迎客松”苗木基地,经过数年的发展,向阳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苗木之乡,村民收入也逐年增加,交出了一份乡村振兴的“新答卷”。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向阳村坚持村民自治,群策群力促发展:村级自治组织在村民共同投票后,斥巨资采购智能监测系统,实现水肥一体化电脑监控。村民议事促和谐:村里大事小情,林间地头,村民都可对村级事项畅所欲言,交流意见。建章立制解难题:制定刚柔并济的奖惩制度和红白喜事简办细则,引导本村青年多进修学技术,改变了全村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陋习。
运用“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的知识,说明该村村民是如何通过基层自治实现当家作主的
【答案】①对于采购智能监测系统等重大事项,通过村民大会少数服从多数投票决定,村民对于与自身利益直接相关的决策由村民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作出决定,参与民主决策。②进行民主协商,村里的大事小情,由村民进行民主协商,村民可以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案。③进行民主管理,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的方式,如通过奖惩制度,引导本村青年进修学技术,通过红白喜事简版细则,改变本村铺张浪费陋习等,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
【分析】背景素材:向阳村交出了一份乡村振兴的“新答卷”
考点考查: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等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可把握知识指向通过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行定位。注意知识限定不要用错,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村级自治组织在村民共同投票后,斥巨资采购智能监测系统,实现水肥一体化电脑监控→可联系教材知识通过村民大会少数服从多数投票决定,村民参与民主决策;
关键词②:村里大事小情,林间地头,村民都可对村级事项畅所欲言,交流意见→可联系教材知识进行民主协商;
关键词③:制定刚柔并济的奖惩制度和红白喜事简办细则,引导本村青年多进修学技术,改变了全村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陋习→可联系教材知识进行民主管理,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7.(23-24高一下·青海·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某区大力实施“融入式党建”创新工程,为乡村治理打造了强劲的“红色引擎”,有力、有效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该区坚持将党建融入发展,以党建保障发展,探索推进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民主决策的制度)决策机制,推进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标准化建设;坚持将党建融入基础民生建设,真正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奋斗目标,打造善治乡村标杆示范,打响乡风文明德育品牌,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坚持让党员走进群众,推进共建共治共享,把提升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作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该区的探索实践对乡村治理的启示。
【答案】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基层治理机制,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高乡村治理效能;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保障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或“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维护人民利益,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坚持自治与德治相结合,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考生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分析】背景素材:某区实施“融入式党建”创新工程
考点考查:党的领导、基层群众自治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启示类主观题,要求考生说明该区的探索实践对乡村治理的启示。根据设问可知需要调用基层群众自治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做法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该区坚持将党建融入发展,以党建保障发展→可联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关键词②:探索推进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民主决策的制度)决策机制,推进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标准化建设→可联系创新基层治理机制,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高乡村治理效能。
关键词③:坚持让党员走进群众,推进共建共治共享,把提升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作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联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保障群众行使民主权利切实维护人民利益,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关键词④:打造善治乡村标杆示范,打响乡风文明德育品牌→可联系坚持自治与德治相结合,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
1
)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巩固训练
一、单选题
1.(24-25高二上·云南大理·期末)河南邓州市推出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按照“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的程序进行,实现“事前商量好、事后不折腾”。该工作法( )
①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②创新了基层自治组织形式,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
③开展民主协商,把握了人民民主的真谛,促进了乡村治理
④能缩短干部与群众间的距离,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4-25高一下·全国·课后作业)北京市通州区某社区成立了居民议事厅。遇到涉及居民公共利益的重大决策时,社区会组织居民到议事厅协商解决问题。整个过程由社区牵头并提供平台,大部分议事过程由居民完成,有效地提高了沟通效率和群众满意度。材料表明( )
①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事项的决策权
②成立居民议事厅有效推进了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
③扩大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刻实践
④成立居民议事厅是发展基层民主的有益尝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4-25高三上·广东深圳·期末)近年来,安徽桐城从“六尺巷”文化中汲取智慧,从实践中总结出的“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党建领事、礼让和事、村民说事、多元解事、网格管事、群力防事),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这一工作法( )
①意在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价值
②丰富了基层自治组织形式,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
③为基层治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提供了新范式
④践行了人民民主理念,保障了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5·辽宁沈阳·一模)某社区按照《辽宁省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工作清单管理规定》开展工作,会议无事不开、表格一采多用、手机工作群清退整合,“指尖”清风带来工作新风,社区工作人员不再是坐在办公室的“表格员”,而是真正走近群众的“网格员”。这有利于( )
①创新协商民主形式,开创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②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彰显民主集中制优势,保障居民的民主决定权
④减轻基层自治组织的负担,提高社区治理效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4-25高三上·辽宁·期末)近年来,辽宁省政协探索政协协商和社会治理相结合,创建全省三级政协共用的“辽事好商量,聊事为人民”协商平台,推动各级政协聚焦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群众关心的热点、社会治理的难点展开协商。这一做法( )
①可以增强政协委员的履职意识、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
②创新民主协商渠道,推动政协更好履行社会管理职能
