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节 土壤的成分(1)第4章 植物与土壤引入新课鲜艳的花朵,丰硕的果实、挺拔的树干,郁郁葱葱的绿叶,都离不开土壤。没有土壤,许多植物就难以生存。土壤是由什么组成的呢?陆生植物为什么离不开土壤?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与土壤又有什么关系?新课教学土壤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那么,你是否仔细观察过土壤里究竟有些什么呢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摇篮。在漫山遍野的土壤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图4-1 土壤的纵剖面观察土壤的纵剖面,我们可以看到植物的根在土壤里安营扎寨,从土壤中不断吸收水分、养料和空气。除了各种植物,土壤中还有什么生物 活动一、土壤中的生命——土壤生物活动1.1.在有花卉和农林作物生长的土壤中,用土壤取样器选取2~3个土壤样本。取样过程如下图所示。把土样选取地点及该地当时的气温、湿度等天气状况和土壤温度等环境特点记录在表4-1中。土壤生物丰富,便于找到各种生物选取有花卉和农林作物生长的土壤的目的:新课教学3.用小铲子慢慢地挖取样本中的土壤。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观察土壤样本中有没有生物。交流或查阅资料确定你找到生物的名称,并将生物名称及其数量填写到表4-1中。4.将土壤样本恢复原样。恢复原样的目的:5.对观察结果进行简要分析,并填写到表 4-1中。保护土壤新课教学新课教学取土壤样品时的注意:1、采集土壤样品不应在沟边、田边、路边或堆肥边;2、每个采样点的取土深度、采样量应一样;3、尽量用竹片、木片等工具挖取土壤。1、土壤的湿度:环境特点的填写:2、土壤疏松:干旱、比较干旱、 比较湿润 、湿润。3、光照:非常疏松、疏松、比较疏松、不疏松。4、植物生长状况:光照程度强、光照程度一般、光照程度弱。生长良好、生长一般、生长较差。新课教学视频:土壤中的动植物新课教学土壤微生物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等。土壤微生物个体微小,一般以微米或毫微米来计算,其种类和数量随成土环境及其土层深度的不同而变化。土壤微生物与一些土壤动物能对堆积在地表的枯枝落叶、倒地的树木、动物尸体及粪便等进行分解。新课教学蚂蚁及卵蚯蚓蟋蟀在土壤中生活有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统称为土壤生物。土壤中除了土壤生物外还有什么?新课教学二、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根据日常体验和土壤生物的生活需求,可推断土壤中应有空气、 水 、无机盐和有机物等。那么,怎样通过实验证明上述推断呢?1、证明土壤中有空气的实验。活动2.1.在校园中选择一块干燥的土地,取长、宽、厚分别是 5 厘米的一块土壤,另取一块相同规格的铁块,分别放入 2 只相同的大烧杯中。图4-3 测量土壤空气的体积分数干燥的目的:避免土壤空隙中有水分新课教学2. 分别沿烧杯壁缓慢地向2只烧杯内注水,开始时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注入,当快要浸没土壤或铁块时,再换用滴管向烧杯内注水,直到水把土壤和铁块刚好浸没为止,如图所示。3. 记录向两个烧杯注入的水量:盛有土壤的烧杯注入的水有______毫升;盛有铁快的烧杯注入的水有_________毫升。4. 当向盛有土壤的烧杯内加水时,会看到土壤块表面产生了许多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同样体积、同样形状的铁块和土壤,浸没时加入的水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气泡土壤中有空气铁块内部没有空气,而土壤中含有空气蚯蚓是靠能分泌黏液而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下雨时蚯蚓常从土壤中钻出到地面,请分析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大雨过后,过多的雨水会将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去,于是穴居在土壤中的蚯蚓被迫爬到地表上来呼吸。新课教学2.证明土壤中含有水分活动3.1.取少许土壤,放入试管中。2. 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如图所示。3.观察试管壁上有没有水珠? 。实验说明土壤里 。有水珠出现有水结论:土壤中除了土壤生物、空气外,土壤中还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新课教学视频:土壤中有水思考与讨论给你提供托盘天平、酒精灯、刻度尺和坩埚等实验器材,你有办法测量土壤中水分所占的体积分数吗?挖取一块长方体的土壤样品,用刻度尺量出长、宽、高,算出土壤体积数V用天平称出其质量M,再将土壤捣碎,放在坩埚内用酒精灯加热,让充分干燥,冷却后再称量M1通过计算获得水的质量 ,然后换算出水的体积(V水=(M-M1)/ρ水)将水的体积除以土块的体积即可得水的体积分数。当堂检测1、“小草依依,踏之何忍。”设置这条提示语提醒人们不要践踏小草,因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C当堂检测2、蚯蚓在土壤中生活,能松土,对这种现象的认识错误的是( )A. 增加土壤中的含氧量 B. 有利于空气进入土壤C. 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 D. 