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2025年语文中考复习模块五 写作 专题十三 写作指导与训练:语言聚焦中考01一、对标要求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内容。中考一类作文关于语言的标准是“语言得体,流畅,生动形象。”发展等级只要具备下列四点之一,即可赋发展分:①有深度;②有个性;③有文采;④有创新。核心知识点02二、知识梳理景物 景物描写 抓住事物特征,描绘出景物的品貌,展示事物的特点。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调动各种感官(嗅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描绘事物的“色”“形”等“表象”。 写景有层次和表达顺序。如空间方位顺序,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等;时间顺序,可按季节时令和一日的时间变化(春夏秋冬早午晚);地点转换顺序,也称移步换景,或参观、游览顺序。 状物描写 状物描写 获得总体认识,弄清局部情况,注意事物的动静变化等。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宗璞《紫藤萝瀑布》)用优美的语言来描摹“物”的形状、大小、颜色、特征等,或对事物的结构、布局、用处、性能等进行准确、客观的介绍,使之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联想和想象,融情于物,状物寄情,就把主题开掘得深一些、新一些。 “物”“理”结合,寓“物”于“理”,或探索人生真谛,或谈论思想政治、治学精神,使读者受到思想上的教益。 人物描写 外貌描写 写出“特别”的人。抓住人物特征,写出人物的个性;抓住最能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反映时代特点或者能区别于其他人物的独有的外貌特征。 这人身体高大,半务农半是工匠,他扎了一条肥大的皮围裙,一直搭到左肩上,腹部鼓起来,皮裙里边装着一把锤子,一块红手帕,一个火药壶以及各种各样的物什,像装在口袋里一样,由一条腰带兜住。他朝后仰着头,衬衣大敞着口,露出赛似公牛的白净脖颈。他长着两道浓眉,一脸很重的黑髯须,一对金鱼眼睛,下颏儿尖尖的,还有一种难以描绘的在自家家中的神态。(雨果《悲惨世界》)描写要和谐有序。描写人物外貌时还要合理安排好描写顺序,一般先写整体再写局部,局部描写时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 符合人物身份、年龄、性别、职业。 语言描写 联系身份年龄突出人物个性。睡醒一觉,虎妞说了话,语音带出半恼半笑的意思:“你干什么去了 整走了一天”“拉车去了!”他似睡似醒的说,嗓子里仿佛堵着点什么。“呕!不出臭汗去,心里痒痒,你个贱骨头!我给你炒下的菜,你不回来吃,绕世界胡塞去舒服 你别把我招翻了,我爸爸是光棍出身,我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明天你敢再出去,我就上吊给你看看,我说得出来,就行得出来!"(《骆驼祥子》虎妞的语言表现了她的泼辣粗野,也表现了她想控制祥子,做家庭的占有者、支配者的做派。)场合情境融入法彰显人物心理。人物的还要注意场合情境,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语言。 借助标点符号,使说的话符合当时情景语言独具人物个性。 语言描写还应用来预示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或通过语言描写介绍环境或时代背景,或借人物之口作议论以深化主题,使语言描写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物描写 动作描写 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头颈、眼耳、嘴巴、手肩、腰身、脚腿等动作都可以作为笔下的描写材料。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这段文字共用了7个动词,涉及两个人物:一是“他”,即作者父亲;二是“我”,即作者自己。父亲共发出了4个作:“攀”“缩”“倾”“显出”,其间是顺承关系;作者共发出了3个动作,“看见”“流下”“拭干”,其间也是顺承关系。)动选好动词,注意句子的连贯。 细致描绘,注意呼应和对照。 运用修辞,凸显特点或心理。 神态描写 捕捉神态细微变化,凸显人物的思想性格。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待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了,——你们走吧。” (都德《最后一课》作者选用动词“哽”“呆”“靠”及神态“脸色惨白”生动传神地表达出韩麦尔先生悲愤不能自已,难以言表,从而烘托出其高尚的爱国情操。)心理描写 直接描写式。句子中含有“想”等关键的字眼作为明显的标志。“想”字或出现在心理活动之前,或出现在心理活动之后。这是最为常见的运用最广泛的一种人物心理描写法。 如:"这里宝玉昏昏默默,只见蒋玉菡走了进来,诉说忠顺府拿他之事;只见金钏儿进来哭说为他投井之情。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惚惚听得有人悲戚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曹雪芹《宝玉挨打》作者描写了梦境。