③提高协商实效,把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④坚守人民立场,保障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4-25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2024年江苏省民政工作会议要求,健全村(居)民自治机制,推进基层减负赋能,推进基层治理多维创新,持续提升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效能。该要求( )
A.促进了基层政府简政放权 B.创新了基层自治组织形式
C.保障了群众基层民主权利 D.彰显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
7.(24-25高一上·江苏镇江·期末)某县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探索微网格管理模式,发挥基层组织、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作用,多渠道多方式全面收集债权债务、琐事口角等突出矛盾纠纷,做到接案必访、正向引导、巧妙调解、稳控到位,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矛盾调解格局。这一做法( )
A.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提升政府治理效率 B.通过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C.创新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 D.有利于推动我国基层政权机关权力的行使
8.(24-25高一下·全国·单元测试)近年来,青海西宁大力建设石榴籽家园,解决各民族群众的民生诉求。举办各类特色活动,促进不同民族群众的相互交流与了解;通过设立民族事务服务窗口、在小区向阳处加装座椅等贴心服务,让群众生活更便利;开办技能培训班,帮助居民找到务工机会,实现高质量就业……这一系列举措有利于( )
①建立和完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②调动人民群众进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③引导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④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4-25高二上·云南·阶段练习)针对基层治理中存在的体系不够健全,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强等问题,常德市坚持和加强基层党委、党组织对基层治理的领导,以体系化建设着力疏通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同时,充分发挥先进模范、乡土(返乡)人才、“五老”人员、新经济新业态从业人员、群众性活动骨干等的作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该地的做法( )
①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②完善了基层治理体系和基层治理格局
③是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④说明共建共治共享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0.(24-25高三上·河北邢台·阶段练习)近年来,某区在社区搭建“小院议事厅”,让社区近距离及时了解居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依托“小院议事厅”,社区建立理事清单,集聚理事资源,发挥社区“点单、派单、接单”服务机制优势,明确办理人员、办理标准和办理时限,实时跟踪办理进度,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小院议事厅”( )
①让居民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推动者和享有者
②搭建议事平台,畅通了社区居民利益诉求的表达渠道
③完善民主协商内容与形式,彰显了基层民主独特优势
④调动社区居民参与治理积极性,巩固了国家基层政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3-24高一下·全国·课堂例题)针对老旧小区改造问题,Y社区党委发挥“社区党委—小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微网格(邻里)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体系优势,把社区干部、网格党支部书记和在职党员等力量统筹起来,分头落实政策宣传、工程监督、问题协调等任务,把工作做到居民家中、做进群众心里。该体系的优势在于( )
①优化社区党组织设置,亮起特色党建品牌
②提升基层政权配置,凝聚基层治理力量
③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④彰显党员先锋模范价值,夯实基层民主自治的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24高二上·河南信阳·学业考试)某市在辖区内各村打造“民生议事堂”平台,通过村民、干部、乡贤等多方面代表现场协商,将民意转化为对策建议和服务项目,全面推进基层工作,着力提升农村基层民主水平。打造“民生议事堂”平台,有利于( )
①村民直接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②扩大民主渠道,让村民有序政治参与
③各方代表更好地决定本村的公共事务
④村民对关系公共利益的事项行使决策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4高二上·江苏扬州·学业考试)在我国农村和城市,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基层民主实践活动。下列基层民主实践活动中,属于民主监督的是( )
①某社区居民对社区物业管理不到位提出批评建议
②某社区通过召开居民会议讨论维修小区道路事宜
③某村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直接选举村委会主任
④某社区设立“社区公开栏”让居民了解社区工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4-25高二上·浙江杭州·阶段练习)某地针对新就业群体流动范围广、分散性高、灵活性大等特点,深入推进“找党员、建组织”行动,通过构建党群便民服务联盟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各种暖心服务,并聘请一批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担任兼职网格员。新就业群体在感受温暖、承担责任的过程中真正融入了社区。该地的做法( )
①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②扩大了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管理的民主权利
③推动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建设
④提升了群众参与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的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2024·浙江嘉兴·一模)为化解停车难问题,某社区居委会组织召开居民会议,讨论形成“泊车管家”方案。居民把备用车钥匙交由物业统一管理和挪车,物业定期公布泊车协调数据,居民抢车位的烦恼没了,邻里关系更和谐了。由此可见( )
①社区公共事务由居委会统一决策和管理
②数据公开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
③居民有序参与利于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案
④完善基层社会治理能更好保障人民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6.(24-25高一上·浙江湖州·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进入新时代,地处我国北部的向阳村开始探索集体林权改革,鼓励村民以市场为导向,用土地使用权入股,打造大中型“木兰松”、“迎客松”苗木基地,经过数年的发展,向阳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苗木之乡,村民收入也逐年增加,交出了一份乡村振兴的“新答卷”。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向阳村坚持村民自治,群策群力促发展:村级自治组织在村民共同投票后,斥巨资采购智能监测系统,实现水肥一体化电脑监控。村民议事促和谐:村里大事小情,林间地头,村民都可对村级事项畅所欲言,交流意见。建章立制解难题:制定刚柔并济的奖惩制度和红白喜事简办细则,引导本村青年多进修学技术,改变了全村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陋习。
运用“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的知识,说明该村村民是如何通过基层自治实现当家作主的
17.(23-24高一下·青海·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某区大力实施“融入式党建”创新工程,为乡村治理打造了强劲的“红色引擎”,有力、有效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该区坚持将党建融入发展,以党建保障发展,探索推进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民主决策的制度)决策机制,推进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标准化建设;坚持将党建融入基础民生建设,真正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奋斗目标,打造善治乡村标杆示范,打响乡风文明德育品牌,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坚持让党员走进群众,推进共建共治共享,把提升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作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该区的探索实践对乡村治理的启示。
(
1
)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