使植物光合作用增强D3、关于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土壤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②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③肥沃的土壤,上层多为粉砂壤质地,下层多为粘壤质地④气候是影响土壤类型的重要因素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B当堂检测4、对土壤样本的选取错误的是( )A. 在有花卉、农林作物生长的土壤中选取B. 拔掉所有的植物,选取最好的土壤样本C. 调查结束后,应让土壤样本恢复原样,以保证花卉、农林作物的正常生长D. 选取时最好不要移动原来的植物B5、雨过天晴后,有经验的农民常给农作物中耕松土,其主要作用是 ( )A.增加土壤中的水分 B.增加土壤中的空气C.增加土壤中的肥力 D.减少土壤中的生物B板书设计4.1 土壤的成分(1)空气:供土壤生物呼吸水:植物生长离不开水土壤的成分土壤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新课教学1、复习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3、预习“第2课时土壤中有有机物”相关内容。4.1土壤的成分(1)课后检测班级 姓名1.“小草依依,踏之何忍。”设置这条提示语提醒人们不要践踏小草,因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2.科学家海尔蒙特曾做过实验,将一株柳树苗栽种在光照、土壤等适宜的环境中,5年后植株增加了76.7千克,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 )A. 水、矿物质和空气 B. 水、矿物质和光C. 水、矿物质和土壤 D. 光、矿物质和空气3.蚯蚓在土壤中生活,能松土,对这种现象的认识错误的是( )A. 增加土壤中的含氧量 B. 有利于空气进入土壤C. 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 D. 使植物光合作用增强4.关于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土壤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②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③肥沃的土壤,上层多为粉砂壤质地,下层多为粘壤质地④气候是影响土壤类型的重要因素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5.关于土壤取样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土壤取样,应选取肥沃、湿润的土壤B.先铲去表层土3cm左右,再取样C.取样用的小铁铲和信封在使用前应消毒D.应在火焰旁称取土壤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土壤中的空气组成成分在土壤上层与大气相近似B.深层土壤中O2减少,CO2增多C.土壤空气和大气之间经常进行气体交换D.土壤中空气各种成分的数量与污染程度无关7.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B.土壤动物中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8.下列不属于土壤生物的是( )A.细菌 B.蚯蚓 C.微生物 D.狗9.将一个土块浸没在水中,过一段时间发现液面下降了,这个实验可以证明( )A.土壤中含有水 B.土壤中含有空气C.土壤中含有无机盐 D.土壤的密度大于水10.下列实验能说明土壤中含有水的是 ( )A B C D11.小杰为研究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做了一个小实验,请你与他一同完成实验。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10厘米、5厘米的铁块和土壤,放入大烧杯中注水至浸没为止,往铁块烧杯中加3个满量筒和图甲中的水,往土壤中加3个满量筒和图乙中的水。请回答:(1)往装铁块的烧杯中加入水的量为________,往装土壤的烧杯中加水的量为________。(2)同样体积的铁块和土壤,为什么加入的水量不同?________。(3)在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中,空气占土壤的体积分数大约在15%~35%之间。土壤空气对于植物的作用是给根________。12.一个学生用如下实验来证明泥土中有微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刚开始时,广口瓶A和广口瓶B之间唯一的区别是 ,其中________是实验组。(2)经过一段时间后,预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3)该实验证明泥土中有微生物的理由是什么?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C A D B C D C D B B650毫升;750毫升;土壤有空隙;提供足够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A瓶中的泥土经过强热,B瓶中的泥土未经过强热;A;A瓶中无变化,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若泥土中有微生物存在,微生物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A. B. C.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1土壤的成分(1)课后检测(含答案).doc 4.1土壤的成分(1)(课件21张ppt 视频 课后检测卷(含答案)).pptx 土壤中有水.mp4 土壤中的动植物.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