它既揭示出了宝玉关心体贴少女,思想叛逆,具有民主思想的性格特征,又反映出当时社会中,处于下层地位的人任人宰割的不合理的黑暗现实。)人内心独白式。是用抒情的笔法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斗争来刻画人物心理的方法。 梦境描绘式。梦境是人所想的集中表现,它同样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文章的主题等。这是一些学生容易忽略的心理描写法。心理分析式。这种心理描写的方法在西方的一些小说中很常见。即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对人物的所思所想更加明了。 幻觉展现式。这种人物心理的描写,是通过对人物幻觉的展示,来刻画人物的心理,能揭示文章的主题。 场面描写 点面结合写出顺序。写场面时要安排好先后的顺序。一般来说,场面描写可以按照由面到点来安排顺序。要以人物的活动为中心,分别主次,厘清头绪。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十里长街送总理》“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 ”是对面的描写,是总的交代。而对老奶奶、青年夫妇、红领巾的描写,则是“点”的突出。为全文的哀悼、悲痛气氛作了很好的铺垫。)人物描写 侧面描写 对描写的对象,不做正面的描绘,而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描写的对象,从而获得独特艺术效果的方法。譬如以丑衬美美更美,也叫作“水落石出”。以景衬人。以物衬物。 “整个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蒙的雨雾里,看不见人影,听不到人声,被暴雨冲洗过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过似的,躺倒在烂泥里,连路也给遮没了。天,还是阴沉沉的,偶尔还有几颗冰雹洒落下来,打在那浑浊的绿色水面上,溅起一朵朵浪花。”"倚着树杈半躺在那里,身子底下是一汪浑浊的污水"(《七根火柴》通过对“物”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具有忘我革命精神的无名战士的形象。)细节描写 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的包括动作、神情、肖像、环境等在内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 锤炼语言 炼字 注意积累好词好句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荷塘月色》叠音词的妙用。)表现手法 加一点环境,用一些修辞格,语言前加点动作,加一句神态。 阳光透过繁阴伤灼了左眼,留下短暂的眩晕。身后的玻璃被恍惚了,脚下的青砖被迷离了,喧嚣的阳光,也被一点点地削碎了。(王琳)语言简洁 语言简洁明快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春》)长短结合 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灵活搭配,自然又天成 林则徐召见外商,申明中国政府关于严禁贩卖鸦片的命令,其中说到如有违令者,“船货交公,人即正法"。有外商问:“什么叫‘正法' ”中国官员答:“正法就是杀头。”(电影《林则徐》)锤炼语言 文从字顺 表达的观点、角度、风格一致,读起来自然顺畅。 三子脸红了,笑了一下,扔掉行李,大步流星地向爹娘奔过来。他弯下高大的身躯,半跪在娘的面前,紧紧抱着娘伛偻的腰身,在娘那被艰难岁月侵蚀得如树皮般粗糙的脸颊上叭地亲了一下。围观的人们早就预备了响亮充足的笑声,准备开怀大笑,可是,没有一个人笑得出来了。几位大婶还摸出皱巴巴的手帕,擦拭着眼角悄然涌出的泪花。(江岸《亲吻爹娘》)语言幽默 幽默语,能为文章增添不尽的趣味,给读者留下不尽的回味。 今天如果你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学习的革命》)化用 借用别人的语言(名言、诗词、歌词)或运用哲理句画龙点睛。 能我在无限的思考中面对都市,触摸它的外壳,也渴望触摸它的灵魂。但愿有朝一日它的内质可以像外壳一样美丽动人,但愿有朝一日,那些虚假与轻浮都会变得真实与坚固,但愿是“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但愿我们可以重新触摸到都市那由内而外的如花般缩放的美丽。(《触摸都市》)考点攻坚03三、考点突破(2022·安徽)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期,这期间,总会有一个人离你很近,可能是空间的“近”,可能是情感的“近”,可能是思想的“近”……请以“这三年,离我最近的那个人”为题,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②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③不少于600字。这三年,离我最近的那个人 时光总是把人抛,淡忘了这三年学习生活的烦恼,湮灭了这三年如诗如歌的妖娆,却总也忘不掉这三年离我最近的那个人。 那个人,总是让我一念倾城,伴着这未央的夏色,热风拂柳,轻轻吹进我微启的窗棂,慢慢把往事细细揣摩。那个人,总是让岁月在我夏意渐深的琴弦中,不经意跳出昨日的欢愉。 十二年弹指一挥间,春夏秋冬在时光变换中周而复始地轮回。那个人,终于孕育出春天花枝招展小姑娘那清纯如水的明媚,渲染出夏天热烈奔放小伙子映照天宇的火红,沉淀出秋天娴静端庄大家闺秀落落大方的温婉,装扮出冬天沉沉凝重老人们镌刻时空的深思。 那个人,带我仰望苍穹,历史的金戈铁马,踏醒了长江两岸仲夏的灯火;就连那团蒲扇,也在那个人的感召下,在夏日的闷热中长满了精神,吹醒了窗外那只飘零的青鸟,不再冷眼这红尘阡陌。 化用诗词“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文学功底可见一斑。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结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摹出季节的更迭,渲染气氛。那个人,时刻牵着一枝新柳,慢慢随风轻舞,带着我在清浅的四季流年中把光阴细数。好男儿志在四方,再也不需要谁在耳边低语倾诉。长年累月的耕耘,我坚信必将迎来早有花开的声音弥漫流水潺潺的山谷。学子的青春是火红的,犹如那金色火球从东方喷薄而出,款款滚动,冉冉升腾,始终要把这万道金光,泼洒于葱茏的北国南疆,照遍那喜马拉雅和长江黄河的浩瀚巍峨。 那个人,让我懂得,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当然应该拥有烈火燃烧的明媚青春。不要说,夸父逐日,那是凌云壮志执着的追求;不要说,精卫填海,那是穿行漫漫雨季中追逐理想的英雄宏图。当风为歌,吟一曲斗士出征的壮歌,不卑不亢,用顶天立地的行动,在洋溢着唐风宋韵的国度里不把时光虚度。真正的少年,从不在意一路上茕影孤独,他们用一步一个脚印的坚实,慢慢装点风景素雅的路途。 动作描写,展现“那个人”的形象特点,及对“我”产生的巨大影响。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出“那个人”让"我"懂得珍惜青春,追求梦想。化用“林花谢了春红”“碧玉妆成一树高”等诗句,富有诗情画意。那个人,让我从不眷恋烛影摇红,仰望疏帘淡月,我们用中流击水的豪情,镌刻好今生前行的脚步。时光终究要谢却春花的姹紫嫣红,但那个人的召唤,让我们用血肉之躯托起一树碧玉妆成的墨绿。青春就是一阕阕昂扬着勃勃生机的进行曲,只有勃发出与日争辉的朝气,才能凝聚力量,才能引领希望,才能让与生俱来的行囊装满一路捡起的诗句,摇曳出熠熠的金辉,演绎一曲独属于这个伟大奋进时代的轻歌曼舞。 忆往昔,母校师恩难忘,饮一杯时空悠长;看今朝,黄宇万紫千红,弹一曲时光飞度。淡忘了优雅如菊的风韵,依然记得那个人曾经与我们的相依相扶;淡忘了栉风沐雨的艰难,依稀想起那个人在青石小路上让我初心如月的脑洞顿悟。 老师,您就是这三年离我最近的那个人。 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总评:该考生通过反复点题“忘不了的那个人”,表达了对老师的由衷感激。文章主题鲜明,语言富有诗意,含蓄隽永。 靶向突破04四、巩固练习●达标训练景物描写:秋天的校园秋天的风吹进了校园, 远处的香樟树被秋风吹得东摇西晃, 微微泛黄的树叶在秋风中处死, 挣扎着发出了最后的怒吼, 它依然免不了那悲惨的命运, 最终还是被那无情的秋风吹落了下来。●提升训练(2023·天津)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会有各种交往。在人际交往中,有时会感受到别人给予关爱的温暖,领悟到人性的美好;有时会遇见从未见过的风景深受启迪。你能够从交往当中得到什么启示,从而在交往中成长 围绕材料内容,自拟题目进行写作。要求:①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②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1.审题与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材与构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自己与某人的交往过程来选择材料。如,写自己与同学的交往,表现了同学友情的真挚;写自己与老师的交往,表现老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与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写自己与陌生人的交往,表现自己从中感受到的人性的美好与善良;写自己与家人的交往,表达自己对亲情的感激与歌颂……本次作文的文体以记叙文为宜,从生活中选取真实事件,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做到以情动人。交往是一门艺术,正是因为人与人的交往,心与心的沟通,所以生活才如此丰富多彩。交往应该以道德为基础,以友谊为桥梁,以理解为支撑,以沟通为链接。注意交往不是滥交,而是有选择性的交往,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3.生动别致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描写亮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画龙点睛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家路上,我的心还是久久无法平静……故事结束,谁也无言,抬头,却看见了不一样的蓝天。难忘那次交往缓缓步入诊室,房间不大,但设施齐全。确认过名字,坐下,电脑后是一位年轻的男子,五官端正,一副金丝框眼镜后,是一双深邃,有神的眼睛,面容和蔼可亲,脸上也长挂着微笑。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